1、专题一,第一单元,原子的结构,原子,原子核,核外电子,质子,中子,(带正电荷),(带负电荷),(不带电荷),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1原子结构示意图,1、电子层划分,能量高低: 低-高,离核距离: 近-远,电子层符号: K、L、M、N、O、P、Q,电子层(用n表示)1、2、3、4、5、6、7,2.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结构示意图,熟练掌握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一、原子核外电子排布,3、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3)最外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8个电子(K为最 外层时最多只能容纳2个电子),次外层不超过 18个,倒数第三
2、层不超过32个。,(2)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1)电子在原子核外排布时,总是尽量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较高的电子层里。即最先排布K层,当K层排满后,再排L层。,4、常见10电子微粒,分子:Ne、HF、H2O、NH3、CH4,阳离子:Na+、Mg2+、Al3+、NH4+、H3O+,阴离子:N3-、O2-、F-、OH-,二、元素周期律,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原子核外电子数,1、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12;18),2、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的变化,从左到右:半径减小;,从上到下:
3、半径增大;,最高正价=最外层电子数,氟无正价,氧无最高正价金属元素无负价,3、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呈现周期性的变化,最高正价+ 最低负价= 8,4、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呈现周期性的变化,最高正价+1+7,最低负价-4 -1,从左到右,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强。,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减弱。,元素金属性强弱判断的依据: 1.单质跟水(或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反应越容易,金属性越强 2.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3.单质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强制弱) 元素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1.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强
4、弱。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 2.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程度及氢化物的稳定性反应越容易,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 3.单质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强制弱),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 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现周期性的变化的规律。,元素周期律的实质: 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发生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元素周期律的内容: 随着元素核电荷数的递增,元素的原子半径(稀有气体除外)、金属性和非金属性、主要化合价都呈现周期性变化,三、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短周期:1、2、3长周期:4、5、6、7,主族:7个AA 副族: 7个BB 第族:1个(第8、9、10纵
5、行) 零族:1个(稀有气体),周期7个,(7个横行),周期序数=电子层数,1、 周期表,族16个,(18个纵行),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最高正化合价数,族从左向右: A、A、( B、B、B、B、B 、VIII 、 B、B、)A、A、A、A 、A 、0,零族的原子序数:2、10、18、36、54、86,每周期所含元素种数:2、8、8、18、18、32,熟记:,短周期的元素符号、名称、位置。,元素周期表主族元素,HLiNaKRbCsFr,BeMgCaSrBaRa,BAlGaInTl,CSiGeSnPb,NPAsSbBi,OSSeTePo,FClBrIAt,HeNeArKrXeRn,2、元素周期表
6、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同一周期元素(稀有气体除外)的原子, 核外电子层数相同, 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加,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元素的原子得到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 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 因此,同一周期的元素(除稀有气体)从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电子层数逐渐增加, 原子半径逐渐增大, 原子失去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 获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 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元素周期表中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递变,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增强,F,Cs,3、离子半径的比较,(1)若电子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2)若核电荷数相同,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2应用 (1)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测元素的_ _,预测其主要_。 (2)研究合成新物质 在金属和非金属的分界线附近寻找_材料(如_等); 在_元素中寻找各种优良的催化剂及耐高温、耐腐蚀的合金材料。,原子,结构,性质,半导体,Si、Ge、Se,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