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章末质量检测(二) 染色体与遗传(时间:60 分钟 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顺序是( )A复制同源染色体分离配对着丝粒分裂B配对复制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粒分裂C配对复制着丝粒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D复制配对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粒分裂解析:选 D 减数分裂过程:DNA 复制,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最终形成子细胞。2下列有关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DNA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高等动物睾丸中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正常分裂后所产生的子细胞仅有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两种B同
2、种生物的次级精母细胞的核 DNA 分子数和神经细胞的核 DNA 分子数相同C同种生物体内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等于神经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D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着丝粒数目相同解析:选 A 动物性腺中的细胞既有进行减数分裂的,也有进行有丝分裂的,故高等动物睾丸中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不止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两种,还应该有精原细胞。3基因型为 AaBb 的动物,在其精子的形成过程中,基因 A 和 A 的分开发生在(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 )A精原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的过程中B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时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解析:
3、选 D 基因型为 AaBb 的动物,基因 A、A 位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上,在 M后期随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而分离。4如图是 A、B 两个家庭的色盲遗传系谱图,A 家庭的母亲是色盲患者(图中 ),这两个家庭由于某种原因调换了一个孩子,请确定调换的两个孩子是( )A1 和 3 B2 和 6- 2 -C2 和 5 D2 和 4解析:选 C 根据色盲遗传的规律,A 家庭的母亲是色盲患者,父亲正常,故儿子必定为色盲,而女儿不可能为色盲,因为父亲一定传给女儿一个正常基因;B 家庭中 5 号正常,6 号患病,由此可知 2 号和 5 号调换了。5.如图表示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相关说法错误
4、 的是( )A来自父方的染色单体与来自母方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 换BN 与 n 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CM 与 m 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DM 与 m 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解析:选 C 图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每条染色体上既含 M 又含 m。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这一对同源染色体分开,即染色体 1 上的 M、m 与染色体 2 上的M、m 都分开,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两条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其上的 M 与 m也分开。6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 DNA 含量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此图
5、若表示有丝分裂,则 ef 时期的细胞中都含有与体细胞中相同的染色体数B此图若表示有丝分裂,则赤道面和纺锤体都出现于 de 时期C此图若表示减数分裂,则 cd 时期的细胞都有 23 对同源染色体D此图若表示减数分裂,cd 时期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解析:选 D 图中纵轴含义是每条染色体上 DNA 的含量,所以若图表示有丝分裂,则 cd 段为有丝分裂前、中期,ef 段为后、末期;若图表示减数分裂,则 cd 段为减前、中、后期,减前、中期,ef 段为减后、末期。所以若图表示有丝分裂,ef 时期细胞中含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 2 倍或相等。赤道面是不存在的假想结构。若图表示减数分裂,则 cd 时期会发
6、生同源染色体分离。7某研究小组从蛙的精巢中提取一些细胞,测定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将这些细胞分为三组。每组的细胞数如下图,从下图中所示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 3 -A乙组细胞中有一部分可能正进行 DNA 复制B丙组细胞中有一部分正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C乙组细胞中既有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也有进行减数的细胞D用药物阻断 DNA 复制合成,会减少甲组细胞的生成解析:选 B 根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甲代表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后期细胞,乙代表有丝分裂间、前、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丙代表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若 DNA 复制合成受到阻
7、断,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和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第二次分裂都不能正常进行,乙组细胞数目将增多,甲、丙组细胞数目都将减少。8如图为某雄性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该细胞中染色体数基因数11B与大小、形态、来源相同,故称为同源染色体C与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D若此细胞产生的一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 Ab,则另三个精细胞一定为 Ab、aB、aB解析:选 C 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A 错误;与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B 错误;与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分离,C 正确;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变异,所以另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不一定
8、是Ab、aB、aB,D 错误。9假设某哺乳动物的精原细胞中两对等位基因(Aa、B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变异),下列哪一个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和基因的变化( )- 4 -解析:选 B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若不考虑变异,细胞内也无等位基因。10在细胞正常分裂的情况下,雄性果蝇精巢中一定含有两条 Y 染色体的是( )A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精母细胞B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C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精原细胞D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精原细胞解析:选 D 在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故此时细胞内含有两条 Y 染色体。由于经过减数第一次分
9、裂,X、Y 染色体彼此分离,故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为 XX 或 YY。对于初级精母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精原细胞,虽然 DNA 已经复制,但染色单体仍在同一个着丝粒上,Y 染色体数仍为 1 条。11. 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同型性染色体决定雌性个体的现象在自然界中比较普遍B雄性果蝇中的 Y 染色体比 X 染色体短小C含 X 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 Y 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D豌豆细胞中的染色体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解析:选 A A 项叙述为 XY 型性别决定,这是自然界比较普遍的性别决定方式;在某些生物中,Y 染色体比 X 染色体长些,如果蝇;X 染
10、色体既可以出现在雌配子中,也可以出现在雄配子中;有些生物(如豌豆)没有性别之分,没有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区别。12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在野生型红眼果蝇中偶然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他用这只果蝇与野生型红眼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结果 F1全部为红眼。F 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 2雌果蝇全部为红眼,雄果蝇中红眼和白眼的比例为 11。这种现象不能用孟德尔的理论完全解释清楚。于是他继续做了下表所示的实验(、):组别 杂交组合 结果F1红眼白眼 白眼 1111红眼红眼 白眼野生型红眼 白眼(来自实验)红眼白眼 11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可视为实验的测交实验,其结果表明 F1红眼雌果蝇为杂合子B实
11、验是实验的反交实验,正反交结果不同可确定其不属于伴性遗传C实验的结果表明野生型红眼雄果蝇的精子只有一半含有控制眼色的基因D对实验、最合理的解释是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解析:选 B 后代出现正、反交结果不同,可确定为伴性遗传。- 5 -13某同学养了一只黄底黑斑猫。宠物医生告诉他,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 XY 型(XX 为雌性,XY 为雄性);猫的毛色基因 B、b 只位于 X 染色体上,B 控制黑毛性状,b 控制黄毛性状,B 和 b同时存在时毛色表现为黄底黑斑。若该同学选择一只黄猫与自己养的黄底黑斑猫配种,产下的小猫毛色和性别可能是( )A黄底黑斑雌猫、黄色雌猫或雄猫、黑色雄猫B黑色雌猫、
12、黄色雌猫或雄猫C黄底黑斑雌猫或雄猫、黄色雄猫D黄底黑斑雌猫或雄猫解析:选 A 因猫为 XY 型性别决定方式,控制毛色的基因 B、b 位于 X 染色体上,且基因 B与 b 为共显性关系,则黄猫(X bY)与黄底黑斑猫(X BXb)交配,子代应为黄底黑斑雌猫(X BXb)黄色雌猫(X bXb)黑色雄猫(X BY)黄色雄猫(X bY)1111。14果蝇的红眼(A)对白眼(a)是显性,控制眼色的基因在 X 染色体上,双亲中的一方为红眼,另一方为白眼,杂交后代 F1中,雌果蝇眼色与亲代雄果蝇相同,雄果蝇眼色与亲代雌果蝇相同,则亲代雌果蝇、雄果蝇、F 1代中雌果蝇、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 )AX aXa
13、X AY X AXa X aYBX AXa X aY X AXa X AYCX aXa X aY X AXA X AYDX AXA X AY X aYa X aY解析:选 A F 1雌果蝇与亲本雄果蝇表现相同,F 1雄果蝇与亲本雌果蝇相同,且亲本一方为红眼,一方为白眼,雌性 有两个 XX,若保证 F1雄性只一种性状则亲本雌性为纯合,所以亲本雌性为白眼 XaXa,雄性为红眼 XAY, 由此可推出 F1雌性为 XAXa,雄性为 XaY。15红眼(R)雌果蝇和白眼(r)雄果蝇交配,F 1代全是红眼,自交所得的 F2代中红眼雌果蝇121 只,红眼雄果蝇 60 只,白眼雌果蝇 0 只,白眼雄果蝇 59
14、只,则 F2代卵细胞中具有 R 和 r及精子中具有 R 和 r 的比例是( )A卵细胞:Rr11 精子:Rr31B卵细胞:Rr31 精子:Rr31C卵细胞:Rr11 精子:Rr11D卵细胞:Rr31 精子:Rr11解析:选 D 因 F1全部为红眼,所以亲本红眼雌果蝇为 XRXR,白眼雄果蝇为 XrY;F 2雌性个体有两种类型:X RXR和 XRXr,比例为 11,产生卵细胞 Rr31,雄性个体有两种类型XRY、X rY 比例为 11,产生精子 Rr11。16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剪秋罗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型,宽叶对狭叶是显性,等位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其中狭叶基因会使花粉致死,如果杂合子宽叶雌株同
15、狭叶雄株杂交,其子代的- 6 -性别及表现型( )A子代全是雄株,其中 1/2 为宽叶,1/2 为狭叶B子代全是雌株,其中 1/2 为宽叶,1/2 为狭叶C子代雌雄各一半,全为宽叶D子代为宽叶雌株,宽叶雄株,狭叶雌株,狭叶雄株,且比例相等解析:选 A 因为狭叶基因使花粉致死,所以狭叶雄株后代只有一种可育花粉 Y,所以后代全是雄株。17.如图是某动物细胞分裂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该细胞有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 该细胞中 1 与 2、3 与 4 为同源染色体 该细胞中有 2 个染色体组,1 与 2 为一组,3 与 4 为一组 该细胞中,如果 1 是 Y 染色体,那么 2 也
16、是 Y 染色体,3 和 4 为常染色 体A只有 1 种说法正确 B只有 2 种说法正确C只有 3 种说法正确 D四种说法均正确解析:选 A 图中细胞不具有同源染色体,且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应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18人类先天性聋哑病(d)和血友病(x h)都是隐性遗传病。基因型 DdXHXh和 ddXhY 的两人婚配,他们子女中表现正常的概率是( )A0 B.25%C50% D70%解析:选 B Dd 与 dd 后代 1/2 听力正常,X HXh与 XhY 后代有 1/2 不患血友病,所以后代正常个体为 1/4。19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代雌、雄果蝇都表现红眼,这些雌、雄果蝇交配产
17、生的后代中,红眼雄果蝇占 1/4,白眼雄果蝇占 1/4,红眼雌果蝇占 1/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红眼对白眼是显性B眼色遗传符合分离定律C眼色和性别表现自由组合D红眼和白眼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解析:选 C 由红眼果蝇和白眼果蝇交配,子代全部表现为红眼,推知红眼对白眼是显性;由子代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性状与性别有关可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表现为性连锁遗传;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控制的生物性状才表现自由组合。20在 XY 型性别决定中,对性别起决定作用的细胞是( )A精子 B.卵细胞C初级精母细胞 D初级卵母细胞解析:选 A XY 型的个体能产生 X 和 Y 两种精子
18、,XX 个体只产生 X 一种卵细胞,当其与 X- 7 -型精子结合后代为 XX(雌性),与 Y 型精子结合后代为 XY(雄性)。21已知蛙的性别决定类型为 XY 型,现有一只性染色体组成为 XX 的蝌蚪,由于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最终发育成了一只具有生殖功能的雄蛙。若由该蛙与正常雌蛙抱对,适宜条件下,所得后代的雌、雄性别比应是( )A11 B21C31 D10解析:选 D 环境只影响生物表现型,不改变其遗传组成,所以该蝌蚪变成雄蛙后基因型依然是 XX。22人体 X 染色体上存在血友病基因,以 Xh表示,显性基因以 XH表示。下面是一个家族系谱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若 1 号的父亲是血友病患
19、者,则 1 号母亲的基因型肯定是 XHXHB若 1 号的母亲是血友病患者,则 1 号父亲的基因型肯定是 XHYC若 4 号与正常男性结婚,所生第一个孩子患血友病的概率是 1/8D若 4 号与正常男性结婚,所生第一个孩子是血友病患者,再生一个孩子患血友病的概率是 1/4解析:选 A 由于 1 号和 2 号正常,6 号患病,可推知血友病为隐性遗传病。若 1 号的父亲为血友病患者(X hY),则 1 号的基因型为 XHXh,其中 Xh来自父亲,X H来自母亲,所以 1 号母亲的基因型可能是 XHXH或 XHXh;若 1 号的母亲为血友病患者(X hXh),肯定将 Xh遗传给女儿,女儿的基因型为 XH
20、Xh,其中 XH来自父亲,即父亲的基因型为 XHY;4 号基因型可能是 XHXH或 XHXh,其中XHXh的概率为 1/2,1/2X HXhXHY1/21/4X hY;4 号与正常男性所生的第一个孩子为血友病患者(X hY),可以判断 4 号的基因型为 XHXh,X HXhXHY1/4X hY。23 【加试题】下面为某家庭的遗传系谱图。该地区的人群中,甲病基因携带者占健康者的30%,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个体 5 两病皆患的概率是 1/160C 1为杂合子的概率是 1/3D两病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析:选 C 由图中 1、 2正常而 1患病,可判断甲病为常染
21、色体隐性遗传病。假设与甲病有关的基因为 A、a,与红绿色盲有关的基因为 B、b,则 1的基因型为 AaXBY、 2的基因- 8 -型为 AaXBXb, 1为甲病女性,故其为纯合子的概率为 1/2,为杂合子的概率为 1/2。个体 3 中与甲病相关的基因型为 1/3AA、2/3Aa,与乙病相关的基因型为 1/2XBXB、1/2X BXb,个体 4 的基因型为 30%AaXBY、70%AAX BY,故个体 5 患甲病的概率是 2/330%1/45%,患乙病的概率为1/21/41/8,故个体 5 两病皆患的概率是 5%1/81/160。24图 1 是某种动物细胞分裂中部分染色体行为示意图,三个细胞均来
22、自同一个体;图 2是该动物某种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数学模型(部分时期)。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图 2 处于 DE 段的细胞在细胞中央会出现许多囊泡 图 2 BC 段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着丝点被纺锤丝拉开 图 2 可表示乙和丙细胞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 依据每条染色体都含有染色单体可判断甲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A一项 B二项C三项 D四项解析:选 A 图 2 处于 DE 段的细胞正在发生由 1 个细胞分裂成 2 个子细胞的过程,这时新的细胞膜正在形成,而细胞膜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无关,不正确;图 2 BC 段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但不是被纺锤丝拉开,不正确;
23、图 2 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变化,正确;判断是否为初级卵母细胞,不仅要看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还要看细胞质分裂的情况,而甲细胞的特点应该属于初级精母细胞的特点,不正确。25 【加试题】如图为某高等生物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模式图,、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甲细胞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不进行核 DNA 的复制B由图可以看出分裂过程中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换C图甲所示细胞若继续分裂可能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D若两图来源于同一个精原细胞,则图乙是图甲细胞分裂形成的解析:选 D 图甲细胞无同源染色体,存在姐妹染色单体,且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24、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不再进行核 DNA 的复制,A 正确;由图甲中片段和图乙中片段颜色可知,分裂过程中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B 正确;发生交叉互换后,减数第二次- 9 -分裂后期可能会发生等位基因分离,C 正确;由染色体的颜色可知,图乙细胞不是由图甲细胞分裂形成的,D 错误。二、非选择题(共 50 分)26(10 分)已知果蝇的黑身与灰身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 A 表示,隐性基因用 a 表示);长硬毛与短硬毛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 B 表示,隐性基因用 b 表示)。现有两只果蝇杂交,所得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数量如下表所示。灰身长硬毛灰身短硬毛黑身长硬毛黑身短硬毛雌性
25、315 0 104 0雄性 157 158 52 53根据上面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果蝇的黑身与灰身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理由是_。如果你的判断正确,那么用上表中一个灰身雌果蝇与一个灰身雄果蝇杂交,理论上应出现什么结果?_。(2)果蝇短硬毛的遗传方式是_。如果给你提供长硬毛雌果蝇、长硬毛雄果蝇、短硬毛雌果蝇、短硬毛雄果蝇,你将如何通过一次杂交对上述判断加以验证?(只要求写出遗传图解)解析:(1)子代中灰身与黑身出现 31 的分离比,且子代中这对性状的表现与性别不相关联,因此灰身为显性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为 AaAa;若选取子代中一个灰身雌果蝇与一个灰身雄果蝇杂交
26、,选出的杂交组合有 AAAA、AAAa 或 AaAa,因此杂交子代的结果为全部灰身或灰身与黑身呈现 31 的分离比。(2)子代中长硬毛与短硬毛出现 31 的分离比,且短硬毛均为雄性,因此长硬毛为显性性状,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为XBXbXBY。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的验证方法是取隐性雌性与显性雄性杂交,即短硬毛雌果蝇与长硬毛雄果蝇杂交。答案:(1)灰身 子代中,灰身与黑身呈现出 31 的分离比 全是灰身或者灰身与黑身呈现出 31 的分离比(2)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 遗传图解如下:短硬毛雌果蝇 长硬毛雄果蝇P X bXb X BYF1 X BXb X bY雌果蝇均为长硬毛 雄果蝇
27、均为短硬毛27.(13 分)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材料,其四对相对性状中红眼 (E)对- 10 -白眼(e)、灰身(B)对黑身(b)、长翅(V)对残翅(v)、细眼(R)对粗眼(r)为显性。如图是雄果蝇 M的四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请回答以下问题:(1)果蝇 M 眼色的表现型是_,该果蝇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有_个染色体组。(2)该果蝇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_个长翅(V)基因。(3)果蝇 M 与基因型为 RrXEXe的个体杂交,F 1有_种基因型,表现型为细眼红眼的雌蝇中纯合子占_。为判断 F1中某细眼红眼雌蝇的基因型,可选择基因型为_的果蝇与其进行测交。解析:(1)由图可知,果蝇 M 的 1
28、号染色体上有 E 基因,因此该果蝇眼色的表现型是红眼;果蝇属于二倍体生物,该果蝇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有 4 个染色体组。(2)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彼此分离,故果蝇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 0 或 2 个长翅(V)基因。(3)果蝇 M(RrXEY)与基因型为 RrXEXe的个体杂交,F 1有 3412 种基因型,表现型为细眼红眼的雌蝇中纯合子占 1/21/31/6;为判断 F1中某细眼红眼雌蝇的基因型,可选择基因型为rrXeY 的果蝇与其进行测交。答案:(1)红眼 4 (2)0 或 2(写全才给分) (3)12 1/6 rrX eY28(14 分)下图曲线表示某生物(2 n4
29、)的体细胞分裂过程及精子形成过程中,每个细胞内某物质的变化。a、b、c、d、e 分别表示分裂过程中的某几个时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图。请据图回答:(1)曲线中段可表示细胞进行_分裂的_数量变化。(2)图 ae 中与曲线和位置相对应的细胞分别是_。(3)细胞 a、b、c、d、e 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曲线中一个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是_。(4)与体细胞相比,DNA 含量加倍的细胞是图_。(5)就染色体行为来说,b、e 时期的共同特点是_。解析:题图曲线代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其中段表示有丝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为有丝分裂后期。图 a 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图 b 为减数第二
30、次分裂后期,图 c 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图 d 为有丝分裂中期,图 e 为有丝分裂后期,其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a、d、e。与体细胞相比,DNA 含量加倍的细胞是图 a、d、e。答案:(1)有丝 染色体 (2)e、b (3)a、d、e - 11 -(4)a、d、e (5)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 29.【加试题】(13 分)下图所示的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为 A、a)、乙(基因为 B、b)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且 9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请分析回答:(1)可判断为红绿色盲的是_病,而另一种病属于_染色体上的_性遗传病。(2) 6的基因型为_; 8的基因型为_; 9的基因型为_
31、。(3) 8和 9生一个两病兼发的女孩的概率为_;如果只通过胚胎细胞染色体进行性别检测,能否确定后代是否会患遗传病?请说明理由。 _。(4) 14个体的乙病基因来源于代中的_。解析:(1)分析题中遗传系谱图, 5和 6都正常, 11患甲病,可判断甲病属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 属于伴 X 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为乙病。(2) 11患甲病, 6一定为 Aa; 1患乙病, 6一定为 XBXb,因此 6的基因型为 AaXBXb。 7为 aa,可判断 1和 2为 Aa, 8为 AA 或 Aa,且 8患乙病,为 XbY,因此 8的基因型为 AAXbY 或 AaXbY。 14患乙病, 9一定为 XBXb,且 9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因此 9的基因型为 AAXBXb。(3)由 8和 9的基因型可以判断 8和 9生一个两病兼发的女孩的概率为 0; 8和 9的后代男女都可能患乙病(都不患甲病),因此只通过胚胎细胞染色体进行性别检测不能确定后代是否会患乙病。(4) 14个体的乙病基因来源于代中 8和 9, 8来源于代中的 2、 9来源于代中的 3,因此 14个体的乙病基因来源于代中的 2和 3。答案:(1)乙 常 隐 (2)AaXBXb AAX bY 或 AaXbY AAX BXb(3)0 不能,因为后代男女都可能患乙病(4) 2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