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清明》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cjc2202537 文档编号:4907028 上传时间:2019-01-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明》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清明》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清明》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清明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唐代大诗人杜牧的清明是中国古代描写清明节的诗词中流传很广的一首,也是杜牧写景抒情的艺术风格的代表作。全诗语言质朴简洁,流畅自然,通俗易懂。诗的前两句形象地描绘了清明前后春雨的特点,同时十分传神地表达出了清明节雨中行人的复杂心情,后两句的问答情景清新生动,意境悠远,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2、学生能借助注释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教学重、难点:理解古诗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纷乱复杂的情绪。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这节课咱们走进春季里一个特殊的节日清明。板书课

2、题。2、请学生介绍清明风俗,师生交流有关资料。3、清明佳节这一日里,唐代大诗人杜牧有怎样的经历呢?板书:(唐)杜牧。二、初读古诗,读准读通。1、把这首诗多读儿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查,正音:读好了,就读给同桌听一听。请特别注意生字是否读准了。3、指名读,集体正音。齐读全诗。三、熟读古诗,自学诗意。1、读得很流利,不错!古诗的诵读,应该诵出情、读出味来!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读懂古诗。大家讨论一下,读懂这首诗有哪些好办法?(可以借助注释理解诗意;可以借助插图;可以查阅字典等工具书;可以边读边想象。 )2、请同学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试着理解诗意。3、交流学习成果。四、品读古诗,体会意境。1

3、、学生质疑,教师梳理问题。预设两个问题:(1)为什么路上的行人“欲断魂”呢?(2)为什么诗人这个时候要问酒家在哪里?2、学生反馈,教师重点指导:(1)为什么路上的行人“欲断魂”呢?师生对话,理解第 1、2 句。联系清明风俗组织讨论。联系上句“雨纷纷”组织讨论。这“纷纷”不仅是写雨,更是写人心。 (板书:雨纷纷)能把这感觉读出来吗?学生练读,指导朗读第 1、2 句。(2)为什么诗人在这个时候要问酒家在哪里?以演带读,理解第 3、4 句。3、请两名学生表演诗人与牧童的问答情景。4、指导朗读第 3、4 句,重点指导读出“遥指”的感觉。 (可以配合动作或眼神的表演练读。 )5、同桌合作表演读,男女生分角色朗读。五、美读成诵再现情境。1、把整首诗连起来,在音乐声中边读边想象画面吧!(播放配乐)齐读。2、刚才在大家的眼前一定出现了一幕生动的情景短剧。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自然又优美,让人感觉很亲切。咱们不就可以把它改编成一个独幕剧吗?(小黑板出示填空)请学生根据诗意和提示回答:清 明时间:天气:地点:行人(心情)行人: 牧童(动作)3、配乐背诵全诗。板书设计:清 明(唐)杜牧雨纷纷 欲断魂问:何处?答:遥指杏花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教学研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