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2节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2内环境中的化学成分是如何变化的呢?项 目项 目 测定值测定值 单位单位 参考范围参考范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17 IU/L 0 45肌酐肌酐 CRE 1.9 mg/dl 0.5 1.5尿素氮尿素氮 BUN 14.6 mg/dl 6.0 23.0血清葡萄糖血清葡萄糖 GLU 223 mg/dl 60 110甘油三脂甘油三脂 TG 217 mg/dl 50 200总胆固醇总胆固醇 TCH 179 mg/dl 150 220问题探讨问题探讨 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血液生化六项检查化验单内环境的 成分 是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随着 外界环境因素 的变化和
2、体内 细胞代谢活动 的进行,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不断发生变化。内环境动态变化的原因:4成员成员 上午上午 6h 上午上午10h 中午中午12h 下午下午 2h 傍晚傍晚 6h 晚上晚上 9h母亲母亲 37.0 37.0 37.3 37.4 37.2 37.1 父亲父亲 36.8 36.8 37.1 37.3 37.1 36.9 自己自己 37.1 37.1 37.4 37.5 37.3 37.1 体温的日变化规律调查结果1.同一个人在一日内的体温变化有何特点? 2.不同的人(年龄、性别不同)体温变化有何异同?3.人体温的日变化与当地气温的日变化有何差异?体温是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一个方
3、面,调查结果证明体温处于 动态平衡 中。那么有哪些事实可以证明内环境的渗透压和 pH也处于动态平衡中呢? 如多饮多尿、输液必须输生理盐水 ,吃咸了喝水多 等。 想一想乳酸乳酸 +NaHCO3 乳酸钠乳酸钠 +H2CO3缓冲物质:H2CO3/NaHCO3 NaH2PO4/Na2HPO4剧烈运动时:剧烈运动时:H2O+CO2 由肺将由肺将 CO2排出排出Na2CO3 + H2CO3 NaHCO3碳酸钠进入血液:由肾脏排出由肾脏排出例子:人剧烈运动后肌肉细胞会产生大量的乳酸,内环境的 pH值会发生剧烈变化吗?1.稳态的定义:正常机体通过 调节 作用,使各个 器官、系统协调 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 相
4、对稳定 状态叫稳态。一、内环境的动态变化内环境的每一种 成分 和 理化性质 都处于动态平衡2.实质:二、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1.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1)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 主要依赖于 神经调节( 2)美国生理学家坎农:内环境在 神经调节 和 体液调节 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各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 4)目前普遍认为: 神经 体液 免疫调节网络 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2.主要调节机制( 3)之后,人们发现:免疫系统 也起着调节作用,能清除异物、病菌等影响稳态的因素。(2)起调节作用的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呼吸
5、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1)与 内环境 稳态直接相关的系统:3.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激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细胞代谢紊乱。稳态失调稳态失调生病生病调节能力有限调节能力有限 外环境变化剧烈外环境变化剧烈12思考与讨论提示1.病人感觉头晕、厌食、恶心。 正常体温是生化反应最适温度 ,高烧影响酶活性 ,导致各种反应出现紊乱 ,使机体功能异常。应采用 物理方法 或 药物来退烧。P92. 内环境渗透压变小。此时内环境的水较多地渗入细胞 ,造成 肿胀 ,使细胞代谢紊乱。出现疲倦、不适、恶心、厌食、皮下组织肿胀等症状。
6、3. 高原空气稀薄 ,大气压和氧分压低 ,使 体内缺氧 。说明外界环境变化会影响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稳态 失调 后会出现什么 现象 呢?血糖浓度过低可能出现 低血糖症 ;血糖浓度过高可能出现 糖尿病 。 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器官,当发生肾功能衰竭时,就会出现 尿毒症 ,最终会引起死亡。当血液中钙的含量 过低 时,会影响骨发育,出现 佝偻病 等;血钙 过高 则会引起 肌无力 等症状。内环境稳态失调的病例有:尿毒症、糖尿病、高山缺氧反应、发高烧、严重腹泻、酸碱中毒等。讨论:如何预防内环境稳态失调、保持机体健康? 外界环境和机体自身调节能力两个方面去思考 1.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防治环境污染。2.加强自我
7、保健,为机体保持健康创造有利条件。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 三、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1)正常渗透压 :维持细胞形态与功能(2)适宜 体温和 pH:适宜酶发挥作用(3)正常血糖含量和含氧量 :机体的能量保障(4)细胞代谢包括众多反应 ,完成这些反应 需要各种物质和条件 .是机体进行 正常生命活动 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稳态失调必将引起代谢紊乱 .四、实验 生物体维持 pH稳定的机制( 1)缓冲物质 概念:血液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其缓冲作用的物质,也叫缓冲对。 组成: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一种强碱盐组成的。 作用:使血液的酸碱度不会发生很大变化,从而维持在相
8、对稳定的状态。( 2)举例如:磷酸缓冲液中含有 NaH2PO4/ Na2HPO4 NaH2PO4溶液呈酸性 Na2HPO4溶液呈碱性HPO42- + H+ H2PO4- H2PO4- + OH- HPO42- +H2O酸过多:乳酸乳酸 + NaHCO3 碱过多:乳酸钠乳酸钠 + H2CO3肾脏排尿肾脏排尿呼吸排出呼吸排出Na2CO3+ H2CO3 2NaHCO3肾脏排尿肾脏排尿PH值的调节值的调节 缓冲物质:缓冲物质: H2CO3/NaHCO3 , NaH2PO4/Na2HPO4H2CO3 H2O+CO2( 3)血浆 pH的调节机制 生物材料中含有缓冲对:NaH2PO4/Na2HPO4、 H2
9、CO3/NaHCO3等,它们能够对酸碱度的变化起缓冲作用。 此外,机体还可以通过对生理活动进行调节来维持 pH稳定。空调病的主要表现为:感冒、过敏、风湿痛、黏膜干燥、紧张、烦躁、注意力难以集中、头痛,等等。空调对人的影响主要在于 : 空调风 使人体表面 水分蒸发量加大 ,毛孔收缩,不能正常排汗,也会引起内分泌的紊乱;空调房间里, 气流方向 经常变换,气流速度增加, 空气热量不断变动 等因素干扰了人体的嗅觉, 削弱了人体 对空气中病菌、过敏原和异味的 反应 ;房间内 湿度太低 ,会对眼、鼻等处的黏膜产生不利作用,导致 黏膜病 ;室内空气与外界几乎隔绝 又温度适宜 ,空气中 有害细菌 含量快速上升
10、。P9与社会的联系 :空调病23练习练习1.内环境的稳态是指:A 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B 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C 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的作用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D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D242.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可采用一些辅助治疗措施降低体温。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A 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B 在额头上敷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C 用酒精棉球擦拭四肢等部位D 适当撤减衣被3.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 稳态有利于
11、酶促反应的正常运行B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 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D 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AD2.某人患急性肠炎引起腹泻,医生给予补充生理盐水,其首要目的是:A 提供能量 B 供给营养C 维持水分代谢的平衡D 维持无机盐代谢的平衡C1、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 )A尿液和汗液的排出 B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呼吸加快 C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 D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D2、 (07江苏高考 )下列关于内环境的描述中 ,错误的是 (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
12、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B、免疫对内环境稳态具有重要作用C、 HCO3-、 HPO42-等参与维持血浆 pH相对稳定D、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A3、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A、 CO2、血红蛋白、 H、尿素 B、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 H2OC、 Na、 O2、葡萄糖、血浆蛋白 D、 Ca2、载体、氨基酸C4、下列属于内环境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 酸碱 平衡 Na、 K 血糖 平衡 体温调节 蛋白质 平衡 CO2 O 2 平衡A、 B、 C、 D、 D练习巩固1稳态的生理意义是 ( )A使体温维持相对恒定 B使体液的 PH保持相对稳定C使内环境的渗透压处于相对平衡D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