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课 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美国学者坦普尔在中国发明创造的国度 如果诺贝尔奖在中国的古代已经设立,各项奖金的得主,就会毫无争议地全都属于中国人。,李约瑟说“在上古和中古时代,中国科学技术一直保持着一个让西方望尘莫及的发展水平,中国科学发现和发明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已被证明是形成近代世界秩序的基本因素之一。”,一、古代科技成就,(一)四大发明:,1、造纸术,(1)过程,西汉前期:植物纤维纸;东汉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2)优点:,书写便利,原料便宜易得,利于推广。,(3)外传:,(4)影响:,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公元751年传入阿拉伯,再西传至西欧,2、印刷
2、术,原料:胶泥活字木活字金属活字,(北宋),雕版印刷术(868年)金刚经活字印刷术(毕昇),(隋唐),(1)过程,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2)外传:,13世纪传入朝鲜,再从西域至西欧,(3)影响:,3、火药,火炮、火箭、突火枪等,(2)主要火器:,火药广泛运用于军事,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唐代:唐代末年:宋朝时:,发明火药,(1)过程,(2)外传:,(3)影响:,14世纪传入阿拉伯,后经阿拉伯传入西欧,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促使骑士阶层日益衰落,4、指南针,战国:司南 北宋:指南针用于航海,13世纪传入阿拉伯和欧洲各国,(1)过程,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
3、以端朝夕。” 鬼谷子谋称:“郑(国)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2)外传:,(3)影响:,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北宋时期封建经济在隋唐基础上获得进一步发展,其推动了我国传统科技的发展,使伟大发明在当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经济繁荣根因) 北宋文化的繁荣对印刷术提出了新要求,促使了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唐以来海上贸易和造船业得到了很大发展,促使指南针在北宋时期用于航海。 北宋时,民族政权并立,战争不断,这促进了火器的发展。,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在其中国:发明与发现的摇篮一书中说:“古代中国在1500年内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现代世界科技赖以存在的发明一半来自中国的北宋”
4、,三大发明在北宋得以获得发展的社会条件有哪些?,材料一: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说来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根据材料,请概括三大发明对西方社会影响?,三大发明促进西欧社会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材料二: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1)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 (2)火药与指南
5、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1)旧中国的愚昧落后。 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2)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春秋时期出现九九乘法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算筹计算法。,东汉九章算术总结周秦至汉代的数学成就, 古代数学体系形成。,南朝祖冲之将圆周率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元朝将算筹计算法发展为珠算法。,(二)数学方面:,(三)天文学方面:,殷商时期甲骨文记载日食。,战国甘石星经是中国最早天文著作,其中石氏星表为世界最早星表。,东汉张衡发明浑象仪、地动仪。,唐朝僧一行与梁令瓒创制黄道游仪,世界首次发现恒星位移;一行实测
6、子午线长度。,元朝郭守敬发明简仪。,浑仪,简仪,夏朝的夏小正;商代改进为“殷历”。,元朝郭守敬编订授时历,比现行公历早颁行三百年,干支纪年法,十天干: 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十二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四)历法方面:,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农书。,元朝王祯农书重点记载生产工具改革,影响世界。,明朝徐光启农政全书,全面总结古今中外农业利弊,被称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总结历代农业和手工业技术(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西汉氾胜农书,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
7、五)农书方面:,编于战国、西汉成书的黄帝内经奠定中医学理论基础。,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论述“四诊法”,奠定中医临床治疗学基础。(医圣),东汉华佗发明麻沸散,创制五禽戏。,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总结16世纪之前的中国药物学,创立先进分类法,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六)中医药方面:,第二 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服务于生产和巩固统治的需要,第三,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 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具有较强的经验性,对事物规律探索不够。,第四,古代科学理论的技术化倾向严重,而这些技术又带有封闭性,没有转化为普遍的生产力。,第一 在科技思想上:注重实践,尊重自然,注重天人 合一,二、中国古代
8、科技特点,三、中国古代科技发达原因,政治: 经济: 教育 政策: 主观因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府的重视(良好的社会环境),(农业、手工业发达)农耕经济繁荣(物质保障),国内民族间交流和对外交往的发展(吸收来自外部的先进成果发展自身),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古代科学家的个人努力和不懈探索(积累丰富的生产经验),中国古代教育的发达(有利于人才的培养),“李约瑟难题”,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科学史上把这个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中国古代发达科技为什么没有转化为近代科学技术?,明清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 阻碍了中外科技文化的交流。,封建小农经济的束缚,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理学禁锢思想、制约创新能力。,政治:思想文化:经济:对外政策:,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专制日益腐朽。,自身特点:,自身的缺陷制约着中国科技的发展,中国古代发达科技为什么没有转化为近代科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