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2019学年新设计物理必修二教科版课件:第三章 万有引力定律1.3.4 .pptx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900755 上传时间:2019-01-21 格式:PPTX 页数:29 大小:1.8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新设计物理必修二教科版课件:第三章 万有引力定律1.3.4 .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18-2019学年新设计物理必修二教科版课件:第三章 万有引力定律1.3.4 .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18-2019学年新设计物理必修二教科版课件:第三章 万有引力定律1.3.4 .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18-2019学年新设计物理必修二教科版课件:第三章 万有引力定律1.3.4 .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18-2019学年新设计物理必修二教科版课件:第三章 万有引力定律1.3.4 .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3.4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一、人造卫星 观图助学,我国宇航员翟志刚在太空中离开飞船后而不落回地面,是否是由于宇航员不再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 答案 不是。宇航员在太空中离开飞船后,依然绕地球运动,受到地球的引力提供向心力。,1.卫星是一些_的或_的在太空中绕行星运动的物体。 2.1895年,_宇航先驱齐奥尔科夫斯基在天地幻想和天球引力效应论文中,率先提出制造_的设想。 3.1957年10月4日_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理解概念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发射人造地球卫星需要足够大的速度。( )(2)卫星绕地球运行不需要力的作用。( )(3)卫星的运行速度随轨道半径的增大而增大。( )

2、,自然,人工,俄国,人造地球卫星,苏联,二、宇宙速度 观图助学在一部叫光速侠的电影中,有一个叫Daniel Light的家伙,他拥有以光速奔跑的能力。根据所学物理知识分析,如果“光速侠”要以光速从纽约跑到洛杉矶救人,可能实现吗?,答案 不可能实现。当人或物体的速度达到第二宇宙速度时,会脱离地球,到达外太空,即在地表运动的速度不能超过第一宇宙速度7.9 km/s。,三个宇宙速度,7.9,11.2,16.7,匀速圆周,地球,太阳,最小,理解概念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第一宇宙速度是能使卫星绕地球运行的最小发射速度。( )(2)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的速度可以是10 km/s。( )(3)第二

3、宇宙速度是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近地点的速度。( ),人造地球卫星,观察探究地球上空分布着许多的同步卫星,在地面上的人看来,始终静止不动,请思考:,(1)这些同步卫星是否就真的静止不动呢? (2)这些同步卫星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答案 (1)这些同步卫星都在绕地心做匀速圆周运动,地球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2)卫星相对于地面静止,因此卫星绕地球运动的周期一定等于地球自转的周期。,探究归纳 1.人造卫星的轨道: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时,由地球对它的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因此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心必与地心重合,而这样的轨道有多种,其中比较特殊的有与赤道共面的赤道轨道和通过两极点上空的极地轨

4、道。当然也存在着与赤道平面呈某一角度的圆轨道。,人造地球卫星的三种轨道,3.地球同步卫星(1)概念:相对于地面静止且与地球自转具有相同周期的卫星,叫做地球同步卫星。(2)特点确定的转动方向:和地球自转方向一致;确定的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即T24 h;确定的角速度:等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确定的轨道平面:所有的同步卫星都在赤道的正上方,其轨道平面必须与赤道平面重合;确定的高度:离地面高度固定不变(3.6104 km);确定的环绕速率:线速度大小一定(3.1103 m/s)。,试题案例 例1 (2018云南宣威市四中高一下期末)(多选)如图1所示,a、b是两颗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它

5、们距地面的高度分别是R和2R(R为地球半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1,答案 CD,针对训练1 (多选)我国“中星11号”商业通信卫星是一颗同步卫星,它定点于东经98.2度的赤道上空,关于这颗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运行速度大于7.9 km/sB.离地面高度一定,相对地面静止C.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比月球绕地球运行的角速度大D.向心加速度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答案 BC,观察探究发射卫星,要有足够大的速度才行,请思考:,宇宙速度及其理解,(1)在不同高度的所有卫星中,哪个高度的所有卫星最容易发射? (2)不同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是否相同?第一宇宙速度的决定因素是什么?,

6、(1)“最小发射速度”:向高轨道发射卫星比向低轨道发射卫星困难,因为发射卫星要克服地球对它的引力。近地轨道是人造卫星的最低运行轨道,而近地轨道的发射速度就是第一宇宙速度,所以第一宇宙速度是发射人造卫星的最小速度。,2.第二宇宙速度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速度越大,卫星最终运行时离地球就越远。当卫星的发射速度达到或超过11.2 km/s时,卫星将脱离地球的束缚,成为太阳系中的“人造行星”,11.2 km/s称为人造卫星的第二宇宙速度。 3.第三宇宙速度当卫星的发射速度达到或超过16.7 km/s时,卫星将挣脱太阳的束缚,飞到太阳系以外的空间。,试题案例 例2 宇航员站在某星球表面,从高h处以初速度v0

7、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小球落到星球表面时,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是x,已知该星球的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求:(1)该星球的质量M;(2)该星球的第一宇宙速度。【思维导图】,针对训练2 (2018山西太原市高一下期末)2018年2月,我国首颗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在酒泉卫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地震监测和地球物理探测正式迈入太空。卫星质量约为730 kg,运行的高度为500 km,通过两极的太阳同步轨道,对同一地点的重访周期为5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张衡一号”绕地球运行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B.“张衡一号”绕地球运行的周期为5天C.“张衡一号”的加速度小于地面的重力加速度D.“张

8、衡一号”的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共面,答案 C,分析卫星变轨问题,【针对练习】 如图2所示,一颗人造卫星原来在椭圆轨道1绕地球E运行,在P点变轨后进入轨道2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论在轨道1还是在轨道2运行,卫星在P点的速度都相同 B.不论在轨道1还是在轨道2运行,卫星在P点的加速度都相同 C.卫星在轨道1的任何位置都具有相同加速度 D.卫星在轨道2的任何位置都具有相同的速度,图2,解析 卫星在轨道1运行到P点时需要加速才能进入轨道2运行,因此卫星在两轨道的P点时速度不同,但所受力相同,加速度相同;卫星在轨道1运行时在不同位置所受万有引力大小、方向均不同,则加速度也不同;卫星在轨道2做匀速圆周运动,在不同位置速度方向不同,只有选项B正确。 答案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