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节 汽化和液化,一,二,一、汽化 1.概念 物质由 变为 的过程。 2.汽化的两种方式 (1)沸腾 概念:液体 和 同时发生的 汽化现象。 现象:形成的大量气泡不断 ,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 散发到空气中。 特点:不断吸热,温度 。 沸点: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 。,液态,气态,内部,表面,剧烈,上升、变大,水蒸气,不变,温度,一,二,(2)蒸发 概念:在 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 发生部位:只在液体 进行。 影响因素:液体的 ,液体 ,液体表面附近空气的流动 。 特点:液体在蒸发中 热,致使液体及与液体接触的物体温度 。,任何,表面,温度高低,表面积大小,快慢,吸,下降,一,二,二、
2、液化 1.概念 物质由 变成 的过程。 2.方法 (1)所有气体在 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2)在一定温度下, 也可以使气体液化。,气态,液态,温度,压缩气体的体积,通常情况下,生活中的液化是温度较高的气体遇到低温温度时从气态变为液态。“白气”的实质是“小液滴”,不是水蒸气!,蒸发和沸腾的比较,【例题】 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蒸发和沸腾都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 B.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C.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液化现象 D.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 点拨:本题考查了汽化的两种方式的异同点,解题的关键是搞清楚蒸发和沸腾的概念。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
3、生,并且只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二者都是汽化,都要吸收热量。 解析: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热,A对,C错;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发生在液体表面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B错;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以及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快慢,D错。 答案:A,1,2,3,4,5,一、沸腾 1.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如图所示。在加热过程中,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实际的是( ) A.水临近沸腾前,水中无气泡产生 B.水温升高得越快,产生的“白气”越多 C.水沸腾过程中,水中的气泡不断上升
4、、 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 D.水沸腾过程中,水温不变,A,解析:水沸腾前气泡很小,越向上越小,沸腾后气泡很大,并且越向上越大,内部充满着水蒸气。,6,1,2,3,4,5,2.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水在沸腾的过程中,要继续吸热,但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解析:汽化现象有两种方式,其一是沸腾,其二是蒸发;水的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在沸腾的过程中,要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 答案:汽化 不变,6,1,2,3,4,5,二、蒸发 3.下列能使蒸发变慢的措施是( ) A.用电热吹风将湿头发吹干 B.用扫帚把地上的积水扫开 C.把蔬菜用保鲜膜包好放入冰箱 D.
5、喝开水为了不烫口向水面吹气,C,6,1,2,3,4,5,解析: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如下表:,6,1,2,3,4,5,4.夏天,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到凉爽,这是因为( ) A.电风扇吹来的是冷风 B.电风扇吹风可降低室内温度 C.电风扇吹风可加速人体汗水的蒸发,带走皮肤上的热量 D.以上说法都正确,C,解析:电风扇吹风加快了人体汗液的蒸发,使人体表面的温度快速降低,所以人会感到凉爽。,6,1,2,3,4,5,三、液化 5.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现象的一组是( ) (1)冰棒融化 (2)烧开水时冒“白气” (3)夏天湿衣服晾干 (4)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出现一层雾 A.(1)
6、(3) B.(2)(3) C.(2)(4) D.(1)(4),C,解析:液化是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1)是固态变成液态,(2)是气态变成液态,(3)是液态变成气态,(4)是气态变成液态。故本题选C。,6,1,2,3,4,5,6,6.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当水温接近90 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乙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 ,水的沸点为 。,1,2,3,4,5,6,解析: (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先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因此安装实验器材时,必须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2)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由题图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 ,其示数为97 。 答案: (1)自下而上 (2)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