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闻两则,毛泽东,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解放军坚决执行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举行了规模空前的全面大进军。第二、三野战军和地方武装在长江南北广大人民的支援下,于4月21日晨,以木帆船为主要渡江工具,在西起湖口、东至江阴,长达500余公里的战线上强渡长江,彻底摧毁了国民党军的长江防线。4月23日,解放了国民党22年来的统治中心南京。,背景介绍,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毛 泽 东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毛泽东同志这首词最早发表
2、在人民文学出版社 一九六三年十二月版毛主席诗词。,学习目标,1、能说出新闻的特点2、能概括文中记叙的事件3、能分析消息的语言特点,芜湖 荻港 溃退 歼灭 要塞 崭新噙着 永载史册 琛,w,d,ku,jin,si,chn,qn,zhn,zi,读一读,词语识记,横 长江 锐不可 百年 桑举世 目 一国两 循 渐,渡,当,沧,瞩,制,进,序,词语识记,填词,读课文,请同学们用三种方式把课文内容表达出来: 请同学们用一个短语或一句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请同学们用一小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 请同学们用一大段话或几小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标题,导语,主体,整体感悟,九江,江阴,安庆,芜湖,中路军,
3、西路军,东路军,(35万),(30万),(35万),思 考 题,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则新闻的内容。读新闻要抓住记叙的六要 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作为读者,你能在看了这则新闻后找出它的六要素吗?请概括出来。你从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时间: 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地点: 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长江战线,人物: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时间发生的原因: 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经过与结果:中路军 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三十万人全部渡过,占领长 江
4、南岸,西路军 三十万渡过三分之二,已占领广大南岸阵地,东路军 三十五万已渡过大部,经过整天激战,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南岸阵地,控制江阴要塞,切 断镇江无锡段铁路,议论句(分析原因),承上启下句,探究质疑,1.标题中的“横渡长江”改为“胜利渡江”行不行? 2.这则新闻写完了不发表,等待渡江役胜利之后再发表,不就可以改为“胜利渡江了吗? 3.为什么把中路、西路放在一起写,后写东路?,真实性,及时性,时间顺序 、事件本身的特点,学习了这则消息后,你有哪些收获?,感悟交流,新闻要有标题、导语、主体。 用一句话单独介绍新闻的内容叫标题; 用一段话在开头介绍新闻的内容叫导语;用几段话具体地介绍新闻
5、的内容叫主体。另外,课文开关括号部分叫电头。 新闻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 背景、结语。,总 结,体会消息语言的特色,1、找出本文的议论性句子并说明其作用。 2、找出本文你认为最准确的用语并作简要的分析。,注意:消息不是“纯客观”的报道,它要把作者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融入其中。因此,消息一般以记叙为主,也可适当穿插议论。,自读探究,用分析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方法,分析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一文 具体完成下面问题: 1、文章的导语是什么?和第一篇比较,本文在导语的叙述上有什么特点? 2、本文在主体部分具体叙述了哪些内容?和第一篇比较,本文主体部分的特点是什么?,讨论明确
6、,1、本文的导语是1-5小节,它点明了香港回归祖国及其重大意义。和第一则新闻相比,第一则新闻的导语,是一般的写法,以高度概括的语言报道渡江的情况,把主要事件叙述清楚;第二则新闻的导语,写法则不同一般,不仅篇幅较长,而且有较多议论。,2、主体部分是第6至25段,具体叙述交接仪式举行的全过程,突出三个内容:查尔斯王子的讲话;降旗、升旗仪式;江泽民主席的讲话。 主体部分和第一则新闻相比,相同点是:都以时间为序组织材料,重点部分详写。 本文与第一则不同的是加了一个结语,交代了出席交接仪式的其他人员及进行采访报道的各国记者的人数。,讨论明确,重点突破,写一则消息,报道当前社会或校园中的发生的事件。,实战演练,同学们 再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