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参 Renshen,为五加科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的根。主产于吉林、辽宁、黑龙江。以吉林抚松县产量最大,质量最好,称吉林参。野生者名“山参”;栽培者称“园参”。园参一般应栽培67年后收获。鲜参洗净后干燥者称“生晒参”;蒸制后干燥者称“红参”;加工断下的细根称“参须”。山参经晒干称“生晒山参”。切片或粉碎用。,人参简介,【药性】甘、微苦,平。归肺、脾、心经。【功效】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安神益智。 【应用】 1元气虚脱证。 2肺脾心肾气虚证。 3热病气虚津伤口渴及消渴证。,用法用量,煎服,319g;挽救虚脱可用1530g。宜文火另煎分次兑服。野山参研末吞服,每
2、次2g,日服2次。 【使用注意】不宜与藜芦同用。 【古籍摘要】 1神农本草经:“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 2医学启源药类法象引主治秘要:“补元气,止渴,生津液”。 3本草汇言:“补气生血,助精养神之药也”。,关于吃人参的五大误区,误区一:吃人参上火 “吃人参上火”是公认的一种说法和看法。实际上,这种观点极其偏颇,是对人参的最大曲解和误解。许多人吃人参上火,主要原因之一是过量了。误区二:夏天不能吃人参 有人说,夏天不能吃人参,否则上火,这种说法也是片面的。专家们的回答是,夏天也是可以吃人参的,但是在服用人参的种类和数量上,与冬季服人参略有区别。,关于吃人参的五大
3、误区,误区三:儿童和青年人不用吃人参 儿童能不能吃人参,要因人而宜。体质好、发育健全的儿童,是不用吃人参的。但体质弱、发育存在一定问题的,可以吃人参,但要严格控制用量。,关于吃人参的五大误区,误区四:中国人参不如高丽参和西洋参 中国人参主产区在长白山西坡及余脉,高丽人参主要产区在长白山以东和以南余脉,地理环境和气候差异不大。我国专家曾用中国红参和韩国高丽参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红参各项指标含量大多高于和接近高丽参。,关于吃人参的五大误区,误区五:喝人参炖鸡汤是最好的滋补方法 千百年来,中国民间流行一种滋补方法,即入冬时用人参炖鸡汤喝,认为这是最佳的滋补方法。近些年来,专家研究认为,胃酸过多者
4、、胆道疾病者、肾功能不全者、高血压患者、高血脂患者、糖尿病患者六种人不宜喝鸡汤。,不宜食用人参的七种人,a 有强烈过敏体质的人,若服参后出现皮疹,则不可服用。有化脓性发炎时更不可服用。 b 高血压病人属肝阳上亢者,服后易引起脑血管意外,但虚寒的高血压病者可用人参,不过用量宜少,当收缩压180mmHg时,无论哪一型病者均不宜服用人参。,不宜食用人参的七种人,c 感冒发热时一般不宜服用。因发烧时心悸剧烈,服用人参会提高血循环使心悸,更甚而使病情加重。 d 因突然气壅而得的喘证,或因燥热引起的咽喉干燥,一时冲动引发的吐血、鼻衄等病都忌用人参。,不宜食用人参的七种人,e 湿热壅滞导致的浮肿,服参后浮肿
5、更甚(因人参有抗利尿作用),肾功能不全伴尿少者亦慎用。 f 失眠、烦燥孱实证者不宜用,否则睡眠更差。 g 凡气盛、身热、脉滑实有力,大小便不通而实热者均忌用人参。,人参虽补也须慎用,人参,为治疗虚劳内伤第一要药,是补虚佳品,也是养生长寿之名贵滋补品。然人参虽补,也须慎用。广东民间有些地方有一风俗习惯,即给刚生下不久的婴儿灌参汤,能使小孩无病无灾,聪明体健,快快长大。 在国内,人参不但有药用价值,而且作为补品在许多保健品中大量使用,甚至药膳中亦不乏人参的各种美味佳肴。,人参虽补也须慎用,北方有自制人参酒大量饮用的习惯,人参也常作为保健食品使用,但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因此,服用人参不当产生毒副作用
6、的情况时有发生,这不是药的过错,而是使用不当的过错。 人参有毒部分主要是根和茎,有毒成分为人参萜类、人参苷类、人参苷元等,人参一般每次用量39 g,或服用人参粉,每日不宜超过30 g,中毒量约为100150 g。,人参虽补也须慎用,连续服用人参粉或人参制剂可致失眠、眩晕、体温升高、抑郁、头痛、心悸、兴奋、腹泻、皮疹、神经过敏、血压升高、性机能减退、体重减轻等。出血是人参急性中毒的特征。 内服200 mL以上人参酊剂或较大剂量的人参粉可出现中毒现象,全身玫瑰疹、瘙痒、眩晕、头痛、体温升高及出血。,人参虽补也须慎用,人参糖浆引起腹痛,急性胃黏膜糜烂出血等严重过敏反应。 近几年,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出现了“服用人参,养生进补”热,往往导致高血压、神经过敏、烦躁、晨泄、皮疹、瘙痒和小儿性早熟等人参综合征。 人参虽誉为养生长寿之补品,但它毕竟是药。故应严格控制人参服用的剂量和质量是预防人参毒副作用的有效方法。,此内容由医学信息杂志医学编辑部推荐,如要投稿,请联系;联系电话:029-68590973;QQ:1679441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