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白杨礼赞》课件4.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864828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6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白杨礼赞》课件4.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白杨礼赞》课件4.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白杨礼赞》课件4.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白杨礼赞》课件4.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白杨礼赞》课件4.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白杨礼赞茅盾,2019/1/17,18961981,2019/1/17,2,听读课文,正音,无边无垠(yn) 虬枝(qi) 坦荡如砥(d) 恹恹欲睡(ynyn) 婆娑(su) 秀颀(q),2019/1/17,3,2019/1/17,4,2019/1/17,5,2019/1/17,6,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2019/1/17,7,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2019/1/17,8,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2019/1/17,9,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2

2、019/1/17,10,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2019/1/17,11,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2019/1/17,12,2019/1/17,13,速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这篇文章对白杨树充满什么感情? 赞美 请你找出文中直接对白杨树进行赞美的语句。 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

3、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2019/1/17,14,从“那”到“这”,从第1段的“赞美”到第9段的“高声赞美”,说明什么?,说明对白杨树的观察是从远到近,感情是由浅入深。这说明对白杨树的感情不仅仅是赞美,还有崇敬的感情。 崇敬和赞美,就叫做礼赞。这篇课文就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赞美和崇敬的感情。,2019/1/17,15,这篇课文仅仅是在礼赞白杨树吗?你凭什么知道的?请找出有关的语句。,“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 (树本无所谓力争上游,可见是在写人。) “难道你就觉得他只是树?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第一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就是“你不应该觉得他只是树。”那么是什么呢?),2019

4、/1/17,16,本文写作背景,白杨树赞写于年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茅盾在年底到新疆学院文学院讲学,年月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后来离开延安到重庆。这期间,他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

5、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2019/1/17,17,诵读:“难道你就觉得他只是树?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这里连用了四个反问句组成了一组排比句,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意思一句比一句扩展而深化,含意隽永,发人深思。 第一个“难道”是总提,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后面三个“难道”,就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第二个“难道”,由白杨树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性格出发,把它象征为北方农民。第三个“难道”,进一层由白杨树的“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地守卫自己家乡的哨兵。第四个“难道”,由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共产党

6、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2019/1/17,18,这种托义于物的写法叫做:象征,2019/1/17,19,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是什么?,农民,哨兵,精神,这种手法称为托物言志。,象征与比喻的异同点:,象征是一种表现手法,即写作方法,是就整个篇章而言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象征义;而拟人和比喻则是修辞手法,只表现在具体的句子上,不在篇章上。 象征与拟人的相同点是都把事务人格化,但象征的写法大都用在立意上,即把某种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描写的事物的形象中,拟人则是用在语句的表现上,是为了把事物写得生动、形象。通常并不寄寓更深的意义。 象征和借喻都是使事物形象化,但借喻是建立在相似的基础上,象征则是将所描写的事物赋予一定的意义。,2019/1/17,21,2019/1/17,桐城市黄岗初中:舒林,2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