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有的人》课件9.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864817 上传时间:2019-01-17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有的人》课件9.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有的人》课件9.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有的人》课件9.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有的人》课件9.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下《有的人》课件9.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有的人,臧克家,作家简介,臧克家,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收在臧克家文集中。1949年10月19日,是鲁迅逝世13周年纪念日,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隆重举行各种纪念活动,诗人参加了首都人民的纪念活动,瞻仰了鲁迅的故居,于11月1日写下了这首诗。,整体感知,听读,思考 诗题“有的人”有何含义? 全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全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明确,诗题“有的人”是通过揭露批判反动统治者来衬托伟大的战士鲁迅先生的,对全诗内容进行概括和提示,“有的人”实指两种人,两个对立的方面。 先总后分,第一节是总提,第二、三、四节写两种人的不同表现,第五、六、七节写两种人不同的结果,诗节逐一对应,环环相扣。

2、对比的方法。,研读、思考,齐读第一节后讨论: 这节中两个“活”字和两个“死”字怎样理解? 两个“有的人”分别指谁?,明确:,第一个“活”指身体活着,第一个“死”指精神死了;第二个“死”指生命结束,第二个“活”指精神永存。 第一个“有的人”反动统治者,他们只是为自己而活,生命毫无意义,因此,他们虽生犹死,第二个“有的人”指鲁迅以及像鲁迅一样的人,他们一生为人民,活得有价值有意义,即使生命已息,但永驻人间,因此,他们虽死犹生。,读第二、三、四节,思考:,这三节,分别从哪三个方面写两种人的具体表现? “把名字刻入石头”是什么意思? 怎样理解“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为什么“有的人/他活着别人

3、就不能活”?,明确:,这三节分别从对人民的不同态度,各自不同的人生追求和所起的不同社会作用这三个方面写出了两种人的具体表现,进行了美与丑、善与恶的鲜明对比,通过对比,热情颂扬了鲁迅的伟大精神和品格。 “把名字刻入石头”是指给自己树碑立传,妄想流芳百世。,明确:,野草,鲁迅的散文诗集,鲁迅热爱野草,甘愿作野草,并甘愿在“燎原大火”中燃尽自己,这一诗句是对鲁迅在革命斗争中的伟大献身精神的赞誉。 这种人为自己的利益而活,为满足个人的穷奢极欲,他们势必要欺压别人,剥削别人,所以他们活着,别人的利益受到侵害,别人就不能好好地活,这句话说明,反动统治者与广大人民是完全对立的两个阶级,存在着你死我活的根本矛

4、盾。,朗读第五、六、七节,思考:,“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是什么意思? 怎样理解“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明确:,把名字刻入石头的人,是想流芳百世,但实际上这种人活在世上,精神早已腐朽,灵魂早已死去,他们为人民所不齿,因此说“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这句是一种比喻的说法。那些为革命为人民献出一切的人,人民会学习和发扬他们的精神,继承他们的遗志,革命力量必将越来越壮大,革命也必定蓬勃发展,而革命者将在烈火中得到永生。,探究:,全诗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的?第一节将两种人的不同的生命价值进行对比, 以渺小反衬高尚,以丑衬美,以恶衬善。第五七把两种人由于不同表现而导致的不同结果进行对比。在重重对比衬托中,鲁迅的崇高形象更加鲜明。,明确中心:,这首诗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精神,无情鞭挞了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反动阶级,深刻地揭示了热爱人民的人在人民心中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真理。,全文回顾,谢 谢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