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二历史选修二模块评价试卷分析(文科).ppt

上传人:dcjskn 文档编号:4842806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选修二模块评价试卷分析(文科).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二历史选修二模块评价试卷分析(文科).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二历史选修二模块评价试卷分析(文科).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二历史选修二模块评价试卷分析(文科).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二历史选修二模块评价试卷分析(文科).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高二历史选修二模块评价试卷分析(文科),一、知识分布,1、知识分布: (一)6分; (二)7.5分 (三)35分 (四)27.5分 (五)19.5分 (六)12分 (七)6分,二、题型归类,1、选择题 课本知识的记忆理解判断:史实、概念、发展线索、发展趋势、阶段特征 试题图文材料的理解判断:提炼有效信息、运用已学知识分析解释材料 运用史观分析理解判断历史问题:唯物史观、现代化史观、整体史观等 2、非选择题 材料理解:读懂材料,提炼信息,归纳观点 材料解释: A、依据材料和史实进行分析、综合,提出观点,全面评价 B、分析比较,找出异同 C、史论结合,分析论证观点,三、错题归因,一、选择题: 错误

2、率高的题号(正答率75%以下,红色代表60%以下) 8.9.10.13.14.16.17.18.20.22.24.25.27.29.31.33.34.36.37.39.40.41.45.46.47.48.50 二、非选择题 51.第2、3问 52.第1、3问 53.第2问 54.第1、3问,(1)审题(一看二思) 一看 一看时间、空间(界定答题范围) 二看否定、肯定(确定答题方向) 三看关键词语(明确内涵、外延) 二思 每个被选项是否符合历史史实 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 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联系,审题、解题思路,(2)选择题解答方法 、筛选法 、排除法 、重点突破法: 、根据相关历史理论和规律来解答

3、 a、唯物史观 b、现代化史观 c、整体史观 d、阶级斗争史观(革命史观) e、文明史观 f、社会史观 g、生态史观,选择题的做题方法:,(2)选择题解答方法 、筛选法:根据审题,搞清题目的基本要求,把四个选项一一过滤,直到找到正确选项为止。 、排除法:在不能确定正确选项或对考察的知识模糊不清的情况,可以用此法逐一排除不正确的,缩小选择范围,从而确定正确选项。 、重点突破法:在审题中确定关键词后,如果对关键词相关的史实了解清楚,那么可不用逐一考虑各项直接正确选项。 、根据掌握的相关历史理论和规律来解答 唯物史观:生产力原因是根源;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

4、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反作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经济原因为主,政治、文化、军事次之;主观原因为主,客观原因为辅。 现代化史观:近代社会发展是政治民主化、法治化,经济工业化、市场化,思想文化民主化、多元化的发展过程。 其他历史观点、结论、规律总结,(1)材料解读理解、一提:读懂材料。观察材料出处、材料介绍,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明晰时、地、人、事等基本要素、二挂:联系与课本相关的知识,明晰材料考核的知识点。C、三答:联系问题看材料,明晰答题方案、步骤。 (2)审题A、审题型概括、归纳、简述(概述)、描述、论述、比较、综合、评价等。B、审题目要求的关键词提示语、限定语

5、、主干语、答项语等。 例: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从美国近两百年选举权的变化中得到的启示。,材料解析题的解题方法,概括: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总括。 概述(简述) :大略地叙述。 描述:形象地叙述; 描写:用语言文字等把事物的形象表现出来。 归纳: (1)归拢并使有条理(多用于抽象事物) (2)一种推理方法,由一系列具体的事实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跟“演绎”相对)。 论述(说明):史论结合,说明观点 比较:确定比较项,指出异同点,并分别说明。 事件类比较:背景、过程特点、性质、作用 文件制度类比较:背景、内容、性质、作用 成就类比较:背景、主要成就、作用 评价:一分为二,全面客观,问答

6、题的解题方法解释: (1)简列提纲 (2)答题要求: 答案形式:段落化、要点化、序号化 史实选取:准确、典型、全面 答案内容:核心知识 答案结构:史论结合,用视角变换法评价孙中山: 在革命(阶级斗争)史观引导下,根据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的主要史实,得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的结论。 在现代化史观的引领下,根据孙中山对中国政治现代化、经济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等所作出的巨大贡献,得出他是中国现代化的光辉先驱的结论。 在社会(文化)史观的引领下,凭借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剪发辫、改称呼等社会改革措施,得出孙中山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的结论。 在整体(全球)史观的引导下,根据辛亥革命在世界(尤其是在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孙中山的国际性活动,得出孙中山是有世界(或国际)影响的政治家和革命家的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