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江苏省盱眙中学07届高三.ppt

上传人:tkhy51908 文档编号:4840622 上传时间:2019-01-15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2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盱眙中学07届高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江苏省盱眙中学07届高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江苏省盱眙中学07届高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江苏省盱眙中学07届高三.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江苏省盱眙中学07届高三.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江苏省盱眙中学07届高三,文言文 复习专题30/11/06,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 用法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考什么”,明确考点,理解常见文言文实词 在文中的含义,词类活用,【文言实词之知识网络】,0、异读字,破音异读 通假异读 古音异读,1、通假字,通用字 假借字 古今字,2、一词多义,本义 引申义 比喻义 假借义,3、古今异义,词义扩大 词义缩小 词义转移 感情色彩变化 名称说法改变,5、词类活用,名、动、形相互活用 使动用法 意动用法,4、偏义复词,“怎么考”,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与“束氏日市肉啖之”一句中“日

2、”用法不同的一项是(1998年上海题)(D)A则群聚而笑之 B吾得兄事之C令两个蹲踞而背倚之 D则直前诟虏帅失信,单独设题,1.项籍之解而东,高帝亦欲罢兵归国。(2005年福建卷) 2.皆暮至朝去,宁有顾惜心耶。 (2005年浙江卷) 3.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 (2006年江苏卷),近几年的高考更多地是采用这种设题形式,而且与我们学过的课文密切相关。,用某些实词作为题眼设置在翻译题中,名词的活用,名词活用,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并说明其用法。,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 以其华山之阳名之也。 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左右欲刃相如。

3、 人皆得以隶使之。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范增数目项王。,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并说明其用法。,吾师道也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吾从而师之。 常以身翼蔽沛公。,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并说明其用法。,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无乃尔是过与?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并说明其用法。,、,活用为一般动词:,、 、,活用为状语:,、 、,、 、 ,活用为使动词:,活用为意动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游水) (劝学) 左右欲刃相如。(刃:用刀杀) (廉颇蔺相如列传)

4、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下:向下) (六国论),规律一: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以其华山之阳名之也(名:命名)(游褒禅山记) 无乃尔是过与?(过:责备) (季氏将伐颛臾,规律二: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代词不受名词支配。,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帝王:称帝称王) (过秦论) 吾师道也(师:学习)(师说),规律三:名词与名词连用,如果二者不是并列、偏正、判断等关系,而是主谓关系、动宾关系或动补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范增数目项王。(目:使眼色) (鸿门宴)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称王) (齐桓晋文之事),规律四: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常用否

5、定副词:弗、否、不、非、毋、莫、罔、勿、未等)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不冠不袜 君子不齿。 非夫人之所织,则不衣 不蔓不枝,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向上,下:向下) (劝学) 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天:一天天地,月:一月月地(六国论)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南:向南,西:向西) (过秦论),规律五: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用为状语。,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亲眼,亲耳) 人皆得以隶使之(像对奴隶一样)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用船) 常以身翼蔽沛公(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余自临安舟行适临汝(船:乘船),规律六:就一般情况说,凡动词前面的名词在意思上不能认为是用作主语的,就应该认为是用作状语。

6、, 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臣:使为臣) (韩信拜将) 吾从而师之。(师:以为老师) (师说)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宾客:以为宾客)(伤仲永),规律七:不能带宾语的名词带有宾语,常常活用为使动或意动词。,名词的使动用法,名词处于谓语的位置,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是用动宾结构表达使令式的内容。,名词的使动用法,既东封郑。(疆界:使成为边境)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使称王) 魏置相,相田文(相:使 为相),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带宾语具有“觉得宾语怎么样”,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成为用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一般译为“以为”、“认为是”、“把当作”。,名词的意动用法,越国以鄙远

7、。(边邑以为边邑) 吾从而师之。(老师以为老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老师以为老师)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镜子以为镜子) 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襟三江而带五湖,名词的使动用法,既东封郑。(疆界使成为边境)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王使称王) 魏置相,相田文,四、名词的意动用法,名词带宾语具有“觉得宾语怎么样”,在主观上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事物成为用意动的名词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一般译为“以为”、“认为是”、“把当作”。,名词的意动用法,越国以鄙远。(边邑以为边邑) 吾从而师之。(老师以为老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老师以为老师)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镜子以为镜子) 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

8、而友麋鹿 襟三江而带五湖,规律一:能愿动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规律二:代词前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代词不受名词修饰。 规律三:名词与名词连用,如果二者不是并列、偏正、判断等关系,而是主谓关系、动宾关系或动补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规律四:副词特别是否定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规律五: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用为状语。 规律六:就一般情况说,凡动词前面的名词在意思上不能认为是用作主语的,就应该认为是用作状语。 规律七:不能带宾语的名词带有宾语,活用为使动或意动词。,名词连用多活用,代前副后谓语通。 不能带兵强带宾,多是意动或使动。 谓前不愿作主语,时间方位状语共。 区

9、分活用看仔细,切记放在句子中。,名词活用歌,(一)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牛刀小试,翻译下列文段中划线的句子,注意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夜缒而出,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夜晚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夜:名词活用为状语,在晚上,越过晋国把远

10、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境,您知道是很难的。鄙:名词活用为意动词,把作为边境,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秦伯说,与郑人盟,现在它已把郑国当作东部的疆界,又想扩张西部的疆界。东:名词活用为状语,在东边;封:名词活用为使动词,使成为边界,秦伯高兴了,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盟:名词活用为动词,订盟约,迁移训练,一、指出下面语段中名词活用的现象,荆人欲袭宋,使人先表澭水。澭水暴益,荆人弗知,循表而夜涉,溺死者千有余人。吕氏春秋察今,二、翻译画线的句子,并找出名词活用昔齐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适鬻金者之所,因攫其金而去。吏捕得之,问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对曰:“取金之时,不见人,徒见金。”吕氏春秋去宥,齐女徐吾者,与邻妇合烛夜织,吾贫而烛不继,邻妇请先无与夜。徐吾曰:“妾日起常早,去常后,扫尘以待,为贫故也。今一室之中,益一人烛不为益明,去一人烛不为暗,何爱东壁馀光?幸分之!”邻妇遂复与织。节选自刘向列女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