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 堂 教 学 设 计 表科组: 服装科 授课老师: 授课年级:科 目 服装制作工艺课 题 挖袋制作工艺课 时教学对象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根据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外套是本期实操训练的重点项目。通过学习外套款式、结构、工艺,再增加多种变化。由其是从部件(挖袋)学习开始,对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到巩固知识和操作要起到拓展思维,提高兴趣的协调作用。教学内容分析1、使用教材:自编(科组教师组织汇编)2、教学内容注析:挖袋制作工艺的学习是本期实训课的必定内容,它包含了指定款式造型的挖袋制作;款式拓展;质量要求。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对挖袋的制作工艺的认知,增强对外套款式变化的了解。2、技
2、能目标:掌握挖袋制作工艺的同时,对外套的制作工艺和质量标准也要达到较好的技术水平。教学重点1、指导及演示挖袋的制作工艺。2、启发学生理解本节内容,设计更多款式的袋子。教学难点:在操作过程中,如何保证达到质量要求。教学策略与方法1、课前集中学生对本节内容进行分析讲解,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探讨和思考。2、通过实物展评,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创作能力。3、进行操作示范,使学生在观看后对操作过程有所认识,对掌握和完成制作工艺有极大的帮助。4、巡堂指导学生的实际操作,及时纠错,保证成品达到要求。板书设计1、选择有代表性的款式,以图解形式将整个工艺操作流程逐步展示。2、说明本节的任务。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好相关的
3、部件模版、样衣。学生:准备好布料或裁片以及裁剪、车缝工具。教学过程:讲解示范巡堂指导归纳小结1、作品的工艺质量要求。2、款式设计拓展效果。布置作业:针对本节课内容,知识的巩固和课堂教学的延伸设定。教学反馈:教学反思:教学流程图:符号说明:开始/结束 学生活动 老师活动学生操作教师巡堂纠错归纳小结、布置作业开始复习旧知识,提出问题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结束讲授示范课 堂 教 学 设 计 表科组: 服装科 授课老师:邱志平 授课年级:职一科 目 服装制作工艺课 题 A 裙设计 课 时 6 节教学内容分析“A 裙”的设计制作是职一第一学期工艺教学实践课的基本内容,也是设计制作拓展的其中选择,具有学习和制
4、作的基本性。也有变化设计的丰富性,可以通过更深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更好的实践自我。学生对象分析职一的学生已学习了基本的制图知识,工艺实践课也已掌握了基本的缝纫技术和裙的省、褶、裥的制作练习,但对 A 裙的延伸变化不熟悉,对图片资料的分析未成熟以及面料与工艺技术的运用仍处于半空白的状态,所以在引导过程有一定的难度。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A 裙的基样及普遍性。2、简单的变化方法及表现的多样性。3、了解简单的缝制处理方法。(二)技能目标:因款式与面料选择而相应变化的缝纫制作工艺,目的是边学边做,同步提高认识能力和动手能力。(三)情感目标:逐步培养对专业学习兴趣,制作成品的过程是一个自
5、我满足释放个性及能力的体现,通过教学与实践,使教与学有更多的一致性和共同点,使同学们能有更多的收获和心得,从而加深对专业学习的认识和兴趣。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通过纸样进行变化练习(基本型)2、引导学生选择变化与面料运用相对的合理性3、成品制作过程的表现能力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作品的选择与能力表现的差异性2、制作过程的技能操作教学媒体老师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或成品示范、平缝纫机等学生用:铅笔、尺、拷贝纸、制图纸、面料、珠针、双面胶、透明胶、服装款式资料等教学策略 方法图片展示法:强化感知认识,激发兴趣技术分析法:引导学生思维,调动情绪能力表现法:表现自我,增强信心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
6、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一节1)5 分钟展示相关的 A裙类变化的图片资料引导学生如何观赏分析 A 裙变化类别要求学生对资料做简单的记录,以及个人喜欢的类别帮助学生分析 A 裙的变化手法,面料运用相关工艺2)复习10 分钟根据学生的观察分析 A 裙设计着重点有针对已有的重点引导学生运用 A 裙基型的学生绘画适应自我表现的款式图并建议用让学生进入状态,激发兴趣1、腰部 2、袋位 3、裙摆、裙型制图知识进行草图的绘画自身的尺寸数字量体3)新课学习 30分钟从基本到变化从平面到立体教师作简单的示范要求学生用制图纸或拷贝纸在 A 裙基本型1:50 绘画并进行,剪开、拼接、组合等变化,即小型的立裁绘制
7、、剪接裙型的同时让学生互相讨论选择释放自我,活跃课堂。由平面到立体的过程是不断思维第二节1)10 分钟引导学生已掌握的各种裙的装饰手法如:排褶、工字褶、容褶及面料因素,丰富、完善作品根据学生初定的小立裁型态提示,面料选择与工艺技术对成品的作用学生再次明确款式、面料及技法不断完善的过程2)35 分钟绘制 1:1A 裙变化的大图巡视、检查学生制图并个别辅导学生制图部分同学可裁剪巩固新知识一)第三 制作 A 裙的设 强调 A 裙设计 学生进行裁剪 该设计制作课程节至第六节约 80分钟计成品 的相关设计手法,面料运用与制作技术的难点作充分的提示,亦可用珠针、双面胶加强定型效果。及制作 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会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所以学生的制作构成方法可多样性。二)第六节 20 分钟展示成品自我评价交流学习教师选择较有代表性较优秀的作品,调控评价要点。优秀作品的同学自我分析讲授心得体会体现自主学习,增进同学之间交流的同时提高认识三)15分钟分享收获 归纳、点评、提高同学互评 提高动手能力,培养信心教学反思 本课程设计以探究和实操,同时进行,时间比例,理论 30%,实操50%,互动 15%,评价 5%,以老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完成作品为主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