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1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三维目标 1. 了解香港的历史问题,了解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过程。 2. 通过质疑、探究了解“香港回归”所具有的划时代的“丰碑”意义。 3.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学生心中植下“大中国”的观念。 预习指导 1. 目标点击 (1)了解香港的历史问题和香港回归的背景。 (2)了解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的过程。 (3)探究香港回归所具有的划时代的“丰碑”意义。 (4)进一步巩固对新闻这种文体的认识。 2. 学法指导 (1)查阅有关资料,了解香港被强行租借的历史。 (2)观看有关香港回归的实况记录片,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整体认识。 (3)按照新闻的基本结构,
2、分析、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资料链接 1. 作者简介 新华社记者,人民日报记者联合采写。 / 722. 背景资料 据历史记载,约 2000 年前,在汉朝时,中国就已把香港纳入版图。到 14 世纪,就有很多广东人前往香港定居,以后,又有很多大陆内地的人迁到香港居住。香港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繁荣的贸易港口。 到 19 世纪,英国商人把大批鸦片运到中国,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士兵吸食鸦片,军队毫无斗志;老百姓吸食鸦片,导致倾家荡产。清政府看到鸦片对中国人民的危害,决定禁止鸦片的进口。英国商人为了巩固自己在华的既得利益,借此挑起事端,终于在 1840 年爆发了鸦片战争。1842 年,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清政
3、府与英国签订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将香港割让给英国。 1984 年,在邓小平的领导下,按照“一国两制”的构想,中国政府与英国政府发表了联合声明,决定于 1997 年 7 月 1 日凌晨零点,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3. 题目解说 本文是由新华社记者和人民日报记者联合采写的一篇新闻报道,刊登在 1997 年 7 月 1 日的人民日报上。这篇新闻报道生动全面地报道了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的全过程,阐述了香港回归祖国的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4. 香港特别行政区 简称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位于中国南部、南海之滨、珠江口东侧、深圳市之南,因地产沉香并在此出口而得
4、名,又称香江、香海。面积 1095 平方公里,人口约 661.7 万(1997 年)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原属广东新安县(今深圳市) 。 1840 年英国发动侵华的鸦片战争。1841 年 1 月,英军强占香港岛。1842 年 8 月 29 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 ,永久割占香港岛。1860 年 10 月 24 日英国又强迫清政府缔结北京条约 ,永久割占九龙半岛界限街以西地区。1898 年英国又逼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 ,强行租借界限街以北、深圳河以南的九龙半岛北部大片土地及附近两百多个岛屿(后统称“新界” ) ,租期 99 年。1997 年 6 月 30 日期满,中国人民一
5、直反对上述三个不平等条约。1982 年至 1984 年,中国政府同英国政府进行了多轮谈判,于 1984 年 12月 19 日签署了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声明规定,中国政府于 1997 年 7 月 1 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政府于同日把香港交还给中国。 中国政府根据“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方针,宣布了对香港的基本方针政策,五十年不变,1990 年 4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颁布,1997 年 7 月 1 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香港特别行政区除外交和国防事务属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享有高度自治权,原有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不变,法律基本不/
6、73变,实行“港人治港” 。 香港为自由港,经济发达,是亚太地区及世界重要的贸易、金融、航运、旅游、信息中心之一。 教学过程 一. 扫清字词障碍: 1. 字音认读 瞬间(shn) 媒体(m i) 噙满(qn) 瞩目(zh ) 2. 字形辨识 沧(cng)沧桑 沸(f i)沸腾 镶(xing)镶嵌 瞩(zh)瞩目 跄(qing)踉跄 拂(f)拂袖 壤(rng)土壤 嘱(zh)嘱咐 3. 词语补注 经久不息:经过很长时间都不停息。 循序渐进:(学习、工作)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灯火辉煌:灯光明亮、光辉灿烂。 沧桑:“沧海桑田”的略语。即: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后
7、盾:背后的支持和援助力量。 承诺:对某项事务答应照办。 二. 课文内容讲解: 1. 内容讲解: / 74香港沧海一珠,那个涌动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传统的地域,在被清政府拱手相让后,经过 100 年的沧桑变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香港的回归,是万众瞩目的盛事。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是人民日报在 1997 年 7 月 1 日的一则新闻,它生动全面地报道了中英两国政府香港政权交接仪式隆重举行的全过程,表述了香港回归祖国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根据新闻的特点,全文分为导语、主体、结语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 1 段)为导语部分,点明香港已经回归祖国。 第二部分(第
8、 225 段)为主体部分,报道了交接仪式的过程及其重大意义。 25 自然段概括报道了举行交接仪式的时间、地点、江泽民主席的庄严宣告及重大影响。 政权交接,香港回归,举国欢腾,普天同庆。对于这一百年盛事,作者浓墨重彩地概括报道事实,揭示消息的中心意思,唤起读者注意新闻的主体。其中: 67 段交代仪式正式开始的时间及双方出席官员。 810 段概述英国查尔斯王子的讲话。 1115 段特写降旗、升旗仪式。 1623 段详细叙述江泽民的讲话。 2425 段两国领导人握手合影,交接仪式结束。这部分突出叙述了三个内容:查尔斯王子讲话、降旗、升旗仪式、江泽民的讲话。 查尔斯王子的讲话突出赞同“一国两制” ,支
9、持联合声明两点。 降旗、升旗仪式,作者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从“读分”到“读秒”的叙述中,穿插了生动精彩的描写和画龙点睛的议论,渲染了庄严肃穆的气氛,充溢着中华民族的自豪、振奋之情,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扬眉吐气的时刻终于来临了。 此时,全场沸腾了,许多人眼睛里噙满了激动的泪花,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照相机、摄像机的镜头不停地闪动,记录下这庄严的历史时刻。 零时 4 分,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在这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标志着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这块土地上的真正主人,香港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 75江主席的讲话,作者作为重点进行摘
10、要表述,其主要精神有三点: (1)香港回归祖国和“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香港回归后中国政府的基本方针; (3)香港今日繁荣的根本原因和香港的美好未来。 第三部分(2629 段) ,交代了出席交接仪式的其他人员和各国记者人数,使整个报道首尾相随,十分完整。 2. 结构图示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在港隆重举行 3. 句段品鉴 (1)1997 年 7 月 1 日零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升起,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中国政府开始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品析:这一段作为新闻的导语部分,点明香港已经回归祖国,从香港的主权变化及回归祖国的时间两个方面为下
11、文埋下了伏笔。 拟人手法的运用突出了香港回归的意义。 “百年沧桑”点明香港被英国殖民统治的时间之长,如今终于回到了祖国。 “祖国的怀抱”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象征着国家和民族的主权。(2)历史的时钟指在 1997 年 7 月 1 日零点那一刻,大会堂全场肃立,几千双眼睛向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行注目礼。这是中华民族长久期盼的一个瞬间,这是永载世界史册的一个瞬间。 品析:历史已经过去,中国人民受欺侮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中英香港政权交接是通过和平的外交方式解决历史遗留的问题,这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更是世界上解决一切争端的先例,这件事本身意义十分深远,影响巨大。它为世界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场面
12、的描写,突出了香港回归的神圣。 “注目礼”表明人们对国家的尊重,更表明了中国人的自豪感。 “瞬间”指时间之快,更指中华民族对香港的回归期待已久。 / 764. 写法探究 (1)结构清晰,详略得当,首尾圆合。 按照新闻的结构,全文除标题外,清楚地分为导语、主体、结语三部分。主体部分根据事件发生的前后,按时间顺序有条理地叙述了交接仪式的进程。主体中又突出叙述了三个内容:查尔斯王子讲话、降旗、升旗仪式、江泽民的讲话。三个内容之中又浓墨写降旗、升旗仪式,着重传达了江泽民的讲话,疏密有致,详略得当,中心突出,首尾圆合。 (2)叙述为主,穿插议论,饱含感情。 新闻本来以叙述为主,但适当地运用议论和抒情能让
13、记叙的内容锦上添花。如第 3 段中的评论“这是中华民族长久期盼的一个瞬间,这是永载世界史册的一个瞬间” ,深刻揭示了香港回归的重大意义。第 12 段中“随着米字旗的降下,英国在香港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一句,抒发了作者抑制不住的民族自豪感。这些在叙述的基础上作出的点睛式的评论,感情强烈,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从而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3)语言准确、简明。 文中,有些词语有高度的概括力,如“百年沧桑” 、 “举世瞩目”等。有些词语富有很强的表现力,如“隆重” 、 “肃立” 、 “经久不息的掌声” 、 “缓缓降落” 、 “徐徐升起”等。作者还运用了一些准确表达时间的词语,并精确到日、时
14、、分,这些都体现了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及时性。 5. 难点讲解: (1)课文最后一部分,能否删去,为什么? 不能删去。尽管作为新闻有时可以采用自然结尾的办法,但文中叙述的是一件“举世瞩目”的大事,对出席交接仪式的其他人员及各国记者人数,有必要进行介绍,这都表明报道事实的真实性,这是其一。其二,文中多处互为照应,如:“历史性的一幕”与“永载世界史册的一个瞬间” 、 “来自世界各国 700 多家新闻媒体的 8000 多名记者”与“举世瞩目”等,这都表明了报道事实的完整性。 (2)香港回归究竟有什么历史意义? 香港回归的历史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标志着中国人民一种强烈的爱国主义,只有在国力强盛
15、的今天,才得以实现。 标志着我们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 / 77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和进步事业作出了光辉典范。 标志着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是完全正确的,它为国际社会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与国际争端提供了新的成功的范例。 香港回归,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更是 20 世纪世纪史上的大事。 课后习题讲解 第一题:23 时 42 分,23 时 46 分,23 时 56 分,23 时 59 分,距零点只差几秒,7 月 1 日零点整,凌晨零时 12 分。体现报道的真实性、准确性,表现过程的扣人心弦、渲染庄严肃穆的气氛。 第二题:庄严、肃穆。 第三题: 人物 主要观点 查尔斯王子 1. 赞同“一国两制” 2. 支持联合声明 江泽民主席 1. 香港回归祖国和“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 香港回归后中国政府的基本方针。 3. 香港今日繁荣的根本原因和香港的美好未来。 第四题: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香港的外交事务、国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