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课时 平均数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算术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 来源:gkstk.Com过程与方法:体会算术平均数,并能利用它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发展学生数学应用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经历在实际问题中求平均数的过程,发展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重点:掌握算术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 难点:利用平均数解决一些现实问题。教学过 来源:学优高考网程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来源:学优高考网一、导入新课、学习目标如下:(2 分钟左右)1、掌握算术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 来源:gkstk.Com2、能利用算术平均数解决一些实际问
2、题。二、学生自学,质疑问难(10 分钟左右)自学提纲:阅读课本 117119 页内容,完成以下任务1、什么叫平均数?怎么表示?怎样计算?2、自学例 1,用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容易受什么影响?3、完成 121 页的练习 1。三、合作探究,解决疑难(15 分钟左右)1、平均数:一般地,如果有 n 个数那么, 叫做这 n 个数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读作 “x 拔” 。注意: 算术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重要指标,是衡量一组数据变化幅度的标准。2、学生自学例 1、师生共同分析两种方案,强调求平均数的解题格式。用平均数作为一组数据的代表能刻画一组数据整体的平均状态,但容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3、四、巩固新知,当堂训练(15 分钟)某市的 7 月下旬最高气温统计如下讨论补充记录讨论补充记录2x1(xnx )nxnx21,x12232天 数 28度3度3度4度35度气 温天 数 度度度度度气 温教学过程(1)、在这十个数据中,34 的权是_,32 的权是_.(2)、该市 7 月中旬最高气温的平均数是_,这个平均数是_平均数.五、课堂小结1. 平均数计算:2. 平均数的意义:六、布置作业,拓展延伸(3 分钟)课堂作业:必做题:课本 135-136 页第 1、2 两题选做题:课本 136 页第 3 题家庭作业: 板书设计1. 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2. 课本例题 2 的解析过程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