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优质课:第1章第3节 地球的自转(第1课时)(35中)教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818983 上传时间:2019-01-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优质课:第1章第3节 地球的自转(第1课时)(35中)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优质课:第1章第3节 地球的自转(第1课时)(35中)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优质课:第1章第3节 地球的自转(第1课时)(35中)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优质课:第1章第3节 地球的自转(第1课时)(35中)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商务星球版】七年级地理上册优质课:第1章第3节 地球的自转(第1课时)(35中)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课题】七年级地理(商务星球版)上册 第一章 地球第三节 地球的自转(第 1 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的自转。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教学目标】1、学会使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自转,感悟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旋转中心,逐渐养成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重点)2、能够运用简单工具演示昼与夜和昼夜更替,感悟并描述昼夜产生的条件以及晨昏线的存在和时间差异。 (难点)【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演示观察法、小组讨论法。【教具准备】手电筒、地球仪、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先考同学们一个文学问

2、题。多媒体展示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有谁知道这是谁的诗句?毛主席说“坐地日行八万里” ,相当于速度为 1667 千米/小时,你能做到吗?我们人人都能达到这样的速度(学生惊讶),因为地球在不停的自转,我们一起随着地球在转动。引出课题:地球的自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看似平常的疑问(板书课题 第三节 地球的自传)学生:毛泽东学生:能做到(或做不到)通过诗歌的引入,激发学生对生活现象的探究兴趣。做到平中见奇,陈中出新演示、观察、体验与记录我们平时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怎么好像太阳绕着地球转呢?实验探究一:地球可能是自西向东自转的。1我们用电筒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橡皮泥代表人站在贴有

3、十字方向标的地球仪上,并使方向标分别和经线纬线方向一致。2当地球旋转到图中 ABC 三个不同位置时,太阳分别位于观测者的什么方向?3思考:观察者来说,正处于中午的是图,日出的是 图,日落的是 图。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演示。学生思考:我们平时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怎么好像太阳绕着地球转呢?1、根据要求,分小组演示地球自转的实验。(4 人为一组,用一个小地球仪)在演示的同时做好记录。根据演示和观察,共同完成观察地球自转方向。汇报与交流对地球上的观测者来说:A 图:太阳位于观测者的_B 图:太阳位于观测者的_C 图:太阳位于观测者的_正处于中午的是_图;日出的是_图;日落的是_图。太阳的运动方位: _若太阳

4、假定静止不动,那么地球绕地轴转动的方向:自_向_在地球自转示意图上画出地轴和运动方向。得出结论:1、地球绕着地轴自西向东旋转。通过学生实验探究演示太阳不动、地球仪旋转观察者的不同位置变化,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通过观察、体会并记录结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动眼观察的能力。通过实验,学生亲身感受日出、正午、日落三个时间太阳与地球的位置关系,感受日月B CA实验探究二:在两极看地球自转在学生演示后,教师在大屏幕中演示从侧面及南、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的差异,并引导学生验证自己观察记录情况。2、倾斜着一定角度旋转。3、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地球的自转感受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是视觉的错觉现象,并谈谈自己坐

5、公共汽车看窗外的景物“后退”的现象,体会其中的道理(参照物不同) 。(1) ,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在甲图上用箭头标注地球自转的方向。(2) ,把转动着的地球仪的北极朝向自己,观察其转动方向。在乙图上用箭头标注你所观察到的地球自转的方向。(3) ,把转动着的地球仪的南极朝向自己,观察其转动方向。在丙图上用箭头标注你所观察到的地球自转的方向。结论:北极上空看自转方向是逆时针,南极上空看自转方向是顺时针。 (北逆南顺指时针。 )星辰东升西落是视觉的错觉现象,并谈谈自己坐公共汽车看窗外的景物“后退”的现象,体会其中的道理(参照物不同) 。通过观察、对比、体会,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和解决疑问的思维

6、方式,增强甲丙乙过渡:2008 年,国际奥委会把北京奥运会上的游泳决赛及大部分体操比赛放在上午进行,以迎合美国转播商晚间直播的需要。这是为什么呢?探究三:地球上各地何时是白天何时是黑夜?1、假如地球是透明的会出现什么现象?2、宇宙中的天体都有昼夜现象吗?1、假如地球是透明的会出现只有白天,没有黑夜。像太阳这样自己能发光的天体是没有昼夜现象的!原来,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时间内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这就是白昼,而背着太阳的另一半则太阳照不到,是黑夜。地理学习的趣味性。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问题一步步诱导学生探究地理现象,解决生活中疑问。只有白天,没有黑夜夜夜

7、昼昼夜现象是地球自转的结果吗?探究四:地球自转的结果是什么?1、假如地球不自转实验探究五:晨昏线1用电筒代表太阳,地球仪代表地球,沿着照亮与未照亮部分用彩笔模拟画出线晨昏线。2你能说出晨昏线(圈)含义吗?3请你指出哪一段是昏线(圈)?哪一段是晨线(圈)吗?为什么?一边永远是白天,另一边永远是黑夜。小结:地球是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由于地球不停的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实验在演示的地球仪上标出晨昏线,并指出哪一段是晨线,哪一段是昏线。分组演示,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参与度高,学习效果好。尤其重视运用地球仪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只有在亲

8、身体验中,才能逐步形成空间想象能力。晨线太 阳 平 行 光 线太 阳 平 行 光 线太阳平行光线昏线衔接与过渡刚才我们对地球自转产生的昼夜更替及产生的时间差异进行的探究,你能否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下面的地理现象呢?追问与探索教师出示问题:畅畅晚上给远在美国的姨妈打电话,为什么姨妈却说早上好?学生思考并回答相关问题。1 由于中国和美国经度差异,美国和中国白天和黑夜基本相反。2 图中畅畅和姨妈互致问候存在什么差异?对于此时此刻图中各地来说,哪里正处于日出?哪里正处日落?哪里正处正午?哪些地区处在上午?哪些地区处在下午?教师追问,是对地球自转基本知识进行拓展提升,培养学生学以致用、迁移运用能力;探索,是

9、学生探索,将所学知识和生活密切结合,用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构建与梳理自转 演示方向 周期 旋转轴 记录与发现产生地理现象 发现生活中的见闻 探索通过列表,在方法和知识两方面对本节课进行总结与归纳,既形成知识体系,又构建学习方法体系,提升地理思维品质。一起朗诵结束新课记忆歌诀:地球绕轴向东转,自转一周一整天北逆南顺极不同,方向始终向东边巨大球体不透明,昼夜交替晨昏圈晨线黎明昏线暮,经度不同时差现通过朗诵,升华凝练所学内容,【当堂达标】1.下列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地球的自转方向总是顺时针方向B、地球自转绕的中心是地轴C、地球自转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D、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

10、星附近2.在地球上,一天中看到的太阳运动是_的.这是由于地球载着我们不停地_的缘故。3.地球表面产生昼夜更替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 )A.自转 B.公转 C.不发光,不透明 D.地轴是斜的 4.晨昏线是( )A.黎明和黄昏的分界线 B、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C.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D.南北半球的分界线5下列四幅示意图,能够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6读右图,回答:(1)右图是以地球 极为中心的极地投影图,理由是 。(2)图中 A、B、C、D 四地中,处在白昼的是,处在黑夜的是 ,处在晨线上的是 ,处在昏线上的是 。【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我通过分组实验演示法的运用,使学生训练恰到好处,通过分组演示,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生参与度高,学习效果好。尤其重视运用地球仪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只有在亲身体验中,才能逐步形成空间想象能力。最后我通过编写“记忆歌诀” ,把本节课知识凝练,让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又便于理解记忆。2.作为老师传授知识应该充分运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实际例子、具体模型、动画演示、模拟实验,引导学生探究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和规律,构建具体而有序的空间想象,使学生建立清晰而抽象的地球自转的空间概念。3.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是要纠正学生在演示实验中的错误。二是要引导部分学生正确区分顺时针和逆时针这两个常识性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