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推荐】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29 木兰诗(学案2).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816171 上传时间:2019-01-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荐】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29 木兰诗(学案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推荐】冀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29 木兰诗(学案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 29 课 木兰诗学习目标 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2、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3、学习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个案补充来源:学优高考网自学反馈一、复习旧知1、检查背诵情况。2、写出本文的通假字来源:gkstk.Com3、了解故事情节,在空白处填写恰当的词语: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木兰停机( )决心( )从军( )奔赴( )十年( )拒赏( )与亲人( )教学过来源:gkstk.Com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程师生互动二、整体把握1、要求以“我从课文_读到木兰是一个_的人”句式来说说木兰形象。2、全诗共写了几件事?哪些详?哪些略?这样的详略安排突出了木兰哪些方面

2、的思想品格?从军缘由 ( )写出征前的准备 ( )写出征中的思亲心理 ( )写关山飞度,征战沙场 ( )写凯旋辞官 ( )写家人迎接 ( )写木兰改装 ( )写(二)重点研读3、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 4、第 5 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哪些修辞手法,表现木兰的什么情操?5、第 6 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探究1、木兰之所以“不用尚书郎”仅仅是因为不贪图荣华富贵吗?总结归纳请梳理本节课知识并谈自己的学习收获。达标测评课外文言文阅读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

3、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少习射(少年时)B市鞍马(买)C长而益精(更加)D易男装(穿)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皆次当行( )数( )建奇功3、区别一词多义因其父以老病不能行(因: )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因: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 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 5、 “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 ”一句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A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B骑马转战共十二年,屡次建立功勋。C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屡次建立功勋。D骑马转战了十余年,建立的功勋数不清。6、文中“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一句是全文所表达的主旨,在木兰诗中相类的句子是: 布置作业推荐阅读法国司汤达巴玛修道院 、法国作家梅里美卡门 ,两部小说中的吉娜、嘉尔曼的描写段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