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精英新课堂】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1.1第1课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813976 上传时间:2019-01-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英新课堂】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1.1第1课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精英新课堂】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1.1第1课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精英新课堂】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教案:1.1第1课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第1课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教学目标】1知道地球的形状,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2会运用相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利用相关数据描述地球的大小。【教学难点】利用相关的地理自然现象证明地球的形状。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由“中秋赏月”,我们所看到的月球形状引发学生对地球形状的思考。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学习活动一 认识地球的形状【自主探究】学生阅读课本P2P3 页的内容,完成以下任务:1说一说:我们人类的家园地球是什么样子的呢?学生1:蓝色的。学生2:美丽的。学生3:圆形的。学生4:球形的。教师:通过同学们的观察和总结

2、,我们很清楚地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但是在今天看来这样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在古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谜。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小结: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以下历程:天圆地方(直觉) 太阳和月亮(推测)麦哲伦环球航行(实证)地球卫星照片( 直观)2议一议: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学生讨论结果略)3思考:读课本P3页阅读材料【合作探究】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你能用身边的事例来推测地球是一个球体吗?学生1:站在海边,遥望远处驶来的船只,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见船身;而目送离岸的船只总是船身先消失。(有条件的学校学生可做实验演示)学生2:发生月偏食时,地球挡住一部分

3、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使我们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学生3:站得高,看得远(或者引用诗句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能作图来说明更好)教师小结:同学们列举的现象能够证明地球的形状是球体,但能够准确说明地球形状的还应该是地球卫星照片。2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你从中感悟到了什么?教师小结:通过人类探索地球形状艰难而漫长的历程说明:任何一个真理的发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需要付出艰辛和努力,甚至以牺牲生命为代价;同时我们更应该坚信科学技术是检验真理的最终方法。因此同学们要从小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树立为追求真理锲而不舍的精神。【拓展探究】1太阳的东升西落能否

4、说明地球是一个球体?(不能)2日食现象能否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不能)学习活动二 认识地球的大小【自主探究】读课本图1.2,独立完成以下任务:1你知道地球的平均半径、表面积、最大周长分别是多少吗?(1)地球的平均半径6371千米。(2)地球的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3)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2结合课本P4页活动2,感受一下地球到底有多大?(1)地球的表面积是我国陆地面积的多少倍?(53 倍)(2)如果一架飞机以每小时800千米的速度飞行,那么环绕地球一圈大约需要多少小时? (50小时)【合作探究】讨论一下描述地球的半径为什么用“平均半径”这个概念?因为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学生网上搜集相关资料)当堂演练 达成目标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1本节课的收获:2本节课还存在的疑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