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州园林教学目标:学习抓住事物的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学习掌握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多样性。体会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进而认识祖国河山壮丽,激发爱国之情。教学重点:抓住事物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掌握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教学难点: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多样性。教学课时:2 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叶圣陶老先生给我们叙述的中国园林的标本苏州园林是个什么样的景象。 (板书课题)二、简介作者叶圣陶: (18941989),原名叶绍钧,
2、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是长篇小说倪焕之 。 本文作者叶圣陶是苏州人,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因此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 本文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我们把它作为一篇说明文来学习。它不是介绍苏州某处园林的特色,而是就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来说的。叶老的这篇文章不仅准确地把握了苏州园林的特点,而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思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三、复习巩固说明文知识点(1)什么叫说明文? (1)说明文是介绍客观事物的形状、性质、构造,解说事物的成因、功用、关系等,以说明这种表达方式为主的文体。(5)说明文的语言有哪些特点? (6)说明文的语言,要
3、求简练、准确,讲究分寸。有时也运用生动性的语言进行说明,使说明事物更加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四、通读课文,整体感知检查字词:标本 bio 鉴赏 jin 败笔 bi 雷同 li 审美 shn 镂空 lu 蔓延 mn 阑干 ln 檐漏 yn栽种 zi 景致 zh 回廊 lng 廊子 lng 蔷薇 qingwi 斟酌 zhnzhu 玲珑 lnglng映衬 yngchn 叠嶂 dizhng 明艳照眼 yn 安静闲适 sh 别出心裁 ci 因地制宜 zh诸如此类 zh 界而未界 ji 珠光宝气 zh 称心满意 chn 假山池沼 zho 别具匠心 jing盘曲嶙峋 lnxn 俯仰生姿 fyng 亭台轩榭 x
4、unxi 雕镂琢磨 luzhu带着问题快速阅览全文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第一部分(1-2)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地位及特点。 总亭台轩榭布局的自然美。大处 假山池沼的艺术美。第二部分(3-9)分类具 花草树木的映衬美。体说明苏州园林的艺术美。 花墙廊子的层次美。 分讲究每个角落的构图美。细处 门窗的图案美。园内建筑的色彩美。第三部分(10)总结全文。 总思考:1、文中哪句话能概括苏州园林总的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2、作者又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这个总特点的?分别对应了课文的哪些自然段?亭台轩榭的布局(第 3 自然段) ;假山池沼的配合(第 4 自然段) ;
5、花草树木的映衬(第 5 自然段) ;近景远景的层次(第 6 自然段) 。3、剩下的段落讲了什么?以上这些段落的说明顺序如何?在讲答案之前,我会前向同学介绍说明文的说明顺序知识常见的说明顺序有哪些? (4)说明文中为了使说明文字条理化,常运用一定的说明顺序。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的时间顺序和记叙文的时间顺序相似。空间顺序要特别注意空间位置,注意事物的表里、大小、上下等位置和方向。逻辑顺序主要用于说明事理的文章,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第 7 自然段:角落的布置;第 8 自然段:门窗的琢磨;第 9 自然段:油漆的调配。其中36 段讲园林特点的主要方面,
6、79 段讲次要方面(或者说细微方面)39 段的说明顺序:从主到次。4、全文的说明顺序又是怎样的?4、第 1 自然段:说明苏州园林在园林艺术中的重要地位。第 10 自然段:指出苏州园林的美还不止以上这些,引人回味。所以全文的说明顺序是:总分总(板书) ;主体部分 39 段的说明顺序是从主到次。五、文本研读1)朗读第一段,提问: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印象是什么?这种印象是怎样得来的?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学生答问,明确:总印象为: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印象由一二句中两个“到过”而来。作者的总印象指明了苏州园林在各地园林中的地位,告诫我们鉴赏我国园林不应错过苏
7、州园林。 问题 1: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什么叫“标本” 它和植物标本的“标本”相同吗?下面哪一句话呼应“标本”?标本,原指供学习、研究时用的动植物、矿物的实物,这里有“范本”的意思。标志,记号。标准,规范、衡量事物的准则。作者选用“标本”一词准确地说明苏州园林的影响和作用。这说明苏州园林影响很大啊!下面将要学过的一篇课文中有一段话也提到苏州园林,是故宫博物院写御花园的一段:“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来到这里,仿佛进入苏州园林。 ”连皇家园林都受苏州园林影响,可见苏州园林影响之大,
8、地位之高!问题 2:“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 “鉴赏”改为“欣赏” “观赏”可以吗?鉴赏,指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欣赏,指对艺术品的领略和玩赏。观赏,指观看欣赏(见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 ) 。作者选用“鉴赏”一词,明确要求我们对苏州园林不只是观看,玩赏,还要作分析,评价。2)朗读第二段这一段有几个生字词:因地制宜、自出新裁、轩榭。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因,依照。 自出心裁:出于自心的创造和裁断。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指关于论文、美术、建筑等的) 。轩榭:轩,有窗的廊子或小室;榭,建筑在台上的敞屋。这一段有个中心句,是那句?或者:苏州园林的共同特
9、点是什么?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问题 1:把“务必”二字删去,可以吗?“务必”加强肯定语气突出苏州园林的艺术标准高。问题 2(故意说错话) “无论站在哪个点上”可以删除,而且删除后句子更简洁。复句的知识:“无论”表示“无条件”关系(把这几个字记下来)它强调苏州园林每个地点都是美的,没有不美的地方。删除了,对苏州园林的美的表达就不到位。问题 3 把苏州园林说成“图画” ,是什么说明方法?(在 ppt 上亮出说明的方法)打比方。问题 4 这段几次提到“图画”或“画图”?生 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他们惟愿游览
10、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四次。师 其实应是四次半还有一处没有用“图画”或“画图” ,却也是在说图画,这就是生 败笔。问题 5“败笔”的意思是查查词典。写字写得不好的一笔;绘画中画得不好的部分;诗文中写得不好的词句。师 那么园林中的败笔指什么?生 建得不好的地方不合图画美的设计欠美伤美的设计。问题 6“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是什么句式?双重否定句式。师 可不可以改为肯定句式都心里想着口头说着不可以双重否定句比肯定句更肯定。师 下面张老师给大家提供刘国正先生的一首诗,印证苏州园林的特点知道刘国正是谁吗?生 不知道。师 不知道,翻开课
11、本最后一页的“后记” ,就知道了。生 哦,编我们这套课本的顾问。师 下面看他的诗,齐读闲步网师园寒花瘦竹岸边生,小阁回廊叠画屏。我欲踱桥还却步,一池倒影怕人惊。诗中哪一句说明苏州园林是“图画”?第二句小阁回廊叠画屏。这段再一个问题:匠师们怎样实现“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目标?大声朗读!(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提问: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是什么?哪些方面最能体现这一特点?作者在遣词上有什么匠心?学生答问,明确:苏州园林的总特征是“处处入画”(学生划出书中相应文字),具体表现为四个“讲究”和一个“一切”。这是下文说明的总纲和顺序。 四个“讲
12、究”构成排比,暗示了下文(自然段)具体说明内容。“一切”既总结上文四个“讲究”,又为下文(自然段)的小处埋下伏笔。 苏州园林是怎样讲究亭台轩榭布局的?作者运用什么方法加以说明?叫学生默读第 3 节,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明确:不讲究对称,而求自然之趣。运用比较和比喻的方法加以说明。第二课时教学要点 继续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具体分析本文的语言待点;总结全文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阅读第四自然段1.指名朗读这一段。2.第四自然段分几层?理解这一段的层次。答案:分两层: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堆叠和池沼设计的艺术。亦可分三层: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堆叠的艺术。池沼设计的艺术。3.苏州园林的
13、假山有什么特点?答案: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4.查字词典,说明什么是“技术” ,什么是“艺术” 。答案: “艺术”和“技术”两个词恰切地解说了原因。艺术,指能创造美的方式方法;技术,指生产操作方面的技能。苏州园林假山堆叠是一种创造美的劳动,决不是机械的堆叠。5.删除“仅”字,说“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是技术”行不行?为什么?答案:不行,没有“技术” ,也达不到“艺术” 。6.假山堆叠的艺术,需达到什么目标?答案: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7.用元代维则的狮子林即景印证这一观点:鸟啼花落水西东,柏子烟青芋火红。人道我在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8.哪些文
14、字是对假山“艺术”的说明?答案: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老师评:这段紧扣“图画” 、 “自然之趣” 。9朗读:“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又是入画的一景。正音,解释词语:着眼、相间、嶙峋(略)10.苏州园林的池沼有什么特点?从课文中选两个字回答。答案:入画。教师点评:“入画”扣住前文“图画” 。11.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或者种些花草”后面为何用冒号?答案:表示
15、后面的文字是“总括上文” 。顺便介绍冒号的两种作用:提示下文;总括上文。12.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 ,又是入画的一景。 “鱼戏莲叶间”的诗句出自哪里?你还能背诵吗?答案:汉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13.“又是入画的一景” , “又”字可否删去?为什么?(二). 阅读第五自然段1.这一段的中心句是哪句?第一句。2.哪个词语点明苏州园林栽种与修剪树木的特点?着眼在画意。3.“嶙峋”的意思是突兀的样子。4.本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哪几种?作诠释,作比较,打比方,摹状貌。作比较。如第段:“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
16、树” ,点明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 描摹。如第段中对树木的栽种和修剪着眼在画意的描摹等。 小结:多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不仅突出了事物的特征,而使语言既准确、鲜明又生动形象,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5.请指出本段运用“的表达方式。第句是说明,说明花草树木映衬方面的图画美第句是描写,描写了俯下的高树枝和仰起的低树枝,交相辉映的情景,富有动态,给人以层次感。第句“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是议论,阐明这样栽种的艺术效果。 6. 欣赏苏州园林“栽种与修剪树木”图片,问题:这幅体现了什么特点?这是什么季节?(三)第六段(四)第七段教师领读:“游览者注意图画美。 ”学生齐读
17、:“阶砌旁边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第 7 节主要是讲什么?用什么方法说明?然后让学生默读。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着重说明“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 ,主要用举例说明的方法。教师追问:举了几例?为什么读的时候感到不呆板?学生思考回答。列举了三例:“阶砌旁边” , “墙上” ,窗前。举例时注意使用恰当的动词,避免了呆板。一个“栽”字,足见设计者和匠师们的精心布局,即使是阶砌小处也不放过;“蔓延”一词表现爬山虎或蔷薇木香虎虎有生气,使平板的墙头有了活气;一个“补”字,足见设计者和匠师们是善于化静为动,化单调为多彩。(五)第八段指名学生朗读第 8 节。在明确这一节主要说明苏州园林的门窗的
18、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工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以后,引导学生体会“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一句中的那几个词是用得恰切的。 “尽量”表示工细的程度;“决”表示“一定”的意思,对否定“庸俗”就显得更加坚决。 “即使”是表示假设加让步的连词,用它虚写一笔往往是为了强调后边的结论。这几个词准确地说明了设计者和匠师们巧夺天工的技能。(六)第九段先叫学生思考:第 9 节说明了什么?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指名学生朗读。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主要说明屋室装饰的色彩美,是运用比较的方法说明的。(七)讲析第三段(自然段)。 提问:这段文字是否多余?学生答问。明确:这一段交代说明,是不可忽视的结语。它总结了全文,给人以余味,再次激起了读者急于一游苏州园林的强烈欲望;也使行文缜密。八)布置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