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八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ppt

上传人:myw993772 文档编号:4805733 上传时间:2019-01-14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3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第八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第八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第八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第八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政治经济学,第八章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和剩余价值的生产,2019/1/14,2,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发展变化过程,以及现代资本主义的新特点,深刻理解资本主义的本质,准确理解资本主义条件下剩余价值生产和分配的基本规律,明确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经济规律。启发同学用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认识与分析资本主义的过去、现在及将来。,2019/1/14,3,第一节 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及其本质特征,一、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产生的必要条件及萌芽中世纪晚期西欧城市的兴起、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力的提高以及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使封建社会的生产关

2、系逐渐解体,为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准备了必要的条件。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于14和15世纪欧洲的一些商业城市中。日益活跃的贸易活动,不仅加速了这些城市的商业资本积累,而且推动了手工业发展。,2019/1/14,4,2 、原始积累加快资本主义形成的过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封建社会内部的萌芽、成长,是一个相当缓慢的过程。这种方法的蜗牛爬行的进度,不能满足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作为人类社会历史上生产方式的一次根本性变革,资本主义的产生不可避免地伴随着暴力以及广大劳动阶级的苦难。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奠定基础的变革的序幕是在十五世纪最后三十年和十六世纪最初几十年演出的。这种变革的序幕就是资本原始积累。,

3、2019/1/14,5,所谓原始积累只不过是生产者和生产资料分离的历史过程。对直接生产者特别是农民的剥夺,是整个过程的基础。资本原始积累的另一方面内容,是货币财富在少数人手中积累并转变为资本。,2019/1/14,6,3、工业革命最终使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18世纪60年代开始,欧美先进国家先后发生了资本主义工业革命。工业革命不仅引起了生产技术的革新,使生产力获得了空前的巨大发展,开创了人类物质文明发展的新时代,而且引发了生产关系上的重大变革,并最终使资本主义制度得以确立。,2019/1/14,7,二、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雇佣劳动制度是资本主

4、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资本主义是以雇佣劳动制度为特征的剥削制度。,2019/1/14,8,第二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一、资本总公式及其矛盾1、资本总公式同价值规律形式上的矛盾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按照等价原则进行,因而交换的结果只会使价值的表现形式发生变化,而价值量不会发生变化。但资本总公式表明,货币资本在流通过程中发生了增殖。这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2019/1/14,9,2、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前提要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关键在于说明剩余价值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它的来源是什么,也就是要阐明货币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是怎样转化为特殊资本的。剩余价值不能产生于流通过程,但又离不开流通过程,它必须以流

5、通过程为媒介。这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劳动力成为商品并为资本家所雇佣,这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2019/1/14,10,二、劳动力的买和卖1、什么是劳动力劳动力是指人的劳动能力,是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2、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劳动力所有者必须有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地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二是劳动力所有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必须靠出卖劳动力为生。,2019/1/14,11,3、劳动力商品的一般性和特殊性一般性:像任何商品一样,劳动力商品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特殊性: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

6、,2019/1/14,12,具体包括: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 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价值; 劳动力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与其他商品比较,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具有特殊性,即它包含着历史和道德的因素。,2019/1/14,13,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在于:在使用的过程中,它不仅能够创造出自身的价值,而且还会创造出比自身的价值更大的价值,其差额就是剩余价值。,2019/1/14,14,第三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一、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二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

7、的统一。,2019/1/14,15,2、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两个重要特点一是工人的劳动属于资本家,工人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二是劳动产品全部归属于资本家。,2019/1/14,16,3、价值形成过程变为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雇佣工人的活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等于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所以,价值增殖过程,就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新价值的形成过程。,2019/1/14,17,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 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在剩余

8、劳动时间支出的剩余劳动的凝结。在整个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关键在于劳动力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它的使用能够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2019/1/14,18,二、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1、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资本范畴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资本在本质上体现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2019/1/14,19,2、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根据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或价值增殖过程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可以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叫做不变资本(c)。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资本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

9、化,即发生了价值增殖,叫做可变资本(v)。,2019/1/14,20,3、马克思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第一,它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第二,它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2019/1/14,21,三、剩余价值率1、什么是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m)就是剩余价值( m )与可变资本( v )的比率,它表明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剩余价值率的表示方法有两种。,2019/1/14,22,一种是物化劳动表示法:即: m 剩余价值可变资本 m / v该公式表明了在雇佣工人的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中,资本家和雇佣工人各占了多少份额。,2019/1/14,23,另一种

10、是活劳动表示法:即:m 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该公式表明了在雇用工人的一个工作日的全部劳动时间中,有多少时间是用来补偿劳动力的价值的,有多少时间是用来无偿地给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2019/1/14,24,2、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的两条途径如果用M代表剩余价值量,则:M m v v m v资本家要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一般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和增加可变资本总量。,2019/1/14,25,第四节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一、绝对剩余价值生产1、资本家剥削工人的两种基本方法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2019/1/14,26,2、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

11、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资本家总是力图通过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此外,资本家还用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方法来榨取剩余价值。,2019/1/14,27,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受这样两个因素制约:一是劳动时间的生理界限;二是道德的界限。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工人阶级政治力量的进一步增强,同时也由于新的科技革命使劳动生产率空前提高,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作日时间开始逐渐缩短。,2019/1/14,28,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1、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资本家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剩余价值生产方法,叫相对

12、剩余价值生产方法。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降低了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2019/1/14,29,2、超额剩余价值所谓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也是工人的剩余劳动。在现实的经济运行过程中,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各单个资本主义企业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机,而各个资本主义企业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却是相对剩余价值的形成。,2019/1/14,30,3、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联系和区别联系:从资本家对雇佣劳动的剥削来看,这两种方法是一致的。

13、无论是绝对剩余价值还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都是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增加了资本家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量。,2019/1/14,31,区别: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以工作日已经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为基础的,由此来进一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两种提高剥削程度的方法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上起着不同的作用。,2019/1/14,32,三、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规律1、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是剩余价值规律内容: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

14、佣劳动的剥削。,2019/1/14,33,2、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增殖资本的价值或者说生产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剩余价值规律还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及其历史趋势。,2019/1/14,34,复习思考题,1解释下列概念资本原始积累 雇佣劳动制度 劳动力商品 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率不变资本 可变资本 剩余价值规律,2019/1/14,35,2. 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结构是从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中产生的。后者的解体使前者的要素得到解放”?3. 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4. 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5. 剩余价值是如何生产出来的?6. 剩余价值生产包括哪两种基本生产方式的基本经济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规章制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