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化学高考复习后期 复习策略 高三后期复习策略.pptx

上传人:myk79025 文档编号:4804908 上传时间:2019-01-14 格式:PPTX 页数:185 大小:6.1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高考复习后期 复习策略 高三后期复习策略.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85页
化学高考复习后期 复习策略 高三后期复习策略.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85页
化学高考复习后期 复习策略 高三后期复习策略.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85页
化学高考复习后期 复习策略 高三后期复习策略.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85页
化学高考复习后期 复习策略 高三后期复习策略.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化学高考复习后期 复习策略,高岚二0一三年十二月,2,2014-2016年理科综合命题原则: 理科综合要以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以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实验探究中所接触的科学事物和现象为基本内容,考查学生利用学科知识、学科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真实情景,考查学生联系实际深化、应用知识的策略和学科素养。,关键词一: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考查方式上避免就知识考知识,遵循知识是为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以及社会和谐发展服务的理念”。 “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是2013年高考化学课北京卷的突出特点” 试题分析P181,3,从考试说明和考题分析,一、高考

2、复习目标定位,【2011年北京-6】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利用。下列垃圾归类不合理的是,4,5,【2013年北京-6】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6,【2011年北京-9】下列与处理方法对应的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用Na2S去除废水中的Hg2+:Hg2+S2=HgS B.用催化法处理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CO+NO C+NO2 C.向污水中投放明矾,生成能凝聚悬浮物的胶体:Al3+3H2O Al(OH)3(胶体)+3H D.用高温催化氧化法去除烃类废气 (CxHy):CxHy+(x+y/4)O2 xCO2+(x+y/2)H2O,7,【2013年北京-8】 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

3、不准确的是 A.用浓盐酸检验氨:NH3+HC1=NH4C1 B.碳酸钠溶液显碱性:CO32+H2O HCO3+OH C.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铁作负极被氧化:Fe3e=Fe3+ D.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出现白色固体:Ca(OH)2+CO2=CaCO3+H2O,【2010年北京-11】自然界地表层原生铜的硫化物经氧化、淋滤作用后变成CuSO4溶液,向地下深层渗透,遇到难溶的ZnS或PbS,慢慢转变为铜蓝(CuS)。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CuS的溶解度大于PbS的溶解度 B.原生铜的硫化物具有还原性,而铜蓝没有还原性 C.CuSO4与Zn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u2+S2=CuS D.整个过程涉

4、及的反应类型有氧化还原反应和复分解反应,8, “试题以多种方式呈现,对考生多方位、多角度吸收、 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 “获取、整合、关联信息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 “信息的提取与整合是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2010P180) “对化学信息的整合、关联是“变知为识,变识为智”的基础”。 “整合、关联化学信息能力的考核是2013年高考化学科北京卷的创新点之一”。,9,关键词二:强调整合、关联化学信息(知识)能力的考核,试题分析P182,关联信息:,10,考试说明对学习能力要求 P229,(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

5、、辨认的能力。 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对知识的要求,信息呈现形式,信息处理的要求,信息呈现的多样性,11,【2011年北京-11】,【2011年北京-25】,【2011年北京-26】,【2011年北京-26】,【2011年安徽】下图表示足量Fe粉还原上述KNO3溶液过程中,测出的溶液中相关离子浓度、pH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部分副反应产物曲线略去)。请根据图中信息写

6、出t1时刻前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t1时刻后,该反应仍在进行,溶液中NH4的浓度在增大,Fe2的浓度却没有增大,可能的原因是_。,12,4FeNO310H4Fe2NH 4 3H2O,生成的Fe2水解(或和溶液中的OH结合),信息提供的关联性,提供信息的深刻性,13,“以卤素与氢气反应生成卤化氢为载体,在剖析生成卤化氢互相配合的变化趋势的过程中,及考核考生。的关联能力,有考核考生对化学平衡常数变化规律与反应热效应、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物质的热稳定性之间关系的整合、关联能力“,0.38,知识关联,14,评价组“知识关联新,值得关注的是本卷试题中体现出的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也在变换角度,力求创新

7、”。,试题分析P182“对所学化学知识进行归纳、分类、整合和关联,提炼出化学规律、基本理论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可迁移性和可扩展性、相互间的关联性和独立性是学生学好化学的关键,使学生灵活运用化学知识分析解决化学问题的基础。”,知识关联,考试说明P2311化学科学特点(1)在原子、分子水平上掌握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以及相互间的关系 (2)从宏观和微观角度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15,(3)根据物质组成和性质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及其相互联系 (6)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的含义,能根据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微粒数目之间的相互关系进

8、行计算 (3)理解溶液的组成并能用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 (6)通过金属、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规律,理解元素的原子结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和元素性质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相关计算 (2)依据原子构成了解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彼此关系和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之间的相互关系,16,试题分析P182 “以卤素与氢气反应生成卤化氢为载体,在剖析生成卤化氢互相配合的变化趋势的过程中,及考核考生。的关联能力,又考核考生对化学平衡常数变化规律与反应热效应、物质的氧化性(或还原性)、物质的热稳定性之间关系的整合、关联能力“,0.38,(2)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

9、)化学问题的能力,17, 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和综合、比较和论证、归纳和演绎等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能够将分析问题的过程和成果,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图表、模型、图形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解决问题的方法,回答问题的方式,关键词三: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查,试题分析P182,两年学习能力考查情况,18,19,20,【2010年北京-27】为验证卤素单质氧化性的相对强弱, 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 检验)。,目的、原理,装置 各 部分作用,制氯气,Cl2I2,Cl2Br2,吸收Cl2,猜制Br2?,Br2I2,学科素养体现之一:

10、试题分析P183 “化学思想和方法是对化学知识进行高度抽象和概括得出的反映化学学科规律和特点的哲学思想。化学思想和方法的建立是化学科学素养的重要标志”。 试题分析P179 “试卷融入教材资源和教材所蕴含的化学思想方法,诠释新课程用教材教与学的理念 是本试卷的一个亮点。”,21,关键词四:注重对化学学科素养的考查,22,23,25(2012北京理综,25,13分)直接排放含SO2的烟气会形成酸雨,危害环境。利用钠碱循环法可脱除烟气中的SO2。 (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SO2形成硫酸型酸雨的反应:_ _。 (2)在钠碱循环法中,Na2SO3溶液作为吸收液,可由NaOH溶液吸收SO2制得,该反应的离子

11、方程式是 。 (3)吸收液吸收SO2的过程中,pH随n(SO32 ):n(HSO3 )变化关系如下表: 由上表判断,NaHSO3溶液显 性,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 。 当吸收液呈中性时,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选填字母): 。 ac(Na) = 2c(SO32 )c(HSO3 ) bc(Na)c(HSO3 )c(SO32 )c(H) = c(OH) cc(Na)c(H) c(SO32 )c(HSO3 )c(OH),(1)定量考什么?,24,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考试说明P231一、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 (2)能用定性和定量、分类与比较等方法研究化学问题 (II),2. 怎么考?,不刻意

12、追求形式,25,【2011年北京-12】,【2011年全国新课程-27】,【2011年北京-26】经过程III处理,要求盐水c中剩余Na2SO3的含量小于5 mg/L。若盐水b中NaClO的含量是7.45 mg/L,则处理10m3盐水b,至多添加10% Na2SO3溶液 kg(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低),26,【2010年北京-25】 (6)若上述n(A):n(B):n(C)1:1:3,则X的化学式是 。,结合实际考查,分散,【2010年全国I卷-12】一定条件下磷与干燥氯气反应,若0.25 g磷消耗掉314 mL氯气(标准状况),则产物中PCl3与PCl5的物质的量之比接近于( )A、3

13、1 B、53 C、23 D、12,27,【2009年全国I卷-9】现有乙酸和两种链状单烯烃的混合物,若其中氧的质量分数为a,则碳的质量分数是,摒 弃:,3. 怎么办?,理解并依据定义公式计算 给出不同类型计算的模型 (根据方程式计算、质量守恒、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纯度计算、盖斯定律、K、),28,试题分析P183, “在设问上着重考核考生对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的深入理解和细节掌握,这也是2011年化学学科北京卷的另一个创新点。” “在对实验中“异常”现象的综合分析、排除干扰的过程中更以非常简练的文字呈现出”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的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因此,试题27题是整

14、套试卷中亮点试题之一”。,29,“北京高考化学实验对中学化学实验教学的启示”化学教育,预知干扰因素并能采取合适措施进行排除,学科素养体现之二:,30,31,【2009年北京-27】,32,【2011-北京-27】甲、乙两同学为探究SO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能否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实验操作和现象:,33,28(2013北京卷)(15分) 某学生对SO2与漂粉精的反应进行实验探究:(3)向水中持续通入SO2,未观察到白雾。推测现象i的白雾由HC1小液滴形成,进行如下实验: a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白雾,无变化; b用酸

15、化的AgNO3溶液检验白雾,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a目的是 。 由实验a、b不能判断白雾中含有HC1,理由是 。 (4)现象ii中溶液变为黄绿色的可能原因:随溶液酸性的增强,漂粉精的有效成分和C1发生反应。通过进一步实验确认了这种可能性,其实验方案是 。 (5)将A瓶中混合物过滤、洗涤,得到沉淀X 向沉淀X中加入稀HC1,无明显变化。取上层清液,加入BaC1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沉淀X中含有的物质是 。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iii中黄绿色褪去的原因: 。,(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考试说明 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

16、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34,实验的基本技能、科学探究、规律现象解释,学科素养体现之三:,35,【2010年北京-25】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是某抗酸药的有效成分。甲同学欲探究X的组成。 (6)若上述n(A):n(B):n(C)1:1:3,则X的化学式是 。 【2011年北京-27】甲、乙两同学为探究SO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能否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 (5)合并中两同学的方案进行实验。B中无沉淀生成,而C中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36,37,考试说明中的考试内容 考什么,【2011年江苏】样品中NH4ClO4的含量可用蒸馏法进行测定

17、,蒸馏装置如图10所示(加热和仪器固定装置已略去),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1:按图10所示组装仪器,检查装置气密性。 步骤5:加热蒸馏至蒸馏烧瓶中剩余约100mL溶液。 步骤6:用新煮沸过的水冲洗冷凝装置23次,洗涤液并入锥形瓶中。,38,回答: 步骤17中确保生成的氨被稀硫酸完全吸收的实验是 (填写步骤号)。,【2011年福建】.牙膏样品中碳酸钙的定量测定。 利用下图所示装置(图中夹持仪器略去)进行实验,充分反应后,测定C中生成的BaCO3沉淀质量,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5)下列各项措施中,不能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是_(填标号)。a.在加入盐酸之前,应排净装置内的CO2气体b.滴加盐酸不宜过快

18、c.在AB之间增添盛有浓硫酸的洗气装置d.在BC之间增添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装置,39,【2012年石景山期末-24】为测定乙炔的相对分子质量,某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试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验)。 (4)实验前D中含有x mol KMnO4的酸性溶液,实验时向D中通入一定量的乙炔直至KMnO4酸性溶液恰好完全褪色,实验完毕后装置D及E的总质量共增重y g,通过计算求出所测乙炔的相对分子质量(用含字母x、y的代数式表示):_(不写计算过程)。(5)若该小组的实验原理及所有操作都正确,下列因素中,对所测乙炔相对分子质量的值不会产生影响的是_。A将装置A中产生的混合气体直接通入D中

19、的KMnO4酸性溶液B将E装置(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换成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C通入过量纯净的乙炔气体于KMnO4酸性溶液时,有部分乙炔未被 氧化而逸出 (6)另一活动小组的同学认为上述实验装置仍存在不足,则改进的措施是_。,40,理综最大的特点就是实验。实验的基础是学科知识,可以包括方方面面的具体知识,是不同板块知识的纽带,只有将知识点前后左右打通才能实现深度理解。“以实验的视角揭示化学反应的多样性、复杂性”“以实验为平台,挖掘知识间的内在关联是命题的内动力。以实验作为平台是考查关联性、实用性、合理性的基础。” 而这几年实验的考查都是以课本实验为基础进行拓展命题的,所以,复习时以课本实验为载体

20、进行学科知识、能力的关联,通过关联将知识深化、立体化是复习的原则之一。,41,关键词五:深入,【2011年北京-25】(4)X2都能与H2反应生成HX,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 。0.69 (5)K的变化体现出X2化学性质的递变性,用原子结构解释原因: ,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0.49,42,2010年高考有6个简答,但大多是填一句话,内容一般涉及操作、现象、性质等。 2011年6个简答中有四个是让解释原因。,【2011年北京-26】(3)电解时用盐酸控制阳极区溶液的pH在23。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盐酸的作用: 。0.28,【2011年北京-27】检验白色沉淀,发现均不溶于稀盐酸

21、。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现象异同的原因: 。 0.10,深入体现之一:无机解释原因,43,【2012年北京-25】 由上表判断,NaHSO3溶液显 性,用化学平衡原理解释: 当阴极室中溶液pH升至8以上时,吸收液再生并循环利用。简述再生原理: 【2012年北京-27】在强碱条件下,加热银氨溶液可能析出银镜。某同学进行如下验证和对比实验。 有文献记载: 产生Ag2O的原因是 。,44,【2013年北京-26】 (14分) 当尾气中空气过量时,催化转化器中的金属氧化物吸收NOX生成盐。其吸收能力顺序如下:12MgO 20CaO 38SrO56BaO。原因是 , 【2013年北京-27】 (12分)

22、 根据表中数据解释步骤的目的: 中加入MnSO4的目的是 【2013年北京-28】 (15分) 实验a目的是 。 由实验a、b不能判断白雾中含有HC1,理由是 。 4)现象ii中溶液变为黄绿色的可能原因:随溶液酸性的增强,漂粉精的有效成分和C1发生反应。通过进一步实验确认了这种可能性,其实验方案是 。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iii中黄绿色褪去的原因: 。,学科能力 表达学科知识的能力 描述学科事实的能力 说明学科概念的能力 解释学科原理的能力,45,46,深入体现之二: 有机化学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理解与迁移、应用,47,48,第二部分 复习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高三复习教学中的困惑,有些知

23、识总是“记不住”,提炼了思路 “不会用”,题目稍有变化就不会做了,一轮复习、二轮复习的区别是什么? 如何提高查缺补漏复习阶段的效率?,49,原因是什么?,不理解 没有抓住知识结构的核心 例:周期律表,思路指导性不够,没有抓住“万变”背后的“不变”没有学会系统思考,二轮复习、查缺补漏复习缺少教学内容,50,一、用什么教?-载体,二、怎么教?-策略,1、精心选题、重质轻量 2、旧题新作、错题重纠,3、整合知识、形成网络 4、重点题型、点拨思路 5、抓住本质、强化联系 6、创设情境、任务驱动 7、讲评试卷、有章可循 8、关注情绪、注意疏导,51,52,一、精心选题、重质轻量 二轮复习重在理科综合练习

24、,选编好理综练习题是关键。 选编好理综练习题注意: 1、依据考纲对知识要求、对能力要求。 2、要认真研究历年高考试题,考查内容、呈现形式,题型特点。 3、针对学生复习弱点、漏洞 4、三科综合特点 切忌拿来现成套题,不加选编就用。,练习有“量”,以“质”为前提,53,知识组块 (一)基本概念:四项主干知识 1 酸碱中和、氧化还原、沉淀溶解 2 化学反应热及计算 3 电子式 化学式 结构式 方程式 4 化学中的STS知识 (二)基础理论:四大基础理论 1 物质结构理论 2 化学平衡理论3 电离平衡理论 4 电化学理论 (三)元素及其化合物: (四)有机化学: (五)化学实验:五项知识能力,54,能

25、力组块 (一)对化学思想方法的要求 是化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 它是反映化学学科规律和特点的哲学思想。 化学思想方法渗透在化学知识的学习中。 化学与社会和谐发展; 物质变化是有条件的; 结构决定性质; 假说、模型与实验; 宏观与微观; 一般与特殊; 定性与定量; 量变与质变; 分类与比较;,55,(二)对化学学习能力的要求 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 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26、 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56,2、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知识,采用分析和综合、比较和论证、归纳和演绎等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能够将分析问题的过程和结论,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模型、图形、图表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 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 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57,二、旧题新作、错题重纠找题做题,不如查错改错 , 旧题新做反复锤炼

27、解题过程, 题后反思 (1)错的原因(知识点、方法思路、考场习惯) (2)解题方法题量适中,难易适当,防止疲于做题,疲劳战术。题不求多要求透。,近三年高考化学试题易中难比例,59,在解题时要遵循思维效益定律:11001001,即对一个问题从多个角度思考多次的效益要比对多个问题每个只思考一次的效益要好得多。要善于对一道试题进行多角度的深入研究,不要贪多和面面俱到。要对解题方法进行归纳和优化,从中提炼解题规律。鼓励学生对解题过程进行反思和解剖。,做题不求多要求透。,内容整合包括某一知识点在必修、选修不同模块中的学习内容的整合与习题的整合。 1、内容的整合:模块学习是将同一知识点打成几节在不同的模块

28、中学习,是螺旋式上升,在复习时只有整合才能延伸知识链条,系统化知识点,才能实现对知识点本质的深入理解,才能在知识内容学习过程中完整渗透学科思想与方法,才能应对高考中的综合题。,提醒:一定要调整以往导学案的内容与使用的策略,60,对于知识复习: 基于理解回顾、梳理知识 建立知识结构 给出梳理知识、建立结构的框架或思路方法,案例3:电化学知识梳理,案例1:元素化合物知识梳理,案例2:有机化合物知识梳理,三、整合知识,形成网络,61,62,在具体思路、方法指导下的知识梳理,案例1:元素化合物知识梳理,以知识网络为主线,拉网式清理元素化合物知识死角.落实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在具体思路、方法指导下

29、的知识梳理,案例1:元素化合物知识梳理,63,64,0.790.09,65,+5,+2,0,+4,-3,单质,氢化物,酸,盐,氧化物,两条固氮线,两条连续氧化线,两条工业合成线,两种气体污染物,NH3,HNO3,NO2,在具体思路、方法指导下的知识梳理,案例1:元素化合物知识梳理,如:氮元素,66,+2,+3,氧化物,盐,碱,Fe3O4,Fe2+,Fe3+,Fe(OH)3,Fe(OH)2,FeO,Fe2O3,H+,OH _,H+,氧化剂,还原剂,Fe,0,单质,酸碱性转化,氧化还原性转化,物质类别,化 合 价,转化关系,碱 性,氧化性,还原性,酸 性,碱 性,案例1:元素化合物知识梳理,如:铁

30、元素,以下四个有机反应有哪些不同? 你从哪些角度审视有机反应?,67,反应现象,认识有机 反应的角度,试剂与条件,反应物、产物,(化学键的断裂及生成 ),反应类型,68,69,有机反应类型小结,案例2.有机化学: 以小结官能团的性质为主线,落实各类有机物的化学性质,落实化学方程式.,70,以小结有机反应类型为主线,落实各类有机物的化学性质,落实化学方程式.,有机反应类型小结,71,有机反应类型小结,72,案例3. 原电池和电解池通过比较异同搞清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中易混淆的地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区别和联系(结合如下图示),73,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区别和联系(结合如下图示),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电能

31、转变为化学能,能自发进行,不能自发进行或能自发,正极阳极 负极阴极,负极失电子氧化反应 正极得电子还原反应,阳极失电子氧化反应 阴极得电子还原反应,原电池负极失电子流向电解池阴极,阳离子在阴极得电子,阴离子(或金属电极)在阳极失电子,电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阳离子在正极得电子,74,2、习题的整合 说实在的,好多试题的情景材料相同,考查的知识点重复,设问的角度一样,如果只是用大量的几乎重复的试题来训练学生,只能增加一些熟练程度,但不利于真正提升学生陌生问题、综合问题解决的能力。所以,我们提倡将几个题整合成一个题,相同内容的设问去掉,留下不同角度的问题,这样可以争取出较充分的时间让同学们去思考,深入

32、的思考,去反思,真正的反思,实现真正的学会。,75,例如:平衡状态的判断,可作化学平衡标志的物理量的特点:未达到平衡时变化,达到平衡时不变化。,76,反馈练习1:对于在一密闭容器中的可逆反应H2(g)+I2(g) 2HI(g) H0,下列状态说明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B、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C、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变 D、 V正(H2)=V逆 (HI) E、单位时间内1 molHH断键反应同时1 mol II也断键反应 F、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 G、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H、体系的温度不再发生变化,CH,77,反馈练习2 :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

33、重要的意义。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 N2(g)+3H2(g)2NH3(g),673K,30MPa下n(NH3)和n(H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点a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的大 B点c处反应达到平衡 C点d (t1时刻) 和点 e (t2时刻) 处n(N2)不一样 D其他条件不变,773K下反应至t1时刻,n(H2)比上图中d点的值大,78,1、每一个核心内容主题都有其不变的问题结构。教师首先概括出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解题思路,四、重点题型、点拨思路,79,(1)基于诊断:明确目标(2)收敛,角度1:知识体系自身的各要素/特点角度2:学生的思维方式/品质角度3:答题策略

34、,80,“收敛”到学生的具体问题 ,选取适合的方式,进行针对性训练 “收敛”到问题结构,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某一内容主题可能的问题、信息、解题途径,如何概括出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解题思路?,2、 典型例题分析反思性讨论概括提炼、点破重点、难点,将问题框架转化为分析问题的思维框架教师示范引导学生系统思考,实践、固化(完整表达、书写)注意: 、教师加强示范,不奢求“一步到位”,循序渐进 、采用对比策略明确难点及核心,81,为什么要这样?(目标及效果)让学生明明白白的做题、训练 明白会考什么、明白自己不明白什么、弄清相关知识、明白为什么做这些题 让学生概括、让学生反思 给学生知识支持、给学生“捅破窗

35、户纸”、给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训练素材、给学生问题框架,82,83,案例1:电解质溶液,案例2:原电池 电解池相关问题分析,化学平衡,案例3:,案例4:关于探究实验,案例5:有机化学合成与推断,关于化学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案例6:,四、重点题型、点拨思路,案例1:电解质溶液,84,溶质 溶剂,状态间转化 多状态比较 单一状态分析,宏观现象 微粒的数量 微粒的相互作用 微粒的种类 物质,单一溶质 多种溶质,案例1:电解质溶液,85,86,比较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关系:,注意:分主次,一看变化定微粒 (离子反应、电离、水解) 二循守恒定相等(电荷守恒、原子离子守恒) 三分主次定大小(电离、水解矛盾的

36、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四结合(定量和定性相结合,两个守恒相结合),1、强电解质电离(主) PK 弱电解质的电离(次) 2、盐电离(主) PK 盐的水解 (次) 3、弱电解质的电离(主) PK 弱酸根阴离子或弱碱阳离子的水解 (次) (特殊HCN与NaCN溶液)(主)(等浓度的弱电解质和弱根) (次) 4、一步电离(主) PK 二步电离 (次) 5、一步水解(主) PK 二步水解 (次),案例2:原电池 电解池相关问题分析,87,电极反应场所 (得电子、失电子),原电池 电解池,导体 (离子导体、电子导体),电极反应物,电极反应产物,过程,判断,分析,设计,现象,谁得?量?,谁失?量?,氧还,复

37、分解,电极-电子得失-外电路-内电路,案例2:原电池 电解池相关问题分析,88,89,90,燃料电池电极方程式书写: 步骤: (1)写出一剂一产物,注意:两联系三守恒 两联系1、联系总反应 2、联系环境 三守恒1、电子守恒2、电荷守恒3、原子守恒,(2)配平,案例2:原电池 电解池相关问题分析,91,n与Q的转化,平衡移动结果的二级变量转换,压强条件的改变,平衡问题解决的一级思维框架缺失,92,试题及典型错误分析:25题,错选C,漏选D,升温,缩小体积,平衡状态特征的二级变量转换,系统性思考(无系统),93,化学平衡,案例3:,A(g) + B(g) C(g),平衡状态1 平衡状态2,条件改变

38、,定性:特征 v(正)=v(逆) 各组分浓度不变P、等 定量:K、%,改变T 改变c 改变P,平衡移动方向 其他表征:K、%、c、颜色、Q等,化学平衡,案例3:,94,95,V正=V逆,平衡混合物 物质的量一定各组分 物质的量浓度一定,体积分数一定反应物转化率一定 体系压强一定体系温度一定,物理量一定,化学平衡状态标志,变量不再变,同一物质表示,数值相等,不同物质表示,数值与系数成正比,(08广东). 某种催化剂为铁的氧化物。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对该催化剂中铁元素的价态进行探究:将适量稀硝酸加入少许样品中,加热溶解;取少许溶液,滴加KSCN溶液后出现红色。一位同学由此得出该催化剂中铁元素价态为

39、+3的结论。 (1)请指出该结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 (2)请完成对铁元素价态的探究: 限选实验仪器与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药匙、滴管、酒精灯、试管夹:3 molL-1H2SO4 3 H2O2、6 molL-1HNO3、0.01 molL-1KMnO4、NaOH稀溶液、0.1 molL-1Kl、20 KSCN、蒸馏水。 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 ; 假设2: ; 假设3: 。 设计实验方案证明你的假 设(不要在答题卡上作答) 实验过程 根据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请在答题卡上按下表格式写出实验操作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案例4:关于探究实验,96,(1) 该结论不正确。稀HNO3有强氧化性,

40、若该铁的价态为+2价,则被氧化为+3价同样可使KSCN溶液变血红色。 (2) 提出合理假设 假设1:催化剂中铁元素的价态为+3价。 假设2:催化剂中铁元素的价态为+2价。 假设3:催化剂中铁元素的价态既有+3价也有+2价。 设计实验方法证明你的假设 实验过程,97,反思1:我们的实验复习缺失了什么?缺失了分析实验能力的培养分析实验现象的基本角度缺失了各要素(实验要素、探究要素)间的联系的建立缺失了推理、论证等思维能力的培养,案例4:关于探究实验,98,化学实验复习思路及策略第二轮复习,案例Q2:在这些题目中,你有困难的问题是哪些?【教师分析】Q3:实验中的干扰可能来自哪里?Q4:如何排除干扰?

41、,案例4:关于探究实验,99,100,1、明确实验目的,定量实验考虑对数据准确度的干扰因素;,2、弄清实验原理,3、收集信息,4、排除干扰,5、注意安全环保,6、注意简约经济,操作简单、节约药品,定性实验考虑对现象清晰明显程度的干扰因素;,制备实验考虑对产品纯度产量的干扰因素。,防爆炸、防暴沸、防污染、防倒吸、防堵塞,除掉杂质 吸收排气(通气、注液、耗气)等,内容:,方法:,控制变量,案例4:实验设计的一般思路,优良的有机溶剂对孟烷、耐热型特种高分子功能材料PMnMA的合成路线如下:,已知芳香化合物苯环上的氢原子可被卤代烷中的烷基取代,如:C6H6 + RX,C6H5R + HX(R为烷基,X

42、为卤原子),案例5:有机化学合成与推断,101,(结构分析),(反应分析),(组成分析),类别,试剂,官能团,碳骨架,(定性),种类 数目 位置,已知芳香化合物苯环上的氢原子可被卤代烷中的烷基取代,如:C6H6 + RX,C6H5R + HX,(1)B为芳香烃。 B的结构简式 。,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R为烷基,X为卤原子),102,(结构分析),(反应分析),燃烧产物摩尔比,(组成分析),小结1:有机合成推断题的解题框架,现象,反应物,生成物,试剂,反应条件,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信息核磁共振氢谱碳链结构信息红外光谱,官能团,碳骨架,种类 数目 位置,分子式,相对分子质量,实验式,类别或通

43、式,元素的质量比或质量分数,断键,成键,103,反思:,通览全题,找突破口,正推逆推,得结论,有机推断合成题的解题思路?,整合三维分析,旧知识,新信息,依据来源,104,105,学科能力间的关系-化学科学研究必备的三大能力,拆解有效信息转化为学科问题能力,分析和解答学科问题能力,研究能力,基本能力:广泛体现在考题中,题目提供实际问题信息,高考题的基本模式:题目提供知识信息,运用所学的方法、概念,解决问题,试题中逐步提升完善,(1)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 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辨认的能力。 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的观察,以及对自然

44、界、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关的信息,并进行初步加工、吸收、有序存储的能力。 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2)分析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 能够将实际问题分解,通过运用相关的知识,采用分析和综合、比较和论证、归纳和演绎等方法,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 能够将分析问题的过程和结论,用正确的化学术语及文字、模型、图形、图表等表达,并做出解释的能力,(3)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能力 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

45、,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往往不是学过的,而是题目提供的信息,强化研究过程,突出研究方法和分析能力,问题:1.考试的时候,你是怎样思考的?2.请你评价一下他们的思路,你更喜欢哪位同学的思路?为什么?,106,关于化学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浏览题目 抓住设问,拆解问题,寻找信息 锁定知识,形成思路,解答问题,题目设问 知识体系 解题思路 题目信息,系统分析,以海淀一模26题讲评为例,107,实际问题,学科问题,解答思路,结论表达,拆解、界定,案例6:,教与考的区别:教:更多关注知识点的考查考:更多关注知识的应用 押中的是陈述性知识,考的是策略性知识, 押中的是知识点,考的是运用与问题解

46、决。 高考:合理迁移与准确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抓住本质、强化联系,108,追求本质的教学,达到认识有深度建立知识间的关联,达到认识有宽度 案例5:离子平衡 vs 离子反应 案例6:离子平衡 vs 化学平衡,案例1:概念教学 案例2: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案例3:离子反应发生的原理 案例4:离子反应发生的应用,109,案例1. 概念教学 概念的属性: 能够组织和解释大量的现象和数据; 包含了大量的逻辑内容,有足够的空间用于解释、概括、推论等; 可以用于组建更高级的概念,而且能够与其他学科的概念建立联系可以提供许多机会,用以发展与本学科特色相关的认知技能和逻辑思维过程。因此,概念是学科知识的

47、基本元素和思维的基本形式,是学科知识结构的基础,是学科的灵魂和骨架,也是判断和推理学习的起点。,110,Institute of Chemical Education,学科大概念,学科核心概念,学科基本概念,理解学科概念的层级关系,111,Institute of Chemical Education,基本概念 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电性、 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核心概念 原子的构成 大概念 原子是可分的,112,Institute of Chemical Education,基本概念电子在核外高速运动、电子能量高低与电子离核远近的关系、分层排布、最外层电子、电子层与电子数目的关系、原子结构示意图、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核心概念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大概念 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