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三单元》学案1(沪教版七年级下).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801947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学案1(沪教版七年级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三单元》学案1(沪教版七年级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三单元》学案1(沪教版七年级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三单元 敢为天下先【单元学习目标】一、增强整体阅读的意识,善于把握关键词语,梳理文章内容。二、关注人物言行和事件过程,理解文章的内涵和主题。三、学习课文中“敢为人天下先”者的高尚品质和宽大情怀。【修辞知识学习】一、在一定条件下,临时改变某个词的词性,从而收到一定修辞效果,叫移就。它把原属形容或描写甲事物性状的词语移来形容或描写乙事物性状而改变其搭配关系的修辞手法。二、拈连,是指甲乙两事物连说时,把原来只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语临时拈过来用乙事物上的修辞手法。三、仿词,是根据上下文中出现过的某一词语,利用更换语素的办法,临时仿造一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新词的修辞手法。拈连和仿词有区别:(1)拈连是一种反

2、常规的用法,是一种在特定语境中形成的具有特殊表达意义的修辞手法;而仿词仅仅是词语的模拟仿造。(2)两者虽都具临时性,而仿词有可能成为新词,如“后进” 、 “阳谋”等;而拈连的用法却是一次性的,即在一般情况下是不能成立的。四、借代,是不直接说出甲事物,而借与甲事物有密切关系的乙事物来替代的修辞手法。借代,一般用事物的某个特征来代替事物的名称,用部分代替全部。借代的关键在于相关性。它比较生动,容易引起联想。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又如:花白胡子一面说一方走。 借代和比喻的区别:比喻的两事物间是相似关系,而借代的两事物间则是相关关系。五、反语,就是说反话,用与本意相反的话来表示本意,常用于嘲弄讽刺。如:敌人来进攻,我们把他消灭了,他就舒服了。【教学时间安排】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二课时。永远执著的美丽二课时。“我看见了我的骨头” 一课时。【每周一诗指导】书愤宋陆 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过零丁洋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学优中考*,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