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体质学,加强运动健身 增强人民体质,不同人种的体质,体质,是人体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功能和形态上相对稳定的固有特性。换言之,体质是在生命过程中,在先后天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病理以及心理状态的综合而稳定的特质。具有个体差异性,同种相似性,相对稳定性以及阶段变动性等特点。,什么叫体质,中医体质的概念 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生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中医体质的基本概念,表现为结构、功能代谢以及对外界刺激反应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性,对
2、某些病因和疾病的易感性,以及疾病传变转归中的某种倾向性。它具有个体差异性、群类趋同性、相对稳定性和动态可变性等特点。这种体质特点或隐或现地体现于健康和疾病过程之中。,中医体质学的特点,中医体质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特征,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辨体规律,以及与发病的关系。 中医体质学充分体现出中 医学“形神合一”的生命观和 “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体质形成的相关因素,先天因素后天因素环境因素,先天因素,种族繁衍 家族的遗传, 婚事及种子,养胎 护胎 胎教,后天因素,饮食营养的影响 生活起居的影响 精神情志的影响 自然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的影响 疾病与药物因素的影响,体质与年龄的
3、关系,不同的年龄阶段,随着脏腑功能活动的盛衰变化、气血津液的新陈代谢,可表现出比较明显的体质差异。 通常可分为小儿期、青年期、中年期、更年期、老年期等几种体质。,小儿体质特点,小儿为纯阳之体。 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 小儿的五脏的有余和不足。,青年体质特点,青年时期气血渐盛,肾气旺盛,机体发育渐趋成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鼎盛时期。 在心理特征及情感发展方面,青年初期的情绪体验强烈,两极性突出。 由于性的觉醒,萌发对异性的爱恋,容易引起一些心理问题。 青年后期,心理变化开始形成稳定的个性发展,心 理发育基本成熟。,中年的体质特点,中年时期,由于生理上由盛转衰,逐渐出现阴阳气血失调,脏腑功能减退,形体
4、走向衰老抗病能力较差。人到中年承担的社会家 庭责任较大,容易发生劳 役过度、将息失宜、调理不当、起居不慎等情况。女性还有经、带、胎、产 等因素的影响。,人于中年左右,当大为修理一番,则再振根基,尚余强半。 景岳全书传忠录,更年期的体质特点,更年期是指人体由中年转入老年的过渡时期。由于体内出现一系列生理变化,加之疾病、精神、社会生活环境、劳逸等因素影响,全身各系统的功能与结构渐进性衰退,从生理活动的高峰状态逐渐转向低谷,所以是体质状态的特殊转折点。,女性更年期体质 (menopause Syndrome),女性更年期多出现于4455岁。 大多女性或轻或重感觉到身体不适,如潮热汗出、头晕耳鸣或头痛
5、、心悸、心烦、心绪不宁、健忘失眠、抑郁、急躁易怒、悲伤欲哭、口燥咽干、倦怠乏力、浮肿、月经紊乱、绝经等症状均存在个体差异。 现代医学认为,女性进入更年期后,由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雌激素分泌减少,不足以引起子宫内膜的增殖,故月经开始紊乱以至绝经。,男性更年期体质 (Partial Androgen Deficiency Syndrome),男性更年期多出现于4560岁之间。 体质特点为脏腑功能衰退,并以肾气虚衰为主而波及他脏。 现代医学认为,男性进入更年期,除机体逐渐衰老外,还可出现自主神经功能失调、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等改变,其中尤性腺功能变化较为明显,雄性激素部分缺乏或相对不足,可引起性功能障
6、碍等。,老年体质,世界卫生组织对年龄段的划分标准做出新的规定,老年应指60岁以上的人群。 60岁为年轻老年人; 75岁为老年人; 90岁以上的为长寿老人。 根据古代中古文献及现代临床实验观察,老年体质具有以下两个特点:肾精亏虚气血运行不畅,体质与性别的关系,男女有别,由于男女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物质代谢及遗传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男女不同的体质特征。,女性体质,女子以血为本,有余于气,不足于血。 女子以肝为先天,主冲任二脉。 现代研究表明,女子单位血液中血浆含量高于男子,免疫功能较子强,基础代谢率较低,因此,女子虽然体质较弱,但寿命较长,这在长大程度上也与社会环境因素有关。,男性体质,男性为阳
7、刚之体,脏腑功能较女性旺盛,气多血少,阴弱阳旺。 男性以肾精为本,精气易泄,易亏,因而男子精病多,其养生贵在节制房事以养其精,不可“以欲竭其精”,即节欲葆精,宁神养精,以注重保养肾精为重要原则。,体质与心理,体质不仅与机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密切相关,而且与人的心理状态密不可分。心理活动和个体心理特征以内脏的生理活动为基础。反过来,心理活动又调节影响着人体生理功能活动。性格是一个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对人、对事、对自己的稳固态度以及与之相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体质与情感,情感,指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现实的过程中,对事物采取不同的态度,产生各种不同的内心体验,如喜悦、悲伤、愤怒、不满、欣赏、
8、同情和失望等。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态度体验,是人的需要和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反映。,体质与气质,气质是一个人生来就有的心里活动发生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动力特征。 现代心理学认为气质是人的心理特征之一,主要表现在心理状态的强度、稳定性、灵活性及指向性,如个体的反应快慢、情绪强弱、注意力集中时间和转移的难易及心理活动倾向等。,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对体质与气质概念的诠释,不尽相同,一种认为体质与气质是分离的,是不同的两个指向;一种认为气质依赖于体质,体质体现了气质的心理特点。,体质与适应能力,体质的适应力主要包括对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适应力。 体质的适应能力除了先天
9、禀赋以外,主要是通过后天的调摄而逐步形成或增强的。因此,有着偏颇体质的人,应主动调节内环境的平衡以适应外环境的变化,或通过有意识的科学训练,来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 体质的形成是先后天因素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动态可变的,这就使体质的调节成为可能。,体质可调性,体质可调性使调整体质、防病治病成为可能,实际上临证治病的目的在某种程度上也就是为了改变患者的病理体质。 适宜的药食也是调整体质的重要方法,合理运用药食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等性能,可以有效地纠正体质的偏颇。 调整和改善体质还应注意调整生活习惯,针对不同的体质类型,可以对其进行相应的生活指导,通过建立良好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
10、使体质在潜移默代中得以改善。,特禀体质的特点,特禀体质,一般是指由于遗传因素和先天因素所成的特殊的体质。 遗传是指亲代的特征通过遗传物质传递给后代的过程,遗传性疾病是因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形成的,并在上下代之间按一定的方式垂直传递和具有终生性。 先天是指个体出生之前的过程,先天性疾病没有相应的遗传基础,是胎儿在生长发育期间受到有害因素的影响,并在出生后即表现出来的病。,特禀质,过敏体质 遗传病体质 胎传体质,体质的分类(希波克拉底分类法),古希腊医学家,哲学家希波克拉底(Hippocrates)提出体液说体质分类,分为: 胆汁质:性情急躁,动作迅猛 多血质:性情活跃,动作灵敏 黏液质:性情沉稳,动
11、作迟缓 抑郁质:性情脆弱,动作迟钝,巴甫洛夫体质分类法,兴奋型(又称不可抑制型); 抑制型(又称弱型); 活泼型; 安静型,【黄帝内经】体质分类,黄帝内经把人体体质状态分为阴阳二十五种人.实际上是根据五行把体质分为五类. 火 太阳 木 少阳 偏阳 水 少阴 金 太阴 偏阴 土 阳明 阴阳平和,现代中医体质分类法,平和体质 气虚体质 阳虚体质 血虚体质 阴虚体质,痰湿体质 湿热体质 气郁体质 血瘀体质 特禀体质,平和体质的饮食调补法则,1、五味调和 采用平补阴阳之法,选择多种食物来调养 体内阴阳。 2、四时调补: “和于阴阳,调于四时”: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患病倾向:易患感冒;病后疾病迁延
12、不愈;易患内脏下垂、虚痨病。,气虚体质调养原则,【调体方法】培补元气,补气健脾 【调体要点】 (1)把握剂量,不可峻补:气虚质者使用人参补气强质,注意把握剂量的多少,缓图渐进,或配伍其他方药使用。气有余便是火,应用不当,易生内热。,(2)补气佐以理气:补气调体药易于壅滞气机,若中有痰湿者要与化痰祛湿药同用,或少佐理气行滞之品。 (3)补气须防虚中夹实:气虚质者内脏功能脆弱,常因外邪或内在饮食积滞产生内热等虚实夹杂之证,当予顾及。,体质辨识标准,形体特征:多形体白胖,肌肉不健壮 心理特征:性格多沉静,内向.,常见表现,平素怕冷,手足不温,喜食热,睡眠偏多, 舌淡胖嫩边有齿痕,苔润,脉沉迟。面色白
13、而不泽,眼睑晦暗,口唇色淡, 毛发易落,多汗,大便稀溏,小便清长,适应能力:易感寒湿之邪,耐夏不耐冬。,患病倾向:发病多寒证,或感邪从寒化,易病痰饮,肿胀,泄泻 ,阳痿。,调养法则,【调体方法】补肾温阳,益火之源。【调体要点】 (1)温阳佐以养阴:根据阴阳互根的理论,在温壮元阳的同时,佐入适量补阴之品,以达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因此,调理阳虚质时要慢温、慢补,缓缓调治。 (2)温阳兼顾脾胃:调治阳虚之质,有益气、补火之别,除温壮元阳外,当兼顾脾胃,只有脾胃健运,始能饮食多进,化源不绝,体质强健,亦即养后天以济先天。,(四)血虚体质 成因:先天不足;脾胃虚弱,生血不足; 各种出血; 久病耗血,思虑
14、过度,暗耗心血;瘀血阻 络新血不生;寄生虫等。,患病倾向:易感冒、眩晕、头痛、心悸、不寐等病证。,血虚体质的调补原则,【调体方法】健脾养肝,益气生血。【调体要点】 (1)养血佐以益气:根据气血互根的理论,在养血生血的同时,佐入适量益气之品,以达阳得气血生化无穷。 (2)养血兼顾脾胃:调治血虚之质,要充分考虑顾护脾胃,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运,始能饮食多进,化源不绝,体质强健。,(五)阴虚体质 成因:先天不足,后天失养,纵欲伤精,积劳阴亏, 或曾患出血性疾病。,体质辨识 标准,形体特征:形体瘦长 心理特征:性情急躁,外向好动,活泼,常见表现,手足心热,口鼻咽喉干燥,喜冷饮, 便秘溲黄,舌红少
15、津少苔。面色潮红,两目干涩,视物模糊,唇红微干, 皮肤偏干,易生皱纹,眩晕耳鸣,睡眠差, 脉细数。,适应能力:平素不耐热邪,耐冬不耐夏,不耐受燥邪,患病倾向:平素易患有阴亏燥热的病变,或病后易表现为阴亏症状,调养法则,【调体方法】滋补肾阴,壮水制火。 【调体要点】 (1)滋阴与清热并用:阴虚生内热,故滋阴应注意与清热法同用,或滋润燥同用。 (2)保津即是保血、养血即可生津:由于人体持理、病理上的相互关系,真阴不足,可涉及精、血、津、液的虚亏,因此在调治阴虚的同时,注意结合填精、养血、滋阴的食物。 (3)养阴兼顾理气健脾:滋阴药多性柔而腻,久服易伤脾阳,容易引起胃纳呆滞,腹胀腹泻等,可加砂仁、陈
16、皮、鸡内金等理气健脾消导之品。,(六)痰湿体质成因:先天遗传,后天饮食不节过食肥甘之品。,体质辨识 标准,形体特征:形体肥胖,腹部肥满松软 心理特征:性格偏温和,稳重恭谦,和达,善于忍耐,常见表现,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而粘,胸闷,痰多。面色 黄胖而暗,眼睑微浮肿,易困倦,舌体胖大,苔白腻.口中粘腻,口中发甜,身重不爽,脉滑,喜食肥甘, 大便正常或便稀,小便不多微浑浊,适应能力:对梅雨季节及潮湿环境适应能力差, 易感邪。,患病倾向:易患消渴,中风,胸痹等病。,调养法则,【调体方法】健脾利湿,化痰泻浊。 【调体要点】 (1)配用温化通阳:湿为阴邪,其性黏滞,根据病情需要可酌宜温化通阳之品,但须防
17、温热太过,水液受灼,化热生变。 (2)细察痰瘀互夹:痰湿黏滞,阻遏气机,常致血瘀,形成痰瘀互夹,治宜化痰利湿,兼以活血。 (3)少用甜腻:甜腻油脂食物,易于生痰助湿,痰湿质者饮食应以清淡为主。临床上甘酸柔润之药,亦能滞湿生痰,应予慎用。,(七)湿热体质 成因:先天不足,久居湿地,喜食肥甘,长期饮酒, 湿热内蕴。,体质辨识 标准,形体特征:体形偏胖或苍瘦 心理特征:性格多急躁易怒,常见表现,面垢如油,易生痤疮,舌质偏红,苔黄腻,口苦口干,身重困倦。 心烦倦怠,眼筋红赤,大便燥结粘滞不爽,小便短赤,男性阴囊潮湿,女性带下量多,脉多滑数。,适应能力:对湿环境或气温偏高,尤其夏末秋初,湿热交蒸气候较难
18、适应 。,患病倾向:易患疮疖、黄疸、火热等,调养法则,【调体方法】分消湿浊,清泄伏火。 【调体要点】 (1)宣疏化湿以散热:根据“火郁发之”之理,可于泻火解毒、宣疏清化。 (2)通利化湿以泄热:根据渗湿于热下之理,在清热化湿同时佐以通利之白茅根、竹叶、薏苡仁,使热从下泄。,精神调养,湿热体质之人情绪常与阴虚质相近. 性情较急躁,外向好动活泼, 常心烦易怒. 节制七情过极,舒缓情志,心态稳定. 中国文化有“养生莫若养性”的古训,心性修养是非常重要的。在文化知识方面,多学习一些道家和儒家一些文化典籍,增强文化底蕴和生命的内聚力; 在调摄情志方面,应学习和掌握一些释放不良情绪科学方法。化解或释放不良
19、情绪,达到心理平衡,提升心理素质。,(九)瘀血体质 成因:先天禀赋不足,后天损伤, 忧郁气滞,久病入络。,发病倾向:易患出血,癥瘕,中风,胸痹等病。,调养法则,【调体方法】活血祛瘀,疏利 通络 【调体要点】 (1)养阴以活血:由于津血 同源,津枯则血燥,体内津液不足,亦是瘀血质的成因之一。 (2)调气以化瘀:气滞则血瘀,气行则血畅,故活血调体常配以理气之剂,如枳壳、陈皮、等。,(八)气郁体质成因:先天遗传,暴受惊吓,所欲不遂, 忧郁思虑等。,体质辨识标准,形体特征:形体偏瘦为多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不稳定,忧郁脆弱,敏感多疑,常见表现,忧郁面貌,烦闷不乐,胸胁胀满,走窜疼痛,善太息, 或嗳气呃逆
20、,或咽中有异物感等. 或乳房胀痛,睡眠差,食欲减退,心悸,健旺,痰多, 便干,小便正常,舌淡红,苔薄白,脉弦。,适应能力:对精神刺激适应能力较差,人际关系能力较差,不喜欢阴雨天气。,患病倾向:易患郁证、脏燥、不寐、梅核气、惊恐等病证。,调养原则,【调体方法】疏肝行气,开其郁结 【调体要点】 (1)掌握用药法度:理气不宜过燥,以防伤阴;养阴不宜过腻,以防黏滞;用药不宜峻猛,以防伤正。 (2)提倡情志相胜、移情易性等方法。,(十)特禀体质由于先天不足或遗传所造成的特殊体质。成因:先天禀赋不足、遗传等,或环境、 药物因素所致。,患病倾向:过敏体质者易药物过敏,易患花粉症, 寻麻疹,过 敏性哮喘等.遗
21、传疾病如血友病、先天愚型及中医所称“五迟”、“五软”等。,先天遗传特异体质,特异质一般多由于先天性和遗传性因素造成的一种具有明显个体差异的病变状态体质。先天性或遗传性生理缺陷如多指、唇裂、腭裂、先天性幽门狭窄、先天性成骨不全等。疾病如先天性聋哑、遗传性小脑共济失调及有遗传倾向的高血压、肥胖等。,原发性免疫缺陷如体液免疫缺陷、细胞免疫缺陷、联合免疫缺陷、吞噬细胞功能缺陷、补体缺陷等,过敏体质,一般是将容易发生过敏反应和过敏性疾病而又找不到发病原因的人,称之为“过敏体质”。具有“过敏体质”的人可发生各种不同的过敏反应及过敏性疾病,如有的患湿疹、荨麻疹、有的患过敏性哮喘,有的则对某些药物特别敏感,可发生药物性皮炎,甚至剥脱性皮炎。但是偶尔对某种已知因素发生高反应性,不能称作“过敏体质”。,造成“过敏体质”的原因是复杂而多样的,可能是因为儿童皮肤比较娇嫩,由于风吹或被日光暴晒,可以引起.因此要注意避免以上因素.另外,适当注意小儿是否吃母奶,如果吃母奶.母亲饮食不注意,吃了鱼虾可以通过母乳引起小儿过敏.这样就需要大人注意饮食.避免容易过敏的食物.如:鱼虾.蘑菇.草莓等,谢谢!,祝您调养出一个好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