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级 数学 导学案(模式一)课题 负数的初步认识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01编写教师 使用教师 使用时间教材解读本课教材选自西师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它是在学生已经充分认识了整数中正数和 0 之后安排教学的,这是学生在小学第一次正式接触负数的相关知识。学习本课内容既是对学生在小学阶段认识数的扩充,又能为今后学习数轴以及初中的代数学习做好充分准备。学习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和理解负数的意义,了解负数的产生与作用,感受负数使用带来的方便。 2会正确地读、写正、负数,知道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使学生体验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重、难点 负数的意义和负数的读法与写法。理解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教法学法 自主探究法 小组合作法教学准备教师 学生 个性化修改教师导学 游戏规则是:老师说一句话,你们要快速说出与它意思相反的话。比比看,谁反应最快。向前走 200 米;电梯上升 5 层;我在银行存入1000 元钱;零上 10 摄氏度;引人谈话:在生活中,像这样表示意思相反的量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将研究如何用数学的方法表示这些意思相反的量。板书课题:负数的初步认识师:负数,就是用于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如果规定其中一个量为正,则另一个量为负。个体自学 1.示例 1、2 及自学提示:(1)怎样用正、负数
3、表示气温?举例说明。(2)测量温度的工具是什么?观察温度计,你知道些什么?怎样读温度计上的温度?(3)完成 123 页的试一试,并比较这三个温度的高低。 (4) 怎样用正、负数表示珠穆朗玛峰和吐鲁番盆地海拔高度?并完成 124 页的试一试。(5)为什么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读书要求:用标出重点字词用画出重点内容用?表示出不懂的地方2.教师巡视,指导自学和解答疑惑。1.逐一解决“自学提示”内容。2.记录下自己的疑惑。同伴助学 1.出示“助学提示” 。(1)在小组内逐一交流自学结果。(2)共同解决组内成员的疑惑。(3)做好汇报准备。2.教师巡视指导,倾听交流情况。组内交流,解决疑惑,组织好汇
4、报语言,做好汇报准备。展示评学 1.指名小组上台汇报。2.在汇报的过程中,组内成员可进行补充发言,其他小组的成员可发表不同的看法。3.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解决以下 2 个问题(1)测量温度的工具是什么?观察温度计,你知道些什么?怎样读温度计上的温度?(2)为什么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小组代表上台汇报、板书,组内成员补充发言,其他小组阐述异议。提升延学 1. 课堂活动第 1 题。(1)这幅图中,有没有用负数表示的温度?“负12 摄氏度”表示什么?(2)为什么每个城市都有两个温度呢?哈尔滨-16-5中,哪个是最高温度,哪个是最低温度?(3)用负数表示的温度都集中在我国的哪个方向?2、电梯中的负数:王叔叔和李阿姨都从办公楼的地面一层乘电梯,王叔叔去 5 楼开会,李阿姨去地下二层取车,他们分别应该按电梯里的哪个键?3.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说,教师适当启发)1.学生独立计算“试一试” ,并说说算式的意义和计算方法。2.学生独立计算例 2 后,再进行交流。3.总结归纳出“例 1”和“例 2”异同。4.学生独立计算“试一试” ,再集体订正。板书设计负数的初步认识正数:20、22、14、 +8844.43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负数:-2、-30、-10、-15、-155我的收获我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