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数学大二轮复习 专题五 空间几何(课件+练习)(打包6套).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2019年高考数学大二轮复习专题五空间几何课件练习打包6套.zip2019年高考数学大二轮复习专题五空间几何课件练习打包6套.zip
2019年高考数学大二轮复习专题五空间几何5.1空间几何体练习201812282147.doc
2019年高考数学大二轮复习专题五空间几何5.1空间几何体课件201812282146.ppt
2019年高考数学大二轮复习专题五空间几何5.2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练习201812282149.doc
2019年高考数学大二轮复习专题五空间几何5.2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课件201812282148.ppt
2019年高考数学大二轮复习专题五空间几何5.3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练习201812282151.doc
2019年高考数学大二轮复习专题五空间几何5.3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课件201812282150.ppt
  • 全部
    • 2019年高考数学大二轮复习专题五空间几何5.1空间几何体练习201812282147.doc--点击预览
    • 2019年高考数学大二轮复习专题五空间几何5.1空间几何体课件201812282146.ppt--点击预览
    • 2019年高考数学大二轮复习专题五空间几何5.2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练习201812282149.doc--点击预览
    • 2019年高考数学大二轮复习专题五空间几何5.2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课件201812282148.ppt--点击预览
    • 2019年高考数学大二轮复习专题五空间几何5.3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练习201812282151.doc--点击预览
    • 2019年高考数学大二轮复习专题五空间几何5.3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课件201812282150.ppt--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5.1 空间几何体【课时作业】A 级1.如图所示是一个物体的三视图,则此三视图所描述物体的直观图是( )解析: 先观察俯视图,由俯视图可知选项 B 和 D 中的一个正确,由正视图和侧视图可知选项 D 正确.答案: D2.已知底面为正方形的四棱锥,其一条侧棱垂直于底面,那么该四棱锥的三视图可能是下列各图中的( )解析: 由题意该四棱锥的直观图如图所示:2则其三视图如图:答案: C3.设一个球形西瓜,切下一刀后所得切面圆的半径为 4,球心到切面圆心的距离为3,则该西瓜的体积为( )A.100π B. π2563C. π D. π4003 5003解析: 由题意知切面圆的半径 r=4,球心到切面的距离 d=3,所以球的半径 R== =5,故球的体积 V= π R3= π×5 3= π,即该西瓜的体积为 π.r2+ d2 42+ 3243 43 5003 5003答案: D4.如图,水平放置的三棱柱的侧棱长为 1,且侧棱 AA1⊥平面 A1B1C1,正视图是边长为 1 的正方形,俯视图为一个等边三角形,则该三棱柱的侧视图面积为( )A.2 B.3 3C. D.132解析: 由直观图、正视图以及俯视图可知,侧视图是宽为 ,长为 1 的长方形,所32以面积 S= ×1= .故选 C.32 32答案: C5.(2018·全国卷Ⅰ)已知圆柱的上、下底面的中心分别为 O1, O2,过直线 O1O2的平面截该圆柱所得的截面是面积为 8 的正方形,则该圆柱的表面积为( )A.12 π B.12π2C.8 π D.10π23解析: 设圆柱的轴截面的边长为 x,则由 x2=8,得 x=2 ,2∴ S 圆柱表 =2 S 底 + S 侧 =2×π×( )2+2π× ×2 =12π.2 2 2故选 B.答案: B6.(2018·福州市质量检测)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3 B. +6π12 π12C. +3 D. +6π 3 π 3解析: 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由直四棱柱与圆锥拼接而成的简单组合体,如图所示.由题设得, V 四棱柱 = ×(1+2)×2×1=3, V 圆锥 = π 2×1= ,所以该几何体的12 13 (12) π12体积 V= V 四棱柱 + V 圆锥 =3+ .故选 A.π12答案: A7.(2018·武汉市部分学校调研)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则它的表面积为( )A.28 B.24+2 5C.20+4 D.20+25 5解析: 根据该几何体的三视图作出其直观图如图所示,可以看出该几何体是一个底4面是梯形的四棱柱.根据三视图给出的数据,可得该几何体中梯形的上底长为 2,下底长为 3,高为 2,所以该几何体的表面积 S= ×(2+3)×2×2+2×2+2×3+2×2+2×12=24+2 ,故选 B.22+ 12 5答案: B8.祖暅是南北朝时代的伟大数学家,5 世纪末提出体积计算原理,即祖暅原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 .意思是:夹在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两个几何体,被平行于这两个平面的任何一个平面所截,如果截面面积都相等,那么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一定相等.现有以下四个几何体:图①是从圆柱中挖去一个圆锥所得的几何体,图②、图③、图④分别是圆锥、圆台和半球,则满足祖暅原理的两个几何体为( )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①④解析: 设截面与底面的距离为 h,则①中截面内圆的半径为 h,则截面圆环的面积为π( R2- h2);②中截面圆的半径为 R- h,则截面圆的面积为 π( R- h)2;③中截面圆的半径为 R- ,则截面圆的面积为 π 2;④中截面圆的半径为 ,则截面圆的面积为h2 (R- h2) R2- h2π( R2- h2).所以①④中截面的面积相等,故其体积相等,选 D.答案: D9.(2018·昆明市高三摸底调研测试)古人采取“用臼春米”的方法脱去稻谷的外壳,获得可供食用的大米,用于春米的“臼”多用石头或木头制成.一个“臼”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凿去部分(看成一个简单的组合体)的体积为( )5A.63π B.72πC.79π D.99π解析: 由三视图得凿去部分是圆柱与半球的组合体,其中圆柱的高为 5,底面圆的半径为 3,半球的半径为 3,所以组合体的体积为 32π×5+ × π×3 3=63π,故选 A.12 43答案: A10.某几何体是直三棱柱与圆锥的组合体,其直观图和三视图如图所示,正视图为正方形,其中俯视图中椭圆的离心率为( )A. B.12 24C. D.22 32解析: 依题意得,题中的直三棱柱的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设其直角边长为 a,则斜边长为 a,圆锥的底面半径为 a、母线长为 a,因此其俯视图中椭圆的长轴长为222a、短轴长为 a,其离心率 e= = ,选 C.21- (a2a)2 22答案: C11.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其中正视图是边长为 2 的等边三角形,侧视图是直角边长分别为 1 和 的直角三角形,俯视图是半径为 1 的半圆,则该几何体的内接三棱锥3的体积的最大值为( )6A. B.36 33C. D.433 3π3解析: 由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为半个圆锥,圆锥的母线长 l=2,底面半径 r=1,高h= = .由半圆锥的直观图可得,当三棱锥的底面是斜边为半圆直径,高为半径的l2- r2 3等腰直角三角形,棱锥的高为半圆锥的高时,其内接三棱锥的体积达到最大值,最大体积为 V= ×2×1× = ,故选 B.16 3 33答案: B12.在棱长为 3 的正方体 ABCD­A1B1C1D1中, P 在线段 BD1上,且 = , M 为线段BPPD1 12B1C1上的动点,则三棱锥 M­PBC 的体积为( )A.1 B.32C. D.与 M 点的位置有关92解析: ∵ = ,∴点 P 到平面 BC1的距离是 D1到平面 BC1距离的 ,即为BPPD1 12 13=1. M 为线段 B1C1上的点,∴ S△ MBC= ×3×3= ,∴ VM­PBC= VP­MBC= × ×1= .D1C13 12 92 13 92 32答案: B13.(2018·天津卷)如图,已知正方体 ABCD­A1B1C1D1的棱长为 1,则四棱锥 A1­BB1D1D的体积为________.解析: ∵正方体棱长为 1,∴矩形 BB1D1D 的长和宽分别为 1, .27∵四棱锥 A1­BB1D1D 的高是正方形 A1B1C1D1对角线长的一半,即为 ,22∴ V 四棱锥 A1­BB1D1D= Sh= ×(1× )× = .13 13 2 22 13答案: 1314.(2017·江苏卷)如图,在圆柱 O1O2内有一个球 O,该球与圆柱的上、下底面及母线均相切.记圆柱 O1O2的体积为 V1,球 O 的体积为 V2,则 的值V1V2是________.解析: 设圆柱内切球的半径为 R,则由题设可得圆柱 O1O2的底面圆的半径为 R,高为 2R,∴ = = .V1V2 π R2·2R43π R3 32答案: 3215.一个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侧视图为正三角形,则该四棱锥的体积是________.解析: 由四棱锥的三视图可知,该四棱锥的直观图如图中四棱锥 P­ABCD 所示,底面ABCD 为边长为 1 的正方形,△ PAD 是边长为 1 的等边三角形,作 PO⊥ AD 于点 O,则 O 为 AD的中点,所以四棱锥的体积为 V= ×1×1× = .13 32 36答案: 3616.(2018·新疆自治区适应性检测)如图是一个四棱锥的三视图,其正视图与侧视图8都是边长为 2 的正三角形,俯视图轮廓为正方形,则此几何体的外接球的体积是3________.解析: 根据三视图可知,该几何体是底面边长为 2 ,斜高为 2 的正四棱锥3 3S­ABCD.其外接球的球心在正四棱锥的高上,设此四棱锥的底面中心为 O′,外接球球心为O,连接 SO′, OB, O′ B,如图,设此四棱锥的外接球的半径为 R,则根据正四棱锥的性质,易得 SO′=3, OO′=3- R, O′ B= ,可得(3- R)2+( )2= R2,解得 R= ,故球的体积6 652V= π R3= π.43 1256答案: π1256B 级1.(2018·兰州市诊断考试)刘徽《九章算术注》记载:“邪解立方,得两堑堵.邪解堑堵,其一为阳马,一为鳖臑.阳马居二,鳖臑居一,不易之率也. ”意即把一长方体沿对角面一分为二,这相同的两块叫堑堵,沿堑堵的一顶点与其相对的面的对角线剖开成两块,大的叫阳马,小的叫鳖臑,两者体积之比为定值 2∶1,这一结论今称刘徽原理.如图是一个阳马的三视图,则其外接球的体积为( )A. π B. π332C.3π D.4π9解析: 由三视图得阳马是一个四棱锥,如图中四棱锥 P­ABCD,其中底面是边长为 1的正方形,侧棱 PA⊥底面 ABCD 且 PA=1,所以 PC= , PC 是四棱锥 P­ABCD 的外接球的直3径,所以此阳马的外接球的体积为 3= π,故选 B.4π3(32) 32答案: B2.将一个底面半径为 1,高为 2 的圆锥形工件切割成一个圆柱体,能切割出的圆柱的最大体积为( )A. B.π27 8π27C. D.π 3 2π9解析: 如图所示,设圆柱的半径为 r,高为 x,体积为 V,由题意可得 = ,所r1 2- x2以 x=2-2 r,所以圆柱的体积 V=π r2(2-2 r)=2π( r2- r3)(0r1),设 V(r)=2π( r2- r3)(0r1),则 V′( r)=2π(2 r-3 r2),由 2π(2 r-3 r2)=0 得 r= ,所以圆23柱的最大体积 Vmax=2π = .[(23)2- (23)3] 8π27答案: B3.(2018·福建市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考试)如图,在四棱锥 E­ABCD 中,10AB∥ CD,∠ ABC=90°, CD=2 AB=2 CE=4,点 F 为棱 DE 的中点.(1)证明: AF∥平面 BCE;(2)若 BC=4,∠ BCE=120°, DE=2 ,求三棱锥 B­CEF 的体积.5解析: (1)证明:如图,取 CE 的中点 M,连接 FM, BM.因为点 F 为棱 DE 的中点,所以 FM∥ CD 且 FM= CD=2,12因为 AB∥ CD,且 AB=2,所以 FM∥ AB 且 FM= AB,所以四边形 ABMF 为平行四边形,所以 AF∥ BM,因为 AF⊄平面 BCE, BM⊂平面 BCE,所以 AF∥平面 BCE.(2)因为 AB∥ CD,∠ ABC=90°,所以 CD⊥ BC.因为 CD=4, CE=2, DE=2 ,所以 CD2+ CE2= DE2,5所以 CD⊥ CE,因为 BC∩ CE= C, BC⊂平面 BCE, CE⊂平面 BCE,所以 CD⊥平面 BCE.因为点 F 为棱 DE 的中点,且 CD=4,所以点 F 到平面 BCE 的距离为 2.S△ BCE= BC·CEsin∠ BCE= ×4×2sin 120°=2 .12 12 3三棱锥 B­CEF 的体积 VB­CEF= VF­BCE= S△ BCE×2= ×2 ×2= .13 13 3 4334.右图为一简单组合体,其底面 ABCD 为正方形, PD⊥平面 ABCD, EC∥ PD,且PD= AD=2 EC=2.(1)请画出该几何体的三视图;11(2)求四棱锥 B- CEPD 的体积.解析: (1)该组合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2)∵ PD⊥平面 ABCD,PD⊂平面 PDCE,∴平面 PDCE⊥平面 ABCD.∵四边形 ABCD 为正方形,∴ BC⊥ CD,且 BC= DC= AD=2.又∵平面 PDCE∩平面 ABCD= CD,BC⊂平面 ABCD.∴ BC⊥平面 PDCE.∵ PD⊥平面 ABCD, DC⊂平面 ABCD,∴ PD⊥ DC.又∵ EC∥ PD, PD=2, EC=1,∴四边形 PDCE 为一个直角梯形,其面积:S 梯形 PDCE= (PD+ EC)·DC= ×3×2=3.12 12∴四棱锥 B- CEPD 的体积 VB- CEPD= S 梯形 PDCE·PD= ×3×2=2.13 1315.2 空间中的平行与垂直【课时作业】A 级1.设 α , β 是两个不同的平面, m 是直线且 m⊂α , “m∥ β ”是“ α ∥ β ”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 当 m∥ β 时,过 m 的平面 α 与 β 可能平行也可能相交,因而 m∥ β ⇒/ α ∥ β ;当 α ∥ β 时, α 内任一直线与 β 平行,因为 m⊂α ,所以 m∥ β .综上知,“m∥ β ”是“ α ∥ β ”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答案: B2.(2018·全国卷Ⅱ)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中, E 为棱 CC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 AE与 CD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A. B.22 32C. D.52 72解析: 如图,因为 AB∥ CD,所以 AE 与 CD 所成的角为∠ EAB.在 Rt△ ABE 中,设 AB=2,则 BE= ,则 tan∠ EAB= = ,5BEAB 52所以异面直线 AE 与 CD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故选 C.52答案: C3.已知三棱柱 ABC­A1B1C1的侧棱与底面垂直,体积为 ,底面是边长为 的正三角94 3形.若 P 为底面 A1B1C1的中心,则 PA 与平面 ABC 所成角的大小为( )A. B.5π12 π 3C. D.π 4 π 6解析: 如图,取 P1为底面 ABC 的中心,连接 PP1, AP1,由底面是边长为 的正三角形,知底面三角形的高为 ,面积为 ,又三棱柱的332 334体积为 ,则高 PP1= , AP1=1,∠ PAP1为所求角,因为94 3tan∠ PAP1= ,所以∠ PAP1= .3π 32答案: B4.如图,以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 的斜边 BC 上的高 AD 为折痕,把△ ABD 和△ ACD 折成互相垂直的两个平面后,某学生得出下列四个结论:① BD⊥ AC;②△ BAC 是等边三角形;③三棱锥 D­ABC 是正三棱锥;④平面 ADC⊥平面 ABC.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 由题意知, BD⊥平面 ADC,故 BD⊥ AC,①正确; A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ABC 的斜边 BC 上的高,平面 ABD⊥平面 ACD,所以 AB= AC= BC,△ BAC 是等边三角形,②正确;易知 DA= DB= DC,结合②知③正确;由①知④不正确.故选 B.答案: B5.如图,在斜三棱柱 ABC­A1B1C1中,∠ BAC=90°, BC1⊥ AC,若 P 为三角形 A1B1C1内一点(不含边界),则点 P 在底面 ABC 的投影可能在( )A.△ ABC 的内部 B.△ ABC 的外部C.直线 AB 上 D.以上均有可能解析: 因为 AC⊥ AB, AC⊥ BC1,所以 AC⊥平面 ABC1, AC⊂平面 ABC,所以平面 ABC1⊥平面 ABC,所以 C1在平面 ABC 上的射影 H 必在两平面的交线 AB 上.若 P 为三角形 A1B1C1内一点(不含边界),则点 P 在底面 ABC 的投影可能在△ ABC 的外部.答案: B6.若 P 为矩形 ABCD 所在平面外一点,矩形对角线的交点为 O, M 为 PB 的中点,给出以下四个命题:① OM∥平面 PCD;② OM∥平面 PBC;③ OM∥平面 PDA;④ OM∥平面 PBA.其中正确的命题是________.解析: 由已知可得 OM∥ PD,∴ OM∥平面 PCD 且 OM∥平面 PAD.故正确的只有①③.答案: ①③7.已知 a, b, l 表示三条不同的直线, α , β , γ 表示三个不同的平面,有下列四3个命题:①若 α ∩ β = a, β ∩ γ = b,且 a∥ b,则 α ∥ γ ;②若 a, b 相交,且都在 α , β 外, a∥ α , a∥ β , b∥ α , b∥ β ,则 α ∥ β ;③若 α ⊥ β , α ∩ β = a, b⊂β , a⊥ b,则 b⊥ α ;④若 a⊂α , b⊂α , l⊥ a, l⊥ b, l⊄α ,则 l⊥ α .其中正确的命题是________.(填序号)解析: ①在正方体 A1B1C1D1­ABCD 中,可令平面 A1B1CD 为 α ,平面 DCC1D1为 β ,平面 A1B1C1D1为 γ ,又平面 A1B1CD∩平面 DCC1D1= CD,平面 A1B1C1D1∩平面 DCC1D1= C1D1,则CD 与 C1D1所在的直线分别表示 a, b,因为 CD∥ C1D1,但平面 A1B1CD 与平面 A1B1C1D1不平行,即 α 与 γ 不平行,故①错误.②因为 a, b 相交,假设其确定的平面为 γ ,根据a∥ α , b∥ α ,可得 γ ∥ α .同理可得 γ ∥ β ,因此 α ∥ β ,②正确.③由两平面垂直,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交线的直线和另一个平面垂直,易知③正确.④当 a∥ b 时, l 垂直于平面 α 内两条不相交直线,不可得出 l⊥ α ,④错误.故填②③.答案: ②③8.如图, PA⊥圆 O 所在的平面, AB 是圆 O 的直径, C 是圆 O 上的一点, E、 F 分别是点A 在 PB、 PC 上的正投影,给出的下列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① AF⊥ PB;② EF⊥ PB;③ AF⊥ BC;④ AE⊥平面 PBC.解析: 由题意知 PA⊥平面 ABC,所以 PA⊥ BC.又 AC⊥ BC, PA∩ AC= A,所以 BC⊥平面 PAC.所以 BC⊥ AF.因为 AF⊥ PC, BC∩ PC= C,所以 AF⊥平面 PBC, PB⊂平面 PBC,所以 AF⊥ PB,又 AE⊥ PB, AE∩ AF= A,所以 PB⊥平面 AEF,所以 PB⊥ EF.4故①②③正确.答案: ①②③9.(2018·郑州市第一次质量测试)如图,在三棱锥 P­ABC 中,平面PAB⊥平面 ABC, AB=6, BC=2 , AC=2 , D 为线段 AB 上的点,且3 6AD=2 DB, PD⊥ AC.(1)求证: PD⊥平面 ABC;(2)若∠ PAB= ,求点 B 到平面 PAC 的距离.π 4解析: (1)证明:∵cos∠ ABC= = ,236 33∴ CD2=2 2+(2 )2-2×2×2 cos∠ ABC=8,∴ CD=2 ,3 3 2∴ CD2+ AD2= AC2,则 CD⊥ AB.∵平面 PAB⊥平面 ABC,∴ CD⊥平面 PAB, PD⊂平面 PAB,∴ CD⊥ PD,∵ PD⊥ AC, AC∩ CD= C,∴ PD⊥平面 ABC.(2)由(1)得 PD⊥ AB,∵∠ PAB= ,π 4∴ PD= AD=4, PA=4 ,2在 Rt△ PCD 中, PC= =2 ,PD2+ CD2 6∴△ PAC 是等腰三角形,∴可求得 S△ PAC=8 .2设点 B 到平面 PAC 的距离为 d,由 VB­PAC= VP­ABC,得 S△ PAC×d= S△ ABC×PD,13 13∴ d= =3.S△ ABC×PDS△ PAC故点 B 到平面 PAC 的距离为 3.10.在如图所示的多面体 ABCDE 中,已知 ABCD 是边长为 2 的正方形,平面 ABCD⊥平面 ABE,∠ AEB=90°, AE= BE.(1)若 M 是 DE 的中点,试在 AC 上找一点 N,使得 MN∥平面 ABE,并给出证明;(2)求多面体 ABCDE 的体积.5解析: (1)连接 BD,交 AC 于点 N,则点 N 即为所求,证明如下:∵ ABCD 是正方形,∴ N 是 BD 的中点,又 M 是 DE 的中点,∴ MN∥ BE,∵ BE⊂平面 ABE, MN⊄平面 ABE,∴ MN∥平面 ABE.(2)取 AB 的中点 F,连接 EF,∵△ AB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 AB=2,∴ EF⊥ AB, EF= AB=1,12∵平面 ABCD⊥平面 ABE,平面 ABCD∩平面 ABE= AB,EF⊂平面 ABE,∴ EF⊥平面 ABCD,即 EF 为四棱锥 E­ABCD 的高,∴ V 四棱锥 E­ABCD= S 正方形 ABCD·EF= ×22×1= .13 13 43B 级1.如图,四棱锥 S­ABCD 的底面为正方形, SD⊥底面 ABCD,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AC⊥ SBB. AB∥平面 SCDC. SA 与平面 SBD 所成的角等于 SC 与平面 SBD 所成的角D. AB 与 SC 所成的角等于 DC 与 SA 所成的角解析: 易证 AC⊥平面 SBD,因而 AC⊥ SB,A 正确;AB∥ DC, DC⊂平面 SCD,故 AB∥平面 SCD,B 正确;6由于 SA, SC 与平面 SBD 的相对位置一样,因而所成的角相同.故选 D.答案: D2.把平面图形 M 上的所有点在一个平面上的射影构成的图形 M′称为图形 M 在这个平面上的射影.如图,在长方体 ABCD­EFGH 中, AB=5, AD=4, AE=3.则△ EBD 在平面 EBC上的射影的面积是( )A.2 B.34252C.10 D.30解析: 连接 HC,过 D 作 DM⊥ HC,连接 ME, MB,因为 BC⊥平面 HCD,又 DM⊂平面HCD,所以 BC⊥ DM,因为 BC∩ HC= C,所以 DM⊥平面 HCBE,即 D 在平面 HCBE 内的射影为M,所以△ EBD 在平面 HCBE 内的射影为△ EBM,在长方体中, HC∥ BE,所以△ MBE 的面积等于△ CBE 的面积,所以△ EBD 在平面 EBC 上的射影的面积为 × ×4=2 ,故选 A.12 52+ 32 34答案: A3.如图所示,平行四边形 ABCD 中,∠ DAB=60°, AB=2, AD=4.将△ CBD 沿 BD 折起到△ EBD 的位置,使平面 EBD⊥平面 ABD.(1)求证: AB⊥ DE;(2)求三棱锥 E­ABD 的侧面积和体积.解析: (1)证明:在△ ABD 中,因为 AB=2, AD=4,∠ DAB=60°,所以 BD==2 ,AB2+ AD2- 2AB·ADcos ∠ DAB 3所以 AB2+ BD2= AD2,所以 AB⊥ BD.又平面 EBD⊥平面 ABD,平面 EBD∩平面 ABD= BD, AB⊂平面 ABD,所以 AB⊥平面 EBD.又 DE⊂平面 EBD,所以 AB⊥ DE.(2)由(1)知 AB⊥ BD.7因为 CD∥ AB,所以 CD⊥ BD,从而 DE⊥ BD.在 Rt△ DBE 中,因为 DB=2 , DE= DC= AB=2,所以 S△ EDB= BD·DE=2 .312 3因为 AB⊥平面 EBD, BE⊂平面 EBD,所以 AB⊥ BE.因为 BE= BC= AD=4,所以 S△ EAB= AB·BE=4.12因为 DE⊥ BD,平面 EBD⊥平面 ABD,平面 EBD∩平面 ABD= BD,所以 DE⊥平面 ABD,而AD⊂平面 ABD,所以 DE⊥ AD,故 S△ EAD= AD·DE=4.12故三棱锥 E­ABD 的侧面积 S= S△ EDB+ S△ EAB+ S△ EAD=8+2 .3因为 DE⊥平面 ABD,且 S△ ABD= S△ EBD=2 , DE=2,3所以 V 三棱锥 E­ABD= S△ ABD×DE= ×2 ×2= .13 13 3 4334.如图,四棱锥 P­ABCD 的底面是边长为 1 的正方形,侧棱 PA⊥底面 ABCD,且 PA= , E 是侧棱 PA 上的动点.3(1)求四棱锥 P­ABCD 的体积;(2)如果 E 是 PA 的中点,求证: PC∥平面 BDE;(3)不论点 E 在侧棱 PA 的任何位置,是否都有 BD⊥ CE?证明你的结论.解析: (1)因为 PA⊥平面 ABCD,所以 VP­ABCD= S 正方形 ABCD·PA= ×12× = ,13 13 3 33即四棱锥 P­ABCD 的体积为 .33(2)证明:如图所示,连接 AC 交 BD 于点 O,连接 OE.因为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所以 O 是 AC 的中点,又 E 是 PA 的中点,所以 PC∥ OE,因为 PC⊄平面 BDE, OE⊂平面 BDE,所以 PC∥平面 BDE.(3)不论点 E 在侧棱 PA 的任何位置,都有 BD⊥ CE.证明如下:8因为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所以 BD⊥ AC,因为 PA⊥底面 ABCD,且 BD⊂平面 ABCD,所以 BD⊥ PA,又 AC∩ PA= A,所以 BD⊥平面 PAC.因为不论点 E 在侧棱 PA 的任何位置,都有 CE⊂平面 PAC,所以不论点 E 在侧棱 PA 的任何位置,都有 BD⊥ CE.15.3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课时作业】A 级1.在正三棱柱 ABC- A1B1C1中, AB=4,点 D 在棱 BB1上,若 BD=3,则 AD 与平面AA1C1C 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A. B.235 43C. D.54 23913解析: 如图,可得 · =( + )· = · =4×2 × =12=5×2 ×cos AD→ EB→ AB→ BD→ EB→ AB→ EB→ 3 32 3θ (θ 为 与 的夹角),AD→ EB→ 所以 cos θ = ,sin θ = ,tan θ = ,又因为 BE⊥平面235 135 396AA1C1C,所以所求角的正切值为 .23913答案: D2.如图,在矩形 ABCD 中, AB=2, AD=3,点 E 为 AD 的中点,现分别沿 BE, CE 将△ABE,△ DCE 翻折,使得点 A, D 重合于 F,此时二面角 E­BC­F 的余弦值为( )A. B.721 74C. D.32 34解析: 如图所示,取 BC 的中点 P,连接 EP, FP,由题意得BF= CF=2,∴ PF⊥ BC,又 EB= EC,∴ EP⊥ BC,∴∠ EPF 为二面角 E­BC­F 的平面角,而 FP= = ,在△ EPF 中,cos∠ EPF= =FB2- (12BC)2 72 EP2+ FP2- EF22EP·FP2= .4+ 74- 942×2×72 74答案: B3.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以点 A(4,1,9), B(10,-1,6), C(x,4,3)为顶点的△ ABC 是以 BC 为斜边的直角三角形,则实数 x 的值为________.解析: 由题意得 =(6,-2,-3),AB→ =( x-4,3,-6),AC→ · =(6,-2,-3)·( x-4,3,-6)AB→ AC→ =6( x-4)-6+18=0,解之得 x=2.答案: 24.已知边长为 2 的正方形 ABCD 的四个顶点在球 O 的球面上,球 O 的体积 V 球 =,则 OA 与平面 ABCD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________.1605π3解析: 如图,过点 O 作 OM⊥平面 ABCD,垂足为点 M,则点 M 为正方形 ABCD 的中心.∵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2,∴ AC=2 ,∴ AM= .2 2∵ V 球 = π r3= ,∴球 O 的半径 OA= r=2 ,∴ OA 与平面 ABCD 所成的角的余43 1605π3 5弦值为 cos∠ OAM= = = .AMOA 225 1010答案: 10105.如图,在四棱柱 ABCD­A1B1C1D1中, A1A⊥底面 ABCD,底面四边形ABCD 为菱形, A1A= AB=2,∠ ABC= , E, F 分别是 BC, A1C 的中点.π 3(1)求异面直线 EF, AD 所成角的余弦值;(2)点 M 在线段 A1D 上, = λ .若 CM∥平面 AEF,求实数 λ 的A1MA1D值.3解析: (1)因为由题意知四棱柱 ABCD­A1B1C1D1为直四棱柱,A1A⊥平面 ABCD.又 AE⊂平面 ABCD, AD⊂平面 ABCD,所以 A1A⊥ AE, A1A⊥ AD.在菱形 ABCD 中,∠ ABC= ,则△ ABC 是等边三角形.π 3因为 E 是 BC 中点,所以 BC⊥ AE.因为 BC∥ AD,所以 AE⊥ AD.故建立如图所示,以 A 为原点, AE 为 x 轴, AD 为 y 轴, AA1为 z 轴的空间直角坐标系A­xyz.则 A(0,0,0), C( , 1,0), D(0,2,0), A1(0,0,2), E( ,0,0), F .3 3 (32, 12, 1)=(0,2,0), = ,AD→ EF→ (- 32, 12, 1)cos〈 , 〉= = = ,AD→ EF→ AD→ ·EF→ |AD→ |·|EF→ | 121+ 1 24所以异面直线 EF, A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24(2)设 M(x, y, z),由于点 M 在线段 A1D 上,且 = λ ,A1MA1D则( x, y, z-2)= λ (0,2,-2).则 M(0,2λ ,2-2 λ ), =(- ,2 λ -1,2-2 λ ).CM→ 3设平面 AEF 的一个法向量为 n=( x0, y0, z0).因为 =( ,0,0), = .AE→ 3 AF→ (32, 12, 1)由Error! 得 x0=0, y0+ z0=0,12取 y0=2,则 z0=-1,则平面 AEF 的一个法向量为 n=(0,2,-1).由于 CM∥平面 AEF,则 n· =0,即 2(2λ -1)-(2-2 λ )=0,解得 λ = .CM→ 2346.(2018·洛阳市第一次统考)如图,在四棱锥 P­ABCD 中, E, F 分别是 PC, PD 的中点,底面 ABCD 是边长为 2 的正方形, PA= PD=2,且平面 PAD⊥平面ABCD.(1)求证:平面 AEF⊥平面 PCD;(2)求平面 AEF 与平面 ACE 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解析: (1)证明:由题意知, PA= PD= AD,F 为 PD 的中点,可得 AF⊥ PD,∵平面 PAD⊥平面 ABCD, CD⊥ AD,∴ CD⊥平面 PAD.又 AF⊂平面 PAD,∴ CD⊥ AF,又 CD∩ PD= D,∴ AF⊥平面 PCD,又 AF⊂平面 AEF,∴平面 AEF⊥平面 PCD.(2)取 AD 的中点 O, BC 的中点 G,连接 OP, OG,∵ PA= PD= AD,∴ OP⊥ AD.∵平面 PAD⊥平面 ABCD, OP⊂平面 PAD,∴ OP⊥平面 ABCD.分别以 OA, OG, OP 所在直线为 x, y, 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O­xyz.则 A(1,0,0), C(-1,2,0),E , F , = , =(0,1,0).(-12, 1, 32) (- 12, 0, 32) AF→ (- 32, 0, 32) FE→ 设平面 AEF 的法向量为 m=( x, y, z),则Error! 即Error!可取 m=(1,0, ),为平面 AEF 的一个法向量.3同理,可得平面 ACE 的一个法向量为 n=( , ,1).3 3cos〈 m, n〉= = = .m·n|m|·|n| 1×3+ 3×12×7 217∴平面 AEF 与平面 ACE 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217B 级1.(2018·北京卷)如图,在三棱柱 ABC­A1B1C1中, CC1⊥平面5ABC, D, E, F, G 分别为 AA1, AC, A1C1, BB1的中点, AB= BC= , AC= AA1=2.5(1)求证: AC⊥平面 BEF;(2)求二面角 B­CD­C1的余弦值;(3)证明:直线 FG 与平面 BCD 相交.解析: (1)证明:∵ AB= BC,且 E 是 AC 的中点,∴ AC⊥ BE.∵在三棱柱 ABC­A1B1C1中, E, F 分别是 AC, A1C1的中点,∴ EF∥ CC1.∵ CC1⊥平面 ABC,∴ EF⊥平面 ABC,∵ AC⊂平面 ABC,∴ EF⊥ AC,∵ EF, BE⊂平面 BEF, EF∩ BE= E,∴ AC⊥平面 BEF.(2)由(1)知, EF⊥ AC, AC⊥ BE, EF⊥ EB,∴以 E 为原点, EA, EB, EF 所在直线分别为 x 轴, y 轴, 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E­xyz.则有 B(0,2,0), C(-1,0,0), D(1,0,1), C1(-1,0,2), =(-1,-2,0),BC→ =(2,0,1).CD→ 设平面 BCD 的法向量为 n=( x, y, z),∴Error! 即Error!可取 n=(2,-1,-4).易知平面 CDC1的一个法向量为 m=(0,1,0),∴cos〈 m, n〉= = =- ,m·n|m|·|n| - 11×21 2121由图可知,二面角 B­CD­C1的平面角为钝角,∴二面角 B­CD­C1的余弦值为- .21216(3)证法一:∵ F(0,0,2), G(0,2,1),∴ =(0,2,-1).FG→ 由(2)知平面 BCD 的一个法向量为 n=(2,-1,-4),设直线 FG 与平面 BCD 的夹角为 θ ,∴sin θ =|cos〈 , n〉|= = = ≠0,FG→ |FG→ ·nFG→ |·|n|| |- 2+ 4|5×21 25×21∴ θ ≠0,∴直线 FG 与平面 BCD 相交.证法二:假设直线 FG 与平面 BCD 平行,设 CD 与 EF 的交点为 M,连接 BM, B1F.∵ FG⊂平面 BB1FE,且平面 BB1FE∩平面 BCD= BM,∴ FG∥ BM,∵ BG∥ FM,∴四边形 BMFG 为平行四边形,∴ FM= BG,易知 FM≠ BG,∴假设不成立,∴直线 FG 与平面 BCD 相交.2.(2018·成都市第一次诊断性检测)如图 1,在边长为 5 的菱形 ABCD 中, AC=6,现沿对角线 AC 把△ ADC 翻折到△ APC 的位置得到四面体 P­ABC,如图 2 所示.已知 PB=4 .2(1)求证:平面 PAC⊥平面 ABC;(2)若 Q 是线段 AP 上的点,且 = ,求二面角 Q­BC­A 的余弦值.AQ→ 13AP→ 解析: (1)证明:取 AC 的中点 O,连接 PO, BO 得到△ PBO.∵四边形 ABCD 是菱形,∴ PA= PC, PO⊥ AC.∵ DC=5, AC=6,∴ OC=3, PO= OB=4,∵ PB=4 ,∴ PO2+ OB2= PB2.2∴ PO⊥ OB.∵ OB∩ AC= O,∴ PO⊥平面 ABC.∵ PO⊂平面 PAC,∴平面 PAC⊥平面 ABC.7(2)∵ AB= BC,∴ BO⊥ AC.易知 OB, OC, OP 两两垂直.以 O 为坐标原点, OB, OC, OP 所在直线分别为 x 轴、 y 轴、 z 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 O­xyz.则 B(4,0,0), C(0,3,0), P(0,0,4), A(0,-3,0).设点 Q(x, y, z).由 = ,得 Q .AQ→ 13AP→ (0, - 2, 43)∴ =(-4,3,0), = .BC→ BQ→ (- 4, - 2, 43)设 n1=( x1, y1, z1)为平面 BCQ 的法向量.由Error! 得Error!解得Error!取 z1=15,则 n1=(3,4,15).取平面 ABC 的一个法向量 n2=(0,0,1).∵cos〈 n1, n2〉= = = ,n1·n2|n1||n2| 1532+ 42+ 152 31010∴二面角 Q­BC­A 的余弦值为 .310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