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数学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同步学案(打包5套)新人教B版选修1-2.zip

相关 举报

压缩包目录

跳过导航链接。
折叠 2018-2019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推理与证明同步学案打包5套新人教B版选修1-2.zip2018-2019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推理与证明同步学案打包5套新人教B版选修1-2.zip
2018_2019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1合情推理同步学案新人教B版选修1_220181226391.docx
2018_2019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2演绎推理同步学案新人教B版选修1_220181226393.docx
2018_2019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2.1综合法与分析法同步学案新人教B版选修1_220181226395.docx
2018_2019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2.2反证法同步学案新人教B版选修1_220181226397.docx
2018_2019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推理与证明章末复习同步学案新人教B版选修1_220181226399.docx
  • 全部
    • 2018_2019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1合情推理同步学案新人教B版选修1_220181226391.docx--点击预览
    • 2018_2019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2演绎推理同步学案新人教B版选修1_220181226393.docx--点击预览
    • 2018_2019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2.1综合法与分析法同步学案新人教B版选修1_220181226395.docx--点击预览
    • 2018_2019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2.2反证法同步学案新人教B版选修1_220181226397.docx--点击预览
    • 2018_2019学年高中数学第二章推理与证明章末复习同步学案新人教B版选修1_220181226399.docx--点击预览

文件预览区

资源描述
12.1.1 合情推理学习目标 1.了解合情推理的含义,能利用归纳和类比等进行简单的推理.2.了解合情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知识点一 推理1.推理的概念与分类(1)根据一个或几个已知事实(或假设)得出一个判断,这种思维方式就是推理.(2)推理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已知的事实(或假设),叫做前提;一部分是由已知推出的判断,叫做结论.(3)推理一般分为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2.合情推理前提为真时,结论可能为真的推理,叫做合情推理.常用的合情推理有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知识点二 归纳推理思考 (1)铜、铁、铝、金、银等金属都能导电,猜想:一切金属都能导电.(2)统计学中,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然后用样本估计总体.以上属于什么推理?答案 属于归纳推理.符合归纳推理的定义特征.梳理 归纳推理(1)定义:根据一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种性质,推出这类事物的所有对象都具有这种性质的推理,叫做归纳推理(简称归纳),归纳是从特殊到一般的过程.(2)归纳推理的一般步骤①通过观察个别情况发现某些相同性质.②从已知的相同性质中推出一个明确表述的一般性命题(猜想).知识点三 类比推理思考 由三角形的性质:①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②三角形面积等于高与底乘积的.12可推测出四面体具有如下性质:(1)四面体任意三个面的面积之和大于第四个面的面积,2(2)四面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与高乘积的 .13该推理属于什么推理?答案 类比推理.梳理 类比推理(1)定义:根据两类不同事物之间具有某些类似(或一致)性,推测其中一类事物具有与另一类事物类似(或相同)的性质的推理,叫做类比推理(简称类比).(2)类比推理的一般步骤①找出两类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或一致性.②用一类事物的性质去推测另一类事物的性质,得出一个明确的命题(猜想).1.类比推理得到的结论可作为定理应用.( × )2.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为归纳推理.( √ )3.在类比时,平面中的三角形与空间中的平行六面体作为类比对象较为合适.( × )类型一 归纳推理命 题 角 度 1 数 、 式 中 的 归 纳 推 理例 1 (1)观察下列等式:1- = ,12 121- + - = + ,12 13 14 13 141- + - + - = + + ,12 13 14 15 16 14 15 16…,据此规律,第 n(n∈N + )个等式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已知 f(x)= ,设 f1(x)= f(x), fn(x)= fn-1 (fn-1 (x))(n1,且 n∈N + ),则 f3(x)的x1- x表达式为________,猜想 fn(x)(n∈N + )的表达式为________.答案 (1)1- + - +…+ - = + +…+12 13 14 12n- 1 12n 1n+ 1 1n+ 2 12n(2)f3(x)= fn(x)=x1- 4x x1- 2n- 1x解析 (1)等式左边的特征:第 1 个有 2 项,第 2 个有 4 项,第 3 个有 6 项,且正负交错,3故第 n(n∈N + )个等式左边有 2n 项且正负交错,应为 1- + - +…+ - ;等式右12 13 14 12n- 1 12n边的特征:第 1 个有 1 项,第 2 个有 2 项,第 3 个有 3 项,故第 n(n∈N + )个等式右边有 n项,且由前几个等式的规律不难发现,第 n(n∈N + )个等式右边应为 + +…+ .1n+ 1 1n+ 2 12n(2)∵ f(x)= ,∴ f1(x)= .x1- x x1- x又∵ fn(x)= fn-1 (fn-1 (x)),∴ f2(x)= f1(f1(x))= = ,x1- x1- x1- x x1- 2xf3(x)= f2(f2(x))= = ,x1- 2x1- 2× x1- 2x x1- 4xf4(x)= f3(f3(x))= = ,x1- 4x1- 4× x1- 4x x1- 8xf5(x)= f4(f4(x))= = ,x1- 8x1- 8× x1- 8x x1- 16x∴根据前几项可以猜想 fn(x)= (n∈N + ).x1- 2n- 1x引申探究 在本例(2)中,若把“ fn(x)= fn-1 (fn-1 (x))”改为“ fn(x)= f(fn-1 (x))”,其他条件不变,试猜想 fn(x) (n∈N + )的表达式.解 ∵ f(x)= ,∴ f1(x)= .x1- x x1- x又∵ fn(x)= f(fn-1 (x)),∴ f2(x)= f(f1(x))= = ,x1- x1- x1- x x1- 2xf3(x)= f(f2(x))= = ,x1- 2x1- x1- 2x x1- 3x4f4(x)= f(f3(x))= = .x1- 3x1- x1- 3x x1- 4x因此,可以猜想 fn(x)= (n∈N + ).x1- nx反思与感悟 (1)已知等式或不等式进行归纳推理的方法①要特别注意所给几个等式(或不等式)中项数和次数等方面的变化规律;②要特别注意所给几个等式(或不等式)中结构形成的特征;③提炼出等式(或不等式)的综合特点;④运用归纳推理得出一般结论.(2)数列中的归纳推理:在数列问题中,常常用到归纳推理猜测数列的通项公式或前 n 项和.①通过已知条件求出数列的前几项或前 n 项和;②根据数列中的前几项或前 n 项和与对应序号之间的关系求解;③运用归纳推理写出数列的通项公式或前 n 项和公式.跟踪训练 1 (1)已知 x1,由不等式 x+ 2; x2+ 3; x3+ 4;…,可以推广为( )1x 2x 3xA. xn+ n B. xn+ n+1nx nxC. xn+ n+1 D. xn+ nn+ 1x n+ 1x(2)观察下列等式:-2 + -2 = ×1×2;(sin π 3) (sin 2π3) 43-2 + -2 + -2 + -2 = ×2×3;(sin π 5) (sin 2π5) (sin 3π5) (sin 4π5) 43-2 + -2 + -2 +…+ -2 = ×3×4;(sin π 7) (sin 2π7) (sin 3π7) (sin 6π7) 43-2 + -2 + -2 +…+ -2 = ×4×5;(sin π 9) (sin 2π9) (sin 3π9) (sin 8π9) 43…,照此规律,-2 + -2 + -2 +…+ -2 =__________.(sin π2n+ 1) (sin 2π2n+ 1) (sin 3π2n+ 1) (sin 2nπ2n+ 1)答案 (1)B (2) ×n×(n+1)43解析 (1)不等式左边是两项的和,第一项是 x, x2, x3,…,右边的数是 2,3,4,…,利用此规律观察所给不等式,都是写成 xn+ n+1 的形式,从而归纳出一般性结论:nx5xn+ n+1,故选 B.nx(2)观察等式右边的规律:第 1 个数都是 ,第 2 个数对应行数 n,第 3 个数为 n+1.43命 题 角 度 2 几 何 中 的 归 纳 推 理例 2 如图,第 n 个图形是由正 n+2 边形“扩展”而来( n=1,2,3,…),则第 n 个图形中顶点的个数为( )A.( n+1)( n+2) B.( n+2)( n+3)C. n2 D. n答案 B解析 由已知图形我们可以得到:当 n=1 时,顶点共有 12=3×4(个),当 n=2 时,顶点共有 20=4×5(个),当 n=3 时,顶点共有 30=5×6(个),当 n=4 时,顶点共有 42=6×7(个),…,则第 n 个图形共有顶点( n+2)( n+3)个,故选 B.反思与感悟 图形中归纳推理的特点及思路(1)从图形的数量规律入手,找到数值变化与数量的关系.(2)从图形结构变化规律入手,找到图形的结构每发生一次变化后,与上一次比较,数值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跟踪训练 2 黑白两种颜色的正六边形地面砖按如图的规律拼成若干个图案,则第 n 个图案中有黑色地面砖的块数是________.答案 5 n+1解析 观察图案知,从第一个图案起,每个图案中黑色地面砖的个数组成首项为 6,公差为5 的等差数列,从而第 n 个图案中黑色地面砖的块数为 6+( n-1)×5=5 n+1.6类型二 类比推理例 3 如图所示,面积为 S 的平面凸四边形的第 i 条边的边长记为 ai(i=1,2,3,4),此四边形内任一点 P 到第 i 条边的距离记为 hi(i=1,2,3,4),若 = = = = k,则a11 a22 a33 a44h1+2 h2+3 h3+4 h4= ,2Sk类比以上性质,体积为 V 的三棱锥的第 i 个面的面积记为 Si(i=1,2,3,4),此三棱锥内任一点 Q 到第 i 个面的距离记为 Hi(i=1,2,3,4),若 = = = = K,则S11 S22 S33 S44H1+2 H2+3 H3+4 H4等于多少?解 对平面凸四边形:S= a1h1+ a2h2+ a3h3+ a4h412 12 12 12= (kh1+2 kh2+3 kh3+4 kh4)12= (h1+2 h2+3 h3+4 h4),k2所以 h1+2 h2+3 h3+4 h4= ;2Sk类比在三棱锥中,V= S1H1+ S2H2+ S3H3+ S4H413 13 13 13= (KH1+2 KH2+3 KH3+4 KH4)13= (H1+2 H2+3 H3+4 H4).K3故 H1+2 H2+3 H3+4 H4= .3VK反思与感悟 (1)类比推理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当前问题的需要,选择适当的类比对象,可以从几何元素的数目、位置关系、度量等方面入手.由平面中相关结论可以类比得到空间中的相关结论.(2)平面图形与空间图形的类比如下:7平面图形 点 线 边长 面积 线线角 三角形空间图形 线 面 面积 体积 二面角 四面体跟踪训练 3 (1)若数列{ an}(n∈N + )是等差数列,则有数列 bn= (n∈N + )也a1+ a2+ …+ ann是等差 数 列 ; 类 比 上 述 性 质 , 相 应 地 : 若 数 列 {cn}是 等 比 数 列 , 且 cn0, 则 有 数 列dn= ___(n∈N + )也是等比数列.答案 nc1c2c3…cn解析 数列{ an}(n∈N + )是等差数列,则有数列 bn= (n∈N + )也是等差数a1+ a2+ …+ ann列.类比猜想:若数列{ cn}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则当 dn= 时,数列{ dn}也nc1c2c3…cn是等比数列.(2)如图所示,在△ ABC 中,射影定理可表示为 a= b·cos C+ c·cos B,其中 a, b, c 分别为角 A, B, C 的对边.类比上述定理,写出对空间四面体性质的猜想.解 如图所示,在四面体 P- ABC 中,设 S1, S2, S3, S 分别表示△ PAB,△ PBC,△ PCA,△ABC 的面积, α , β , γ 依次表示面 PAB,面 PBC,面 PCA 与底面 ABC 所成二面角的大小.我们猜想射影定理类比推理到三维空间,其表现形式应为 S= S1·cos α + S2·cos β + S3·cos γ .1.有一串彩旗, 代表蓝色, 代表黄色.两种彩旗排成一行:…,那么在前 200 个彩旗中黄旗的个数为( )A.111 B.89 C.133 D.67答案 D解析 观察彩旗排列规律可知,颜色的交替成周期性变化,周期为 9,每 9 个旗子中有 3 个黄旗.则 200÷9=22 余 2,则 200 个旗子中黄旗的个数为 22×3+1=67.故选 D.2.下列平面图形中,与空间的平行六面体作为类比对象较合适的是( )A.三角形 B.梯形8C.平行四边形 D.矩形答案 C解析 因为平行六面体相对的两个面互相平行,类比平面图形,则相对的两条边互相平行,故选 C.3.观察下列各式:1=1 2,2+3+4=3 2,3+4+5+6+7=5 2,4+5+6+7+8+9+10=7 2,…,可以得到的一般结论是( )A. n+( n+1)+( n+2)+…+(3 n-2)= n2B. n+( n+1)+( n+2)+…+(3 n-2)=(2 n-1) 2C. n+( n+1)+( n+2)+…+(3 n-1)= n2D. n+( n+1)+( n+2)+…+(3 n-1)=(2 n-1) 2答案 B4.在平面上,若两个正三角形的边长的比为 1∶2,则它们的面积比为 1∶4,类似地,在空间上,若两个正四面体的棱长的比为 1∶2,则它们的体积比为________.答案 1∶8解析 设两个正四面体的体积分别为 V1, V2,则 V1∶ V2= S1h1∶ S2h2= S1h1∶ S2h2=1∶8.13 135.在长方形 ABCD 中,对角线 AC 与两邻边所成的角分别为 α , β ,cos 2α +cos 2β =1,则在立体几何中,给出类比猜想并证明.解 在长方形 ABCD 中,cos2α +cos 2β = 2+ 2= = =1.(ac) (bc) a2+ b2c2 c2c2于是类比到长方体中,猜想其体对角线与共顶点的三条棱所成的角分别为 α , β , γ ,则cos2α +cos 2β +cos 2γ =1.证明如下:cos2α +cos 2β +cos 2γ = 2+ 2+ 2(ml) (nl) (gl)9= = =1.m2+ n2+ g2l2 l2l21.用归纳推理可从具体事例中发现一般规律,但应注意,仅根据一系列有限的特殊事例,所得出的一般结论不一定可靠,其结论的正确与否,还要经过严格的理论证明.2.进行类比推理时,要尽量从本质上思考,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否则,只抓住一点表面的相似甚至假象就去类比,就会犯机械类比的错误.3.多用下列技巧会提高所得结论的准确性(1)类比对象的共同属性或相似属性尽可能的多些.(2)这些共同属性或相似属性应是类比对象的主要属性.(3)这些共同(相似)属性应包括类比对象的各个方面,并尽可能是多方面.一、选择题1.下面使用类比推理,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若“ a·3= b·3,则 a= b”类比出“若 a·0= b·0,则 a= b”B. “若( a+ b)c= ac+ bc”类比出“( a·b)c= ac·bc”C. “若( a+ b)c= ac+ bc”类比出“ = + (c≠0)”a+ bc ac bcD. “(ab)n= anbn”类比出“( a+ b)n= an+ bn”答案 C解析 显然 A,B,D 不正确,只有 C 正确.2.观察图形规律,在其右下角的空格内画上合适的图形为( )A. B.C. D.考点 归纳推理的应用题点 归纳推理在图形中的应用答案 A解析 观察可发现规律:①每行、每列中,方、圆、三角三种形状均各出现一次,②每行、每列有两阴影一空白,即得结果.103.平面内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由此类比可以得到( )A.空间中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B.空间中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直线平行C.空间中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平面平行D.空间中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平面平行答案 D解析 利用类比推理,平面中的直线和空间中的平面类比.4.根据给出的数塔猜测 123 456×9+7 等于( )1×9+2=1112×9+3=111123×9+4=1 1111 234×9+5=11 11112 345×9+6=111 111…A.1 111 110 B.1 111 111C.1 111 112 D.1 111 113答案 B解析 由数塔猜测应是各位都是 1 的七位数,即 1 111 111.5.用火柴棒摆“金鱼” ,如图所示.按照图中所示的规律,第 n 个“金鱼”图需要火柴棒的根数为( )A.6 n-2 B.8 n-2C.6 n+2 D.8 n+2答案 C解析 从①②③可以看出,从图②开始每个图中的火柴棒都比前一个图中的火柴棒多 6 根,故火柴棒数成等差数列,第一个图中火柴棒为 8 根,故可归纳出第 n 个“金鱼”图需火柴棒的根数为 6n+2.6.已知{ bn}为等比数列, b5=2,则 b1·b2·b3·b4·b5·b6·b7·b8·b9=2 9.若{ an}为等差数列, a5=2,则{ an}的类似结论为( )A. a1a2a3…a9=2 9B. a1+ a2+ a3+…+ a9=2 911C. a1a2a3…a9=2×9D. a1+ a2+ a3+…+ a9=2×9答案 D7.设△ ABC 的三边长分别为 a, b, c,△ ABC 的面积为 S,内切圆半径为 r,则r= ,类比这个结论可知:四面体 A- BCD 的四个面的面积分别为 S1, S2, S3, S4,2Sa+ b+ c内切球半径为 R,四面体 A- BCD 的体积为 V,则 R 等于( )A. B.VS1+ S2+ S3+ S4 2VS1+ S2+ S3+ S4C. D.3VS1+ S2+ S3+ S4 4VS1+ S2+ S3+ S4答案 C解析 设四面体的内切球的球心为 O,则球心 O 到四个面的距离都是 R,所以四面体的体积等于以 O 为顶点,分别以四个面为底面的 4 个三棱锥体积的和.则四面体的体积为 V= (S1+ S2+ S3+ S4)R,13∴ R= .3VS1+ S2+ S3+ S48.已知 f(1)=1, f(2)=3, f(3)=4, f(4)=7, f(5)=11,…,则 f(10)等于( )A.28 B.76 C.123 D.199答案 C解析 由题意可得 f(3)= f(1)+ f(2),f(4)= f(2)+ f(3), f(5)= f(3)+ f(4),则 f(6)= f(4)+ f(5)=18, f(7)= f(5)+ f(6)=29,f(8)= f(6)+ f(7)=47, f(9)= f(7)+ f(8)=76,f(10)= f(8)+ f(9)=123.二、填空题9.正整数按下表的规律排列,则上起第 2 017 行,左起第 2 018 列的数应为________________.考点 归纳推理的应用题点 归纳推理在数阵(表)中的应用12答案 2 017×2 018解析 由给出的排列规律可知,第一列的每个数为所在行数的平方,而第一行的数则满足列数减 1 的平方再加 1,根据题意,左起第 2 018 列的第一个数为 2 0172+1,由连线规律可知,上起第 2 017 行,左起第 2 018 列的数应为 2 0172+2 017=2 017×2 018.10.经计算发现下列不等式:+ 0,且 a≠1, f(x)= .1ax+ a(1)求值: f(0)+ f(1), f(-1)+ f(2);13(2)由(1)的结果归纳概括对所有实数 x 都成立的一个等式,并加以证明.解 (1) f(0)+ f(1)= + = = ,11+ a 1a+ a 1a aaf(-1)+ f(2)= + = = .1a- 1+ a 1a2+ a 1a aa(2)由(1)归纳得对一切实数 x,有 f(x)+ f(1- x)= .aa证明: f(x)+ f(1- x)= +1ax+ a 1a1- x+ a= + = = = .1ax+ a axaa+ ax a+ axaa+ ax 1a aa四、探究与拓展14.对于大于 1 的自然数 m 的 n 次幂可用奇数进行如图所示的“分裂” ,仿此,记 53的“分裂”中的最小数为 a,52的“分裂”中的最大数是 b,则 a+ b=________.考点 归纳推理的应用题点 归纳推理在数对(组)中的应用答案 30解析 观察题图易得∴ a=21, b=9,∴ a+ b=30.15.如图(1),在平面内有面积关系 = · ,写出图(2)中类似的体积关S△ PA′ B′S△ PAB PA′PA PB′PB系,并证明你的结论.解 类比 = · ,S△ PA′ B′S△ PAB PA′PA PB′PB14有 = · ·VP—A′ B′ C′VP—ABC PA′PA PB′PB PC′PC证明如下:如图(2),设 C′, C 到平面 PAB 的距离分别为 h′, h.则 = ,h′h PC′PC故 =VP—A′ B′ C′VP—ABC13·S△ PA′ B′ ·h′13S△ PAB·h= = .PA′ ·PB′ ·h′PA·PB·h PA′ ·PB′ ·PC′PA·PB·PC12.1.2 演绎推理学习目标 1.理解演绎推理的意义.2.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模式,并能运用它们进行一些简单推理.知识点一 演绎推理的含义思考 分析下面几个推理,找出它们的共同点.(1)所有的金属都能导电,铀是金属,所以铀能够导电;(2)一切奇数都不能被 2 整除,(2 100+1)是奇数,所以(2 100+1)不能被 2 整除.答案 都是由真命题,按照一定的逻辑规则推出正确的结论.梳理 演绎推理的含义(1)定义:由概念的定义或一些真命题,依照一定的逻辑规则得到正确结论的过程,通常叫做演绎推理.(2)特征:当前提为真时,结论必然为真.知识点二 演绎推理规则思考 所有的金属都能导电,铜是金属,所以铜能导电,这个推理可以分为几段?每一段分别是什么?答案 分为三段.大前提:所有的金属都能导电;小前提:铜是金属;结论:铜能导电.梳理 演绎推理的规则一般模式 常用格式大前提 已知的一般原理 M 是 P小前提 所研究的特殊情况 S 是 M结论 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做出的判断 所以, S 是 P1.演绎推理的结论一定正确.( × )2.在演绎推理中,大前提描述的是一般性原理,小前提描述的是大前提里的特殊情况,结论是根据一般性原理对特殊情况做出的判断.( √ )23.大前提和小前提都正确,推理形式也正确,则所得结论是正确的.( √ )类型一 三种演绎推理的形式例 1 选择合适的演绎推理规则写出下列推理过程.(1)函数 y=sin x(x∈R)是周期函数;(2)当 k1 时, - - ;k k- 1 k+ 1 k(3)若 n∈Z,求证 n2- n 为偶数.解 (1)三段论推理:三角函数是周期函数,大前提y=sin x(x∈R)是三角函数,小前提∴ y=sin x(x∈R)是周期函数.结论(2)传递性关系推理:当 k1 时, -k k- 1= = - .1k+ k- 1 12k 1k+ k+ 1 k+ 1 k(3)完全归纳推理:∵ n2- n= n(n-1),∴当 n 为偶数时, n2- n 为偶数,当 n 为奇数时, n-1 为偶数, n2- n 为偶数,∴当 n∈Z 时, n2- n 为偶数.反思与感悟 对于某一问题的证明中选择哪一种推理规则有时是不唯一的,在证明等量关系、不等关系(放缩法)或立体几何中的平行关系时,常选用传递性关系推理;在涉及含参变量的证明题,需要分类讨论时,常选用完全归纳推理;根据定理证题,往往用三段论推理.跟踪训练 1 选择合适的推理规则写出下列推理过程.(1)75 是奇数;(2)平面 α , β ,已知直线 l∥ α , l∥ β , α ∩ β = m,则 l∥ m.解 (1)三段论推理:一切奇数都不能被 2 整除.大前提75 不能被 2 整除.小前提75 是奇数.结论(2)传递性关系推理:如图,在平面 α 内任取一点 P(P∉m),∵ l∥ α ,∴ P∉l,则 l 与点 P 确定一平面与 α 相交,设交线为 a,则 a∥ l,同理,在 β 内任取一点Q(Q∉m), l 与点 Q 确定一平面与 β 交于 b,则 l∥ b,从而 a∥ b.3由 P∈ a, P∉m,∴ a⊄β ,而 b⊂β ,∴ a∥ β .又 a⊂α , α ∩ β = m,∴ a∥ m,∴ l∥ m.类型二 三段论的应用命 题 角 度 1 用 三 段 论 证 明 几 何 问 题例 2 如图, D, E, F 分别是 BC, CA, AB 上的点,∠ BFD=∠ A, DE∥ BA,求证: ED= AF,写出三段论形式的演绎推理.证明 因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大前提∠ BFD 与∠ A 是同位角,且∠ BFD=∠ A,小前提所以 FD∥ AE.结论因为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大前提DE∥ BA,且 FD∥ AE,小前提所以四边形 AFDE 为平行四边形.结论因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大前提ED 和 AF 为平行四边形 AFDE 的对边,小前提所以 ED= AF.结论反思与感悟 (1)用“三段论”证明命题的格式×××××× 大前提×××××× 小前提×××××× 结论(2)用“三段论”证明命题的步骤①理清证明命题的一般思路.②找出每一个结论得出的原因.③把每个结论的推出过程用“三段论”表示出来.跟踪训练 2 已知:在空间四边形 ABCD 中,点 E, F 分别是 AB, AD 的中点,如图所示,求证: EF∥平面 BCD.证明 因为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底边,大前提点 E, F 分别是 AB, AD 的中点,小前提4所以 EF∥ BD.结论若平面外一条直线平行于平面内一条直线,则直线与此平面平行,大前提EF⊄平面 BCD, BD⊂平面 BCD, EF∥ BD,小前提所以 EF∥平面 BCD.结论命 题 角 度 2 用 三 段 论 解 决 代 数 问 题例 3 设函数 f(x)= ,其中 a 为实数,若 f(x)的定义域为 R,求实数 a 的取值范exx2+ ax+ a围.解 若函数的定义域为 R,则函数对任意实数恒有意义,大前提因为 f(x)的定义域为 R,小前提所以 x2+ ax+ a≠0 恒成立,结论所以 Δ = a2-4 a0.∴在(-∞,0)和(2- a,+∞)上, f′( x)0.∴ f(x)的单调增区间为(-∞,0),(2- a,+∞).当 a=2 时, f′( x)≥0 恒成立,∴ f(x)的单调增区间为(-∞,+∞).当 20,∴ f(x)的单调增区间为(-∞,2- a),(0,+∞).综上所述,当 01),证明:函数 f(x)在(-1,+∞)上为增函x- 2x+ 1数.5证明 f(x)= ax+ = ax+1- .x+ 1- 3x+ 1 3x+ 1所以 f′( x)= axln a+ .3x+ 12因为 x-1,所以( x+1) 20,所以 0.3x+ 12又 a1,所以 ln a0, ax0,所以 axln a0,所以 f′( x)0.于是, f(x)= ax+ 在(-1,+∞)上是增函数.x- 2x+ 11.下面几种推理过程是演绎推理的是( )A.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如果∠ A 与∠ B 是两条平行直线的同旁内角,则∠ A+∠ B=180°B.某校高三 1 班有 55 人,2 班有 54 人,3 班有 52 人,由此得高三所有班人数超过 50 人C.由平面三角形的性质,推测空间四边形的性质D.在数列{ an}中, a1=1, an= (n≥2),由此归纳出{ an}的通项公式12(an- 1+ 1an- 1)答案 A解析 A 是演绎推理,B,D 是归纳推理,C 是类比推理.2.指数函数 y= ax(a1)是 R 上的增函数, y=2 |x|是指数函数,所以 y=2 |x|是 R 上的增函数.以上推理( )A.大前提错误 B.小前提错误C.推理形式错误 D.正确考点 “三段论”及其应用题点 小前提或推理形式错误导致结论错误答案 B解析 此推理形式正确,但是,函数 y=2 |x|不是指数函数,所以小前提错误,故选 B.3.三段论:“①只有船准时起航,才能准时到达目的港,②这艘船是准时到达目的港的,③这艘船是准时起航的” ,其中的“小前提”是( )A.① B.② C.①② D.③答案 D4.把“函数 y= x2+ x+1 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恢复成三段论,则大前提:___________;6小前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 函数 y= x2+ x+1 是二次函数 函数 y= x2+ x+1 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5.设 m 为实数,利用三段论证明方程 x2-2 mx+ m-1=0 有两个相异实根.证明 因为如果一元二次方程 ax2+ bx+ c=0( a≠0)的判别式 Δ = b2-4 ac0,那么方程有两个相异实根,大前提方程 x2-2 mx+ m-1=0 的判别式Δ =(-2 m)2-4( m-1)=4 m2-4 m+4=(2 m-1) 2+30,小前提所以方程 x2-2 mx+ m-1=0 有两个相异实根.结论1.应用三段论解决问题时,应当首先明确什么是大前提和小前提,但为了叙述的简洁,如果前提是显然的,则可以省略.2.合情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或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3.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是相辅相成的,数学结论、证明思路等的发现主要靠合情推理;数学结论、猜想的正确性必须通过演绎推理来证明.一、选择题1. 《论语·学路》篇中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所以,名不正,则民无所措手足. ”上述推理用的是( )A.类比推理 B.归纳推理C.演绎推理 D.一次三段论答案 C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的推理;②归纳推理是由一般到一般的推理;③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④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⑤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7A.①②③ B.②③④C.②④⑤ D.①③⑤答案 D解析 根据归纳推理,演绎推理,类比推理的概念特征可以知道①③⑤正确.3.命题“有些有理数是无限循环小数,整数是有理数,所以整数是无限循环小数”是假命题,推理错误的原因是( )A.使用了归纳推理B.使用了类比推理C.使用了“三段论” ,但推理形式错误D.使用了“三段论” ,但小前提错误答案 C解析 由“三段论”的推理方式可知,该推理的错误原因是推理形式错误.4. “所有 9 的倍数( M)都是 3 的倍数( P),某奇数( S)是 9 的倍数( M),故某奇数( S)是 3 的倍数( P). ”上述推理是( )A.小前提错 B.结论错C.正确的 D.大前提错答案 C解析 由三段论推理概念知推理正确.5.在证明 f(x)=2 x+1 为增函数的过程中,有下列四个命题:①增函数的定义是大前提;②增函数的定义是小前提;③函数 f(x)=2 x+1 满足增函数的定义是大前提;④函数 f(x)=2 x+1 满足增函数的定义是小前提.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A.①④ B.②④C.①③ D.②③考点 “三段论”及其应用题点 三段论的结构答案 A解析 根据三段论特点,过程应为:大前提是增函数的定义;小前提是 f(x)=2 x+1 满足增函数的定义;结论是 f(x)=2 x+1 为增函数,故①④正确.6.下面几种推理中是演绎推理的是( )A.因为 y=2 x是指数函数,所以函数 y=2 x经过定点(0,1)8B.猜想数列 , , ,…的通项公式为 an= (n∈N + )11×2 12×3 13×4 1nn+ 1C.由圆 x2+ y2= r2的面积为 π r2,猜想出椭圆 + =1 的面积为 π abx2a2 y2b2D.由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圆的方程为( x- a)2+( y- b)2= r2,推测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球的方程为( x- a)2+( y- b)2+( z- c)2= r2答案 A7.自主招生联盟成形于 2009 年清华大学等五校联考,主要包括“北约”联盟, “华约”联盟, “卓越”联盟和“京派”联盟.在调查某高中学校高三学生自主招生报考的情况时,得到如下结果:a.报考“北约”联盟的学生都没报考“华约”联盟;b.报考“华约”联盟的学生也报考了“京派”联盟;c.报考“卓越”联盟的学生都没报考“京派”联盟;d.不报考“卓越”联盟的学生就报考“华约”联盟.根据上述调查结果,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没有同时报考“华约”和“卓越”联盟的学生B.报考“华约”和“京派”联盟的学生一样多C.报考“北约”联盟的学生也报考了“卓越”联盟D.报考“京派”联盟的学生也报考了“北约”联盟答案 D解析 令集合 U 表示调查的全体学生.集合 E 表示报考“北约”联盟的学生,集合 F 表示报考“华约”联盟的学生,集合 G 表示报考“京派”联盟的学生,集合 H 表示报考“卓越”联盟的学生,由题意得 Error!A 中, F∩ H=∅,结论正确;B 中, F= G,结论正确;C 中,E⊆H,结论正确.8.在 R 上定义运算⊗: x⊗y= x(1- y).若不等式( x- a)⊗(x+ a)0 对任意实数 x 都成立,则 Δ =1-4(- a2+ a+1)0 且 a≠1).ax+ a- x2 ax- a- x2(1)5=2+3,请你推测 g(5)能否用 f(2), f(3), g(2), g(3)来表示;(2)如果(1)中获得了一个结论,请你推测能否将其推广.11解 (1)由题知, f(3)g(2)+ g(3)f(2)= × + × = .a3+ a- 32 a2- a- 22 a3- a- 32 a2+ a- 22 a5- a- 52又 g(5)= ,a5- a- 52因此, g(5)= f(3)g(2)+ g(3)f(2).(2)由 g(5)= f(3)g(2)+ g(3)f(2),即 g(2+3)= f(3)g(2)+ g(3)f(2),推测 g(x+ y)= f(x)g(y)+ g(x)f(y).证明:因为 f(x)= , g(x)= ,大前提ax+ a- x2 ax- a- x2所以 g(x+ y)= ,ax+ y- a- x+ y2g(y)= , f(y)= ,小前提及结论ay- a- y2 ay+ a- y2所以 f(x)g(y)+ g(x)f(y)= × + ×ax+ a- x2 ay- a- y2 ax- a- x2 ay+ a- y2= = g(x+ y).ax+ y- a- x+ y212.2.1 综合法与分析法学习目标 1.理解综合法、分析法的意义,掌握综合法、分析法的思维特点.2.会用综合法、分析法解决问题.知识点一 直接证明直接证明是从命题的条件或结论出发,根据已知的定义、公理、定理,直接推证结论的真实性.常用的直接证明方法有综合法与分析法.知识点二 综合法阅读下列证明过程,已知实数 x, y 满足 x+ y=1,求证:2 x+2 y≥2 .2证明:因为 x+ y=1,所以 2x+2 y≥2 =2 =2 ,当且仅当 x= y= 时,等号2x·2y 2x+ y 212成立.故 2x+2 y≥2 成立.2思考 该题的证明顺序是什么?答案 从已知利用基本不等式到待证结论.梳理 综合法(1)定义:综合法是从已知条件出发,经过逐步的推理,最后达到待证结论.(2)逻辑关系: P0(已知)⇒ P1⇒P2⇒…⇒Pn⇒Q(结论).(3)特点:从“已知”看“可知” ,逐步推向“未知” ,其逐步推理,实际上是寻找它的必要条件.知识点三 分析法思考 阅读证明基本不等式的过程,试分析证明过程有何特点?已知 a, b0,求证 ≥ .a+ b2 ab证明:要证 ≥ ,a+ b2 ab只需证 a+ b≥2 ,ab只需证 a+ b-2 ≥0,ab2只需证( - )2≥0,a b因为( - )2≥0 显然成立,所以原不等式成立.a b答案 从结论出发开始证明,寻找使证明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梳理 分析法(1)定义:分析法是从待证结论出发,一步一步寻求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最后达到题设的已知条件或已被证明的事实.(2)逻辑关系: B(结论)⇐ B1⇐B2⇐…⇐Bn⇐A(已知).(3)特点:从“未知”看“需知” ,逐步靠拢“已知” ,其逐步推理,实际上是要寻找它的充分条件.(4)证明格式:要证×××,只需证×××,只需证×××,…,因为×××成立,所以×××成立.1.综合法是执果索因的逆推证法.( × )2.分析法就是从结论推向已知.( × )3.分析法与综合法证明同一问题时,一般思路恰好相反,过程相逆.( √ )类型一 综合法的应用例 1 在△ ABC 中,三个内角 A, B, C 对应的边分别为 a, b, c,且 A, B, C 成等差数列,a, b, c 成等比数列,求证:△ ABC 为等边三角形.证明 在△ ABC 中, A+ B+ C=π,由 A, B, C 成等差数列,得 2B= A+ C,因此, B= ,π 3由 a, b, c 成等比数列,得 b2= ac.又∵ b2= a2+ c2-2 accos B= a2+ c2- ac,∴ a2+ c2- ac= ac,即( a- c)2=0,因此 a= c.故△ ABC 是等边三角形.反思与感悟 用综合法证题是从已知条件出发,逐步推向结论.其适用范围为(1)定义明确的问题,如证明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等.(2)已知条件明确,并且容易通过分析和应用各种条件逐步逼近结论的题型.在使用综合法3证明时,易出现的错误是因果关系不明确,逻辑表达混乱.跟踪训练 1 已知 a, b, c 为不全相等的正实数.求证: + + 3.b+ c- aa c+ a- bb a+ b- cc证明 因为 + +b+ c- aa c+ a- bb a+ b- cc= + + + + + -3,ba ab cb bc ac ca又 a, b, c 为不全相等的正实数,而 + ≥2, + ≥2, + ≥2,ba ab cb bc ac ca且上述三式等号不能同时成立,所以 + + + + + -36-3=3,ba ab cb bc ac ca即 + + 3.b+ c- aa c+ a- bb a+ b- cc类型二 分析法的应用例 2 设 a, b 为实数,求证: ≥ (a+ b).a2+ b222证明 当 a+ b≤0 时,因为 ≥0,a2+ b2所以 ≥ (a+ b)成立.a2+ b222当 a+ b0 时,用分析法证明如下:要证 ≥ (a+ b),a2+ b222只需证( )2≥ 2,a2+ b2 [22a+ b]即证 a2+ b2≥ (a2+ b2+2 ab),12即证 a2+ b2≥2 ab.由于 a2+ b2≥2 ab 对一切实数恒成立,所以 ≥ (a+ b).a2+ b222综上,对任意实数 a, b, ≥ (a+ b).a2+ b222反思与感悟 (1)当已知条件简单而证明的结论比较复杂时,一般采用分析法,在叙述过程中“要证” “只需证” “即证”这些词语必不可少,否则会出现错误.(2)逆向思考是用分析法证题的主题思想,通过反推,逐步寻找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正确把握转化方向,使问题顺利获解.4跟踪训练 2 求证: - abc.a+ b2 b+ c2 a+ c2由公式知 ≥ 0, ≥ 0, ≥ 0.a+ b2 ab b+ c2 bc a+ c2 ac因为 a, b, c 不全相等,上面三式相乘,得· · = abc,a+ b2 b+ c2 a+ c2 a2b2c2即 · · abc 成立.a+ b2 b+ c2 a+ c2所以 logx +log x +log x 0).12 12证明 要证 12log(a+ b)≥ 12l(a2+1)+ 12l(b2+1)成立,12 12只需证 2 (a+ b)≥ (a2+1)+ og(b2+1),只需证 12l(a+ b)2≥ 1l(a2+1)( b2+1)( a+ b0).5由于函数 y= 12logx 在(0,+∞)内是减函数,所以只需证( a+ b)2≤( a2+1)( b2+1),即证 a2+2 ab+ b2≤ a2b2+ a2+ b2+1,即证 a2b2-2 ab+1≥0,即证( ab-1) 2≥0,上式显然成立,所以原不等式成立.反思与感悟 综合法和分析法各有优缺点,从寻求解题思路来看,综合法由因导果,分析法执果索因.就表达证明过程而论,综合法形式简洁,条理清晰;分析法叙述烦琐,文辞冗长.也就是说分析法宜于思考,综合法宜于表述.因此,在实际解题时,常常把分析法和综合法结合起来使用,先利用分析法寻求解题思路,再利用综合法有条理地表述解答过程.跟踪训练 3 设实数 a, b, c 成等比数列,非零实数 x, y 分别为 a 与 b, b 与 c 的等差中项,求证: + =2.ax cy证明 由已知条件得b2= ac,①2x= a+ b,2y= b+ c.②要证 + =2,只要证 ay+ cx=2 xy,ax cy只要证 2ay+2 cx=4 xy.由①②得 2ay+2 cx= a(b+ c)+ c(a+ b)= ab+2 ac+ bc,4xy=( a+ b)(b+ c)= ab+ b2+ ac+ bc= ab+2 ac+ bc,所以 2ay+2 cx=4 xy.命题得证.1.若 ab0,则下列不等式中不正确的是( )A. a2ab B. abb2C. D. a2b21a1b答案 C解析 若 ab0,则 b0 时,才有 a2b2,只需证 + 2 = a,x 2x∵ -( x+1)= = 0,∴ cba.11- x 1- 1- x21- x x21- x4.要证明 + 1, x+ y≥0,则( )A. x0, y0 B. x0, y0答案 A解析 Error! ⇒Error!2.在非等边三角形 ABC 中, A 为钝角,则三边 a, b, c 满足的条件是( )A. b2+ c2≥ a2 B. b2+ c2a2C. b2+ c2≤ a2 D. b2+ c24ab, aba2+ b22 a2+ b24 a2+ b24+ = =1,故 B 正确.a2+ b24 2ab4 a+ b245.分析法又叫执果索因法,若使用分析法证明:设 abc,且 a+ b+ c=0,求证:0 B. a- c0C.( a- b)(a- c)0 D.( a- b)(a- c)0,即证( a- c)(a- b)0.6.若 A, B 为△ ABC 的内角,则 AB 是 sin Asin B 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 C解析 由正弦定理知 = =2 R(R 为△ ABC 的外接圆半径),又 A, B 为三角形的内角,asin A bsin B∴sin A0,sin B0,∴sin Asin B⇔2Rsin A2Rsin B⇔ab⇔AB.7.设 f(x)是定义在 R 上的奇函数,当 x≥0 时, f(x)单调递减.若 x1+ x20,则 f(x1)+ f(x2)的值( )A.恒为负 B.恒等于零C.恒为正 D.无法确定正负考点 综合法及应用题点 利用综合法解决函数问题9答案 A解析 由 f(x)是定义在 R 上的奇函数,且当 x≥0 时, f(x)单调递减,可知 f(x)是 R 上的减函数.由 x1+ x20,可知 x1- x2,所以 f(x1)0,故函数 f(x)在区间(0,1)上是增函数”应用了________的证明方法.考点 综合法及应用题点 利用综合法解决函数问题答案 综合法9.设 a= - , b= - , c= - ,则 a, b, c 的大小顺序是________.3 2 6 5 7 6答案 abc解析 ∵ a= , b= , c= ,∴ abc.13+ 2 16+ 5 17+ 610.如图所示, SA⊥平面 ABC, AB⊥ BC,过 A 作 SB 的垂线,垂足为 E,过 E 作 SC 的垂线,垂足为 F.求证: AF⊥ SC.证明:要证 AF⊥ SC,只需证 SC⊥平面 AEF,只需证 AE⊥ SC(因为____________),只需证____________,只需证 AE⊥ BC(因为____________),只需证 BC⊥平面 SAB,只需证BC⊥ SA(因为______________).由 SA⊥平面 ABC 可知,上式成立.答案 EF⊥ SC AE⊥平面 SBC AE⊥ SB AB⊥ BC解析 要证线线垂直,可先证线面垂直,要证线面垂直,还需线线垂直,通过证明 BC⊥平面 SAB,可得 AE⊥ BC,进而 AE⊥平面 SBC, SC⊥平面 AEF,问题得证.1011.设 a0, b0,则下面两式的大小关系为 ln(1+ )________ [lg(1+ a)+lg(1+ b)]ab12.答案 ≤解析 ∵(1+ )2-(1+ a)(1+ b)=2 -( a+ b)≤0,ab ab∴(1+ )2≤(1+ a)(1+ b),ab则 lg(1+ )2≤lg(1+ a)(1+ b),ab即 lg(1+ )≤ [lg(1+ a)+lg(1+ b)].ab12三、解答题12.如果 a, b 都是正数,且 a≠ b,求证: + + .ab ba a b证明 方法一 (综合法)+ - - =ab ba a b aa+ bb- ab- baab= = 0,a- ba- bab a- b2a+ bab故 + + .ab ba a b方法二 (分析法)要证 + + ,ab ba a b只需证 + +2 a+ b+2 ,a2b b2a ab ab即证 a3+ b3a2b+ ab2,只需证( a+ b)(a2- ab+ b2)ab(a+ b),即需证 a2- ab+ b2ab,只需证( a- b)20,因为 a≠ b,所以( a- b)20 恒成立,所以 + + 成立.ab ba a b13.在△ ABC 中,三边 a, b, c 成等比数列,求证: acos2 + ccos2 ≥ b.C A 32证明 ∵左边= +a1+ cos C2 c1+ cos A2= (a+ c)+ (acos C+ ccos A)12 12= (a+ c)+12 12(a·a2+ b2- c22ab + c·b2+ c2- a22bc )11= (a+ c)+ b≥ + = b+ = b=右边,12 12 ac b2 b2 32∴ acos2 + ccos2 ≥ b.C A 32四、探究与拓展14.如图所示,在直四棱柱 A1B1C1D1- ABCD 中,当底面四边形 ABCD 满足条件________时,有 A1C⊥ B1D1.(注:填上你认为正确的一个条件即可,不必考虑所有可能的情形)答案 对角线互相垂直(答案不唯一)解析 要证 A1C⊥ B1D1,只需证 B1D1垂直于 A1C 所在的平面 A1CC1,因为该四棱柱为直四棱柱,所以 B1D1⊥ CC1,故只需证 B1D1⊥ A1C1即可.15.某同学在研究相邻三个正整数的算术平方根之间的关系时,发现以下三个式子均是正确的:① + 1.41,∴2 2.82,∴ + 2 .2 2 1 3 2(2)一般结论为:若 n∈N + ,则 + 2 .n n+ 2 n+ 1证明如下:要证 + 2 ,n n+ 2 n+ 1只需证( + )2(2 )2,n n+ 2 n+ 1即证 2n+2+2 4n+4,nn+ 212也就是证 n+1,nn+ 2只需证 n(n+2) n2+2 n+1,即证 01,显然成立,故 + 2 (n∈N + ).n n+ 2 n+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
收藏 分享(赏)
温馨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