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779407 上传时间:2019-01-1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88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吉林省实验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历史学科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48 分)1春秋战国时期, “新乐”兴起。孔子的弟子子夏认为:新乐进退无序, “奸声以滥,溺而不止” ,舞者的动作犹如猴戏,观赏之后既不能述说礼乐的美妙,又不能体会古人的道理。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A社会转型下新旧文化的冲突 B专制影响评判问题的客观性C战乱环境中艺术发展受制约 D文化在交流融合中不断发展2 “灾异示警”是中国古代神学政治理论的核心主张,更是中国古代言谏文化与制度的精神支柱,由于其与“君权神授”同为中国古代天命哲学的构成基础而广为统治阶级所接受,代代相传而深入人心。这表明A君

2、主专制催生了“君权神授”思想 B “灾异示警”有效制约了君主集权C言谏制度源于原始宗教迷信思想 D统治者借宗教思想稳定政治秩序3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 ”由此可见理学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4明末清初出现了著名的三大思想家: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他们提出了一些重要思想命题,臂如“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 、 “知古必先通今”

3、 、 “史书之作,签往所以训今” 。这反映了三大思想家A受到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B呼吁清政府进行政治改革C仍然属于儒家学派的代表 D力图深刻反思明亡的原因5三才图会(图 2)“地理一卷”记载:“地与海本是圆形,而同为一球,居天球之中,如鸡子黄在青内。有谓地为方者,乃语其定面不移之性,非语其形体也。”材料反映了 2图 2(明) 三才图会插图 A西学传入受到旧有观念的解释与重构B地圆学说颠覆“天圆地方”的传统观念C近代自然科学成为反封建的思想武器D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6在中国古代,一代一代的诗人们用磅礴的气势,有力的语言,唱出了无数振奋人心的黄钟大吕之声。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4、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这是鲍照的决心和誓言。 “大鹏一日从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这是李白的宏伟之志。对于这类诗词所创造的意境,唐代诗僧皎然用“忠” 、 “志” 、 “力”去标举它。这反映了A道德观念开始依附于政治 B儒学精神融入社会生活C儒学发挥了经世致用作用 D儒家思想受到普遍认同7中国山水画往往通过对自然界的赞美来表现出人的理想心态及人格。许多画家在创作中刻意表现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并对人类心意与自然物性的对应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画家们在作画时力求简单、随意,把画作为纯粹的内心直觉体验。这表明中国山水画A注重营造温馨的气氛 B体现出儒道思想的影响C都用于表达政治观念 D力求再现

5、客观真实世界8公元前 5 世纪中叶,由于社会需要,古希腊出现了“教授智慧”的智者。但是到了后期,某些智者为达目的,通过不顾事实地玩弄概念,把哲学蜕化为概念游戏、颠倒是非的方术,因而有些人又把智者称为诡辩者。材料反映出在古希腊A思想学术走向没落 B诡辩亦为社会需要C智、诡界限逐渐消失 D个人主义有泛滥迹象9亚里士多德认为:“使用奴隶与使用家畜的确没有很大的区别。因为两者都是用身体提3供生活必需品。很显然,有些人天生即是自由的,有些人天生就是奴隶,对于后者来说,被奴役不仅有益而且是公正的。(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政治学第1112 页)” 。 下列哪一观点符合亚里士多德的这一逻辑A对于不平等的人施以不

6、平等才是真平等B对于平等的人施以不平等才是真平等C奴隶和自由人的不平等不是天生的D正义与否在于是否使用和奴役奴隶10新教伦理所表现的现世禁欲精神,合理安排的伦理生活却无意中促进了经济活动的开展,新教伦理赋予了经商逐利行为以合理的世俗目的;印度教、佛教、儒教、道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等没有经过宗教改革的各大宗教,其古老宗教伦理精神对于这些民族的资本主义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上述材料体现了A新教伦理精神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B只有奉行现世禁欲精神才能发展资本主义C没有经历宗教改革的地区经济不可能发展D经商逐利的世俗目的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11自 476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当时罗马公教以教皇为首

7、,利用宗教在中世纪的欧洲逐渐形成一种统一的精神象征,维持着欧洲的统治秩序。而到 14、15 世纪,欧洲的英、法、西班牙等国君主和平民日益把教皇看作外国人。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经济发展增强了民族意识 B人文主义者大胆揭露教会的腐败C科学发展破除了对神学的迷信 D德国宗教改革冲击了教皇的权威12法国启蒙学者博马舍在剧作中为老贵族巴尔多洛安排了这样一段台词:“我们这个时代产生过什么东西值得赞扬?尽是些胡说八道的东西,地心引力、电气、种牛痘、 百科全书 、信教自由、思想自由。 ”这反映出在当时的法国A启蒙运动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 B启蒙思想推动了近代科学发展C出现了追寻理想世界的新思潮 D新旧思想

8、之间存在激烈的斗争13某学者指出,牛顿发现的三大定律,使得天体和地上物体的运动规律被统一在一个经典力学框架中,致使上帝和天堂无容身之地。人们因而思考,如果人们无法依靠启示 (上帝的命令)来获得真理,那么怎样才能获得真理。可见,该学者认识到,人们对牛顿科学革命的思考A催生了启蒙运动 B直接导致进化论的诞4生C普及了无神论 D加速了工业革命的到来14晚年的严复对天演论有所反思:“万物流变、演进,自由、平等、博爱,就像庄子说的仁义” “只可以一宿,而不可以久处。 ”对严复上述言论理解准确的是A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B运用西方进化论批判传统文化C更加客观评价社会进化学说 D进一步宣扬西方社会进化思

9、想15晚清梁廷相在夷氛闻记中对林则徐的抗英活动称赞有加,但在书的结尾却说, “天朝全盛之日,即资其力,又师其能,延其人而受其学,失体孰甚” , “反求胜夷之道于夷也,古今无是理也” 。这反映出A传统夷夏观念是近代化的障碍 B “师夷长技”不能顺应时代潮流C华夷之间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 D学习夷狄“长技”有失国体尊严16洋务运动兴起之际,冯桂芬提出中国传统任命官吏的方法“岂不以才德虚而无据” ,因而他建议“吏部籍之以得举(举:选举)多少为先后,遇应升缺列上,其无举者不得列” 。到 1898 年,京官们对这一改革建议几乎持清一色的敌对态度。以上材料说明了A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最初思想渊源B早期

10、维新思想突破了“器物”的限制C冯桂芬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D京官们在 1898 年一致反对变法图强17章炳麟、刘师培等人所主持的国粹学报(一九 0 五年创刊)从表面上看,国粹派是排斥西方文化,提倡中国古学的复兴。但事实上,他们却把近代西方文化中的许多价值和观念都包括在中国古学之内了。这主要是由于A传统的古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B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共性C借鉴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做法 D民族危机和时代潮流的推动1819151918 年间,陈独秀等人在新青年杂志大力宣传西方民主、科学思想时;梁启超、梁漱溟、马一浮等人纷纷发表文章,表示要反思西方文化,重新认识中国文化。这说明A “尊孔复古”逆流再次出

11、现 B封建礼教遗毒仍根深蒂固C新文化运动思想内涵丰富 D学者混淆先进与落后界限191924 年 8 月孙中山在一次演讲中指出“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5大同主义。所以我们对于共产主义,不但不能说是和民生主义相冲突,并且是一个好朋友。 ”这表明孙中山A奋斗目标是实行社会主义 B与中共在民生问题上认识完全一致C没有超出民主主义的范畴 D把民生问题作为新三民主义的核心20戴维麦克莱伦说“毛(泽东)超出列宁关于专政只是一个革命阶级的专政的论断,他想强调的是中国人民作为一个整体的革命性质。强调革命的资产阶级性质使那些对于社会主义缺乏热情的农民感到满意。 ”据此可知,毛泽东的这一思想A明确

12、了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 B否定了列宁主义的政治原则C扩大了新中国民主政治基础 D规定了农民阶级的领导地位211992 年,邓小平南巡时发表一系列谈话。他说:“总之,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这一论断A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B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C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D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221978 年 12 月,邓小平指出:“现在立法的工作量很大,人力很不够,因此法律条文开始可以粗一点,逐步完善

13、。有些法规地方可以先试搞,然后经过总结提高,制定全国通行的法律。修改补充法律,成熟一条就修改补充一条,不要等待成套设备 。 ”这说明在立法问题上,邓小平A着力构建社会主义法制体系 B倡导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C注重地方与中央、点与面结合 D强调循序渐进并与社会发展相适应232017 年 7 月 30 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 90 周年阅兵在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军队的常规重型武器装备是火炮,本次阅兵式上先后亮相歼20、歼10C,红旗22 等六种新型战略武器成为合成兵种的常规装备。这一变化反映了改革开放后A全面实施“科技强军”战略的成效 B工业化为国防现代化提供保障C人民

14、军队突破西方国家的军事封锁 D教育与军事科技创新高度结合24他们反对当时学院派的保守思想和表现手法,采取在户外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追求6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和氛围的创作方法,一反过去宗教神话等主题内容和陈陈相因的灰褐色调,使欧洲绘画出现发挥光色原理加强表现力的新方法,对绘画技法的革新有很大影响。 “他们”的作品A强调对自然真实客观的刻画 B抒发对理想世界的强烈追求C着重于描绘自然的瞬间景象 D表现了西方世界的精神危机二、材料阅读(共 52 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 1912 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作为政府的教育总长,蔡元培在一次向参议院宣布政见的演说中,即主张男女

15、教育平等,不应限制女子所享权利。受传统“男女授受不亲”等封建礼教的禁锢,男女同校在高等小学即无法实行,在大学更是不允许。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后,努力打破男女不同校惯例,在他的推动下,1920 年春北大即准予9 名女生入校旁听,自秋季起则开始正式招收女生。蔡元培还大力主张妇女应享有平等的参政权,1922 年 10 月间,他就曾抗议北洋政府颁布的治安警察条例剥夺女子参政权,但未有结果。 摘编自赖朝霞蔡元培与中国近代女权运动(文史知识2004 年第 8 期) 材料二 美国社会中早就形成阻止妇女参政的顽固传统,政党大佬们长期以来反对赋予妇女选举权。1897 年,科罗拉多成为第一个赋予妇女选举权的州,到

16、1914 年,西部12 个州也先后实行了类似改革。意识到改革的不可避免,国家层面的政党领袖开始改变立场,共和党在 1916 年的总统选举中支持赋予妇女选举权。随着一战期间从事工商业的妇女人数猛增,妇女地位和作用无法否认,改革变得不可抗拒且势在必行。1919年,国会批准了妇女选举权修正案,1920 年 8 月,第 19 条修正案成为美国宪法的一部分。 摘编自陈其美国历史中的妇女(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3 年第 3 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蔡元培的女权思想并加以简要评价。(10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初期中国的女权运动与 20 世纪初期美国的女权运动在

17、争取妇女参政权方面的不同结果,并说明其原因。(15 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材料 美国传教士丁韪良说中国“在文学上他们是成人,在科学上他们是儿童” 。这个科学的儿童在人生之初,也有基本的科技经验与积累,但它们的实用性、整体性和直观经验性,决定了它们只能停留于初级阶段,永远没有科学意义上的突破。比如:中7国的罗盘,西方人用来探险,中国人则更多的用来测风水选坟茔;中国的火药,西方人用来制造火器,中国人则过多的用来放鞭炮、点烟花;对于数学,西方人为数学而数学,中国人则更多地用来丈量土地、测量收成;对于天文学,西方人是为了发现上帝造人的方法,而中国人是为了种地和占卜。 摘编自端木赐

18、香那一次我们挨打了: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全景解读 围绕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27阅读材料,完戒下列要求。(15 分) 材料 秦国在面对强邻魏国的威胁与进攻的情势下,秦献公时代被迫进行改革,但改革力度尚小,到了秦孝公时代,由商鞅主持的变法真正地开启秦国改革的序幕。商鞅吸取了李悝、吴起等法家在魏、楚等国实行变法的经验,结合秦国的具体情况,对法家政策作了进一步发展,后来居上,变法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商鞅领导的全国改革经历了两波,分别发生在前 356 年和前 350 年。第一次改革的主要内容如下:一是编组全民监督网,即“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19、。 二是强行小家庭制,力促增产。三是奖励军功。四是重订爵禄秩序等级,以显尊严。第二次改革的内容主要如下:一是禁大家制,行分户令。二是统一度量衡,颁标准器。三是重整耕地,征收口赋。四是推行县制,设置县一级官僚机构。五是迁都咸阳,修建宫殿。 摘编自李警林秦国崛起背景下的商鞅国家间政治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指出商鞅变法的特点。(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商鞅变法能够取得较大成效的因素。(9 分)8吉林省实验中学 2018-2019 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历史学科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48 分)1春秋战国时期, “新乐”兴起。孔子的弟子子夏认为:新乐进退无序,

20、“奸声以滥,溺而不止” ,舞者的动作犹如猴戏,观赏之后既不能述说礼乐的美妙,又不能体会古人的道理。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A社会转型下新旧文化的冲突 B专制影响评判问题的客观性C战乱环境中艺术发展受制约 D文化在交流融合中不断发展2 “灾异示警”是中国古代神学政治理论的核心主张,更是中国古代言谏文化与制度的精神支柱,由于其与“君权神授”同为中国古代天命哲学的构成基础而广为统治阶级所接受,代代相传而深入人心。这表明A君主专制催生了“君权神授”思想 B “灾异示警”有效制约了君主集权C言谏制度源于原始宗教迷信思想 D统治者借宗教思想稳定政治秩序3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

21、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并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那么中国之 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 ”由此可见理学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4明末清初出现了著名的三大思想家: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他们提出了一些重要思想命题,臂如“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 、 “知古必先通今” 、 “史书之作,签往所以训今” 。这反映了三大思想家A受到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 B呼吁清政府进行政治改革C仍然属于儒家学派的代表 D力图深刻反思明亡的原因5三才图会(图 2)“地理一卷

22、”记载:“地与海本是圆形,而同为一球,居天球之中,如鸡子黄在青内。有谓地为方者,乃语其定面不移之性,非语其形体也。”材料反映了 9图 2(明) 三才图会插图 A西学传入受到旧有观念的解释与重构B地圆学说颠覆“天圆地方”的传统观念C近代自然科学成为反封建的思想武器D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6在中国古代,一代一代的诗人们用磅礴的气势,有力的语言,唱出了无数振奋人心的黄钟大吕之声。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这是鲍照的决心和誓言。 “大鹏一日从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这是李白的宏伟之志。对于这类诗词所创造的意境,唐代诗僧皎然用“忠” 、 “志” 、 “力”去标

23、举它。这反映了A道德观念开始依附于政治 B儒学精神融入社会生活C儒学发挥了经世致用作用 D儒家思想受到普遍认同7中国山水画往往通过对自然界的赞美来表现出人的理想心态及人格。许多画家在创作中刻意表现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并对人类心意与自然物性的对应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分析。画家们在作画时力求简单、随意,把画作为纯粹的内心直觉体验。这表明中国山水画A注重营造温馨的气氛 B体现出儒道思想的影响C都用于表达政治观念 D力求再现客观真实世界8公元前 5 世纪中叶,由于社会需要,古希腊出现了“教授智慧”的智者。但是到了后期,某些智者为达目的,通过不顾事实地玩弄概念,把哲学蜕化为概念游戏、颠倒是非的方术,因而有些

24、人又把智者称为诡辩者。材料反映出在古希腊A思想学术走向没落 B诡辩亦为社会需要C智、诡界限逐渐消失 D个人主义有泛滥迹象109亚里士多德认为:“使用奴隶与使用家畜的确没有很大的区别。因为两者都是用身体提供生活必需品。很显然,有些人天生即是自由的,有些人天生就是奴隶,对于后者来说,被奴役不仅有益而且是公正的。(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九卷政治学第1112 页)” 。 下列哪一观点符合亚里士多德的这一逻辑A对于不平等的人施以不平等才是真平等B对于平等的人施以不平等才是真平等C奴隶和自由人的不平等不是天生的D正义与否在于是否使用和奴役奴隶10新教伦理所表现的现世禁欲精神,合理安排的伦理生活却无意中促进了经济

25、活动的开展,新教伦理赋予了经商逐利行为以合理的世俗目的;印度教、佛教、儒教、道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等没有经过宗教改革的各大宗教,其古老宗教伦理精神对于这些民族的资本主义发展起了严重的阻碍作用。上述材料体现了A新教伦理精神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精神动力B只有奉行现世禁欲精神才能发展资本主义C没有经历宗教改革的地区经济不可能发展D经商逐利的世俗目的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11自 476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当时罗马公教以教皇为首,利用宗教在中世纪的欧洲逐渐形成一种统一的精神象征,维持着欧洲的统治秩序。而到 14、15 世纪,欧洲的英、法、西班牙等国君主和平民日益把教皇看作外国人。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经

26、济发展增强了民族意识 B人文主义者大胆揭露教会的腐败C科学发展破除了对神学的迷信 D德国宗教改革冲击了教皇的权威12法国启蒙学者博马舍在剧作中为老贵族巴尔多洛安排了这样一段台词:“我们这个时代产生过什么东西值得赞扬?尽是些胡说八道的东西,地心引力、电气、种牛痘、 百科全书 、信教自由、思想自由。 ”这反映出在当时的法国A启蒙运动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 B启蒙思想推动了近代科学发展C出现了追寻理想世界的新思潮 D新旧思想之间存在激烈的斗争13某学者指出,牛顿发现的三大定律,使得天体和地上物体的运动规律被统一在一个经典力学框架中,致使上帝和天堂无容身之地。人们因而思考,如果人们无法依靠启示 (上帝的命

27、令)来获得真理,那么怎样才能获得真理。可见,该学者认识到,人们对牛顿科学革命的思考11A催生了启蒙运动 B直接导致进化论的诞生C普及了无神论 D加速了工业革命的到来14晚年的严复对天演论有所反思:“万物流变、演进,自由、平等、博爱,就像庄子说的仁义” “只可以一宿,而不可以久处。 ”对严复上述言论理解准确的是A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B运用西方进化论批判传统文化C更加客观评价社会进化学说 D进一步宣扬西方社会进化思想15晚清梁廷相在夷氛闻记中对林则徐的抗英活动称赞有加,但在书的结尾却说, “天朝全盛之日,即资其力,又师其能,延其人而受其学,失体孰甚” , “反求胜夷之道于夷也,古今无是理也”

28、 。这反映出A传统夷夏观念是近代化的障碍 B “师夷长技”不能顺应时代潮流C华夷之间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 D学习夷狄“长技”有失国体尊严16洋务运动兴起之际,冯桂芬提出中国传统任命官吏的方法“岂不以才德虚而无据” ,因而他建议“吏部籍之以得举(举:选举)多少为先后,遇应升缺列上,其无举者不得列” 。到 1898 年,京官们对这一改革建议几乎持清一色的敌对态度。以上材料说明了A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最初思想渊源B早期维新思想突破了“器物”的限制C冯桂芬是中国近代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D京官们在 1898 年一致反对变法图强17章炳麟、刘师培等人所主持的国粹学报(一九 0 五年创刊)从表面上看,国粹

29、派是排斥西方文化,提倡中国古学的复兴。但事实上,他们却把近代西方文化中的许多价值和观念都包括在中国古学之内了。这主要是由于A传统的古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B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共性C借鉴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做法 D民族危机和时代潮流的推动1819151918 年间,陈独秀等人在新青年杂志大力宣传西方民主、科学思想时;梁启超、梁漱溟、马一浮等人纷纷发表文章,表示要反思西方文化,重新认识中国文化。这说明A “尊孔复古”逆流再次出现 B封建礼教遗毒仍根深蒂固C新文化运动思想内涵丰富 D学者混淆先进与落后界限12191924 年 8 月孙中山在一次演讲中指出“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又名共产主义,即是大同主义。

30、所以我们对于共产主义,不但不能说是和民生主义相冲突,并且是一个好朋友。 ”这表明孙中山A奋斗目标是实行社会主义 B与中共在民生问题上认识完全一致C没有超出民主主义的范畴 D把民生问题作为新三民主义的核心20戴维麦克莱伦说“毛(泽东)超出列宁关于专政只是一个革命阶级的专政的论断,他想强调的是中国人民作为一个整体的革命性质。强调革命的资产阶级性质使那些对于社会主义缺乏热情的农民感到满意。 ”据此可知,毛泽东的这一思想A明确了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 B否定了列宁主义的政治原则C扩大了新中国民主政治基础 D规定了农民阶级的领导地位211992 年,邓小平南巡时发表一系列谈话。他说:“总之,社会主义要赢得与

31、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这一论断A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B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C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D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221978 年 12 月,邓小平指出:“现在立法的工作量很大,人力很不够,因此法律条文开始可以粗一点,逐步完善。有些法规地方可以先试搞,然后经过总结提高,制定全国通行的法律。修改补充法律,成熟一条就修改补充一条,不要等待成套设备 。 ”这说明在立法问题上,邓小平A着力构建社会主义法制体系

32、 B倡导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精神C注重地方与中央、点与面结合 D强调循序渐进并与社会发展相适应232017 年 7 月 30 日,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 90 周年阅兵在朱日和训练基地举行。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军队的常规重型武器装备是火炮,本次阅兵式上先后亮相歼20、歼10C,红旗22 等六种新型战略武器成为合成兵种的常规装备。这一变化反映了改革开放后A全面实施“科技强军”战略的成效 B工业化为国防现代化提供保障C人民军队突破西方国家的军事封锁 D教育与军事科技创新高度结合1324他们反对当时学院派的保守思想和表现手法,采取在户外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追求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和氛围的创作方

33、法,一反过去宗教神话等主题内容和陈陈相因的灰褐色调,使欧洲绘画出现发挥光色原理加强表现力的新方法,对绘画技法的革新有很大影响。 “他们”的作品A强调对自然真实客观的刻画 B抒发对理想世界的强烈追求C着重于描绘自然的瞬间景象 D表现了西方世界的精神危机二、材料阅读(共 52 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 材料一 1912 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作为政府的教育总长,蔡元培在一次向参议院宣布政见的演说中,即主张男女教育平等,不应限制女子所享权利。受传统“男女授受不亲”等封建礼教的禁锢,男女同校在高等小学即无法实行,在大学更是不允许。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后,努力打破男女不同校惯例,在他的推动

34、下,1920 年春北大即准予9 名女生入校旁听,自秋季起则开始正式招收女生。蔡元培还大力主张妇女应享有平等的参政权,1922 年 10 月间,他就曾抗议北洋政府颁布的治安警察条例剥夺女子参政权,但未有结果。 摘编自赖朝霞蔡元培与中国近代女权运动(文史知识2004 年第 8 期) 材料二 美国社会中早就形成阻止妇女参政的顽固传统,政党大佬们长期以来反对赋予妇女选举权。1897 年,科罗拉多成为第一个赋予妇女选举权的州,到 1914 年,西部12 个州也先后实行了类似改革。意识到改革的不可避免,国家层面的政党领袖开始改变立场,共和党在 1916 年的总统选举中支持赋予妇女选举权。随着一战期间从事工

35、商业的妇女人数猛增,妇女地位和作用无法否认,改革变得不可抗拒且势在必行。1919年,国会批准了妇女选举权修正案,1920 年 8 月,第 19 条修正案成为美国宪法的一部分。 摘编自陈其美国历史中的妇女(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3 年第 3 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蔡元培的女权思想并加以简要评价。(10 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初期中国的女权运动与 20 世纪初期美国的女权运动在争取妇女参政权方面的不同结果,并说明其原因。(15 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美国传教士丁韪良说中国“在文学上他们是成人,在科学上他们是儿童” 。这个科学的儿

36、童在人生之初,也有基本的科技经验与积累,但它们的实用性、整体性和直观经验14性,决定了它们只能停留于初级阶段,永远没有科学意义上的突破。比如:中国的罗盘,西方人用来探险,中国人则更多的用来测风水选坟茔;中国的火药,西方人用来制造火器,中国人则过多的用来放鞭炮、点烟花;对于数学,西方人为数学而数学,中国人则更多地用来丈量土地、测量收成;对于天文学,西方人是为了发现上帝造人的方法,而中国人是为了种地和占卜。 摘编自端木赐香那一次我们挨打了: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全景解读 围绕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进行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27阅读材料,完戒下列要求。(15 分) 材料 秦

37、国在面对强邻魏国的威胁与进攻的情势下,秦献公时代被迫进行改革,但改革力度尚小,到了秦孝公时代,由商鞅主持的变法真正地开启秦国改革的序幕。商鞅吸取了李悝吴起等法家在魏楚等国实行变法的经验,结合秦国的具体情况,对法家政策作了进一步发展,后来居上,变法取得了较大的成效。 商鞅领导的全国改革经历了两波,分别发生在前 356 年和前 350 年。第一次改革的主要内容如下:一是编组全民监督网,即“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 。 二是强行小家庭制,力促增产。三是奖励军功。四是重订爵禄秩序等级,以显尊严。第二次改革的内容主要如下:一是禁大家制,行分户令。二是统一度量衡,颁标准器。三是重整耕地,征收口赋。四是推

38、行县制,设置县一级官僚机构。五是迁都咸阳,修建宫殿。 摘编自李警林秦国崛起背景下的商鞅国家间政治思想研究 (1)根据材料,指出商鞅变法的特点。(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商鞅变法能够取得较大成效的因素。(9 分)15参考答案及解析1 【答案】A 【解析】先秦时期的孔子儒学主张“克己复礼” ,而春秋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在文化上的体现就是诸侯地位的不断攀升,这与孔子儒学的观点和主张出现了尖锐的对立,故 A 项正确;先秦儒学并不主张政治专制,故 B 项错误;根据史实,战乱纷争的春秋战国时期恰恰是中国古代史中思想文化最为繁荣和璀璨的一个时期,故 C 项错误;材料中体现的是新旧文化的矛盾

39、与冲突,而并未有对二者融合与发展的提及,故D 项错误。2 【答案】D 【解析】题干主要论述的是“灾异示警”和“君权神授”为广大的统治阶级接受,没有提及是君主专制催生了“君权神授”思想,故 A 项错误;题干没有提及制约君主集权的方法,故 B 项错误;题干述及的是“灾异示警”是中国古代言谏制度的精神支柱,没有提及言谏制度的来源,故 C 项错误;通过题干可知, “灾异示警”和“君权神授”是中国古代天命哲学的构成基础,同时统治阶级也接受了这一思想,并且“代代相传而深入人心” ,意即统治阶级借助了宗教思想而稳定了统治秩序,故 D 项正确。3 【答案】B 【解析】理学从本质上讲是儒学融合佛教、道教等思想,

40、并非是排斥儒学以外一切思想,故 A 项错误;材料中“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体现了其博大精深,但是“那么中国之 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又说明其具有封闭性,故 B 项正确;C 项说法过于绝对,故 C 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理学对世界本源的探究,故 D 项错误。4 【答案】D 【解析】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早于西方启蒙思想,且二者没有思想上的交流,故 A 项错误;结合所学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都参加过反清复明的斗争,故 B 项错误;材料强调三大思想家思想主张的现实内涵而非儒家思想的代表,故 C 项错误;由材料“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知古必先通今

41、、史书之作,签往所以训今”可知希望从历史中汲取智慧,故 D 项正确。5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地与海本是圆形,而同为一球,居天球之中,如鸡子黄在青内。有谓地为方者,乃语其定面不移之性,非语其形体也”得出三才图会作者用西方科学的地圆学说来解释中国的“天圆地方”学说,是对旧有观点的重新解释,故 A 项正确;根据材料作者用西方科学的地圆学说来解释中国的“天圆地方”学说,并不是用地圆说颠覆“天圆地方”学说,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是中国知识分子介绍16西方先进的自然科学,没有涉及西学成为反封建的思想武器,故 C 项错误;根据所学中国人开始“开眼看世界”向西方学习是近代地主阶级抵抗派的林则徐和魏

42、源,与材料所给时间不符,故 D 项错误。6 【答案】B 【解析】道德观念依附于政治早于诗词出现,故 A 项错误;“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 “扶摇直上九万里”等诗句体现了儒家的历史担当和进取精神,说明儒家思想已经融入诗词,融入社会生活,故 B 项正确;这些诗词表达了作者的思想,不能体现经世致用,故 C 项错误;儒家思想在魏晋南北朝隋唐时受到佛教和道教的挑战,故 D 项错误。7 【答案】B 【解析】根据题目中“山水画往往通过对自然界的赞美来表现出人的理想心态及人格” ,故 A 项错误;儒道思想强调人的内心体验,强调借物抒情,符合题意,故B 项正确;题目中并未提到表达政治理念,故 C 项错误;

43、根据题目中“把画作为纯粹的内心直觉体验” ,故 D 项错误。8 【答案】D 【解析】公元前 5 世纪中叶,古希腊思想文化繁荣发展,故 A 项错误;B 选项不符合史实,故 B 项错误;C 选项表述错误,故 C 项错误;由材料“某些智者为达目的,通过不顾事实地玩弄概念,把哲学蜕化为概念游戏、颠倒是非的方术”可知个人主义的泛滥,故 D 项正确。9 【答案】A 【解析】通过题干可知,题干叙述的是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分为自由人和奴隶,两者都是天生的,而且自由人奴役奴隶是对奴隶来讲是有益的也是正义的,故 A项正确;题干述及的是以不平等对待不平等思想,故 B 项错误;题干认为奴隶是天生不平等,故 C 项错误;

44、古代雅典奴隶没有人身自由,如同工具,显然不能把使用和奴役奴隶作为正义与否的标志,故 D 项错误。10 【答案】A 【解析】 “合理安排的伦理生活却无意中促进了经济活动的开展,新教伦理赋予了经商逐利行为以合理的世俗目的”可得出这种伦理对资本主义发展是有帮助的,故 A 项正确;“现世禁欲精神”对发展资本主义有一定的帮助作用,但不能由此得出只有信仰才能发展资本主义,从本质上说,资本主义发展要求摆脱宗教的束缚,故 B项错误;宗教改革仅限于欧洲天主教地区,其它地方的发展与宗教改革无关,故 C 项错误;“经商逐利的世俗目的”不是宗教改革的核心意思,而是宗教改革后承认了这种观点的合理性,故 D 项错误。11

45、 【答案】A 【解析】14、15 世纪,欧洲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材料中“利用宗教在中世纪的欧洲逐渐形成一种统一的精神象征”是宗教标准, “英、法、西班牙等国君主和平17民日益把教皇看作外国人”是民族的标准,故 A 项正确;文艺复兴揭露教会的腐败,但材料中是“把教皇看作外国人” ,外国人不等于腐败,故 B 项错误;材料中“把教皇看作外国人”不等于不要宗教,故 C 项错误;1517 年,德国宗教改革运动兴起,与材料中“14、15 世纪”不符,故 D 项错误。12 【答案】D 【解析】材料中讲述的是老贵族巴尔多洛的台词,这只能体现出他代表的老贵族阶层是反对新生事物的,不能说明启蒙运动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

46、,故 A 项错误;材料中是老贵族发对新生事物的台词,无法体现启蒙运动对近代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故 B 项错误;材料中是法国启蒙运动时期的老贵族反对新生事物的台词,并没有体现对理想世界的追求,故 C 项错误;材料是法国启蒙学者博马舍设计的老贵族的台词,一方面体现了新思想的出现,而台词中的内容又体现出老贵族是带有浓厚的旧思想的,反映出当时法国新旧思想存在激烈斗争,故 D 项正确。13 【答案】A 【解析】根据题目中“人们因而思考,怎样才能获得真理”得出人们对牛顿科学革命的这种理性思考正是后来启蒙运动所追求的理性,故 A 项正确;牛顿的三大定律属于物理学领域,进化论属于生物学领域,故 B 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牛顿的三大定律动摇了上帝的地位,题目设问的是“人们对牛顿科学革命的思考” ,更侧重的是人们的理性思考,故 C 项错误;D 项表述与题目的设问不相符,故 D 项错误。14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严复晚年对天演论的反思,故 A 项错误;材料中严复更多的是对进化论持负面看法,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只可以一宿,而不可以久处” ,一改过去对进化论的全面肯定,更加客观公正,故 C 项正确;进一步宣扬西方社会进化思想,与材料“只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