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 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教学建议1.注意引导学生思考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体现化学与技术发展的社会需求导向,并对技术生产评价标准的多元化有一个初步认识。2.通过实验学习合成氨的反应原理,利用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和讨论合成氨的适宜反应条件。3.结合合成氨的基本生产过程以及合成氨工业的发展,帮助学生理解实际生产过程中应该考虑的问题。例如,如何比较经济地获得原料气?为什么要净化原料气?采用什么样的流程才能实现连续化生产?如何从平衡混合气体中分离出 NH3?今后工艺改进的重点是什么?引导学生认识化学与技术的区别和联系。4.教师可采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导入新课,可以
2、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引入,也可从合成氨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引入,还可从比较实验室研究与大规模生产的区别与联系引入。5.充分利用教科书中图 1-7 和图 1-9 等图片,指导学生阅读“科学史话”,了解由实验室研究转化为实际生产所遇到的问题。参考资料哈伯与合成氨工业哈伯,德国化学家。1868 年 12 月 9 日出生于德国的布劳斯雷。先后在柏林大学和海德堡大学学习。1891 年他在夏洛顿堡高等工业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此后,进入瑞士劳黎世的埃德格内西高等工业学院,在德国化学家尤奇的指导下,成为化学工程专业博士后研究生。1905 年出版了工业气体反应热力学一书,为合成氨工业奠定了基础。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在战争期间该厂为德国提供了世界少有的氮化合物,以生产炸药和化肥。1918 年,哈伯因研制合成氨作出重大贡献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哈伯为德国军方研制杀人化学武器,哈伯被战胜国列入战犯名单。1920 年,哈伯的名字被从战犯名单里剔除,瑞典皇家科学院为他举行了迟到的授奖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