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寓言四则伊索寓言两则伊索(约公元前 6 世纪),古希腊著名的寓言家,与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莱辛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他善讲寓言讽刺权贵,终遭杀害。他所编寓言经后人加工,以诗或散文的形式结集,成为后世流传的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原书名为埃索波斯故事集成 ,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为喻,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对后世影响很大。寓言,是以散文或韵诗的形式,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的一种文学体裁,常带有劝诫、教育的性质。寓言的篇幅一般比较短小,语言精辟简练,结构简单却极富表现力。具有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
2、单的故事中体现。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故事情节具有虚构性。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常用手法为:比喻,夸张,象征,拟人等。伊索寓言实际上是古代希腊人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的集体创作,是古寓言的汇编,经后人整理并加入印度、阿拉伯及基督教故事而成,它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本寓言集。这部寓言集包括广泛的社会内容,反映了当时下层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反映了穷人和奴隶的处境,表现了当时的阶级对立情况,同时也谴责了社会上人压迫人的不平等现象。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这则寓言通过天神赫耳墨斯自命不凡、主观臆断而在事实面前碰壁的故事,以神喻人,讽刺和批评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蚊子和狮子
3、用弱小的蚊子战胜强大的狮子后又被小小的蜘蛛消灭的故事,说明:做事要戒骄戒躁,要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阅读时,应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深入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A较量(ling) 粘住(zhn) 爱幕B喇叭(l) 凯歌(ki) 印象C赫拉(h) 雕像(dio) 遵重D伊索(y) 庇护(p) 消灭【解析】A 项,爱慕;C 项,尊重;D 项,庇护(b)。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A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袒护;保护。)B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另外添置的东西。)
4、C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用竞赛或斗争的方式比本领、实力的高低)D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打了胜仗所唱的歌)【解析】B 项,添头:指买东西时商家为促销而额外赠送给顾客的东西。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A如今,共享单车越来越多,二维码和车牌被破坏的现象也愈发日益严重。B火钳烫发不是刑罚,但是 20 世纪 80 年代很流行的一种烫发的方式“打火夹” 。C当传统技艺受到时代发展的冲击时,对于我们应该用理性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D一部西游记 ,给一代又一代人带去了欢乐,最终沉淀为中国人的集体记忆。【解析】A 项,语意重复,应删去“愈发”或“日益” ;B 项,关联词
5、语搭配不当, “但是”应改为“而是” ;C 项,介词掩盖主语,应删去“对于”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B )我们读小说,实际上也就是随着小说家的笔触,神游于小说所虚构的世界之中。小说离不开虚构和想象。当然,想象也不要太离谱,要尽可能遵循原作的思路。其实,这种想象的快乐不是小说家的专利,也可以通过你自己的尝试来获得。与小说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A BC D5下列有关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D )A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有很浓的讽刺意味,希望和结果的矛盾,是本文讽刺性之所在。B 蚊子和狮子这篇寓言讽刺了蚊子在战胜狮子之后的得意忘形之态,告诫人们要戒骄戒躁,时刻保持
6、清醒。C寓言是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一种文学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D 伊索寓言内容十分丰富,书中不少内容是影射当时的社会现实的,如郑人买履讽刺了死守教条,墨守成规,不知变通的一类人。【解析】D 项, 郑人买履不是伊索寓言中的故事。6参照例句,仿写句子。例句竹子:气节和谦虚的完美结合,使你生机勃勃。既有内心空虚的不足,又有节外生枝的恶习。【答案】_(示例)气球:你的信念是不断追求圆满。被吹得越大,越接近毁灭的边缘。阅读蚊子和狮子 ,回答问题。蚊子飞到狮子面前,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若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
7、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吹起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要被吃掉时,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这故事适用于那些打败过大人物,却被小人物打败的人。7与蚊子说的“你并不比我强”相照应的下文的一句话是_我比你强得多_,它反复强调这句话的作用是_突出蚊子的胸有成竹及骄傲自大_。8小小的蚊子战胜了狮子,你认为蚊子取胜的原因是什么?【答案】_蚊子取胜的原因在于它善于用自己的长处攻击狮子的短处。9想象一下蚊子吹起喇叭,唱着凯
8、歌飞走时的心理活动。【答案】_得意,高兴,认为自己天下无敌。10 “打败过大人物”能够作为判断一个人能力高低的标准吗?我们应当如何看待那些像蚊子一样“打败过大人物”的人?请谈谈你的看法。【答案】_不能。对于像蚊子那样的人,我们应当认识其本质,分析他打败大人物的真正原因,看他是否是侥幸的成功。同时,对待他们,我们也要学会抓住他们的短处去攻击他们。11赫耳墨斯听了雕像者的话后,会有怎样的表现?请在原文的基础上,续写一个片段。要求:展开合理的联想与想象;不超过 200 字。【答案】 (示例)赫耳墨斯一听雕像者要把自己的雕像当作添头送,非常不高兴,一气之下回到了天上。在天上,赫耳墨斯见到了宙斯,宙斯正
9、在与其他天神谈天,虽是职位最高的神,但宙斯却为人谦逊,不摆架子。相比之下,赫耳墨斯为自己爱慕虚荣、骄傲自大而深感后悔。他决心要做一位被人敬重的神,再也不骄傲自大、目中无人了。几年过去了。一天,赫耳墨斯因事来到人间,当他再次路过那个雕像者的店时,他看见自己的雕像被摆在了柜台上,上面标着可观的价格。来买其雕像的顾客络绎不绝。看到这个情况,赫耳墨斯感到非常的高兴。从此以后,赫耳墨斯真正成为一位被众人尊敬的神。12综合性学习。班级要组织一次以“小寓言大智慧”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需要你参与其中。请你根据所学寓言的体会及积累的课外知识,回答下面问题。(1)【揭示特征】大量的寓言在历代文人的著作中保存下
10、来,成为我国文学遗产中宝贵的财富,寓言最初产生于民间,流行于民间。常以散文和韵诗的形式出现。它的内容主要是带有讽刺和劝诫意味的充满智慧的故事。请你从上面的文字中选择四个词语(每个词语限两字)来揭示寓言的特征,你觉得最合适的四个词语是:_讽刺_、_劝诫_、_智慧_、_故事_。(2)【解读寓意】在书面表达和口语交际中,成语极富表现力,许多成语都源于寓言故事,请你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表格。成语名 主要内容 寓意_守株待兔_战国时宋国农夫,看见一只兔子撞死在树桩上,从此他便放下锄头在树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比喻不主动努力,而存侥幸心理,希望得到意外的收获;也比喻死守狭隘的经验,不知变通。揠苗助
11、长有个宋国人,一心希望禾苗长得快点,便把禾苗一棵棵地往上拔起。后来禾苗都枯死了。_欲速则不达;或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_(3)【续写寓言】请发挥你的想象,续写下面这个寓言故事。要求:不增加人物或动物形象,不少于 15 字。狐狸看见藤上已熟的葡萄,用尽方法弄不到嘴里,只好放弃。_(示例)狐狸安慰自己说:“这葡萄一定是酸的,不吃也罢。 ”_古代寓言两则吕氏春秋亦称吕览 ,先秦杂家代表著作,为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内容以儒道思想为主,兼及名、法、墨、兵、农及阴阳家等先秦各派学说,分十二纪、八览、六论三部分,共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 穿井得一人是吕氏春秋第二十二卷慎行论察传中的
12、一段。列子又名冲虚经 冲虚真经 ,是道家重要典籍。旧题为列御寇所著,据后人考证,可能是晋代人的作品。今本有八篇,按章节分为天瑞 黄帝 周穆王 仲尼汤问 力命 杨朱 说符 ,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 杞人忧天选自列子天瑞 。穿井得一人 ,通过讲述一句容易产生歧义的话在未得到证实的情况下广为传播,一直传到宋国国君那里才得以弄清真相的故事,告诉人们:不要盲从,以讹传讹;凡事要动脑筋想一想,多加分析,以辨真伪;说话措辞要准确,表达要清楚,别让人产生误解。 杞人忧天 ,通过刻画一个因担心天地崩塌而寝食难安的“杞人”形象,告诉人们:不要因不必要的烦恼扰乱情绪,要学会敞开心怀,豁达开朗地生活。阅读
13、时,应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来概括寓言的寓意,了解文中核心文言现象,积累重点文言实词、虚词等。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溉汲( gi j ) 杞国( q ) 崩坠( zhu )星宿( xi ) 躇步( ch ) 跐蹈( c )舍然( sh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A家无井而出溉汲(浇灌、灌溉)B闻之于宋君(听见)C因往晓之(告知,开导)D只使坠(纵使,即使)【解析】B 项,闻:使知道。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B )A求闻之若此 若屈伸呼吸B杞人忧天 奈何忧其坏C日月星宿 吾日三省吾身D其人舍然大笑 太丘舍去【解析】B 项,忧:担忧;A 项,若:如
14、,像/你;C 项,日:太阳/每天;D 项,舍:同“释” ,解除、消除/舍弃。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 B )例句国人道之A宋之丁氏B有闻而传之者C求闻之若此D因往晓之【解析】B 项与例句,之:代词,代它(丁氏穿井得到一个人的事);A 项,之:助词,的;C 项,之:定语后置的标志,无实义;D 项,之:代词,代“杞人” 。5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家无井/而出溉汲B非得/一人于井/中也C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D亦不能/有所中伤【解析】B 项,正确的朗读停顿应为:非/得一人/于井中也。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穿井得一人出自_吕氏春秋
15、_一书,该书是_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_而成的。内容以_儒道思想_为主,汇合先秦各派学说。(2)杞人忧天出自_列子_,该书是_道家_重要典籍,相传为_列御寇_所著。(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及其家穿井_待,等到。_(2)国人道之_讲述。_(3)丁氏对曰_应答,回答。_(4)得一人之使_得到。_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国人道之
16、,闻之于宋君。【答案】_居住在国都中的人都在讲述它(丁氏穿井得到一个人的事),使宋国的国君知道了这件事。(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答案】_得到一个人的劳力,而不是从井中得到一个人。9宋君为什么要派人向当事者询问这件事?【答案】_因为宋君不太相信“穿井得一人”的传闻。10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答案】_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于道听途说的传闻,切勿轻信,必须认真地思索,进行实际考察,否则很容易把事情弄错。(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其
17、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身亡所寄_无,没有。_(2)因往晓之_告知,开导。_(3)亦不能有所中伤_伤害。_(4)其人舍然大喜_同“释” ,解除、消除。_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答案】_杞国有个人担心天会崩塌,地会陷落,自己无处容身,因而睡不着觉,吃不下饭。13这则故事揭示的道理是:_不要为不必要或
18、缺乏根据的事情而忧虑和担心_。14后来的人就根据上面这个故事,引申出“_杞人忧天_”这个成语。(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选自淮南子人间训)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马无故亡而入胡_逃跑。_(2)其马将胡骏马而归_带领。_(3)人皆吊之_慰问。_(4)死者十九_十分之九,指绝大部分。_
19、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C )A居数月常一人居外(穿井得一人)B丁壮者引弦而战友人惭,下车引之(陈太丘与友期行)C其子好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论语十二章)D家富良马不义而富且贵(论语十二章)【解析】C 项,好:喜欢,喜好;A 项,居:经过/居住;B 项,引:拉开/拉,牵拉;D 项,富:多,很多/富有,富裕。1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而”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中的“而”不相同的一项是( A )例句马无故亡而入胡A人不知而不愠B堕而折其髀C丁壮者引弦而战D有闻而传之者【解析】A 项,而:连词,表转折;B、C、D 三项与例句,而:连词,表顺承。1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此何遽不为福乎?【
20、答案】_这怎么就不是一件好事呢?(2)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答案】_这个人单单因为瘸腿的原因,父子都保全了性命。19联系生活,说说这则寓言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答案】_事情的好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不要孤立、静止地看待得失,要辩证地看待得失祸福,以一颗平常心对待生活,而不要过分为一时一事之得失而计较。(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甲】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乙】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
21、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选自吕氏春秋察今)2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1)先自度其足_量。_(2)而置之其坐_同“座” ,座位。_(3)遽契其舟_急忙。_(4)是吾剑之所从坠_掉落。_2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及反,市罢,遂不得履。【答案】_等他赶回来时,集市已经关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2)求剑若此,不亦惑乎?【答案】_像这样子找剑,不是很糊涂吗?22 郑人买履这则寓言故事包含了什么道理?【答案】_启发人们要正确认识现状,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解决问题。一言以蔽之: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3这两则寓
22、言中的“郑人”和“楚人”有什么共同点?【答案】_两人都思想僵化,不懂得实事求是的道理。因此,他们都没有做成事情:郑人买不到鞋,楚人找不到剑。古代天文知识(1)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二十八宿的名称自西向东排列为:东方苍龙七宿角、亢(kn)、氐(d)、房、心、尾、箕(j);北方玄武七宿斗(du)、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ku)、娄(lu)、胃、昴(mo)、毕、觜(z)、参(shn);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n)。(2)四象:古人把东、北、西、南四方每
23、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东方七宿如同飞舞在春天夏初夜空的巨龙,故而称为东方苍龙;北方七宿似蛇、龟出现在夏天秋初的夜空,故而称为北方玄武;西方七宿犹猛虎跃出深秋初冬的夜空,故而称为西方白虎;南方七宿像一展翅飞翔的朱雀,出现在寒冬早春的夜空,故而称为南方朱雀。(3)云气:古代迷信说法,龙起生云,虎啸生风,即所谓“云龙风虎” 。又说真龙天子所产生的地方,天空有异样云气,占卜测望的人能够看出。2417 儒墨教研原创题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中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 杞人忧天这篇寓言故事中提到的“日月星宿”之“星宿” ,指“四象”和“二十八宿” ,是古代汉族民间信仰和道教崇奉的星神。B古人把东、北、西、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即东方苍龙、北方玄武、西方白虎、南方朱雀,统称“四象” 。C所谓“二十八宿”是古代人为了便于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每宿包含若干颗恒星。D 杞人忧天中的“天果积气”之“气” ,指的是云气,是古代迷信说法,龙起生云,虎啸生风,即所谓“云龙风虎” 。【解析】D 项, “天果积气”之“气” ,指的是气体,不同于迷信说法中的“云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