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2019学年人教版 选修4第1章第1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说课教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768265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5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人教版 选修4第1章第1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说课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8-2019学年人教版 选修4第1章第1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说课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8-2019学年人教版 选修4第1章第1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说课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说课1 教学目标111 知识目标(1)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了解吸热反放热反应;(2)了解燃料的燃烧条件,了解燃料充分燃烧件;(3)了解煤的综合利用等新技术。112 能力目标(1)通过对专题的资料收集和课堂表述,培养的发散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2)通过把演示实验设计成学生分组实验,培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学思想方法;(3)通过以小组合作形式的研究性学习的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探究性学习识。113 德育目标(1)通过收集资料,使学生增强节约能源、保护的意识;(2)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增强对化学的好奇求知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3)

2、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发展学生善于合作、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2 教材分析211 教材的内容和特点(1)内容:本书内容选自高中化学课本(必修) 册第一章第三节,教材的主要内容为化学反应能量变化和燃料的充分燃烧,授课安排为 1 课(2)特点:本节内容有关理论的教学要求并不重视对学生进行能量观点的教育;本节内容较渗透了化学社会学的观点,联系实际的面较宽;内容还安排了一个“要求学生就家庭所用燃料进行调查”的研究性学习课题。312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作为高中化学的第一章内容,在全书乃至整个高中化学中都占有特殊的地位。本节内容作为连接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的“纽带”,正好符合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需求,对

3、燃烧、能量等的再认识给学生以“山外有山,天外有天”的感觉,能激励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上来学习化学;本节内容较多地渗透着化学社会学的观点 ,密切联系着资源、能源和环保等当今社会热点问题,正好符合学生“学以致用的学习需求,增强学生“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的信念,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213 教材的重点和难点(1)重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2)难点:化学反应中能量观点的建立。3 教法设计311 新课的引入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模式课前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领取“常见的能源有哪些” 、 “初中学过的燃烧反应有哪些” 、 “我国的煤炭储量及分布情况” 、 “能源的利用与人类

4、进步”等资料收集任务,每个小组推选一人在课堂上作简短汇报(每人限时 15 分钟),教师评价总结后引入新课。这样处理能让学生学会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并 1 用化学语言进行表述,了解化学与社会和科技的密切联系。(投影:课本图 113 近年来我国化石燃料和水电能源的消耗构成示意图 2)(多媒体演示:课本的阅读材料能源的利用与人类的进步)32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采取“引导实验探究”的教学模式在已准备好所需化学物品的前提下,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探究得出:铝片与盐酸的反应要放热,使溶液的温度升高;Ba(OH)28H2O 晶体与 NH4Cl 晶体的反应要吸热,使玻璃片上的水结成冰从而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化

5、学反应伴有能量变化,常常表现为热量的放出或吸收,并联系能量守恒定律,引导学生总结出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不相同是能量变化的原因所在。这样处理能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现象比较分析归纳总结获得自主发现的快感,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投影:课本图 1216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多媒体演示: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贮存”或“释放”)313 燃料的充分燃烧采取“自学讨论”的教学模式在已布置研究性学习课题“调查家庭所用燃料的性能、价格、资源蕴藏情况及燃烧产物对环境的影响,对家庭燃料的选择及如何使其充分燃烧提出自己的看法。 ”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学质疑集体讨论等形式,来回答以下问题:(1)

6、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是什么?(2)燃料不充分燃烧会造成怎样的结果?(3)为使燃料充分燃烧,空气是否越多越好?(4)增大燃料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采取哪些措施?(5)煤直接燃烧会对环境产生哪些污染?(6)高效、清洁利用煤炭的重要途径有哪些?(7)解决能源危机的途径有哪些?这样处理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珍惜资源、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投影:课本图 1217 近年来我国能源总消耗量与人均能源消耗量)(多媒体演示:酸雨的形成及危害)4 学法指导411 学情分析在初中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很多有关燃烧的反应,对化学反应中伴有能量的变化有大致的印象,因此,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通过分组实验来

7、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同时,通过比较燃料的燃烧条件和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使学生乐于探究如何提高燃烧效率、节约能源和开发新能源等前沿课题。412 能力培养现代教学论认为,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此:在新课引入时 ,通过让学生收集资料,既复习了初中的内容,又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培养了查阅资料的能力、表达交流的能力和自学能力。通过把课本上的演示实验设计成学生分组实验,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以实验事实为依据的科学思想方法,又激发了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渗透在研究性学习中的问题回答,一方面可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

8、能力,满足“学以致用”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探究性学习的意识。5 教学过程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学设计要有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增强教学工作的科学性 ,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成果的要求,本节内容的教学设计总体思路为:附板书设计:第三节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下转 28 页)放热反应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化学:(上接 30 页)反应吸热反应: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若E(反应物)E( 生成物)-放热反应(能量释放)若E(反应物)E(生成物)-吸热反应( 能量贮存)二、燃料的充分燃烧11 条件:适当过量的空气、足够大的接触面积21 煤的气化或液化高温如 C(s)+HO(g)CO(g)+H(g)、22催化剂CO+2H2CH3OH水煤气的主要成分为:CO 和 H2煤干馏得到干馏煤气,主要成分为:H2、CH4CO2三、当今能源技术及未来瞻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