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4 第1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作业(2).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768059 上传时间:2019-01-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4 第1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作业(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4 第1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作业(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4 第1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作业(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4 第1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作业(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4 第1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作业(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 1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已知 25 、101 kPa 条件下:4Al(s)3O 2(g)=2Al2O3(s) H2834.9 kJmol 14Al(s)2O 3(g)=2Al2O3(s) H3119.1 kJmol 1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等质量的 O2比 O3能量低,由 O2变 O3为吸热反应B 等质量的 O2比 O3能量低,由 O2变 O3为放热反应C O 3比 O2稳定,由 O2变 O3为吸热反应D O 2比 O3稳定,由 O2变 O3为放热反应2.下列有关中和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H (l)OH (l)=H2

2、O(l) H57.3 kJmol 1B 准确测量中和热的实验过程中,至少需记录温度 4次C 中和热的实验过程中,环形玻璃搅拌棒材料若用铜代替,则测量出的中和热数值偏小D 已知 2NaOH(aq)H 2SO4(aq)=Na2SO4(aq)2H 2O(l) H114.6 kJmol1 ,则该反应的中和热为 114.6 kJmol13.在密闭容器中充入 4 mol SO2和 3 mol O2,一定条件下建立平衡 2SO2(g)O 2(g) 2SO3(g) H QkJmol1 ,测得 SO2的转化率为 90%,则在此条件下,反应放出的热量为( )A 1.8 QkJ B 2 QkJ C QkJ D 0.

3、9 QkJ4.分析下表中的四个热化学方程式,判断氢气和丙烷的燃烧热分别是( )A 571.6 kJmol 1 ,2 221.5kJmol 1B 241.3 kJmol 1 ,2 013.8 kJmol 1C 285.8 kJmol 1 ,2 013.8 kJmol 1D 285.8 kJmol 1 ,2 221.5 kJmol 15.某科学家利用二氧化铈(CeO 2)在太阳能作用下将 H2O、CO 2转变成 H2、CO,其过程如下:mCeO2 (m x)CeO2xCe xO2(m x)CeO2xCe xH2O xCO2 mCeO2 xH2 xC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过程中 CeO2没

4、有消耗B 该过程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C 图中 H1 H2 H3D H 2(g) O2(g)=H2O(g)的反应热大于 H36.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 1 mol水蒸气放出 241.8 kJ的热量,1 g水蒸气转化为液态水放出 2.45 kJ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H 2(g) O2(g)=H2O(l) H285.9 kJmol 1B H 2(g) O2(g)=H2O(l) H241.8 kJmol 11C H 2(g) O2(g)=H2O(l) H285.9 kJmol 1D H 2(g) O2(g)=H2O(g) H241.8 kJmol 117.强酸与强碱的稀溶

5、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H (aq)OH (aq)=H2O(l) H57.3 kJmol1 。醋酸、浓硫酸、稀硝酸分别与 0.1 molL1 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与消耗 NaOH溶液的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A 表示稀硝酸与 NaOH溶液的反应 B B 表示醋酸与 NaOH溶液反应C b5.73 D C 表示浓硫酸与 NaOH溶液反应8.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 H表示可燃物燃烧热的是( )A CO(g) O2(g)=CO2(g) H283 kJmol 11B CH 4(g)2O 2(g)=CO2(g)2H 2O(g) H802.3 kJmol 1C 2

6、H 2(g)O 2(g)=2H2O(l) H571.6 kJmol 1D H 2(g)Cl 2(g)=2HCl(g) H184.6 kJmol 19.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基于以下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Sn(白,s)2HCl(aq)=SnCl 2(aq)H 2(g) H1Sn(灰,s)2HCl(aq)=SnCl 2(aq)H 2(g) H2Sn(灰,s) Sn(白,s) H32.1 kJmol 1A H1 H2B 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C 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D 锡制器皿长期处于低于 13.2 的环境中,会自行毁灭10.已知:2CO(g)+O 2

7、(g)=2CO 2(g) H=566 kJmol -1;Na2O2(s)+CO 2(g)=Na 2CO3(s)+ O2(g) H=226 kJmol -1。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O 的燃烧热为 283 kJB 如图可表示由 CO生成 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C 2Na 2O2(s)+2CO 2(s)=2Na 2CO3(s)+O 2(g) H452 kJ 1D CO(g)与 Na2O2(s)反应放出 509 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 6.02102311.俄罗斯用“质子M”号运载火箭成功将“光线”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用的运载火箭以液氢为燃烧剂,液氧为氧化剂的

8、高能低温推进剂,已知:(1)H 2(g)=H 2(l) H1=0.92 kJmol -1(2)O 2(g)=O 2(l) H2=6.84 kJmol -1(3)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 mol H 2(g)与 1 mol O2(g)所具有的总能量比 2 mol H2O(g)所具有的总能量低B 氢气的燃烧热为 H=-241.8 kJmol-1C 火箭中液氢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2H 2(l)+O 2(l)=2H 2O(g) H=-474.92 kJmol-1D H 2O(g)变成 H2O(l)的过程中,断键吸收的能量小于成键放出的能量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1 g氢气在氧气中

9、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为 120.9 kJ,氢气的燃烧热大于 241.8 kJmol1B 500 、30 MPa 下,将 0.5 mol N2和 1.5 mol 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 NH3(g) ,放出的热量为 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N2(g)+3H 2(g)=2NH 3(g) H=38.6 kJmol-1C 常温下,若反应 C(s)+CO 2(g)=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 H0D 已知中和热为57.3 kJmol -1,若将含 0.5 mol H2SO4的浓溶液与含 1 mol 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要大于 57.3 kJ13.在同温同

10、压下,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 H1 H2的是( )A 2H 2(g)O 2(g)=2H2O(l) H1 2H 2(g)O 2(g)=2H2O(g) H2B S(g)O 2(g)=SO2(g) H1 S(s)O 2(g)=SO2(g) H2C C(s) O2(g)=CO(g) H1 C(s)O 2(g)=CO2(g) H21D H 2(g)Cl 2(g)=2HCl(g) H1 H2(g) Cl2(g)=HCl(g) H2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B 任何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C 物质变化时若伴有能量变化,则一定是化学变化D 没有物质的化学变化,也就

11、没有能量的变化15.某实验小组用 50 mL 0.50 molL1 的盐酸与 50 mL 0.55 molL1 的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计算反应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实验装置缺少铜制环形搅拌棒B 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固定小烧杯C 如图条件下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比较大D 若改用 60 mL 0.50 molL1 盐酸跟 50 mL 0.55 molL1 的 NaOH溶液进行反应,理论上所求中和热偏高二、填空题 16.已知:H (aq)OH (aq)=H2O(l) H57.3 kJmol 1 。计算:(1)0.1 mol Ba(O

12、H)2配成稀溶液,跟足量的稀硝酸反应,能放出_ kJ 热量。(2)用 10.0 L 0.10 molL1 醋酸溶液与 20.0 L 0.10 molL1 NaOH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_(填“大于” 、 “小于”或“等于”)57.3 kJ,理由是_。(3)用 0.5 L 2 molL1 的硫酸 0.25 L 4 molL1 的 NaOH溶液反应,放出的热量_(填“大于” 、 “小于”或“等于”)57.3 kJ,理由是_。17.1 mol氧气与足量氢气反应生成水蒸气放热 483.6 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_。若 1 g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放热 2.444 kJ,写出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

13、程式:_。18.25 、101 kPa时,0.5 mol CO在足量的 O2中充分燃烧,放出 141.3 kJ的热,则 CO的燃烧热为_,其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19.已知有关热化学方程式为4NH 3(g)5O 2(g) 4NO(g)6H 2O(g) H1905 kJmol1 ;3H 2(g)N 2(g) 2NH3(g) H292.4 kJmol 1 ;2H 2(g)O 2(g)=2H2O(g) H3483.6 kJmol 1 ;N 2(g)O 2(g)=2NO(g) H4 QkJmol1 ,则 Q_。20.H2(g) O2(g)=H2O(g),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1)a

14、、 b、 c分别代表什么意义?a_;b_;c_。(2)该反应是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H_(填“”或“ H2,C 符合题意;D 中 Q12 Q2,因 H为负, H1 H2,不符合题意。14.【答案】A【解析】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断键吸热,成键放热,所以化学反应的过程都伴随着能量变化,A 正确;任何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也可能是光能、电能等形式,B 错误;物质变化时若伴有能量变化,则可能是化学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化,如核能,C 错误;物理变化中也可以有能量的变化,D 错误。15.【答案】C【解析】金属的导热性很好,用铜制搅拌棒代替玻璃搅拌棒会

15、导致热量的散失,使测得的 H数值偏小,应改用环形玻璃搅拌棒,A 错误;中和热测定实验成败的关键是保温工作,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B 错误;该装置中大小烧杯口没有相平,碎纸片没有填满大小烧杯间,保温效果不好,C 正确;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 mol H2O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D 错误。16.【答案】(1)11.46(2)小于 醋酸的电离过程吸热(3)等于 硫酸和氢氧化钠是强电解质,二者稀溶液反应生成 1 mol水【解析】H (aq)OH (aq)=H2O(l) H57.3 kJmol1 可知,生成 1 mol H2O (l)放出热量为

16、57.3 kJ。(1)0.1 mol Ba(OH)2与足量稀硝酸反应可得 0.2 mol H2O,放出的热量57.3 kJ0.211.46 kJ。(2)n(CH3COOH) 10.0 L0.10 molL1 1 mol, n(NaOH)20.0 L0.10 molL1 2 mol,醋酸完全反应,生成 1 mol水,由于醋酸是弱电解质,电离过程为吸热过程,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 57.3 kJ。(3)n(H2SO4)10.0 L0.10 molL1 1 mol, n(NaOH)0.25 L4 molL1 1 mol,硫酸过量,能将 1 mol NaOH完全中和,生成 1 mol水,放出的热量为 57

17、.3 kJ。17.【答案】2H 2(g)O 2(g)=2H2O(g) H483.6 kJmol 1H2(g) O2(g)=H2O(l) H285.8 kJmol 1【解析】燃烧热是指在 25 、101 kPa下,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既要符合热化学方程式要求,又要满足燃烧热的条件。首先正确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然后标出状态,最后计算出焓变。1 mol氧气与足量氢气反应生成水蒸气放热 483.6 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H2(g)O 2(g)=2H2O(g) H483.6 kJmol1 。1 g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放热 2.444 kJ

18、,2 mol水蒸气转化成液态水放出热量 2.444 kJ18287.984 kJ,则 2H2(g)O 2(g)=2H2O(l) 对应 H(483.6 kJmol1 87.984 kJmol1 )571.6 kJmol1 ,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可燃物的化学计量数必为 1,氢气的燃烧热为 285.8 kJmol1 ,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H2(g) O2(g)=H2O(l) H285.8 kJmol 1 。118.【答案】282.6 kJmol 1 CO(g)O 2(g)=CO2(g) H282.6 kJmol 1【解析】燃烧热是指在 25 、101 kPa下,1 mol纯物质完全

19、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放出的热量,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既要符合热化学方程式要求,又要满足燃烧热的条件。首先正确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然后标出状态,最后计算出焓变。1 mol CO燃烧放出的热量为 282.6 kJ,燃烧热为282.6 kJmol 1 ;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可燃物的化学计量数必为 1,即 CO(g) O2(g)=CO2(g) H282.6 kJmol 1 。19.【答案】180.5【解析】依据盖斯定律将已知热化学方程式进行叠加得到目标反应方程式,方程式的函数关系同样适用于焓变。目标反应方程式可由)得到,则 H180.5 kJmol 1 。20.【答案】(1)旧化学键断裂吸

20、收的能量 新化学键形成放出的能量 反应热 (2)放热 21.【答案】(1)U 形管内液面左边下降、右边升高 盐酸和 NaOH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热量,使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2)7(3) H2 H1 H3【解析】(1)盐酸和 NaOH发生中和反应放出热量,使瓶内气体温度升高,压强增大,U 形管内液面左边下降、右边升高。(2)实验 2中 NaOH的浓度增加为实验 1的 2倍,生成水的物质的量是实验 1中的 2倍,溶液升高的温度也应该是实验 1的 2倍,即温度差是 7 。(3)57.3 kJmol1 是稀的强酸与强碱生成 1 mol H2O(1)和可溶性盐时对应的中和热,当反应中有沉淀生成时,生

21、成沉淀也会增加放出热量, H157.3 kJmol 1 ;浓硫酸溶于水放出热量更多, H257.3 kJmol 1 ;相比生成硫酸钡沉淀放出的热,浓硫酸溶于水放出热量更多,综合可得 H2 H1 H3。22.【答案】(1)环形玻璃搅拌棒(2)为了保证酸能够完全被中和或通过测量值求算的是反应生成 1 mol水时的反应热即中和热(3)偏大 浓硫酸稀释过程中会放热(4)【解析】(1)中和热测定的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温度计、环形玻璃搅拌棒以及量筒。(2)实验中为了保证酸(或碱)能够完全被中和,往往使另一方过量。(3)浓硫酸在稀释过程中会放出大量的热量,导致中和热的数值会偏大。(4)若不把温度计

22、上的酸用水冲洗干净直接测量 NaOH溶液的温度,温度计上的酸和碱会发生中和,造成碱溶液温度偏高,使反应温度变化值减小,实验测得反应放出的热偏小, HkJmol 1 ,反应热 H57.3 kJmol 1 。23.【答案】2C 2H2(g) 5O 2(g)=4CO2(g)2H 2O(l) H2 599.2 kJmol 1C2H2(g) O2(g)=2CO2(g)H 2O(l) H1 299.6 kJmol 15【解析】首先正确配平化学反应方程式,然后标出状态,最后计算出焓变。先写出 2C2H2 5O2=4CO22H 2O,后改为 2C2H2(g)5O 2(g)=4CO2(g)2H 2O(l) H

23、QkJmol1 ,由(C 2H2)燃烧热为 H1 299.6 kJmol1 知 Q2 599.2。表示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C2H2(g) 5O2(g)=4CO2(g)2H 2O(l) H2 599.2 kJmol1 。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可燃物的化学计量数必为 1,则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2H2(g) O2(g)=2CO2(g)H 2O(l) 5 H1 299.6 kJmol 1 ,前者也可用后者表示。24.【答案】3.932 kJ【解析】物质在参加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与此物质的物质的量成正比,依据题目书写出的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参加反应的 SO2物质的量进行解答。c(SO3)0.040 molL 1 , n(SO3)0.040 mol, n(SO2)0.040 mol。设放出的热量为 x,x3.932 kJ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