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浅谈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4759712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学论文浅谈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姓 名:陆秀芳工作单位:永宁县胜利中心小学通讯地址:永宁县胜利中心小学邮政编编:750100联系电话:8018497电子邮箱: 1浅谈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文章摘要:新课标中强调的自主式、探究式学习方式要求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和方式必须通过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所以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形成的质疑的意识、精神与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发展思维,必须增强质疑意识 ,培养质疑精神;指导质疑方法,培养质疑能力 ;拓展质疑角度 , 培养思维品质。使学生在阅读中多思、善思、深思,做到学中问,问中学,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开拓思维

2、。主题词:阅读教学 质疑能力 正文:“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就是说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善于思考,发现问题,并想方设法解决它,才能尽快实现新旧知识的有效整合,逐步完善认知结构,有一分疑问,就有一分收获。爱因斯坦曾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我们越来越认识到, 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质疑精神、质疑能力,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举措。因此,语文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学生质疑能力

3、的培养,阅读教学中,我们要还学生学习实践的主体地位,尽心引导他们质疑问难,只有学生能够在读书中认真地思考、主动地提出问题了,才能进一步去探究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开启学生心智大门,使之从有疑到无疑,再产生新疑。一、创设质疑氛围 鼓舞质疑精神有问题才会产生求知的欲望。学生读书,一定会产生许多问题,有完全不懂的问题,有懂得不透的问题,还有教师或其他同学提出的而自己尚未察觉的问题,有的比较浅显,有的比较深刻。但是,长期以来,教学中常常忽视学生的这种学习潜能,教师不能发挥他们参与学习的主动性,有意或无意地在压抑学生好问的天性,致使学生产生了各种心理障碍,如:对自己的认识产生自我否定的意识,存在

4、认为自己根本提不出问题的自卑心理;自己有问题,但顾2虑重重,担心提出的问题不合教师的意图而受到教师的指责;或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不能引起教师的重视,并担心遭到同学的嘲笑等。 由于这些心理障碍,使得课堂无法形成浓厚的质疑氛围,尽管教师千方百计地表扬、鼓励,但却不能真正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难以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学习的良好局面。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是要克服学生心理障碍,增强质疑意识 ,培养质疑精神。(一)认识质疑的重要性“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重在不会问。 ”善于质疑也是一项重要的学习能力,再增强学生质疑意识之前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会质疑的重要性。我们可以通过爱迪生“我能孵出

5、小鸡来吗” 、牛顿“苹果为什么往地上掉”等具体事例,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善于思索探究的思维品质,使学生懂得“疑而能问,已知知识大半” 、 “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的道理。还要告诉学生,课堂提问不是老师的专利或某些学生的专利,每个人都可以提问,也只有在大家互相质疑的过程中,自己的思维才能得到发展。(二)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氛围的重要因素。教学中,教师要遵循民主教学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不但要经常鼓励那些积极提问的学生,积极创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顾虑,使他们勇于提出问题,教师还应遵循延迟判断原则,对学生提出的各种意见、观点,不要当即做出判断,

6、要不断鼓励学生产生新的想法,大胆地向同学质疑,向老师质疑,向教材质疑,在质疑中求疑,在求疑中发展思维。 (三)创设良好的质疑情境在课堂教学中,仅仅注意师生关系是不够的,教师还要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好质疑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问题,从而产生解答问题的欲望,以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如教学火烧云一课,教师根据课文中火烧云的特点,自已设计或先用活动教具,让学生为全班同学操作和介绍,然后激发学生:“大家对他的介绍和操作满意吗?” “大家可以提出问题来考考他。 ”顿时,学生们纷纷质疑,台上的学生一一解答,甚至会出现一人解答不了众人共同帮助解答的可喜局面,使“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教学思想落到3实处。(四

7、)妥善处理学生问题培养和引导学生质疑,要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妥善处理。对一些跟课文没有关系的问题,不宜一一作答。可告诉学生留在课后解决,从学生问题中归纳筛选出围绕教学目的探究课文有用的问题;对一些跟课文内容有关,但不是点子上的问题,应有选择地加以解答;对学生所提的问题欠明确或表达不妥之处,加以修改,给问题作出优化处理;对问在点子上、关键处的问题,要及时组织讨论,并椐以组织讲读的过程,求得解决。这样做,既保护了学生质疑的积极性,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将处理问题的过程告诉学生,将评估问题的意识渗透其间,并不断表扬提出优质问题的学生,既提供样板,又激励其他的学生。二、掌握质疑方

8、法 培养质疑能力 好问是多思的前提,提倡好问并不是鼓励学生不假思索的乱问,不要为问而问,也不能一疑就问,每提必问。从爱问到善问是一个飞跃的过程,需要掌握“问”的技巧与方法,不然,问的问题琐碎、杂乱,没有质量,使提问流于形式。著名科学家达尔文有这样一段名言:世界上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给了方法就是给了学生“点石成金”的指头。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还要指导学生掌握质疑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一)抓住课题质疑课一开始,就可以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又能培养他们的质疑能力。在教学小壁虎借尾巴 一课时,出示课题后

9、,就问:读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进行质疑,学生提出许多问题,如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它向谁借?借到了吗?等等。这样,就为更好地理解课文作了铺垫。另外,有些课题本身就是学生疑之所在。如兰兰过桥 , “兰兰是怎么过桥的?” “兰兰过的是一座什么么样的桥?” “兰兰过的桥都是在那里的?”引导学生抓住这些课题质疑还可以由课题扩展到课外内容,激发学生去探求新的知识及学习的兴趣。如教四个太阳一文时,教是针对课题启发学生:“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问题呢?”学生争先恐后的说: “为什么会有四个太阳呢?” “四4个太阳是什么样的?” “这两个问题是理解这篇课文的基本问题。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课文,学完课文

10、后,学生都觉得自己提的问题与课文相吻合,感到十分喜悦。进而又启发学生探索规律,根据课文的题材从整体把握上提出问题,也就是掌握一篇文章的基本思路,让学生明白凡是叙事文章,都可以提以上问题。(二)找出词语质疑 文字、词汇是语言的构成材料,使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因此,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理解运用文字、词汇就显得十分重要。而通过学生自己提出难词引起质疑,则能更好的理解词汇意思,从而恰当的遣词造句。又如引导学生围绕课文重点词句进行质疑。在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的“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的严严实实。”这句话时,我引导学生:“读了这句子,你心中有疑问吗?”经老师这一提醒,学生深思片刻,

11、疑问产生了:“封”是什么意思?这里为什么要用“封”而不用“遮”、“盖”?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就达到了品词、品句,体会作者用词准确、生动的目的。使学生体会到一词带全篇的语言之妙,同时使学生明白自己在写作中如何选择恰当的词语。(三)理解难句质疑这里的句子指的是那些在文章中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的句子,教施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这样的句子启发学生质疑,这对学生理解课文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教学顶碗少年这一课时,可引导学生找出你认为文中难理解的句子读一读, “在山穷水尽的绝境理,再搏一下,也许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严寒中,再搏一下,一定会迎来温暖的春风。 ”然后引导学生质疑,围绕这句话你

12、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可问“什么情况是山穷水尽?“柳暗花明实指什么?暗指什么?” “这句话什么意思?” “这句话与课文中的顶碗少年有什么关系?” “读了这句话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接着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读、思、议,联系上下文体会出即使在最困难、最黑暗的时候,也不要丧失信心,不要退缩,成功往往就在于再坚持一下。引导学生依据重点句子质疑,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基本途径。5(四)理清内容质疑在课堂教学中,怎样使学生在拿来一篇文章之后能很快的理清文章的条理呢?实践证明,引导学生围绕文章的主要内容提出疑问,不但能很快搞清文章重点之所在,而且能清楚地看到作者的写作思路。从而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如再讲太阳

13、一文时,有的教师一改某些教师沿着字、词、句、段的顺序进行讲读的陈旧教法,而是先引导学生通过问题了解课文都写了太阳哪些内容,包括主要内容,既这篇课文生动的列举太阳的特点和用途,然后请学生以这一主要内容提问题:“太阳的用途是什么?” “文中那几小节写太阳的用途?” “那几小节写太阳的特点?”最后引导学生勾画圈点。这样一问、一读、一画,文章的脉络就清楚的显现出来了。这种技能的培养也正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它能使学生终身受益。(五)理解写作方法质疑课文是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引导学生从写作手法上质疑,找出课文的写法和自己作文的写法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对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如那片绿

14、绿的爬山虎一课,初读后学生发现,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为什么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来定题呢?通过读、思、议,学生明白了作者正是借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来表达自己对叶老的无限怀念之情,课题点明了文章中心,这样就学到了一种含蓄的、新颖的定题方法。 三 拓展质疑角度 培养思维品质阅读训练的核心是思维训练。引导学生会发问也是训练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热情鼓励学生质疑,可以开拓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质疑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积极思维的过程,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思维品质是学生思维活动中智力特点在个体的反映,体现了每个个体思维水平和智力的差异。如果学生缺乏思维的广阔性,提出的问题就比较单一;如果学生缺乏思维

15、的条理性,提出的问题就会杂乱无章;如果学生缺乏思维的深刻性,提出的问题就很肤浅,在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的过程中,质疑问难的能力也能得到相应的提高。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拓展质疑角度,培养思维品质。(一) 多向性质疑6所谓“多向”指从过去、现在、未来,已知、未知,动态、静态,顺向、逆向等方面进行发散性思考。从多方面来认识对象,围绕对象沿着不同角度设计提问,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向、多起点、多层面去思考问题,提出不同的答案。它常采用双向法,即可由里向外作辐射发散质疑,也可采用由外向里作辐辏“聚焦”质疑。一般以“你能从多角度、多方向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吗”或“你能从多起点、多层次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吗”

16、的方式来发问,激发学生思考。如月光曲一文中,听了贝多芬的曲子,盲姑娘激动地问道:“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吗?”可“贝多芬没有回答”。此处就可以设问:贝多芬为什么不回答?请多角度进行思考。即提示学生从性格人品、心理感受、特定氛围、触发灵感、进入创作情境等方面进行思考。这类发问往往能激发学生在理解语言上发表一些新颖、独特的见解。就这类质疑而言,在设计上要注意三点:(1)问题的实质要抓准;(2)思考的起点要选准;(3)思考的角度要对准,即思路清晰,有针对性。(二)求异性质疑求异性质疑也是以发散思维为基础的,能促使学生发表不同寻常的见解,以求异思维的方式来关注现象之间的差异,暴露已知与未知之间的矛盾,提

17、示现象与本质之间的差别。它能激发学生在多种思路(多方向、多起点、多层次、多原则、多结果)的比较之中,即在众多假设中,选择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异乎寻常的新思路来思考问题。一般先以“还有别的思路(方法)吗”再以“这些思路(方法)哪一种最好”的方式来激问。如乌鸦喝水,就可以这样质疑:“要解决这个问题,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启发学生用求异思维来思考问题。学生思维激活后,必然众说纷纭、方法各异。接着,引导学生从众多的方法中去寻找最佳方案,得出乌鸦这个办法是很有道理的。这正是学生求异思维的展现,很富有创意。(三)逆向性质疑逆向性质疑也叫反思质疑,常常以“逆向求异”“正中求反”的方式出现,即对现成结论不深信、不盲

18、从、不唯上、不唯书、不唯从,敢于反其道而思之。我们在教学中要纠正学生对各种事物功能的固定认识,清除思维上的定势负面效果,克服思想上的思考惰性,破除传统上的因袭理念,引导他7们从新的角度去重新思考、分析,找出原结论的缺陷与不足。一般的质疑方式为:“针对你能反过来思考吗?”如落花生的点精之笔:“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了。”在充分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作者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写法的匠心所在之后,可引导学生作逆向性思考:“做一个既讲体面又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有什么不好?”这样反思能赋予文章以新的意义,在理解与借鉴上会有所突破。这是因为逆众与开拓往往得互为因果的。逆向性质疑

19、所蕴含的反思功能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过程的元认知能力,即学习结果的反思能力。总之,教师应当注意保护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妥善地解决他们心中的疑问,并以学生的疑问为突破口,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与“灵感”,使学生做到在阅读中多思、善思、深思,做到学中问,问中学,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让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落到实处。,参考文献:1、戴益华.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A.傅国亮.新课程教学设计与案例C .海口:海南出版社. 2004 年 2 月.269273 页.2、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 3 月,26 页。 3、陈学法:语文素质教育新探 ,大连出版社,年月第版, P.27-7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大学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