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查化学信息素养的综合探究题高中新课程改革以来,化学学科的学业评价在试题的新颖度和真实性等方面变化巨大。高考命题权下放以来,高考化学试题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态势。以教育部考试中心引领下的单科和理科综合试卷创新性强,与新课程标准的接轨度高。江苏、上海、广东等地命题改革起步早,新课标理念浓郁。纵观这些地区的试题特点,感受最深的一点是:特别强调考查学生的信息素养,特别重视考生获取与加工信息的能力,因此以考查信息素养为主题的新兴试题综合探究题值得研究。 1 获取信息的素养: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完整的信息素养包括两个层面:一是在认识、态度层面上的,即对信息、信息社会、教育信息化等的认识和态度。
2、二是在能力、操作层面上的,即对信息的获取、理解、分析、加工、处理、创造、传递的理解和活用能力,这是信息素养的更重要内容。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rkowski)在 1974 年给美国图书馆学与信息学委员会的一份报告中提出: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是人们在工作中运用信息,学习信息技术,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主要具有五大特征:捕捉信息的敏锐性、筛选信息的果断性、评估信息的正确性、交流信息的自如性和应用信息的独创性。把信息素养作为课程与教学改革中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反映了时代的要求,体现了现代教育的特征,也正是课程自身发展的需要,而化学信
3、息素养培养指的是要有意识地将其渗透到化学教学中去,从而达到信息素养与化学学科内容的有效整合。 获取信息的素养是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考查获取信息素养的能力,尤其是筛选、评估、交流、应用新信息的能力是化学素养考查的重要纬度。 2007 教育部化学学科考试大纲中明确的四种能力为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 2007 年江苏考试说明的考试内容与要求中,化学学习能力被界定为四个方面,理解化学科学、形成信息素养、学会实验探究、解决化学问题等,其中“信息素养” 被解读为:(1)能够通过对实际事物、实验现象、实物、模型、图形、图表等的观察,以及对自然界、生产、生活和科学实验中化学现象的观察,获取有
4、关的感性知识和印象,并具有初步加工和应用能力。(2) 能够敏捷、准确地获取试题所给的相关信息,并与已有知识整合,具有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应用新信息的能力。这些考查要素的确定基本上符合国际潮流,也具有前瞻性。 2 使用信息的素养:化学命题的重要纬度 在真实的化学场景或研究场景下使用有效信息的能力,是化学学科素养的重要方面。如何考查中学生使用信息的素养,必须多纬度地思考这个问题。一方面在真实的场景中考查,即传统的设计评价能力、创新整合能力、协调组织能力等。另一个方面是独立的理论思考能力,即纸笔测试过程中,对思维的严密、深刻、多元、批判、创新、演绎、归纳等综合素养的考查,这就要求设计高质量的综合探究题
5、,承担考查独立的理论思考能力。这类试题需要考试研究者和一线教师共同研究创造,笔者以三个试题为例进行如下分析。 2.1 再现真实化工流程,演绎真实的化学 化学是真实的。化学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感受到平时所训练的试题有“虚假”、 “捏造”的痕迹,但是为了形成某种能力,为了达成某种目标,有时大家都在“违心地给学生训练大量自知无用,但又不敢割舍的试题。这类试题尤其在一些框图型试题、选择型试题、计算型试题中比较多见。为了考查以氮和铝为核心的知识网络,就让 AIN 与水反应;为了考查以铝和碳为核心的知识网络,就让 Al4C3 与水反应等,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难道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就不可回避这些
6、传统的桎梏吗?不是,其实真实的工业生产中有许多鲜活的情境可以采撷。2006 年江苏高考卷的第 17 题,针对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提供了一种考查模式。 例 1(2006 江苏高考) 苯甲醛在医药、染料、香料等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实验室通过下图所示的流程由甲苯氧化制备苯甲醛。 试回答下列问题: (1)Mn2O3 氧化甲苯的反应需要不断搅拌,搅拌的作用是_。 (2)甲苯经氧化后得到的混合物通过结晶、过滤进行分离。该过程中需将混合物冷却,其目的是_。 (3)实验过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分别为_、_。 (4)实验中分离甲苯和苯甲醛采用的操作 I 是_,其原理是_。 (5)实验中发现,反应时间不同苯甲醛的产
7、率也不同( 数据见下表)。 请结合苯甲醛的结构,分析当反应时间过长时,苯甲醛产率下降的原因_。 该试题命题意图是借助工业生产背景,考查学生读取信息、分析信息、信息加工的能力。整个试题的设计遵循思维由浅入深的原则,前 2 问主要侧重实验操作的目的或作用,第 3 问则是考查信息读取和分析能力,第 4 问主要是有机物分离的原理和操作的考查,第 5 问既有信息分析,又有有机官能团性质的综合应用能力。这道试题难度属于中等偏上,难点在于这是一个新的信息情境,甲苯氧化为苯甲醛,而不是氧化为苯甲酸,与学生既有“前知识”产生冲突,而且在表述作用、目的、原理、原因的过程中语言不精炼或不到位,还会被扣分。如:搅拌的
8、作用,很多学生回答为“充分接触”、 “充分反应”等,只是回答到操作产生的直接效果,而对操作产生的目的效果表达没有到位。这道试题的缺陷是“信息源”使用效率不高。如:锰元素的循环没有体现,实验室如何进行油水分离等信息片段未涉及。最后一问的质量还不够高。 2.2 阅读最新化学工艺,感受有用的化学 化学是有用的,是好用的。化学世界其实是一个真、善、美的世界。它的“真” 体现在真实,如新合成的物质会真实地体现它的价值,新原理会真实地表现它的应用,不仅在反应程度上,而且在反应内涵上。它的“善”体现在自然界中自发的反应几乎向着人类有利的方向发生,而强加了人为思想的一些反应则不然。光合作用的反应伟大吗?呼吸作
9、用的反应伟大吗?它的“美”自不用说。新材料之美、新能源之美、新的化学工艺融合了基础化学知识的信息,让学生对化学充满激情,这也是信息素养考查中应该关注的。下面是我们原创的一道试题: 例 2超临界流体(SCF)是指流体的温度和压力处于它的临界温度(Tc) 和临界压力(Pc)以上时的一种特殊状态的流体。它兼具气态和液态的特征,同时又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如无机盐在超临界水(SCW)中的溶解度很低,而有机物和氧气、氮气以及二氧化碳等气体则与超临界水完全互溶等。水的状态与压强、温度关系如右图示意: (1)在 773K、10MPa 时,水的状态是_,使之成为超临界水的必要措施为_。 (2)80 年代中期美国
10、学者 Modell 首次提出超临界水氧化技术(SCWO),即以超临界水为介质,用空气、氧气等氧化剂将有机废物氧化成二氧化碳、氮气、水以及盐类(SO 、PO )等无毒小分子,反应过程中放热。该项技术很快在航天领域得到应用,生产火箭燃料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少量的偏二甲肼(CH3)2NNH2 ,利用 SCWO 技术,偏二甲肼能迅速被双氧水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该项技术处理废水时,除了反应彻底、迅捷和广泛的适用性外,还具有的优点是(填一项)_。 (3)SCWO 基本工艺流程如上图所示。工业上利用 SCWO 技术对一些难降解的有机废水进行处理。在处理某些含可溶性无机盐(只含钠盐、钾盐)的有机废水时,常
11、常会出现管道堵塞现象,发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若检测到管道 c 中的流体的温度为 360K,管道 e、 d 中的流体的温度为 500K,则上述 a-h 管道中易发生堵塞的管道为_( 填字母) 。定期清洗管道的方法是 _。 超临界水或二氧化碳是一个研究热点,以此为载体设计试题能开拓学生视野。这道试题设计了三个层次的内容,梯度明显。第一个问题只要能够阅读图中的相关信息,准确查找到成为超临界水的两个必备条件“温度和压强 ”参数即可,但第 2 问的回答“加压”就不够严谨了,应该注意关键词“必要措施” ,显然要准确答到“ 加压到 22MPa 以上”才行。第二个问题主要考查信息方程式的书写,同时考查学生对
12、“绿色化学” 的理解。第三个问题要求较高,要能读懂流程图,同时兼顾上述信息中的关键词:“出现管道堵塞现象”,关键是解决“ 堵” 的原因,只有当水成为超临界水时无机盐才会析出。分析a、b、c、d 四管道,形成超临界水的条件不足,而 c、g、h 温度会逐渐降低,形成超临界水的条件也不足,只有 f 中有超临界水流过,其原因是在超临界水氧化反应器中发生放热反应,使 500K 的水超过 647K,从而使无机盐析出导致堵塞。最后一问也非常具有实用价值,是一个纯粹的工业生产应用问题,处理的方法中只要答到关键词:“降压或常压下” 、 “用普通热水或冷水对堵塞管道进行清洗” 即可。 这道试题测试的结果表明,考生
13、对信息素养试题觉得“不难” 但是“难拿全分” ,主要是分析信息的深刻性、严密性不够,另外在语言表达上不够规范,遵循“关键词” 的意识不强。这类试题的取材比较广泛,来源比较丰富,对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考查的最大特点是:没有高要求的知识背景,但是有较高的信息提取和信息加工能力要求。这道题的区分度非常明显,效度非常好,被测学生感触很深:新颖、公平,愿意接受这类试题的检测。 2.3 介绍前沿问题,感受创新的化学 人类文明的进步,化学创新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化学材料的创造和发明,大大改变了人类生活的方式,大大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化学的创新正改变和影响着世界。让学生在前沿问题中感受创新的化学,是考查信息素养能
14、力中特别应该关注的。让学生知道“绿色化学” ,人类才会在地球的家园中走得更远;让学生知道“环境问题” ,人类才会在享受自然赋予中保护自然;让学生知道“纳米科学 ”、 “导电塑料” 、 “超导材料”、“超临界物质”等,就能真正理解我们的生活是因“ 化学而美好” ,而不是因“化学而糟糕”。下面是我们设计的一道关于“纳米科技与医学”的试题: 例 3随着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在磁性记录、磁流体、吸波、催化、医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共沉淀法”是制备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常见方法,具体步骤为:将一定量的 FeCl24H2O 和 FeCl36H2O 制成混合溶液加入到烧瓶中,在 N2 气
15、氛下,滴加氨水、搅拌、水浴恒温至混合液由橙红色逐渐变成黑色,继续搅拌 15min,用磁铁分离磁性颗粒,用蒸馏水洗去表面残留的电解质,在 60下真空干燥并研磨,可得直径约 10nm Fe3O4 磁性颗粒。 (1)“共沉淀法”中 N2 的作用是_,制备的总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 (2)在医药领域,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经表面活性剂修饰后,被成功制成磁性液体,又称磁流体( 见图 a)。磁流体属于 _分散系。负载药物后的该磁流体通过静脉注射或动脉注射进入人体,在外界磁场的作用下,富集于肿瘤部位,当外磁场交变时,可控释药。这利用四氧化三铁磁流体的_功能。 (3)科学研究表明, Fe3O4 是由 Fe2+、Fe
16、3+、O2- 通过离子键而组成的复杂离子晶体。O2- 的重复排列方式如图 b 所示,其中存在着两种类型的由 O2-围成的空隙,如1、3、6、7 的 O2-围成的四面体空隙和 3、6、7、8、9、12 的 O2-围成的八面体空隙,Fe3O4 中有一半的 Fe3+填充在正四面体空隙中,另一半 Fe3+和 Fe2+填充在正八面体空隙中,则 Fe3O4 晶体中,正四面体空隙数与 O2-数之比为_,其中有_%正四面体空隙填有 Fe3+,有_%正八面体空隙没有被填充。 这道试题的第一问是关于制备过程中“防止 Fe2+被氧化”的问题和反应原理的考查,只要学生能够读懂信息,并注意信息中的有效信息即可顺利解题。
17、第二问考查读图能力,要能够看懂“尺寸” 比例,知道磁流体的直径在“ 胶体” 分散系的范围。同时提取题中有效信息,并结合胶体相关性质,知道作用是“磁性和吸附 ”两个作用,很多学生漏填了“吸附”。第三问提供了一个关于四面体空隙和八面体空隙问题。学生不难得出该晶胞中四面体的数目是 8 个,O2-的数目是 4 个,两者之比为:“2 1”。第二个问题也比较容易, “1/8”即 12.5%。第三个问题难在晶胞中的八面体数目,很多学生只能看出中间的独立的一个正八面体,而不能“识别”其它三个八面体,由于其它三个八面体是“分散”的,因此,要引导学生建立“平均或分割思想” 。一种方法是以 12 条棱中的任意一条为
18、四面体的中心轴线,如“1、6、7、10”构成一个正八面体的 1/4,12 条棱就形成 12个 1/4,即三个正八面体。第二种方法是以一个“O2-”为中心,放射出 6 条射线,即一个“O2-”被 6 个正八面体共用 (一个正八面体占据 1/6 的“O2-”),6 个“O2-” 围成一个正八面体,所以每个正八面体“独立拥有”的“O2-”数为 1 个,而一个晶胞中“O2-”数是 4 个,所有八面体数是 4 个。第三个问题的答案是“2/4”即“50%”。 这道试题的测试结果表明,学生普遍对空隙数目的推算比较困难,也反映了学生有效提取有价值信息能力还很缺乏。但是这类试题给学生有“耳目为之一新” 之感,同
19、时很多学生知道了纳米技术在医学上的作用,更加理解化学学科的实用性、创造性,增强了学科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对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和未来的专业发展大有裨益。 3 考查方向:真实与接轨性兼顾 化学学科素养的考查,应该更多关注信息素养的考查,考查信息素养的关键是真实性与接轨性兼顾。所谓的真实性,就是取材要真实、鲜活,不能做“假” 。素材可以是工业生产流程的片段,可以是现代工艺流程的演变、革新,可以是生活中的应用等。这类素材的最大优势是范围广,涉及的知识点丰富,融综合性与探究性于一体。但是,此类试题在改造的过程中,更应该考虑“接轨性”。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与新课程接轨。要让学生形成探究能力,在试题中就要体现
20、,要让学生形成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试题设计的过程中要兼顾,二是与学生知识容量和知识背景接轨。离开学生的知识背景,离开学生广义的知识容量设计试题,那是非常危险的,容易使中学教师任意扩张教学内容。因此在设计此类试题的过程中,要遵“本 ”(遵守教材、课程标准)、循“纲”(考试说明、教学要求等) ,不能超越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要求。 2006 年的高考试题中以广东试卷“水体中重金属铅的污染问题 ”和江苏考试说明中“江苏省大气污染问题” 为代表的综合探究试题,已经为考查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提供了较好的范本。重视信息素养的培养,首先要抓住课堂教学主阵地,其次是在考查中要有所体现。考查信息素养能力的关键是设计好这类试题。创造性地设计信息素养能力考查题不是考研人员的专利,广大一线教师应投身到试题研究的过程中,开发好题,使用好题,为化学新课程学业水平评价增添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