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大众文化研究在中国.ppt

上传人:saw518 文档编号:4755324 上传时间:2019-01-10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8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众文化研究在中国.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大众文化研究在中国.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大众文化研究在中国.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大众文化研究在中国.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大众文化研究在中国.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大众文化研究 在中国,陆 扬,一、大众文化和文化热,“大众文化”,Popular Culture 坎托(N. Cantor)和沃思曼(Werthman)的大众文化史(1968) 使夷俗邪音,不敢乱雅。荀子王制 移风易俗,天下皆宁。乐论 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贼也。 贾谊论积贮疏,二十世纪60年代初叶,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成立 理查霍加特与威廉斯 70年代的伯明翰中心,举世瞩目的大众文化研究中心 先有伯明翰,然后有大众文化。 世纪之交,大众文化理论系统传入中国 大众文化研究在中国展示出本土特色 文化热和大众文化研究的勃兴,二、大众文化与文化工业批判,文化批判,大众文化的批判,法兰克福学

2、派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 张汝伦论大众文化(复旦学报1994年第3期),国内大众文化研究的早期代表作之一 “其实是一种文化工业,商业原则取代艺术原则,市场要求代替了精神要求,使得大众文化注定是平庸和雷同的。”,陶东风:大众文化:何时从被告席回到研究席?,阐释中国的焦虑(1999年1月版) 西方,大众文化的政治参预姿态;国内,大众文化的道德内涵。 文化的堕落、艺术的堕落、人的品位的堕落 处在生存压力下的大众的一种文化“解放” 一方面是文化产业全速发展,一方面是理论建树明显滞后,三、别开生面的世纪之交,二十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突飞猛进,WTO 李陀主编,大众文化批评丛书 “大众文化研究所分析的大众文化

3、是一个特定的范畴,它主要是指与当代大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因此往往必然地与当代资本主义密切相关),并且以工业方式大批量生产、复制消费性文化商品的文化形式。”,戴锦华:隐形书写: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 (1999年),国内第一部比较专业意义上的大众文化研究专著 文化研究,或者说是大众文化研究的东进线索 英国(伯明翰学派,对工人阶级文化的再度发现)美国(作为跨学科、准学科的文化研究,多元文化论,后殖民理论及其表意实践,关于公共空间的讨论及其族裔研究、性别研究)亚太地区的文化研究实践(中国) 90年代,大众文化无疑成了中国文化舞台上的主角。在流光溢彩、盛世繁华的表象下,是远为深刻的隐形书写,在种种非/超意

4、识形态的表述中,大众文化的政治学有效地完成着新的意识形态实践。,陆扬、王毅撰写大众文化与传媒(2000年),国内第一本比较系统绍介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的启蒙性读物。 也是大众文化批判 对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汤林森的文化帝国主义理论等,提供了更为新近的反思视野 豪门恩怨,洪美恩(Ien Ang) Dallas & Dynast,西方大众文化理论的译介,罗钢、刘象愚主编文化研究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 陆扬、王毅选编大众文化研究 周宪、许钧主编现代性研究译丛 陶东风、金元浦和高丙中主编文化研究丛刊 程文超:波鞋与流行文化中的权力关系,文化研究第3辑(2002年),四、定义大众

5、文化,金元浦:定义大众文化,(中华读书报2001年7月4日) “我们今天所说的大众文化是一个特定范畴,它主要是指兴起于当代都市的,与当代大工业密切相关的,以全球化的现代传媒(特别是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当代文化形态,是处于消费时代或准消费时代的,由消费意识形态来筹划、引导大众的,采取时尚化运作方式的当代文化消费形态。它是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充分发展后的产物。是当代大众大规模地共同参与的当代社会文化公共空间或公共领域,是有史以来人类广泛参与的,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文化事件。”,王一川,当代大众文化与中国大众文化学 操作大众文化定义上,应当注意: 第一、大众文化仅仅是工业文明以来才出现的文化形态,

6、它是以大众传播媒介为手段,按商品市场规律去运作的;第二、它是社会都市化的产物,以都市普通市民大众为主要受众或制作者;第三、它具有一种与政治权力斗争或思想论争相对立的感性愉悦性;第四、它不是神圣的而是日常的。 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传播媒介(机械媒介和电子媒介)为手段、按商品市场规律去运作的、旨在使大量普通市民获得感性愉悦的日常文化形态。,五、上海酒吧,包亚明等:上海酒吧空间、消费与想象 两组观察对象:一是衡山路酒吧一条街的消费空间,一是以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为中心的酒吧消费空间 “在现代性、全球化的背景中理解上海都市空间的流变,从消费的角度阐释当代上海复杂的社会文化现实。”,九十年代末叶大量涌现的酒吧

7、 三个层次: 首先,上海酒吧是以非本地化的方式降临的,客户目标是非本地的消费群体。它曾经是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仍然将是炫耀性消费的舞台。 其次,上海酒吧已经培养本地的消费群体,这是上海酒吧本地化的成果,也是上海这座城市不断参入全球化进程的伟大收获。但是上海酒吧展示的消费实践和消费者之间又能解读出怎样一种复杂关系呢? 最后,上海酒吧的发展进程与地域知识的重建过程紧密相连。 衡山路,新世界,Conclusion,China witnesses the flowering of popular culture in the past twenty years. Not only an organic

8、 part in contemporary Chinas marketing directed economy, but also an indispensable component of dominant ideology. Three periods: of condemnation of popular culture, of introduction of western popular culture theories, and of a localization of popular culture studies.,Localization: not only mean tha

9、t the publication begins turning its interests to domestic issues in popular culture instead of repeating Western theories, but also mean a cultural attitude towards daily life, and the relevant courses coming into college curriculum as well. Yesterdays ugly duckling has turned into a swan.,The “mag

10、ic power” of popular culture。 Chinese scholars of popular culture studies The aim is to forge popular culture into an organic part of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Popular culture studies shoulders a significant miss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a mission of both modernity and postmodern cultures.,谢谢! Thank You!,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期刊/会议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