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考文言文复习之文言句式一、倒装句 倒装句的主要类型: (1)主谓倒装。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2)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3)定语后置。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4)介宾结构后置。 (一)主谓倒装 主谓倒装也叫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古汉语中。谓语的位置也和现代汉语中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疑问句或感叹句中,就把谓语提前到主语前面。 例:甚矣,汝之不惠。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 。谓语
2、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 了” (二)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放置于动词或介词之后,有如下几种情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这类句子,介词的宾语也是前置的。a 介宾倒装 例: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可译为“为什么” 微斯人,吾谁与归 ?“吾谁与归”是 “吾与谁归”的倒装,可译为“我和谁同道呢?” b 谓宾倒装 例:何有于我哉?“何有”是“有何”的倒装。古汉语中,疑问代词做宾语时,一般放在谓语的前面。可译为“有哪一样” 。 孔子云:“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 “何” ,疑问
3、代词, “之” ,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2、 文言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例:僵卧孤村不自哀 “不自哀”是“不哀自”的倒装,可译为“不为自己感到悲哀” 。 “自” ,代词,在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要前置。另如“忌不自信” , “自信”即“信自” ,意相信自己。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于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在意义。 例:莲之爱,同予者何人?“莲之爱”即“爱莲”的倒装,可译为“喜爱莲花” 。 “之” ,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孔子云:“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
4、” 。 “之” ,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4、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表示强调。例:是以谓之“文”也。 “是以”是“以是”的倒装,可译为“因此” 。“是”是指示代词,指代前面的原因。 5、其他,表示强调。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关山度”是“度关山”的倒装。可译为“跨过一道道关,越过一道道山” 。 (三)定语后置 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1、 “中心词后置定语者”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荷担者三夫”是“三夫荷担者”的倒装,定语“三夫
5、”后置,以突出中心词“荷担者” ,可译为“三个能挑担子的成年男子”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亭翼然临于泉上”是“翼然临于泉上亭 ”的倒装,定语后置,可译为 “一座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上的亭子。 ” 2、 “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 例: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 3、数量词做定语后置 例:尝贻余核舟一, “核舟一”是“一核舟”的倒装,定语“一”后置,可译为“一个核舟” (四)介宾结构后置 1、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 例:何有于
6、我哉? 全句为“于我有何哉”的倒装句,介宾结构“于我”后置。译为“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 。“告之于帝”是“于帝告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帝”后置,译为“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 。 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全句为“于南阳躬耕,于乱世苟全性命”的倒装,介宾结构“于南阳、于乱世”后置,可译为“亲自在南阳耕种,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 。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例:屠惧,投以骨。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以骨”后置。译为“把骨头扔给它” 。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 “祭以尉首”是“以尉首祭”的倒装,介宾结构“以尉首”后置,可译为“用将尉的头来祭祀” 。
7、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 “述以文”是“以文述”的倒装,介宾结构“以文”后置,可译为“用文字来记述” 。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是“以讨贼兴复之效托臣”的倒装,介宾结构“以讨贼兴复之效”后置。二、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 “陈胜者,阳城人也。 ”(陈胜是阳城人)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2、句末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方柯,天才也。 ”(方柯是天才) 3、用“者”表判断 “方柯者,中国之人。 ”(方柯,是中国人) 4、 用“为”表判断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 ”(不能说是设法生
8、财) 5、用“乃”表判断 “是乃狼也。 ”(这是狼) “电脑乃高科技用具。 ”(电脑是高科技用具)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 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者,也。 ”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 ,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 ”(史记了涉世家 ) “,也。 ”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 者“,只用 “也”表判断。如: “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 ”(资治通鉴 ) “者,。 ”有的判断句,只在主
9、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 “者也。 ”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 ,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 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 ”(赤壁之战 )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
10、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 “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 ,都不是判断词。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 1用“者”或“也”表判断。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有用“者,也”的,其中“者”表停顿, “也”表判断;有单用“者”或“也”的;也有“者也”在句尾连用的。 例如: 陈胜者,阳城人也。(司马迁陈涉世家) 夫战,勇气也。(曹判论战) 莲,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2用副词“乃” “则” “即”
11、 “皆” “耳”等表判断。这种形式也较为多见。例如: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司马迁陈涉世家)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3用动词“为” “是”表判断。其中“是”表判断,要注意和用作代词的“是”的区别。例如: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司马迁 鸿门宴)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代词,这样) (苏轼石钟山记) 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如: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例如: 刘备天下枭雄。(司马光赤壁之战
12、) 刘豫州王室之胄。(同上)三、省略句: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都有很多省略现象,古代汉语中更为多见。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省略主语。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例如: 永州之野产异蛇,( ) 黑质而白章,( ) 触草木,( )尽死。( 柳宗元捕蛇者说) 沛公谓张良曰:“(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司马迁鸿门宴) (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手自笔录,( )计日以还。录毕, ( )走送之,不敢稍逾约。(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 )问:“ ( )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 ( )对曰: “小惠未偏,民弗从也。 ”(左传曹判论战) 2省略谓语。与现代汉
13、语比较,文言中谓语的省略较多见。例如: 一鼓作气,再( ) 而衰,三( ) 而竭。(同上)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3省略宾语。有动词宾语的省略。例如: 尉剑挺,广起,夺( ) 而杀尉。(司马迁陈涉世家) 每字为一印,火烧( ) 令( ) 坚。(沈括活板)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则与( )斗卮酒。(司马迁鸿门宴) 有介词宾语的省略。例如: 竖子不足与( ) 谋。(同上) 此人一一为( ) 具言所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4省略介词。文言中介词“于”也常常省略。例如: 今以钟磬置( ) 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苏轼石钟山记) 激昂( ) 大义,蹈死不顾(张博五人墓碑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