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俗世奇人》教案(新人教版八下)20.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731964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09.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俗世奇人》教案(新人教版八下)20.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俗世奇人》教案(新人教版八下)20.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俗世奇人》教案(新人教版八下)20.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俗世奇人教案(新人教版八下)20设计思想 泥人张是一篇自读课文,抓住自读课文的特点,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会赏析精彩句子及对文化遗产的爱护。 本文塑造了一位有着独特技艺和性格的民间奇人的形象,人物都刻画得形神兼备。课文语言幽默风趣,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极富表现力。教学时,采用多种教学形式,营造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把握人物的形象,理解“俗世奇人”的大本领大智慧。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能力: 1、掌握几个字词:阔绰 撂 怵 抠 戳 (蛮)横 2、赏析几个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3、学习曲折有致安排情节的结构方法 4、通过朗读,体会人物的情感与形象。 (二) 过程与方法: 1

2、、学会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抓住文章的关键。 2、让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爱护 无形的民间文化遗产的责任,为文化大厦添砖加瓦,为文化巨轮保驾护航。 2、了 解我国民间艺人 -泥人张的高超技艺及过人的智慧,激发创作欲望。 教学重点 解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对文章的表现力。 教学难点 1、理解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对文章的表现力。 2、学习曲折有致 安排情节的结构方法。 教学准备 1、查找一些民间奇人的故事。 2、预习课文,画出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 3、幻灯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 、 导语设计

3、大家也许不会忘记那位奇巧的雕刻家王叔远的故事吧。他能把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雕刻成舟,形象地再现了苏轼月夜泛舟赤壁的故事,奇 绝!妙绝!请同学展示搜集到的民间奇人的故事说一说。 (学生活动,师适时点评) 今天,我们来见识一位俗世奇人,他就是冯骥 才笔下的泥人张。 (板书课题) 冯骥才,当代优秀作家、画家、文化活动家。我们曾学过他的散文珍 珠鸟 。 他长于天津,近年来,他为保存中华民族地域文化而奔走呼号,他对天津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过抢救性考察,他写的泥人张也是其中的一种行动。 (二) 、自由朗读, 1、 画出不认识或读不准的字,查字典注音。放声朗读。 2、 出示投影,检查字词。 给几 个字注音:阔绰

4、 撂 怵 抠 戳 (蛮)横 3、指名朗读,师纠正。 (三)再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 问题设计: 1、本文读来充满风趣,有些单口相声的味道。相信同学们都预习过了,文章主要写了那两个人之间的故事。 (泥人张和海张五之间的交锋) 2、那么,下面我们带着一个问题“请以泥人张和海张五之间的交锋为中心”自由朗读文章。简要的复述故事的情节。 (板书:海张五 泥人张) (海张五挑衅泥人张-泥人张 捏泥像还击-海张五出口讥讽-泥人张贱卖海张五)(四) 巧妙的情节安排 问题设计: 1、 首先是面对“海张五”的侮辱, “泥人张”漠不作声,他会怎么样呢?一般人会怎样呢? 2、只见他从鞋底抠出一块泥巴,飞快的捏出“满脸狂

5、气”的海张五,但海张五并不服,道一句“贱卖都没人要” 。故事并没有结束, “泥人张”又会怎样呢?没想到第二天街市上一排排地摆着泥人“海张五” ,还旁批“贱卖” ,令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不得不佩服“泥人张”的智慧。 提问:你对故事的情节安排有什么看法?(故事的情节安排有什么特点?) 生动、吸引人,悬念迭出,一波三折,待看到结尾时,不得不使人眼前一亮,脱口称绝 (五) 、分析“泥人张”奇人之“奇” ,把握人物形象 1、把握了文章的情节结构后,对文章的内容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你认为奇人“泥人张” “奇”在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技艺高超、有智 慧、有个性 (1)找出文中描写泥人张技艺高超的句子

6、读一读。并分析这些句子在描述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 (正面描写、侧面烘托,两者的有机结合,突出了泥人张技艺的高超,也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 (2)文中除了描写泥人张的高超的技艺外,他的“奇特”还表现在什么地方? (他的智慧,从他与海张五的较量上,他的“奇特”还表现在他的沉稳,干练,镇定自若,面对无端侮辱,他后发制人,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予以还击,一招致胜。 (个性内敛、不畏强权,敢于斗争)让人们在佩服他手艺的同时,更佩服他的智慧。 ) (3)文中对海张五的描写也十分精彩,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外貌、语言)从文中找出描写海张五的句子,分析一下他的形象? (爱摆臭架子,且蛮横无理,故意挑衅,粗俗,完全一个

7、活脱脱的地痞形象。 ) (六) 、品味文章的语言 1、本文的语言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A、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天津风味) ,幽默传神。 (架式挺牛、撂高的、怵、赛、砍过去等汲取了方言中的精华。 ) B、品味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1、作者说泥人张的手艺“有第一,没第二,第三差着十万八千里。 ”能否改成“泥人张技艺高超,众人不能相比” 。 (原句用了夸张的手法,突出泥人张的技艺超凡绝伦,远远超出同仁中人,如果换成“泥人张技艺高超,众人不能相比”就过于平 淡,缺乏表现力,运用强烈的夸张后,就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收到较好的表达效果。 )2、 海张五那边还在不停的找乐子,泥人张这边肯定把这些话在他

8、手里这团泥土上全找回来了。你怎样理解这句中“不停的找乐子”中的“找”?试着将它换成“寻”字,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找”体现出无端挑衅,无赖的丑台态;“寻”字没有这种表达效果, “找”字还与后面的句子中的“找”字相得益彰,还体现泥人张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机智) 归纳:赏析句子的方法一般从:修辞的角度、具有表现力的词语,具有地方色彩入手。 3、学习赏析上面句子的方法自主赏析 (1)随后手一停,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起身去柜台结帐。 (抓住“戳”字) (2)左手伸到桌子下边,打鞋底下抠下一块泥巴。右手依然端杯饮酒,眼睛也只瞅着桌上的酒菜, (抓住“抠” 、瞅“来分析) 4、补充:

9、 A、胖女人发怒了,短短的脖子猛然伸长了,陷在肉里的小眼睛居然瞪了出来,叉着腰,跺着脚,唾沫星子乱飞。 (抓住“短短“、 ”瞪“、 “叉” 、 “跺”等词语) B、何满子是奶奶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 (从修辞、地方色彩等角度) (七) 、探究课文 1、文中的“坐在那儿,为了瞧各样的人,也为捏各样的人。 ”这句话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艺术、创作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感悟) 2、文中天庆馆里的伙计,对泥人张的到来无动于衷,对“海张五”则是巴结权贵,谄媚之极。可是手艺人除外,手艺人靠手吃饭,求谁?怵谁?仔细揣摩这句话,讨论作者对待手艺和手艺人的态度是怎样的?他的观点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中能行

10、得通吗? (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主张”自 食其力“求生存的人生态 度,钦佩、赞赏之情溢于言表。手艺人不搞歪 们邪道,靠劳动吃饭行道正,站得直。 但是,在如今的商品经济社会里,这个观点未必都行得通, “适者生存,不进则退” ,就生存而言还是要讲究技巧性,当然要在不丧失人格尊严的前提下,如今的社会,我们做事、做人除了靠真才实学外,还要讲求与别人合作、沟通。 ) (八) 、 课堂小结 泥人张奇绝!妙绝!奇在人物,妙在情节、 语言。个性奇特的泥人张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津味十足、本色朴素而又幽默传神的语言更是余音绕梁 ,历久不绝。读这样的作品,如夏日饮冰茶,爽口又爽心。 值得人深思的是该如何保护这些无形的民间文化遗产,我们该做点什么?从冯骥才先生充满睿智的文字中我们似乎找到了答案,让我们勇敢地承担起这一责任,为文化大厦添砖加瓦,为文化巨轮保驾护航! (九)、作业泥人张这篇短文情节性较,具有浓厚的戏剧性,请同学们 把它编写成课本剧或小品进行表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