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云南的歌会》教案(新人教版八下)25.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731827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5.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的歌会》教案(新人教版八下)2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云南的歌会》教案(新人教版八下)2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云南的歌会》教案(新人教版八下)25.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云南的歌会》教案(新人教版八下)25.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云南的歌会教案(新人教版八下)25教学设计 A创意说明:本设计以语言的感悟为基点。采用层层铺垫的思路,引导学生深察文章的情趣。 “畅谈云南” “细说歌会” “深悟文趣”构成教学的主板块,三步由课外而课内,由浅入深,互为铺垫:看似闲话的“谈”旨在介绍云南风情,为“说”蓄势,多层次的“说”又涉及文章的知情意,又是在为“悟”铺路。教学步骤:一、畅谈云南从感动中国的原生态歌舞“云南映象”切入,师生一起聊云南,聊聊云南壮丽的山河、秀美的自然风光,聊聊那里的雪山、草原、冰川、瀑布、温泉、蓝色的高原湖泊、茂密苍茫的原始森林、险峻深邃的峡谷,还有撼天动地的三江并流聊聊云南风情万种的少数民族,聊聊那里特色鲜明、

2、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聊聊云南的歌舞,自由、舒展、高昂、奔放的旋律所展现出的去掉了俗的杂质的那份纯美聊聊云南的人,自然淳朴勤劳善良的人民,以及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的捍卫与热爱让学生调动知识储备,开怀畅谈,地理书上的介绍、文学作品中的描绘、影视资料上的渲染、 “云南映象”中的再现,都能作为我们了解云南的窗口。总之就是让学生认识正是这方美丽、宁静、神秘的土地,养育了无比灿烂的民族音乐,歌唱早已成为不少云南人生命的一部分,而歌会就是他们展现自我的舞台。二、细说歌会一读课文,说说云南歌会给你的印象。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熟悉课文,学生可用书中原句说,也可自己归纳。比如:云南歌会多-大型的如“金满斗会” ,

3、小型的如山野对歌,还有自娱自乐的山路漫歌;歌会质量高-对歌的不是高手不敢轻易搭腔,传歌的更要样样在行;会场气氛热烈-与会者穿戴如过年,个个兴奋活跃,对歌场上俏皮欢快,传歌时场面壮观,气势宏大;淳朴自然-全是自然环境中、自然状态下的真情演唱二读课文,说说你最喜爱的一个歌会场景。这是在整体感知前提下的品读,要求学生对三种不同场合下的歌唱方式、内容、作用、特点有清楚的认识后,比较选择其中之一进行多角度的、有个性的品味。三读课文,联系我们平日听过的演唱会、音乐会,说说云南歌会有哪些特色。学生思考,讨论,发言,教师鼓励学生持新颖独到的见解。交流后归纳-二,如:全民性-男女老少人人参与。演唱者从年龄上说:

4、上至七旬老翁,下至十四五岁小姑娘,都可一展歌喉;各种身份的人都有:摆小摊卖酸泡梨的,城门边挑水洗衣的,打铁箍桶的工匠可谓来者不拒。地域性-独具云南地方特色。这体现在歌会场境的地域性:如三个场景中都写了歌会地点,尤其是“山野漫歌”一段,用大段篇幅描述了云南山野风光;歌手模样和服饰的民族性:如对歌唱妇女的衣着和神态的描绘;文中还多次提及云南各处地名。本色性-歌唱时没有任何预设、造作的成分。唱歌内容灵活:唱的多是情歌酬和,也唱其他故事,或贯穿古今,引经据典,或嘲烟鬼,骂财主;方式多样:或见景生情,即物起兴,或提问考智,巧答见趣,或互嘲互赞,随事押韵。声音出乎自然:唱时随口而出,唱毕米酒解渴,赶马女孩

5、的嗓音还充满一种“淳朴本色美” 。独特性-独特的传承方式,以会相传,以口相传,反复演唱,到大家熟悉为止。三、深悟文趣云南歌会有很多特色,但最吸引入的自当是其趣味性。你能从哪些方面感受到歌会的趣味性,作者又是如何表现这种趣味性的呢?从内容方面领悟歌会之趣,只需通过回味上一步的学习即可,从表达上领悟文章之趣是难点,教师提示学生从作者选材的独特视角,从描写手段的多样化,从语言运用的技巧,从全文抒情的笔调等方面来思考。这一步也可用朗读代替分析,在朗读中更深入地体悟浸透于文章中的真趣谐趣情趣和行文的妙趣。四、学习总结教学设计 B创意说明:古老的歌会,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如博物馆里陈设的文物标本,似乎只在

6、音像资料上才得一见,这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但大量精美的音像制品无疑又为我们提供了生动直观的课程资源,课堂上若能合理引进,适度穿插,定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致,使之体会到轻轻松松学语文的乐趣。教学步骤:序曲:用一个词说说你心目中的云南。插播一:梦幻云南-云南风光风情短片(自己剪辑拼接,配解说词) ,画面停在跑马节场景上。一、理解全篇1.初读课文,理解大致内容:全文写了哪几个场合中唱歌的情景?2.寻读关键词句,理清文章脉络,领会文章主旨:第一段说“这一回却更丰富了我的见闻”究竟是指哪一回?那文章为什么还要写其他场合下的歌唱呢?二、精析一段精读“山野对歌”一段,从语段知识和蕴涵的情趣两方面解读。

7、插播二:情绪跑马-精彩的对歌场景(电影刘三姐中三姐败秀才的那一场戏) 。三、品赏一景“山路漫歌”中明朗美好的唱歌背景、 “村寨传歌”中独特而宏大的传歌场景都富含文化底蕴,且作者描写都非常精彩,可选择其中之一来朗读、品赏。四、练唱一曲插播三:经典吟唱-选播几首学生易学的经典民歌,如猜调 姑娘生来爱唱歌蓝花花等。请你学唱一歌。或试填一曲,然后表演一次。教学设计 C创意说明:本设计为朗读积累。我一直以为,好文不须析,所有的读者都能体会到它的“好” ,多少不同而已。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己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发现课文之“好” ,在此基础上积累一点常识,背诵几个句段,或许比老师不厌其烦地品啊析啊更能给学生以

8、收获。教学步骤:一、自己反复朗读课文,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积累自己认为有用的东西。如:生字新词:本文有不下 15 个难认难写的字,还有好些成语。歌会知识:本文蕴含有丰富的专业知识,云南民歌的特点,民歌的演唱内容、形式、地点、传承方式、卓越成就,云南歌会的特色等等,可自己用简练优美的语言写一篇小品文,或编释一个词条。写作技法:本文有太多的不露痕迹的技法值得学习。如写人工笔画像、简笔传神和以景衬人,写景多方映衬,摹形拟声传情,写场面全局描绘、细部刻画等。佳句美段:本文有诸多富有情趣的描写句。如外貌描写句、拟人写物句、景物描写句,还有些抒情议论句。二、小组内交流,合作学习。每小组准备推荐一位同学向全班推介本小组的积累成果,并用一句话陈述理由。三、记诵文中的雅词佳句精段。资料整合平台荐读材料沈从文小说边城 。央视热播的边城印象系列之歌者默然 (陈镭)以及怀念沈从文先生的一组散文:巴金怀念从文 ,季羡林悼念沈从文先生 ,黄永玉回忆沈从文表叔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