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7.最后一课 第1课时 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731688 上传时间:2019-01-0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1.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最后一课 第1课时 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7.最后一课 第1课时 教案(苏教版八年级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七 最后一课 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本文通过人物的语言、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以及采用第一人称所起的作用。2、领会本文所表现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重点难点1、重点:结合上下文理解一些语句的特定含义。2、难点:把握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的性格特征,探究语言、行动、心理描写的作用。教学时数一课时一、 导入1、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语言,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尊严。学习并热爱本民族的语言,这也是爱国主义的一种具体表现。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就是一篇爱国主义题材的文章最后一课。(板书课题、作者,并简介作者)2、 这篇文章同学们都预习了,谁能说说,小说为什么取名为“最后一课”?3、

2、补充交代故事背景介绍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这篇小说写的是普法战争中发生的故事。普法战争是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挑起的。他为了阻止普鲁士用武力统一德意志,维护法国在欧洲的霸权,发动了这次战争。结果,法军大败,拿破仑三世也率军向普鲁士投降了。普鲁士军队长驱直入,侵入巴黎,迫使法国资产阶级政府割地赔款。法国的阿尔萨斯和洛林东部割让给普鲁士了,普鲁士政府不准这两个地方继续学法语。这篇小说写的就是韩麦尔先生给学生教最后一堂法语课的情景,所以取名为“最后一课”。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复述故事。三、指导学生学习第 16 段。阅读 16 段,考虑这么一个问题:从小弗郎士上学路上

3、的表现和心情,看出小弗郎士是怎样的一个孩子?讨论交流、明确:从小弗郎士上学路上的表现和心情,看出小弗郎士是一个贪玩,不爱学习,不懂事,但还能管自己的孩子。贪玩不爱学习表现在经常迟到,那天又去得很晚,他怕韩麦尔先生骂他,因为分词连一个也说不上来。他想就别上学了。不懂事表现在他听到画眉在唱歌,看到普鲁士兵在操练,认为“这些景象,比分词用法有趣多了。”能管住自己表现在急忙向学校跑去,对布告栏内贴出的布告也无心去看。四、指导学生学习第 710 段,思考问题。小弗郎士赶到学校后,发现学校和课堂里出现了哪些异乎寻常的情况?这些情况说明了什么?小弗郎士发现学校和课堂里出现了以下异乎寻常的情况:1、学校一反常

4、态地寂静;2、老师不同一般地温和;3、教师意外地穿着礼服;4、教室里竟然坐着许多镇上的人,整个教室里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这些情况说明,这堂课很不一般,暗示着这是“最后一课”。五、指导学生学习第 1116 段。提问:韩麦尔先生宣布坏消息时,连用两个“最后”,这表现了他怎样的心情?朗读时语气是否应该有区别?这时,小弗郎士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有这些变化?韩麦尔先生宣布坏消息时,连用两上“最后”,这表现了他当时的复杂心情。“这是我最后一次给你们上课了”,这里的“最后”二字,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沉痛而又愤慨的心情,他为再不能教法语课而沉痛,他为侵略者不准法国人学本国语言而愤慨。“最后”二字要

5、读出沉重的证据今天是你们最后一堂法语课,我希望你们多多用心学习。”这里的“最后”二字,表现了韩麦尔先生沉痛却又充满希望的心情,他为再不能上法语课而沉痛,他又为上好这最后一堂法语课而充满希望。这时,小弗郎士的感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他为再不能学法语而感到“心里万分难过”,他知道恨“那些坏家伙”了,他懂得珍惜他的这“最后一堂法语课”了。其次,他为过去没有认真学习而懊悔。过去对课本、对老师,他觉得“那么讨厌”,现在都像“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再次,他明白了老师穿礼服和镇上那些老年人坐在教室里的原因,他对老师产生了同情和敬意。总之,小弗郎士似乎一下子长大了,成熟了,这是因为这时他把自己与“祖”联系在一起了,是由于爱国的激情促成了他这些变化。六、布置作业课后练习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