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11 页 第 11 课 最苦与最乐 达标检测(语文版八年级上)一、双基积累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契约(qi) 揽住(ln) 悲天悯人(mn)B.卸却(xi) 赔礼(pi) 如释重负(sh)C.恩惠(hu) 缠着(chn) 自投苦海(tu)D.坟墓(m) 大抵(d) 心安理得(n)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考试终于结束了,同学们如释重负,心情放松了许多。B.在双方有矛盾时,年轻人尊重比你年长几轮的阿伯,老人家原谅比你小数十年的后生,各让一步,就会海阔天空。C.从坚决不收到不好意思不收,再到心平气和地收,自称“不差钱”的局长收起钱来已经轻车熟
2、路了。D.由于特殊情况和教育基础相对薄弱,实现学前免费教育,做好这一民生工作依然任重道远。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课文第 1段的中心句是“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B.课文第 4段中“但是他日日在那里尽责任,便日日在那里得苦中真乐,所以他到底还是乐,不是苦呀!”句中的“他”指代的是仁人志士和诸圣诸佛。第 2 页 共 11 页 C.课文第 4段中引用了孟子和曾子的话,孟子的话用作论据,曾子的话用作论点。D.本文以“最苦与最乐”为题,而不以“苦与乐”为题,是因为本文是从“最苦”和“最乐”两个侧面来谈“人要尽责任”的道理,“苦与乐”与本文的主要内容“尽责任”关系不大,所以
3、,不以“苦与乐”为题。4.综合性学习。学完本文后,你所在班级打算开展以“承担责任,健康成长”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1)请为此次班会设计三种活动方式。答:_ _ _(2)同学们都围绕“责任体现在生活细节中”说一段话,你将会怎样说?答:_(3)请你为这次班会写一段结束语。第 3 页 共 11 页 答:_二、课内阅读阅读课文 4、5 段(“然则为什么孟子又说君子有终身之忧呢?”至“永远不能解除了”),回答 59 题。5.这两段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答:_6.选文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答:_7.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有人说:“既然这苦是从负责任而生的,我若是
4、将责任卸却,岂不是就永远没有苦了吗?”第 4 页 共 11 页 答:_8.文中“卸却责任”和“解除责任”有什么不同?答:_9.你认为作为学生应尽到什么责任?答:_三、美文品析(2012赤峰中考)阅读下文,完成 1013 题。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焦国成第 5 页 共 11 页 我们活在世上,免不了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朋,大至对国家、社会。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不过,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种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世间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惟有对自己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
5、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也依靠不了别人。不止于此,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心还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一个人惟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树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才可能由此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因为有这种爱,所以尽责任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相反,一个不爱自己人生的人怎会爱他人、爱事业?一个在生活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会坚定地负起人生的责任?这样的人常常把尽责任看作是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也就无法弄清他对这个世界负什么责任。现实中,某些人虽然正承担着一些责任,但
6、却是完全被动的,他们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视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出于自觉的选择,而是由于习惯、时尚、舆论等原因。譬如说,他们把偶然却又长期从事的某一职业当作了自己的责任,从不尝试去拥有真正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业;他们一发现社会上流行什么,就觉得自己应该紧紧地跟上去;他们十分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谨小第 6 页 共 11 页 慎微地为这种评价活着。他们由于不曾认真地想过自己的人生使命究竟是什么,在责任问题上也就必然是盲目的了。一个人如果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在一切社会活动中,就会对自己的行为持一种负责的态度。一个社会如果由这些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成员组成,那么就必定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社会。10.作者为什么认
7、为“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是“一种根本的责任”?答:_11.根据第段的内容,说说怎样做才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答:_12.第段与第段比较,论证方法有什么不同?第 7 页 共 11 页 答:_13.根据要求,品析语言。(1)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这句话的表达效果。)答:_(2)一个在生活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会坚定地负起人生的责任?(结合语境,理解加点短语的意思。)答:_四、写作练笔14.【写法借鉴】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用名言)是本文主要的论证方法。如,用仁人志士的忧民忧国、诸圣诸佛的悲天悯人是乐而不是苦的事例论证了论点;引用了古语、俗语、
8、孔子的话,从解除心第 8 页 共 11 页 理负担,体会有活力的人间趣味这个侧面,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使全文论证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片段仿写】请你综合运用举例论证和引用名言的论证方法,围绕“希望对于人生的重要作用”这个主题写一段话。(150 字左右)答案解析1.【解析】选 A。“契”应读 q。2.【解析】选 C。“心平气和”指心里平和,不急躁,不生气。不符合语境,应改为“心安理得”。3.【解析】选 C。孟子和曾子的话都用作论据。4.答案(示例) :(1)设计 宣传标语 演讲比赛 列举有责任感的名人事例(2)我看到很多同学的父母每天等在校门口,接自己的孩子回家,我想他们把这种等待当成了一种责任
9、;晚上孩子放学回家,他们必然会准备好热腾腾的饭菜,这是把对孩子的服务当成了一种责任;每天早上,他们又把洗干净的衣服放在孩子的床头,这是把对孩子的关爱当成了一种责任。责任并不是抽象的,它其实体现在点滴的生活细节中。(3)如果每一个人都能更有责任感,那么这个世界会变得更美好,如果咱们班的每一位同学都能更有责任感,那么我们这个集体将更优秀!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尽职尽责,健康成长,做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人!第 9 页 共 11 页 5.【解析】此题考查对论点的概括能力。论点要简明正确,是两段文字的核心。应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概括。答案:人应当勇于负责,而不应当逃躲。6.【解析】常用的论证方
10、法主要包括道理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根据选文内容“对号入座”。答案:举例论证与道理论证。7.【解析】“岂不是”在句中表反问语气,从反问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的角度作答。答案:采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起强调作用,能引起读者的深思,增强语言的论证力。8.【解析】此题考查对词义辨析的能力。“卸却”有“丢开不管”之意;“解除”有“完成”之意。答案:“卸却责任”指未尽责任,丢开不管;“解除责任”指尽了责任,再无负担。9.【解析】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应联系学生生活思考作答。答案(示例): 热爱集体,自觉维护集体利益。认真对待学业,学习知识。建立自信,要有毅力,勇于面 对失败。10.【解析】此题考查感
11、知文章主旨的能力。根据段的中心句概括作答。答案(示例):(1) 对自己人生的 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第 10 页 共 11 页 (2)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心还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答第段中“一个人惟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也可;答第段中“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也就无法弄清他对这个世界负什么责任”也可。)11.【解析】此题考查理解段落内容的能力。可从正面“要有自己的正确的价值观,勇于承担责任”和反面“不盲目地赶潮流”两个角度概括作答。答案(示例):(1) 一个人要有自己的正确的价值观,不盲目地赶潮流、追时尚,不为别人的评价所动摇,自主选择职业和事
12、业,勇于承担责任,努力实现人生的价值。(2)能够尝试拥有真正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业;对社会上流行的事情,有自己清醒的判断;不因为别人的看法而轻易改变做事的目标。12.【解析】此题考查论证方法。从第段中“相反”一词的前后内容看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从第段中“譬如”可知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答案(示例):(1) 第段使用了 对比论证;第段使用了举例论证。(2)第段是正面论证;第段是反面论证。13.答案(示例) :(1)运用反 问的修辞手法, 强调了对自己的人生要有责任心。(或:运用反问,强调了对自己人生具有 强烈责任心的重要性,语气强烈,引人思考。)(2)没有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盲目随从。第 11 页 共 11 页 14.答案(示例) :翻开绵长的历史卷轴,一位位名人志士,几乎都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并由此取得了令人仰止的卓越功绩。诗仙李白面对自己的人生曾有过迷茫与困惑,但他能重新树立对自己前途的希望,写出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千古绝唱;越王勾践心怀复兴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卧薪尝胆,最终凭国人的力量和“三千越甲可吞吴”的坚强信念,成为了春秋五霸中的最后一位霸主,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占据了重要的一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