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页 1 第策略与反思纠错与归纳【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散文诗中的形象特点,领悟其思想内涵。2理解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借助丰富的想象,表现出对祖国的爱。3仿写美文。【重点难点】1、反复诵读,在读中感受诗中浪的形象。 2.、深刻理解文章的情感内涵。【自主学习】建立自信,克服畏惧,尝试新知1、文体知识散 文 诗 : 介 乎 诗 与 散 文 之 间 ,兼 有 诗 与 散 文 特 点 的 一 种 现 代 抒 情 文 学 样 式 。散 文 诗 的 特 点 : 注 重 营 造 诗 意 化 的 意 境 ; 重 视 语 言 的 锤 炼 ;重 在 抒 发 情 感 或 阐 释 哲 理 ;读 起 来 朗
2、朗 上 口 , 适 合 朗 诵2、查找资料,熟悉作者。纪 哈 纪 伯 伦 ( 1883 1931) , 阿 文 名 英 文 名 : Kahlil Gibran ( 国 籍 ) , ( 身 份 ) 。 被 称 为 “艺 术 天 才 ”、 “黎 巴 嫩 文 坛 骄子 ”, 是 阿 拉 伯 现 代 小 说 、 艺 术 和 散 文 的 主 要 奠 基 人 , 20 世 纪 阿 拉 伯 新 文 学道 路 的 开 拓 者 之 一 。 以 他 为 中 坚 形 成 的 阿 拉 伯 第 一 个 文 学 流 派 叙 美 派 ( 即“阿 拉 伯 侨 民 文 学 ”) ,全 球 闻 名 。 作 为 哲 理 诗 人 和
3、 杰 出 的 画 家 , 他 和 印 度 诗 人泰 戈 尔 一 样 都 是 近 代 东 方 文 学 走 向 世 界 的 先 驱 , 并 称 为 “站 在 东 西 方 文 化 桥 梁上 的 两 位 巨 人 ”。其 主 要 著 作 有 : 短 篇 小 说 集 叛 逆 的 灵 魂 , 长 篇 小 说 折 断 的 翅 膀 散 文 集 疯 人 , 诗 集 与 灵 魂 私 语 散 文 诗 集 泪 与 笑 本 文 选 自 泪 与 笑 。 泪 与 笑 组 歌 共 包 括 五 首 散 文 诗3、先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再解释其意。执拗: 憔悴:馈赠: 璀璨:祷词: 夜阑人静:真谛: 彻夜不寐:炽热: 纹丝不动:海誓
4、山盟: 长吁短叹:页 2 第2)、诗中的海浪形象是极为感人的,她对情侣海岸一往情深,爱的热烈,爱的深沉。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呢?【合作探究】升华学科能力,透析重难点5、这首诗仅仅写浪对岸的爱情吗?还写出了是么?6、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7、选择其中一段或一句认真品读,自选角度(如人称、修辞、谴词用语等), 说说作者是如何借浪的形象表达自己感情的?【当堂训练】技能拓展应用,搭建晋级平台8、仿写句式:“曾有多少次,当美人鱼从海底钻出海面,坐在礁石上欣赏星空时,我围绕她们跳过舞;曾有多少次,当有情人向俊俏的少女倾诉自己为爱情所苦时,我陪伴页 5 第他长吁短叹,帮助他将衷情吐露;曾有多少次
5、,我与礁石同席对饮,它竟纹丝不动,我同它嘻嘻哈哈,它竟面无笑容。”要求运用“曾有多少次,当时,我;;曾有多少次,当时,我;示例:曾有多少次,当看到美丽的流星拖曳绚丽长尾造访地球时,我闭上眼睛默默许愿所有朋友生活都幸福美好 曾有多少次,当鲜绿的柳条探头探脑,伴着春风舞姿曼妙,我挥着双手大声的喊道:春天,你好! 9、一粒沙、一棵树、一株草、一片云都可能触动我们的情丝,引发我们的想象。以第一人称,发挥丰富的想象,学习多样的拟人手法以及其他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选取一物 请用第一人称, 运用拟人手法以及其他修辞手法,选取一物,以“_之歌”为题,(如“小草之歌” 、 “白云之歌”)写一首散文诗,展现你对人
6、生的思考。 (200字以上)【课堂延伸】炉中煤 郭沫若啊,我年青的女郎!我不辜负你的殷勤,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啊,我年青的女郎!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你该不嫌我黑奴卤莽?要我这黑奴底胸中,才有火一样的心肠。页 6 第啊,我年青的女郎!我想我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啊,我年青的女郎!我自从重见天光,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我为我心爱的人儿,燃到了这般模样!注:炉中煤写 于 1920 年 年 初 , 当 时 郭 沫 若 正 在 日 本 福 冈 九 州 帝 国 大 学医 学 部 上作 品 主 题 : 这 首 诗 构 思 自 然
7、新 颖 , 诗 人 运 用 浪 漫 主 义 的 独 特 想 象 , 以 自况 , 寄 寓 着 诗 人 情 怀 , 表 现 了 当 时 知 识 分 子 的自 我 觉 醒 , 也 体 现 了 诗 人 与 时 代 精 神 的 统 一 。 本 诗 把 比 做 “女 郎 ”是吸 取 了 我 国 传 统 诗 歌 的 精 华 做 为 养 分 , 继 承 和 发 扬 了 屈 原 离 骚 中 美 人 香草 之 喻 , 使 意 境 甘 美 浓 郁 , 便 于 表 达 深 深 的 眷 念 之 情 。 本 诗 每 节 以 “啊 , 我 年 轻 的 女 郎 ”领 起 , 从 不 同 侧 面 倾 诉 , 这 种 复 唱 手 法 ,有 一 唱 三 叹 之 妙 。 全 诗 四 节 , 每 行 三 顿 , 一 韵 到 底 , 在 形 式 上 统 一 、 完 整 、 和谐 。页 6 第页 6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