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大堰河我的保姆一、教材简析:这是我国著名诗人艾青的成名作和代表作。诗的内容带有自传性质,所写都是诗人的真实经历和真切感受。这首叙事抒情长诗,以深沉真挚的感情,描写了她的悲惨命运,歌颂了贫农妇女大堰河勤劳善良的美好品质,表达了诗人对大堰河的深切同情,对造成她悲剧命运的黑暗旧社会的诅咒和揭露。全诗共 13 节,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 1、2 节) ,交代“我”和大堰河各自的阶级地位和两人间的特殊关系。第二部分(第 311 节) ,集中刻画了大堰河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对贫苦的农民母亲的无限热爱和怀念之情。第三部分(第 12、13 节)诗人从回忆回到现实,表达了诗人对大堰河的无限怀念和深情的
2、礼赞。全诗贯穿一个“情”字,在表达方式上。以“堆积”的句式,回环往复的结构表情达意,用错落有致、长短不一的排比、反复等句式表达幽深曲折的感情。二、教学目标:1、领会诗歌抒情性的特点,了解诗歌常借助于鲜明生动的形象来抒发感情;2、理解诗的抒情结构,把握保姆大堰河的形象;3、反复朗读,体会对比、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作用。三、教学重点:大堰河的形象分析。四、教学难点:理解诗人情感发展的脉络,体会在对具体的人或事的叙述中升华自己的情感。五、教学方法:诵读、鉴赏、分析。六、教具准备:多媒体。七、教学时间:2 课时。第一课时,了解诗歌的背景,熟悉诗歌内容,理清抒情思路,把握大堰河的形象。第二课时,深入理
3、解感情,感悟表达感情的方法,学习对比、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1、通过预习,有谁知道作者艾青?请告诉大家,好吗?学生回答。有补充的吗?2、艾青为什么写下这首诗?学生回答。3、疑问:在“单元说明”中说,艾青在诗中倾诉了对乳母深深的怀念与感激之情,而诗题中却说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这是为什么?谁能解答这个问题?2明确(多媒体展示):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 年出生于浙江金华,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他出生时由于难产,算命先生说他的命是“克父克母”的,就把他寄养在贫苦农民大堰河家,成为大堰河的乳儿。一直到 5 岁才被领回家中开始读书,但依然受到冷遇,不
4、准称自己的父母为爸爸妈妈,而只叫叔叔婶婶。大堰河在其家人眼中当作保姆,而在诗人心中却比亲生父母还亲。可见大堰河对他的爱是让他刻骨铭心的。艾青从小酷爱绘画,18 岁考入西湖艺术院绘画系,1929 年留学法国,1932 年回国后加入“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 ,7 月因参加进步美术活动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判刑 6 年。1933 年 1 月,没有画笔的艾青,望着窗外漫天飞舞的雪花,不禁思念起把他喂养大的保姆,第一次用“艾青”这个名字,写下了这首激情扬溢的成名作。二、指导学法:怎样读诗呢?明确(多媒体展示):三、整体感知:1、播放课文朗诵录音,对照课文,感受诗的感情。2、快速阅读,理解诗人的感情变化,梳理诗
5、的层次,概括各层次的内容。3、学生交流、讨论。4、学生汇报(可展开争论,互相补充) 。明确(多媒体展示):段落 内容 感情一(1、2) 交代“我”和大堰河的不同阶级地位及特殊关系 怀念与痛悼二(311) 集中刻画大堰河的形象(3、4) “我”在大堰河家的情景(5、6) “我”回到家中的感受(7、8) 大堰河的艰辛的生活眷恋与感激(911) 大堰河的悲剧结局 同情与控诉三(12、13) 交代写作目的,直抒胸臆 讴歌与赞美四、探究大堰河的形象:1、析第 4 节:(1)朗读,思考:记叙了大堰河的哪些事情?讨论,回答。明确(多媒体展示 8 个场景):搭好灶火之后拾起鸡蛋之后把我抱在怀里,第一步:朗读,
6、读熟,读出感情;第二步:抓首尾和重点节,把握全诗主题;第三步:品味诗的语言和写法,如叙事抒情、大段铺排等。3拍去炭灰之后掐死虱子之后尝到饭已煮熟之后包扎好伤口之后放好酱碗之后补好破衣之后抚摸我(2)这一切体现了大堰河什么样的品质?讨论,回答。明确:通过 8 个场景从住、穿、吃三个方面表现了“我”大堰河家中生活的情景,突出了大堰河的勤劳、善良、慈爱、无私。这对于“我”遭家庭冷落的孩子来说是多么珍贵的啊。2、析第 7 节:(1)默读,思考:描绘了大堰河怎样的劳动生活?明确(多媒体展示):洗衣、洗菜、切萝卜、喂猪、炖肉、晒麦笑。(2)思考:她为什么总是“含着笑”?这表明了什么?明确:在沉重的生活压力
7、下,她依然是那样的乐观,这充分表现了大堰河的纯朴、宽厚,易于满足。3、析第 8 节:找学生有感情朗读,思考。(1)用一个词概括本节内容?明确:深爱。(2)讨论:哪些细节表现了大堰河对乳儿的深爱?明确:切糖、贴画、赞美、做梦。(3)为什么说大堰河所做的梦也是体现了对乳儿的深爱?明确:这是大堰河对“我”的祝愿,期盼“我”长大,成人,成才,成家,生活美满,由此可见大堰河的内心世界是多么的丰富美好。4、析 911 节:(1)默读,思考:这三节作者的感情是如何变化的?明确:悲伤悲愤愤恨。(2)朗读时如何体现这种感情的变化?明确:抑郁,哀伤,沉重,缓慢。(3)讨论:如何看待大堰河的悲剧结局?明确;这是对黑
8、暗的旧社会的控诉和诅咒。5、小结:(1)谁能对大堰河的形象做一概括?明确:大堰河出身贫苦,地位卑微,命运悲惨,但她勤劳、善良、慈爱、无私、纯朴、宽厚。她是神圣的母亲的代表,令人肃然起敬,让人情不自禁地唱出一曲赞美的诗歌。4(2)艾青的这首诗仅仅是赞美大堰河一个人的吗?谁能读出诗中的句子?明确:这首诗不仅献给大堰河,也呈给她的儿子们,呈给千千万万如大堰河般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五、作业:1、熟读全诗,感受大堰河的形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2、试着分析诗中的叙事方法和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六、第一课时板书:大堰河我的保姆艾青段落 内容 感情 形象 修辞一(1、2)交代“我”和大堰河的不同阶级地位及特殊关系 怀念与痛悼身世悲苦地位卑微 二(311) 集中刻画大堰河的形象 (3、4) “我”在大堰河家的情景 (5、6) “我”回到家中的感受勤劳善良慈爱无私纯朴宽厚(7、8) 大堰河的艰辛的生活眷恋与感激(911) 大堰河的悲剧结局 同情与控诉 命运悲惨 三(12、13)交代写作目的,直抒胸臆 讴歌与赞美 高尚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