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1课题名称: 八年级下册第 3 课 我的第一本书 预习重点:1、整体感知文意,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2、品评含意丰富的语句,养成正确的语感。3、激活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蕴含。预习难点: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课前准备:学案、课本 多媒体【课前预习】:1、熟读课文,查找资料了解作者2、给划线的字注音酷( )似 掺( ) 脊( )背 枉( )读3、解释词语:幽默: 凄惨:奥秘: 翻来覆去:。掺和: 温厚:知书识礼: 酷似:4、整体感知文章内容。默读全文试着书面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提示:1、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故事发生的过程。2、语言简练
2、生动,表达自然流畅5、 学贵有疑:把你在阅读中遇到的难题,或者值得思考的问题写在下面吧!【课中实施】:一、预习交流(学生小组内讨论,教师让 2 生板演【课前预习】中的重点问题全班交流)二、预习检查(教师口述重点或利用多媒体课件检查)三、精讲点拨(一)理解课文内容1、作者在文中,写一本书仅仅指那课本吗?2、想一想,作者在文中写了自己怎样的生活?流露出怎样的情感?3、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呢?4、探究:讨论“我的第一本书”的深层含义。_2(二)、研读与赏析1、 “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怎样的?联系下文看,“生命最初的
3、快乐和梦幻”是什么?2、没有课本的乔元贞却考了第一名,父亲也认为他比“我”有出息,作者在文章的结尾处特意地补述了他一生的“出息”,“他一辈子挎着蓝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这算什么“出息”?作者为什么作这样的交待?3、“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怎样理解“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枉写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的“本”?四、拓展延伸:同学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有苦,也有乐。(留守学生,单亲家庭的学生,苦难也许要多一些.)请大家来畅谈我们的苦难,让我们正确认识生活的苦难。恰如一位哲人所说,生活是所大学。无论其
4、中是不幸,还是喜悦,那都是记忆中挥之不去的风景,我们只要用心去体悟,亮色总是会有的,而且是扩展着的。这难道不就是人生的本色吗?五、我的收获(课堂小结):六、 【限时作业】:1、.作者_是位诗人,其散文也有诗意。但本文的诗意不是那种轻飘飘的浪漫的抒情,而是来自对苦难生活的深刻体察和独特感悟。2、按课文内容填空并联系课文理解句子含义。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_的大自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_和_。书和红薯在我们村里都是_东西。3、下列词语有无错别字,若有请改正。优默 凄惨 红暑 梦幻 磨磨蹭蹭_奥密 马鬃 赖皮 孰师 翻来复去_4、 “父亲的藏书里有鲁迅、周作人、朱自清的,”这些名字你陌生吗?你读过他们哪些作品呢?试列举一二。_35.文章第二段说“书里有很多奇妙的东西。”你有过同感吗?结合你的读书体验简单谈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