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老山界 (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点词语、了解文章的体裁、写作背景。2、掌握记叙的要素、课文按时间变化、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学习重、难点:1、重点:体会文章按照时间的变化、地点转移的写作方法。2、难点: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赏析、背诵精彩的片段。学法指导: 仔细阅读课文,解决字词疑难,理清文章的思路和材料的组织安排,对于文章中的内容和重要语段,通过想像和积累材料了解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艰难。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介绍老山界的地点、地形的特点。2、给加点的字注音并准确的熟读三遍。欺侮( ) 骨碌( ) 澎湃( ) 呜咽 ( ) 点缀( ) 盛饭( ) 蜷(
2、 ) 咀嚼( )苛捐杂税( ) 酣然入梦( ) 落得很远( )3、根据下列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A.形容波涛互相撞击。 ( )B.极陡峭不能攀援的山崖。 ( )C.罕见的美好景象。 ( )D.甜美、畅快地入睡。 ( )4、写出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A我们顶着天啦! ( ) B路上有几处景致很好,浓密的树林里,银子似的泉水流下山去,清得透底。( ) C远远地还听见敌人飞机的叹息,大概是在叹息自己的命运:为什 么不到抗日的战线上去显显身手呢? ( )( )5、 规范书写(经典字词句):用正楷钢笔字书写摘录本文美词佳句或句段。_二、合作探究1、检查预习,分组朗读,整体感知文章,归纳中心思想。教学思路
3、学生纠错22、分别划出表现山高大险峻、路崎岖陡峭的语句,体会文章的艺术手法。3、红军翻越老山界遇到了哪些困难?红军战士又是怎样克服、战胜这些困难的?表现了红军怎样的精神?三、盘点提升(记录疑惑、累积收获)1、我的收获:_2、我的疑惑:_四、达标检测1、各组均有一个错别字,请在错字下画线,并在括号内订正。A悬涯峭壁 野马奔驰 酣然入梦 浑身紧张 ( )B不可捉摸 故弄玄虚 刺入饥骨 苛捐杂税 ( )C杀生成仁 勇敢无畏 大显身手 歪风邪气 ( )D美好景致 大义凛然 寒风凛冽 扶危济困 ( )2、借助语境,推断下面加线词的意义。我们决定要爬一座 30 里高的瑶山。我们已经超过自己的纵队,跑到“红星”纵队的尾巴上。3、填写词语。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 出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真是我生平没见过的 。学后反思教学思路学生纠错3格言名句: 宁为百夫长 胜作一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