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3 页 10组歌 (第一课时) (浪之歌)教学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课题 10组歌 (第一课时) (浪之歌) 课型 精读训练学习目标1、朗读与细读相结合;2、篇章语义分析与自然常识讲解相结合;3、锻炼学生自由想象的能力;4、引导学生热爱自然、敬畏生命。重点 对诗歌中炽热爱情的理解与祖国深情厚爱的联系 教学具预设难点 对诗歌中炽热爱情的理解与祖国深情厚爱的联系 多媒体板书设计前置性小研究朗读全文,注意读出感情和节奏。集体朗读和自由朗读相结合。找一下这首诗的韵脚(散文诗不严格压韵,段落间换韵):第一节:人、近(邻韵) 、分;第二节:晨、盟、中、吟、吻(多为邻韵) ;第三节:拗、躁
2、,心;第四节:他、下。环 节 预 设 设计意图及操作要求导学过程一、 课文导入简介诗人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散文作家、画家。生于黎巴嫩北部山乡卜舍里。12 岁时随母去美国波士顿。两年后回到祖国,进贝鲁特“希克玛(睿智)”学校学习阿拉伯文、法文和绘画。学习期间,曾创办真理杂志,态度激进。1908 年发表小说叛逆的灵魂,激怒当局,作品遭到查禁焚毁,本人被逐,再次前往美国。后去法国,在巴黎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雕塑,曾得到艺术大师罗丹的奖掖。1911 年重返波士顿,次年迁往纽约长住,从事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直至逝世。纪伯伦青年时代以创作小说为主,定居美国后逐渐转为以写散文诗为主。他的小说
3、几乎都用阿拉伯文写成,有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1905)、叛逆的灵魂和长篇小说折断的翅膀 (1911)等。 折断的翅膀写东方妇女的悲惨命运和她们与命运的苦斗,谴责贪婪、狡诈和屈从,歌颂自尊、意志和力量。他的小说以主人公充满哲学意味的独白、对话和叙述,特别是被压迫被损害者充满激情的倾诉取胜。他用阿拉伯文发表的作品还有散文音乐短章 (1905) ,散文诗集泪与笑 (1913)、 暴风雨(1920),诗集行列圣歌(1918),以及珍闻与趣谈 (1923) 、 与灵魂私语(1927)等。他用英文写的第一部作品是散文集疯人(1918)。此后陆继发表散文诗集先驱者 (1920) 、 先知 (1923)、 沙
4、与沫(1926)、 人之子耶稣(1928)、 先知园(1931)、 流浪者等,以及诗剧大地诸神 、 拉撒路和他的情人等。 先知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作者以智者临别赠言的方式,论述了爱与美、生与死、婚姻与家庭、劳作与安乐、法律与自由、理第 2 页 共 3 页 智与热情、善恶与宗教等一系列人生和社会问题,充满比喻和哲理,具有东方色彩。纪伯伦并自绘充满浪漫情调和深刻寓意的插图。二、课前小探究三、感知课文的内涵在这首散文诗里,海浪被诗人赋予了一个浪漫的花的形象,它首先作为“海岸”的情人出现,在前四节里,铺陈出的是一个热恋中的女性形象,在周而复始的潮汐的律动中与爱人难舍难分。接下来,这个女性化的形象融进了
5、更深广的喻义,它成为一个人世界的守护者“夜阑人静,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惟有我彻夜不眠” ,在星空、美人鱼、礁石和情人组成的画面中,它发出永恒的共鸣, “时而歌唱。时而叹息” ,而海浪的歌唱也就是海浪的叹息。也因此,我们方可领悟到诗中海浪的爱情的内涵,那不仅仅是对海岸的爱情,是更广阔的对世间万物所怀的满腹的爱情,这博大的爱情闪耀着母性的光辉“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 ,因为爱着这世界,所以哪怕“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 ,也要守护着这个世界,它的和谐,它的美。在这里,我们恰恰看到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人正应是这世间种种美好价值的守护者,正如诗的末尾所写:“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生的工作” ,在这里,
6、海浪的形象已经幻化为诗人自己的坚定的声音。诗中海浪的形象是极为感人的。她对情侣海岸一往情深,爱的热烈,爱的深沉。黎明,她信誓旦旦地在情人耳畔许下忠诚的誓愿;傍晚,她又为爱情唱着祈祷的诗篇。潮涨时,她热情洋溢,紧紧与情人拥抱;潮退了,她难舍难分,依恋地扑到在情侣的脚下。面对她这诚挚炽烈的情爱,海岸是异常感激的,他亲吻她,还容忍了她的“任性” 。但与海岸连在一起的“礁石” ,却不同情她、理解她,不管她如何向他献媚、微笑,倾吐心声,始终装聋作哑,置之不理。他这种态度,使海浪感到伤感、苦恼。寂静的夜晚,大地万物都在睡神环抱中沉沉酣睡,唯有她辗转反侧,难以安眠。然而,她的恋情并没有因此而减退,也没有因此
7、而动摇对爱情的信念,决心只要“一息尚存” ,就要“这样消磨岁月” ,显示出无限的忠诚。海浪对海岸的这种态度,也正是诗人对祖国深厚情爱的反映。海浪除具有人的特点,能借以很好地表达诗人的情感外,还具有浪的特点。如她的“任性” ,总不能平静的心胸,晨昏情感的变化,潮水涨落时不一的举动等等。四、问题探究“呜呼!彻夜不眠使我形容憔悴。纵使我满腹爱情,而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 ”这里的连结词使用好像不合常规?确实如此。这也正是散文诗不同于抒情散文的地方。这里用“然而”或“但是”来替换 “纵使 ”,在语义上更明白一些,语法上也较符合规范。不过, “纵使” ,至少在汉语里有鲜明的强调意味。用在这里,使文意为之一紧,因而在效果上不仅获得了某种转折的味道,而且使这段话在语义层次上变得更为丰富和有气势。和诗的结尾联系在一起,凸现出诗人一种类似我们熟悉的“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形象。第 3 页 共 3 页 感悟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