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常见物质及变化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能够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2)在了解分散系概念的基础上知道胶体是一种分散系,能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胶体。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几种常见的酸、碱、盐、氧化物、金属、非金属的组成、性质的分析比较,归纳出它们在组成、性质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了解对物质进行分类的几种方法。(2)通过对化学实验模型的观察、比较、分析,得出胶体的概念;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胶体的重要性质丁达尔现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物质的分类方法” 的研究帮助学生
2、建立和形成化学基本观念分类观,帮助学生应用分类的观点来学习和研究化学,有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2)通过对胶体性质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物质的分类(第二课时)【复习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类的思维方法,从中也体会到了分类的最大优点,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同时也可以分门别类的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我们最熟悉的混合物是溶液和浊液【倾听 思考 回答】溶液和浊液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对比分析能力,挖掘提取信息的能力【引导 分析】两者的相同点在于都是把一种物质分散到了另外一种物质中形成的体系,把这种体系化学上统称
3、为分散系。【阅读 归纳 总结】什么是分散系,分散系有何特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总结 板书】一、分散系1、定义: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外一种物 质中形成的体系2、组成 分散质 分散剂【随堂练习】判断下列物质中那些是分散系?纯水 泥水 稀硫酸 硫酸 蔗糖水 空气 铁粉 盐酸 乙醇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的理解分散系。【讲述】按照分类的思维,分散质和分散剂按照状态的不同可以有固态、液态和气态,那么分散系有 9 种。如果分散剂是水或者其他液体时,分散系除了溶液和浊液外,还有常见的一种-胶体。【倾听 思考】 分散系的分类方法。举出常见的不同类型的分散系?【阅读 归纳】什么是胶体,胶体与溶
4、液、浊液有何区别?胶体有何性质?培养学生的阅读归纳总结的能力。【总结 板书】二、胶体1、分散质粒子直径在 1nm-100nm 之间的分散系 【科学探究】1、2、32、本质区别:粒子直径大小不同 【学生观察 记录 总结】胶体有何性质,如何检别胶体与溶液?3、胶体的性质:(1)、介稳性 (2)、丁达尔效应(鉴别胶体与溶液)(3) 电泳(4) 聚沉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记录实验现象的能力,总结实验结论的能力【总结板书】胶体介稳性的原因:(1) 胶粒在做布朗运动(2) 胶粒带相同电荷 -电泳【阅读 思考 总结】 科学史话1、胶体具有介稳性的原因?2、布朗运动是胶体的特性吗?【设疑】胶体的稳定性是相对
5、而言的,一旦胶体稳定的环境发生破坏,那么胶体会发生聚沉。要使胶体发生聚沉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讨论 总结】结合胶体具有稳定性的原因分析?使学生对具体问题能从其本质上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对问【总结板书】胶体聚沉的条件:(1)加入电解质溶液(2)加入带有相反电荷的胶粒的胶体 (3)加热或搅拌题的处理能力和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课堂小结】【课后作业】 查阅相关资料(1)说出常见的胶体有哪些?(2)利用胶体的性质可以解释生活中那些常见的问题?(3)胶体在生活中都有哪些用途?【课后反思】学生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有一定的积极性,课堂非常活跃的、师生互动精彩,老师用怎样的方式教给学生则考验老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智
6、慧,这种方式应该是学生乐于接受并且主动接受的。但更多的要求教师在备课中要充分的挖掘教材和学生的情况,充分对教材内容整合,不必拘泥教材的内容安排。教学中要注重重难点知识的生成过程。有时学生的预习可能造成一种假象,认为对知识已经掌握较好,实际可能只是对课本已有结论的机械记忆,课堂上也就放弃了对知识如何生成的思考。细节方面:相信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能自学学会的,不占用课堂上的宝贵时间。简单概念学生自学识记,老师强调重难点即可。如本节课中分散系的分类及依据,老师要点拨的是胶体这一分散系特有性质和现象产生的原因,丁达尔现象是由于胶体微粒直径小于可见光波长、聚沉是因为胶粒带电等等。总而言之,本节胶体以实验演示给学生介绍胶体的性质和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和善于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今后教学中要注重化学实验的应用,不仅要用,更要用得精彩。记得有人说过,讲台上的老师有时像舞台上的演员,准备得再充分也不为过。当自己站到讲台上,遇到台下学生未知的目光和老师们审视的目光时,才发现备课不仅要备知识,更要备学生,备课堂。即使课前准备得再充分,学生课堂上出现的生成性问题、学生交流互动的程度,都会影响到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