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级 七 科目 历史 任课教师 王超 授课时间 10.19课题 第 10 课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 授课类型 新授课标依据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一、教材分析“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是七年级第三单元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发展的第一课,全课分成以下三目组织课文,第一目秦王扫六合,讲述秦王嬴政兼并六国、建立多民族的大一统国家,第二目废分封,立郡县讲述秦始皇开创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地方推行郡县制的国家体制,第三目巩固大一统国家的政略,讲述统一车制、文字、货币和度量衡,构筑万里长城,加强北疆边防等举措。全课三目之间有机联系,自成一体。本课的学习为学好
2、以后整个中国古代史的主流趋势以及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演变打下基础。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在生活中受影视作品、课外书籍的影响,对于秦朝时期相关老师不会很陌生。但是由于年龄和知识面的限制,所了解的历史知识有限,所以,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历史相关问题的理解、分析、归纳能力不会很强,教师集中讲述重点、难点,突出秦的统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和巩固统一的举措。知识与来源:学优高考网技能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来源:gkstk.Com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了解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和巩固统一的诸多措施。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课本和分析史料,引导学生归纳并试评“秦完成统一的原因”“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
3、施”等问题,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三、教学目标来源:gkstk.Com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秦统一的历史意义,使学生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国家统一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作为一名中学生有责任维护国家领土完整。编号:9教学重点认识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创建中央集权国家体制和巩固统一的诸多举措及其深远影响。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难点秦王嬴政为什么能够吞并六国、统一中国。五、教法学法 谈话法,问题探究法,讨论法,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六、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李白。从而提问这首诗描写描写的是秦始皇的什么形象和事件?二、新课
4、学习(一)课前自主学习,思考问题:要求学生细读本课时教材全部内容,在此基础上思考下列问题:(1 ) 为什么秦国能强大起来,并最终统一全国?秦始皇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影响。项目 措施 影响政治交通文化经济思想(2 ) 怎样评价秦始皇?(二)师生合作,共同研究1、秦灭六国,统一中国依据图册材料分析秦国统一全国的顺序。(1 ) 秦的统一时间:公元前 230 年公元前 221 年,秦王嬴政灭六国,建立疆域辽阔,统一的中央集权大帝国秦朝,定都咸阳。描写了雄才大略、威风霸气的形象和统一六国的事件。顺势导入本节新课,走进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合作精神。请学生上讲台,点
5、一点秦朝的疆域四至点:东到东海,南到南海,西到陇西,北到长城,明确我国疆域的版图的变化。(2 ) 秦始皇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影响。教师讲评:重点分析政治制度的创新3、千秋功过,谁人评说 合作探究如何评价秦始皇。贾谊:不施仁义,民心尽失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击浮云,诸侯尽西来。李贽:千古一帝那秦始皇究竟是千古一帝还是残暴的君主?说说你的想法?【补充】介绍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1、要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客观全面地评价。2、要看他的所作所为是否推动历史的进步。三、课堂小结四、课堂练习同步导练第 110 题4、 布置作业同步导练第 1117 题,18 题选做。项目 措施 影响政治推行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交通 统一车轨 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文化 统一文字 有利于文化的交流。经济统一货币、度量衡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促进国家强盛。思想 焚书坑儒有利于思想统一。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引导学生学会历史地辩证地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