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名校讲坛)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学案(含答案):21 小石潭记.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704162 上传时间:2019-01-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校讲坛)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学案(含答案):21 小石潭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名校讲坛)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学案(含答案):21 小石潭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名校讲坛)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学案(含答案):21 小石潭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名校讲坛)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学案(含答案):21 小石潭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名校讲坛)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学案(含答案):21 小石潭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六单元21 小石潭记名校讲坛1.走近作者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人称“柳河东” , “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世称“韩柳” 。他的山水游记散文,以“永州八记”为代表,融入悲愤苦闷的情绪。著有柳河东集 。2.文言知识归纳(1)通假字日光下澈(穿过,透。现在写作“彻” 。 )(2)古今异义潭中鱼可百许头(古义:表示估计数目,大约;今义:可以,表肯定)乃记之而去(古义:离开;今义:前往,到某处)不可久居(古义:停留;今义:居住)崔氏二小生(古义:年轻人;今义:戏曲艺术中的一种角色)(3)词类活用从小丘西行(名词作状语,向西。 )皆若空游无所依(名词

2、作状语,在空中。 )斗折蛇行(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那样,像蛇那样。 )来源:学优高考网其岸势犬牙差互(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那样。 )凄神寒骨(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凄凉,使寒冷。 )心乐之(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指“对感到快乐” 。 )似与游者相乐(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嬉戏,逗乐。 )(4)一词多义【可】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不可久居(可以,能够)【清】水尤清冽(清澈)以其境过清(凄清,冷清)【为】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全石以为底(作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成为)【差】参差披拂(长短不一)其岸势犬牙差互(交错)【从】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介词,由)隶而从者(动词,跟随,跟从)3.主题解

3、说课文生动地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优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孤凄的心情。4.重点突破如何理解作者在写景中融入的思想感情?提示:(1)作者观鱼时,写游鱼好像在空中游,突出了潭水的清澈;写阳光照射潭底,鱼影映在潭底石上,忽然远逝,往来轻快敏捷, “似与游者相乐” 。这些折射了作者欣赏美景之初的愉悦的心情。(2)作者观鱼后,坐在潭边,看到“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时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这种环境与当时作者被贬谪的心情相融合,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凄怆、悲凉的心境。5.难点攻克课文前面写“心乐之” ,后面又写“悄怆幽邃” , “前乐后忧” ,这样写是否矛盾?提示:不矛盾。作者观鱼时见到鱼儿自由

4、活泼,心情也欢愉起来,鱼与人之间情趣相通,乐以忘忧;但小石潭寂静无人的凄冷之景勾起了久封在内心的痛苦。改革被贬,心中难平的愤懑,忧伤悲凉的心境油然而生。6.结构图解潭清 移步发现小石潭 石怪 换景 景树青 物幽潭 美小 中 潭水 清冽侧面描写 、来源:学优高考网石 景 游鱼 动静结合 寂潭 物 寥记小潭 溪身斗折蛇行 形象 被源流 岸势犬牙差互 比喻 贬失潭边氛围 气氛静 寓情 意感受凄 于景 、孤缀述同游者 凄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来源:gkstk.Com篁竹( ) 清 li( ) 为坻( ) 翕忽( )佁然( ) 下 ch( ) 俶尔( ) 幽 su( )2.解释

5、下列加点词的意思。(1)俶尔远逝( ) (2)佁然不动()(3)日光下澈( ) (4)闻水声()3.解释下列多义词。(1)如鸣佩环 四面竹树环合 (2)水尤清冽 以其境过清 (3)潭中鱼可百许头 明灭可见 不可知其源 不可久居 4.按提示写出课文中的相应语句。(1)作者描写小石潭周围树木青葱的句子是: (2)文中侧面描写水清澈透明的语句: (3)写潭中游鱼动静相宜、灵活有趣的语句: (4)作者描写小石潭凄清的气氛的句子是: 来源:学优高考网5.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3)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4)四面竹树环

6、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5)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6.有人说,小石潭是一幅画,这幅画既有粗线勾勒,又有工笔细描。粗线勾勒时,寥寥数笔,就点出了小石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和“四面竹树环合”的主要特点。工笔细描时,近岸之石的奇形怪状,水中游鱼的怡然自得,溪流岸势的犬牙差互,整体环境的凄神寒骨,刻画得淋漓尽致,形神兼备。(1)市旅游公司准备开发小石潭这一景点,请你班上每一个同学仿照示例为小石潭的景物设计一个景点名称,你所设计的景点名称是什么?设计的依据是什么?示例:“小径通幽” ,依据是:“隔篁竹,伐竹取道” 。(2)每一个景点都要有一段导游词,请你仿照示例,为你所设

7、计的景点写一段导游词,要求抓住其特点,用富有激情、生动的语言进行介绍。小径通幽走入小径,你会体会到青树翠蔓、蒙络摇缀的优美意境,会闻到沁人心脾的翠竹清香,会听到如鸣佩环的潺潺的流水声,也会欣赏到鸟鸣山更幽的意境。近观则竹树环合,清风徐来;远眺则群山连绵,雾霭苍茫。阅读“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回答下列问题。7.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8.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水尤清冽(清凉)B.潭中鱼可(可以,表示能愿)百许头C.隶(随从)而从者D.以其境过清(凄清,冷清)9.潭

8、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10.作者通过写小石潭人迹罕至、凄清幽静的环境,意在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11.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前后不同,请概述作者感情的变化及其原因。(温州中考)游东坡 陆游十九日早,游东坡。自州门而东,冈垄高下,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东起一垄颇高,有屋三间。一龟头 曰“居士亭” ,亭下面南一堂颇雄,四壁皆画雪。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 是为雪堂 。堂东大柳,传以为公手植。正南有桥,榜曰“小桥” ,以“莫忘小桥流水”之句得名。其下初无渠涧,遇雨则有涓流耳。旧止片石布其上,近辄增广为木桥,覆以一屋,颇败人意。东一井曰“暗井” ,取苏公诗中“走报暗井出”之句。泉寒熨齿,但不甚甘

9、。又有“四望亭” ,正与雪堂相直。在高阜上,览观江山,为一郡之最。(节选自入蜀记)【注释】东坡:苏轼被贬黄州时,开辟了一处荒地,名为东坡。龟头:形容垄头昂起,上建小亭,有如龟头。筇杖:竹枝。雪堂:苏轼在东坡建筇室时,天下大雪,于是在堂壁绘雪,题堂名为“雪堂”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自州门而东( )(2)至东坡则地势平旷开豁( )(3)亭下面南一堂颇雄( )(4)为一郡之最( )13.用“/”给下列句子断句。(断 3 处)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14.下列解释与文中画线句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A.那上面有一座木桥,已经很旧了,还有一间破败的小屋,很不如人意。B.那上面

10、原先放着石板,后来扩建成木桥,还在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C.那上面原先有一座木桥,桥上有一间小屋,现在已经破败,很不如人意。D.那上面原先放着石板,后来又在旁边建了一座小桥,还在小桥上盖了一间小屋,很让人扫兴。15.根据选文内容和你的理解填空。陆游游东坡,从居士亭开始,以“_”为游览中心,踏访有纪念意义的景物,一直到“四望亭” ,仿佛跟随苏轼的足迹而行。一路走来,他感慨良多,写下这篇游记,字里行间蕴含着对苏轼的_之情。文言文对照翻译从小丘 西行 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 如 鸣佩 环,从小山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一片竹林,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戴的玉佩玉环碰撞发出的声音,

11、心 乐之。 伐 竹取道, 下 见 小潭,水尤 清冽。 全石以为底,悦耳的水声使我心中快乐。砍掉一些竹子, 开出一条路来,往下走就出现一个小水潭,潭水非常清凉。 以整块石头做潭底,近岸, 卷石底以 出, 为坻(),为屿() ,为嵁(),为 岩。 青 树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起来,高出水面,成为水中高地,成为小岛,成为不平的岩石,成为高耸的大石。青翠的树木,翠 蔓,蒙络摇缀() ,参 差 披 拂。碧绿的藤蔓,彼此覆盖、缠绕,摇曳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西:名词做状语,表动作行为的方向,向西。篁竹:成林的竹子。佩、环:都是玉制的装饰品。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含有“感到” “觉得”之类的

12、意思。清冽:清凉。冽,寒冷。为:成为。坻:水中高地。屿:小岛。嵁:不平的岩石。翠蔓:翠绿的藤蔓。蒙:覆盖。络:缠绕。摇:摇晃。缀:连结。潭中 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 光 下 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像在空中游动,没什么依靠似的。阳光直射到水底, (鱼的)影子映在潭底石上,呆呆地一动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忽然间游到远处去了,往来轻快敏捷,好像同游人一同游乐。可:表示估计数目。许:表示数目不确定。可百许头:大约有一百来条。皆:都。若:好像。空游:在空中游动。佁然:愣住的样子。俶尔:忽然。相: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

13、潭 西南 而望, 斗 折 蛇 行, 明 灭 可 见。 其 岸 势 犬从水潭往西南方远望, (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又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溪身或明或暗忽隐忽现。溪岸的地势像狗的牙 差()互,不可知其源。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不能知道它的源头。而:表修饰,不译。斗折: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蛇行: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明灭:或现或隐。其:指示代词,那。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可:能。其:它的,指溪水的。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qio)怆(chung)幽邃() 。 坐(在)潭边,周围被竹子树木围绕着,十分寂静,没有人,使我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得使人忧伤悲哀极了。 以其境

14、过清, 不可久居, 乃记之而去。 因为这里环境过于冷清,不宜久留,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寥:空虚,寂静。悄怆:寂静得让人感到忧伤。邃:深。以:连词,表示原因,因为。清:凄清,冷清。居:留,停留。乃:副词,就。之:代词,指代小石潭的景物。而:连词,表顺承,不译。去:离开。同 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 曰恕己,曰奉壹。一同游览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随从我的人,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隶:随从。小生:古代长辈对年轻人的称呼。【参考答案】1.hung 冽 ch x y 澈 ch 邃2.(1)忽然(2)愣住的样子(3)穿过,透(4)

15、听到3.(1)玉环环绕(2)清澈凄清(3)大约可以能能够4.(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3)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4)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5.(1)(四周)青翠的树木,碧绿的藤蔓,彼此覆盖、缠绕,摇曳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2)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托似的。 (3)顺着小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又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溪身或明或暗忽隐忽现。 (4)周围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静悄悄的没有人迹,使我(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得让人感到忧伤。 (5)因为这里环境过于凄

16、清,不能长时间的停留,就把当时的情景记下来便离去了。6.(1)示例:“听水轩” ,依据是:“闻水声,如鸣佩环” 。 (2)示例:听水轩大家一听到这个景点的名称,肯定会有耳目一新之感。正值盛夏,想必大家一路走来,也很辛苦了吧!下面让我们坐在这竹树环合的轩子里,一同来品味这独具神韵的美景吧!让我们的耳朵作一次惬意的休息,尽情去聆听这来自小石潭的潺潺水声吧!7.(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8.B9.清澈;通过描写游鱼、日光、影子来侧面烘托了潭水的清澈。10.意在表达孤寂悲凉的思想感情。11.示例:作者感情由“乐”变“凄” 。作者遭贬失意来到山水中寻求解脱,发现小石潭,看到水中景物感到高兴;看到潭上凄清的环境,又勾起自己谪居生活的孤寂悲凉的心境。12.(1)向东走 (2)空而开阔 (3)面向 (4)是13.堂中有苏公像/乌帽紫裘/横按筇杖/是为雪堂。14.B15.雪堂 仰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