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写作《寻觅春天的踪迹》作文评改课外学习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691138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写作《寻觅春天的踪迹》作文评改课外学习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寻觅春天的踪迹一、诗句里的故事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你还记得吗?它隐含着怎样的文学故事?请你来欣赏:一天,贾岛在京城长安,骑着毛驴在街上行走,随口吟成一首诗,其中两句是: “鸟宿池中树,僧推月下门。” 贾岛觉得诗中的“推”字,用得不够恰当,想把“推”字改为“敲”字,但一时不知哪个字好。于是,一面思考,一面用手反复做着推门和敲门两种动作。街上行人看到贾岛这种神情,感到十分惊讶。 韩愈看到,十分生气地对贾岛说:“你骑驴子怎么低着头,也不朝前面看看?” 贾岛一惊,慌忙下驴,向韩愈赔礼,并将自己刚才驴上所得诗句,因斟酌“推”“敲”二字,专心思考,不及回避的情形讲了一遍。 韩愈听后,转怒为喜,深

2、思片刻后便说:“敲字好!在万物入睡、沉静得没有一点声息的时候,敲门声更是显得夜深人静。” 贾岛连连拜谢,把诗句定为“僧敲月下门”。 “推敲”一词是根据唐朝诗人贾岛锤炼诗句的故事引申出来的,意为反复琢磨。二、诗句里的文学1、“春风又绿江南岸”改成“春风又过(吹)江南岸”可以吗?请赏析这一句描写春景的妙处。2、点拨: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是这首诗的诗眼。“绿”,本来是植物茎叶的颜色,是静态的;但是这里却活用为动词,将“绿”转化成动态的过程,也将诗人眼中那一刻静态的春天的江南大地转化成生机涌动的世界。因而,“绿”字运用了化静为动的艺术手法,不仅写出了江南大地由枯变绿的过程,也呈现出了江南大地生机勃勃的景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