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北京版八年级下语文教案:第22课《元代小令四首》学案1.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4689357 上传时间:2019-01-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版八年级下语文教案:第22课《元代小令四首》学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北京版八年级下语文教案:第22课《元代小令四首》学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北京版八年级下语文教案:第22课《元代小令四首》学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北京版八年级下语文教案:第22课《元代小令四首》学案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北京版八年级下语文教案:第22课《元代小令四首》学案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元代小令四首学案学习目标1反复吟咏,熟读成诵。2细细品味,重点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3学会探究,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重、难点重点:体会景物描写的作用。难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过程一、知识解读1字飞鸿(hng) 枯藤(k) 天涯(y)思量(liang) 宫阙(qu)峰峦(lun) 波涛(b) 潼关(tng) 踟蹰(ch ch)经行(xng)2词飞鸿:飞雁昏鸦:黄昏时的乌鸦表里:内外山河:河,指黄河二、内容理解来源:学优高考网(一) 天净沙 秋1作者简介:白朴(1226-约 1306) ,字仁甫,原籍山西河曲,后移居河北正定,元朝戏曲家。著有梧桐雨等杂剧。2背景解说:天净沙 秋 ,

2、白朴散曲常用本色的、直抒胸臆的写法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却用一些文采斐然的曲子咏物写景,追求含蓄的意境。3写作特色:天净沙 秋这首小令的突出特点是意象的构成和语言的运用。前三句描写了“落日残霞”下的孤村、轻烟、老树、寒鸦,天空中飞翔的“一点飞鸿” ,景色比较暗淡。后两句描写青山绿水、黄花白草,景色比较明朗。秋景中没有人,只有一种动态生物“飞鸿” ,基本上是静景。(二) 天净沙 秋思1作者简介:马致远(约 1250-约 1324) ,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朝戏曲家。他的散曲豪放洒脱,语言清俊,意境深,韵味足,对散曲由俗到雅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著有演绎王昭君出塞故事的汉宫秋等杂剧。2背

3、景解说:天净沙 秋思 ,不同心境的人对于同一景物有迥乎不同的反映。志得意满的人即使看见萧条秋景,内心里仍然充满春天的阳光。所以要写好秋思,还得选好抒情主人公。这个小令就选择了秋思满腹的主人公流落“天涯”的“断肠人” 。3写作特色:来源:gkstk.Com天净沙 秋思中写的是秋景中的人,突现一个“思”字。前三句写景。首句写“枯藤老树昏鸦” ,第二句写“小桥流水人家” ,色调明朗;第三句是“古道西风瘦马” ,色调暗淡;形成明暗对照。后两句写人,写夕阳映照下,在天涯孤岛上赶路的断肠人,色调更暗淡。(三) 四块玉 闲适1作者简介:关汉卿(约 1240-约 1310) ,号已斋叟,大都(今北京)人,元朝

4、戏曲家。他的散曲最能表现曲的本色与精神。1958 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评为“世界文化名人” 。所作杂剧今知有六十余种,现存窦娥冤 、 望江亭 、 救风尘 、 单刀会等全剧十三种。他的戏剧创作比英国的莎士比亚(1564-1616)还早三百多年。2背景解说:来源:gkstk.Com关汉卿四块玉 闲适 ,在元代,人分四等: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南人。元代法律规定:“诸蒙古人与汉人之争,汉人误还报。 ”(元史 刑法志四 斗殴 )汉人受到歧视,受到压迫,无理可争。这是作者创作这首小令的社会背景。3语句理解: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陶渊明弃官归田,谢安据召高卧,洁身自保,高风亮节。作者用典,也就表明

5、了自己的心志。自己“世态人情”都经历,一个“多”更表明饱经沧桑,洞察世俗。4思想内容: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四块玉 闲适 ,小令写的贤愚是非颠倒,也有自嘲、超脱的情味。5写作特色:四块玉 闲适突出特色是本色的语言运用,本色的语言是从人民群众的活生生的口语中提炼出来的,生动、活泼、自然、真切,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丰富的表现力。(四) 山坡羊 潼关怀古1作者简介:张养浩(1270-1329) ,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人,元朝戏曲家。他经过三十年宦海沉浮,洞悉了仕途的险恶,赋闲八年之后,又被起用。有散曲集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和云庄类稿 。2背景介绍: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这首小令是作者

6、路过潼关时写的。 元史 张养浩传说:“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张养浩)为山西行台中丞。登车就道,遇饥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 ”并说他“到官四月,忧劳而死。”他在“关中大旱,饥民相食。 ”之时写的这首小令。3思想内容:山坡羊 潼关怀古小令可分三层,一层写景,一层伤感,一层揭示事理。这首小令视野深远,诗意深刻,感情深沉。遣词精辟,形象鲜明,于浓烈的抒情色彩中迸发出先进思想的光辉。尽管题为“怀古” ,实际上重在“伤今” ,其揭露、批判的锋芒,既指向历史上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更指向当时的元朝统治者。4语句理解:来源:学优高考网 gkstk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西

7、都”泛指潼关以西故都,下文举“秦汉” ,即指西周、秦汉到隋、唐各个王朝的故都。 “意踟蹰” ,心潮起伏,沉思,引出“伤心”一词领其下两句,秦汉诸王朝的人经过、行走的地方,即在“望西都”的路上,王朝宫阙千万间都已成了一片遗墟。 “伤心”一词用得精巧,给整首小令着上了作者的感情基调。三、自主学习(一)注音:飞鸿( ) 枯藤( ) 天涯( ) 思量( ) 宫阙( )峰峦( ) 波涛( ) 潼关( ) 踟蹰( )经行( )(二)填空:1 四块玉用典的两句是_;承上启下的句子是:_。2 山坡羊写景的句子是:_。三、默写:1夕阳西下,_。2望西都,_。3 南亩耕,东山卧,_。【试题答案】(一)飞鸿(hng

8、) 枯藤(k) 天涯(y)思量(liang) 宫阙(qu)峰峦(lun) 波涛(b) 潼关(tng) 踟蹰(ch ch)经行(xng)(二)1 “南亩耕,东山卧” ;“闲将往事思量过”2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三)略四、励志故事该低头时就低头被称为美国人之父的富兰克林,年轻时曾去拜访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那时他年轻气盛,挺胸抬头迈着大步,一进门,他的头就狠狠地撞在门框上,疼得他一边不住地用手揉搓,一边看着比他的身子矮去一大截的门。出来迎接他的前辈看到他这副样子,笑笑说:“很痛吧!可是,这将是你今天访问我的最大收获。一个人要想平安无事地活在世上,就必须时刻记住:该低头时就低头。这也是我要教你的事情。 ”富兰克林把这次拜访得到的教导看成是一生最大的收获,并把它列为一生的生活准则之一。富兰克林从这一准则中受益终生,后来,他功勋卓越,成为一代伟人,他在他的一次谈话中说:“这一启发帮了我的大忙。 ”话外语:做人不可无骨气,但做事不可能总是仰着高贵的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